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講記▪P8

  ..續本文上一頁生有什麼什麼樣的困難、苦惱,心裏面不安樂,爲諸衆生得安樂故,所以要說這個大悲心陀羅尼咒。什麼事情不安樂呢?就是第一個是病痛,有各式各樣難治的病。念這個大悲呪,就能除病苦。得壽命故,有什麼什麼病,醫生不能治療,一般在有病的人來說,就是沒有希望了。但是若是念大悲咒,他有希望治好。

  這個在佛法裏面來說,佛法的目的,主要是令人轉凡成聖這件事,主要是做這件事的。佛法在世間,目的是爲了解除一切衆生生死的苦惱,得涅槃。但是衆生在沒得涅槃之前,還有些現實生活上的問題,我有病,我很苦惱,佛菩薩怎麼樣怎麼樣照顧我,所以佛菩薩就是也要有一個方便,是這個方便,就是說出這個咒,能除你的病。得壽命故,我的壽命要死了,壽命短,我希望壽命長一點,也可以,念大悲咒也能令你的壽命長。

  得富饒故,這個富饒,說我生活困難,或者我沒有工作,有一些問題,你念大悲咒,能使令你的財富豐足,念大悲呪有這種作用。滅除一切惡業重罪故,能滅除一切的惡業。對于他人有所傷害,就是惡業,這種事情是一切賢聖善人所诃斥的事情,這個罪過是特別重的。這種罪過,就是要受極重的惡報。

  說是我現在沒有做這種事情,但是可能前生做過。說我今生也沒做過,前生有可能會做過。當然這罪過,雖然造了罪,這個罪潛伏在那裏,它不發生作用,也好像沒有罪似的。也有的人,一時地愚蠢,做過一些嚴重的罪過,尤其是對父母有些不合道理的事,罪過是特別重的。或者是自己的惡心特別強,所造的惡業也是特別重。這種罪是不容易滅的。現在若是能念大悲咒,滅除一切惡業重罪故。

  離障難故。這個障難,即是障礙、困難。就是我希望做什麼事情,但是有障礙,使令我不能做。譬如說我想打禅七,已經計劃好了,開始要打禅七了,中間有事情,不能做。說是我計劃,要把《華嚴經》背下來,計劃好,要開始了,喔,忽然間有病了,就不能念《華嚴經》。就是你想要做功德的事情,就是有障礙,使令你不能做,你有困難不能做。或者做到中間,喔,不行,我有事情,不能做。若是想要放逸,有罪過的事情很容易成就,但要你要栽培善根,就不行。那麼這些是障難。現在你可以念大悲咒。

  增長一切白法諸功德故,成就一切諸善根故。增長一切白法諸功德,經論裏面說這個白,白是清淨的意思。但是白對黑來說,黑就是惡法,就是罪過的事情;白法就是有功德的事情。有功德的事情,明白一點說是什麼?就是五戒、十善。我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說十善,前叁個也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五戒裏面的不妄語,在十善裏面就把它分成四個,:不虛妄語、不離間語、不暴惡語、不雜穢語。不虛妄語就是不說謊話。不離間語,就是不破壞彼此間的關系,你說出這個的話,對他們兩個人的感情有破壞,叫離間語,這種話不要說。不暴惡語、不雜穢語。不暴惡語就是不說暴惡的語言,不要隨便出口罵人,開口罵人就是暴惡的話。最後就是雜穢語,說出這種語言很汙穢,令人放逸的語言,你不要說。這些就是白法,你若說出這四種話,就是黑法了。再就是意業有叁種:不貪、不瞋、有正知正見,這也是白法。

  增長一切白法諸功德故,清淨的善法,對于自己,對于他人都是有利益的,能得安樂果報的,這些事情就叫白法的功德。

  成就一切諸善根故,這個諸善根,其實也是白法,那麼有什麼不同呢?可以分別:增長一切白法諸功德,就是剛才說的五戒、十善的這些功德。諸善根就是在佛法裏邊,修學無漏的功德,那麼就叫做諸善根,這樣子可以不重複了。善根,譬如這個樹,它有根,由根生出來幹、枝、葉、花、果。我們內心裏面有一種善的根,由此根能生出來一切善法,這個根是什麼呢?經論上現成的說法,就是不貪、不瞋、不愚癡。無貪、無瞋、無癡。無貪、瞋、癡,這是一切善法的根本。

  當然這個無漏的善根,要有般若的智慧,去修學一切功德的時候,就都是無漏的善根了。有般若智慧,這句話什麼意思呢?就是不取著,你做善法的時候,能夠不執著,那就是出世間的善根;你若有執著,那就是世間的善法。所以在佛法裏面說這個善法,一個世間的善法,一個出世間的善法。

  世間的善法就是做這種事情很好,但是我的內心還有執著,我做了什麼什麼功德了,你不如我,雖然嘴上沒有說,但是心裏面有這些分別,就在這種功德上面,生出來一種執著心,生出來高慢心,也會引起種種的煩惱,也會引起一些煩惱的。

  現在這個文上的意思,是說我們佛教徒,因爲相信了有因果,有世間的善惡因果,也有出世間無漏的因果。相信有因果的道理,就努力去修學善法。修學善法,我願意去做功德,但是這個心還是不勇猛,還不是這樣做,不這樣做,就知道,哎呀!我這樣不對,雖然不對,但是做不來,那怎麼辦呢?你多念大悲咒,你就能增長一切白法的功德,你能成就一切諸善根的。世間的善法,出世間的善法,你都能成就了。大悲咒能給你這樣的力量。

