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妙法蓮華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記▪P15

  ..續本文上一頁不!不是的!去年夏天有一位法師同我見面,他說他在竹林寺住,他不可能說謊的嘛!」

  石窟寺的出家人也就半信半疑地說:「好吧!」

  于是預備了一些香花,許多人就一同出發到竹林寺去。向北走了五裏路,然後向東轉,到了一座小丘陵上,看見一個年紀很大的老翁,正拿著鋤頭在種田。老翁看見很多出家人,拿著鋤頭就迎了過來,很不歡迎地要打這些出家人,說:「不許你們過來!」但是,他就不驅逐圓通法師,而把其它出家人攆走了。

  老翁向圓通法師說:「你膽子很大,你不跑。好!我放你到山裏喂老虎!」

  圓通法師就繼續向北走,再向東轉。走了幾裏路,進入一個山谷,路很難走,草也長得很深。他心裏就疑惑:「沒有路走,怎麼能有廟呢?」正在這個時候,南邊的山上有念經的聲音,他看看,也不見有廟:「那裏有廟呢?」

  對方就有人招呼:「您從什麼地方來?您是圓通法師嗎?」圓通法師走過去,正好就是以前那位客比丘。

  大家見了面,非常歡喜!說了一些問候的話,繼續地向前走。走不遠,看見有座廟,不像人間的廟,那山門特別高大,很不同!又看見裏面是「修竹幹雲,青松蔽日」,院落一重一重的。

  這時候,客比丘說:「您在這門口等一等,我到裏邊向大和尚報告報告。」那位客比丘到裏邊去,過一會兒出來了,就領著圓通法師進去。走著走著,走進一個院落,有座講堂。講堂裏面有一位大比丘,眉毛很長,看上去像是梵僧,不像是漢人,真是道貌岸然!雖然看起來年紀很大,但是非常地精神!周圍有六七十位年輕比丘圍繞著。他對圓通法師說:「你是來探望這位法師的,就叫他安排你好了。」

  客比丘就帶著圓通法師到各處參觀,先看法師住的各個寮房,這些法師都坐在那裏,而房子裏面都有光明,那個境界和我們人間的廟不一樣。見面的時候,那些法師說:「你是什麼人?怎麼可以隨便到這兒來?去,去,去!」就驅逐他。

  客比丘面有慚色,就對圓通法師說:「彼此間的思想不同,這真是令人失望的事情。」于是不再參觀寮房,就到各地走一走,然後帶圓通法師到他自己的寮房住下來,並爲他預備午飯。所吃的飯就和在大莊嚴寺的差不多。

  吃完飯,又領他參觀花園、水池、樓閣......,欣賞不完。這時候,圓通法師說:「這裏不像人間的境界,我希望能在這裏住,向各位大德學習,我可以發心,掃掃院子都好。」那位比丘說:「我也希望能這樣,但這件事必須向大和尚申請,經過他的同意才可以。你先在這裏休息一夜,明天早晨我帶你去申請。」

  到了第二天,比丘帶著圓通法師到大和尚那裏,說明了心意。大和尚說:「我們這裏的房間很多,不會舍不得一個房間給你住。但是,我們出家人的戒律,是不能夠兩處有名義的。這裏給你一個位子,在國王的廟上還有你的名字,這是不合法的呀!你先回去,把那邊的名字取消了以後再回來,我會收留你的。」

  這就是拒絕他的意思了,那位比丘只好領著圓通法師告辭了。兩人走出山門,說了幾句話就分手了。此時,圓通法師流淚了,因爲心裏很願意在這裏住,結果這裏面的人都不歡迎他。他往前走,一面走還回頭看看;走了一百多步,又再回頭看看;繼續走約兩裏路的時候,回頭再看,沒有山門、也沒有廟,就是幾個大石頭在那裏。

  圓通法師又回到大莊嚴寺,向其它的出家人報告這件事,其它的出家人說:「那大和尚豈不是賓頭盧尊者嗎?」

  這樣的事情,在《高僧傳》上還不止于此,據說在終南山也有類似的情形。這是說,在我們這個世界裏,也有一些不是肉眼所能見的世界,那就是聖人的世界,而不是凡夫的世界。

  因此,「若有國土衆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爲說法」,這句話的意思是,只要還沒成佛,功德就沒有圓滿,你就需要繼續努力地修行;要修行,就需要佛菩薩來教導。所以,有國土衆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爲說法。

  普門品講記.十一

  庚二、現辟支佛身

  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現辟支佛身而爲說法,

  前說現佛身,以下說現辟支佛身。按照次第來說,這中間應該說現菩薩身,但是經文說觀世音菩薩現辟支佛身,那就等于是包括「若有衆生應以菩薩身得度者,即現菩薩身而爲說法」,這個意思在內了。

  有人疑惑:「這是觀世音菩薩叫辟支佛爲衆生說法?還是觀世音菩薩現辟支佛身爲衆生說法?」現在是說,觀世音菩薩現辟支佛身爲衆生說法,不是觀世音菩薩命令辟支佛爲衆生說法。在觀世音菩薩現身說法這一大段文中,完全都是觀世音菩薩親自化現那樣的身份去度化衆生,不是他叫別人現身去度衆生。

  辟支佛是印度話,中國話翻爲