  遠離一切諸布畏故,怖畏就是恐怖。我們一般說,我們看見毒蛇,心裏有點怕,看見老虎的時候,心裏也怕。其實我們有恐怖,看見毒蛇怕的時候,還不多,看見老鼠也有害怕的,看見老虎也害怕。其實這種害怕還是少,我們常常有憂愁、憂苦的時候,日常生活裏面,常常有憂苦的地方。譬如說我們沒有財富,心裏面就憂苦;有了財富,又恐怕財富失掉了,這就是憂,這就是怖畏。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種種的,你有些顧慮的地方,這都是憂。所以這個怖畏,在語言上可能不常用,但是事實上,在我們人的生活裏面,常常有這個怖畏的,很多很多的事。那麼念大悲咒,就能遠離諸怖畏,能令你心得安樂、自在。

  速能滿足一切諸希求故,其實除一切病,也是我們的希求,得壽命、得富饒、滅除一切惡業重罪‥‥‥,這八句都是我們的希求。這裏又說一句:滿足一切諸希求故,就是除了前面八句之外,還有很多很多的希求,這些希求,在經文裏面說了很多,譬如說夫妻不和,夫妻不合,你希望合,這就是一個希求,但是在這裏沒有說。那麼你也可以念大悲咒,也能滿足你的願望的。所以速能滿足一切諸希求故。

  觀世音菩薩說:我有大悲心陀羅尼咒,有這十個理由,我想要說,唯願世尊慈哀聽許,就是您慈悲哀憫衆生的苦惱,同意我說此大悲咒。

  前面這十個理由,當然我們從這十個理由上看,可能包括了我們所有的問題,都可以包括在內了。所以這個大悲咒,的確是我們極需要的法門。

  佛言:「善男子,汝大慈悲,安樂衆生。欲說神咒,今正是時。宜應速說,如來隨喜,諸佛亦然」。

  前面是觀世音菩薩想要說大悲咒,先請求釋迦牟尼佛的聽許。釋迦牟尼佛得到了這申請,就招呼:「善男子」,稱觀世音爲善男子。「汝大慈悲」。我們娑婆世界這個地方,就是我們居住的地球上,很多地方畫大悲觀世音菩薩相,是女相畫得多,但是你看這個文上,「佛言:『善男子』」。稱觀世音菩薩是善男子。汝大慈悲,你有廣大的慈悲心,能夠「安樂」一切「衆生」,「欲說」大悲「神咒」。「今正是時」,現在正是說大悲咒的時候。「宜應速說」,你應該快一點把它說出來。「如來隨許」,就是釋迦牟尼佛自稱如來,我隨順你的意思,我非常歡喜你這樣意思的。「諸佛亦然」,不但是釋迦牟尼佛,其余的十方一切佛,也都是歡喜的。這是釋迦牟尼佛批准了。

  觀世音菩薩重白佛言:「世尊,我念過去無量億劫,有佛出世,名曰千光王靜住如來。彼佛世尊,憐念我故,及爲一切衆生故,說此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

  這底下,「觀世音菩薩重白佛言:『世尊』」。「我念過去無量億劫」,表示很長很長的時間了。這個劫,印度叫劫波,這是時間的單位。譬如我們是二十四小時一天,一日、一月、一年,或者是一百年、一千年、一萬年。現在這裏是劫,這是最長的時間。

  經論上解釋這個劫,有多少種解釋法,一種解釋是說,四十裏,四十裏方、四十裏寬、四十裏深,那麼大的城牆,裏邊裝上芥菜子。在別的地方,一百年這個鳥飛來一次,銜一芥子離去,一百年一次,銜了一粒芥子走了,幾時把這個芥子完全都叨走了,這時這個劫還沒有盡,劫這麼長,這麼長的時間。現在這個劫也有種種的解釋法,我剛才說的只是其中的一種。

  說我念過去無量億劫,無量億劫,可見很長了。「有佛出世,名曰千光王靜住如來」。在那個時代,有一位佛出現世間,他的名號叫做千光王靜住如來。千光王,觀世音菩薩說是千手千眼,而這位佛也有個「千」字,但是不說千手眼,而是千光,他的光明有一千。也可能那個時代,對這個「千」字有什麼特別重要的意義,所以才都用這個「千」字。

  千光王,他這個光明,用「千」字來表示。光王,就是特別殊勝、最殊勝的意思,大自在的意思。靜住如來,這個靜住,就是寂靜住。寂靜住,若按佛法修行人來說,那當然是禅定了。千光王,從他的身體發出來的光明,當然眼可見的,但是內心上說,就是智慧的光明。千光王就是佛的大智慧的境界,靜住爲佛的禅定的意思。佛的禅定當然是出世間的禅定,不是世間禅定。佛這個大智慧,是甚深的禅定,定慧圓滿了,就是佛了。

  這一位佛,「彼佛世尊,憐念我故」,可憐我,觀世音菩薩自稱。「及爲一切諸衆生故」,也是憐念一切衆生,「說此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

  以金色手,摩我頂上。作如是言:「善男子,汝當持此心咒,普爲未來惡世一切衆生,作大利樂」。

  「以金色手」,以金顔色的手。「摩我頂上」,摩觀世音菩薩的頂。「作如是言」,這樣說:「善男子,汝當持此心呪,普爲未來惡世一切衆生,作大利樂」。你應該受持這個大悲心咒,受持這個呪做什麼呢?普遍地爲未來惡世的一切…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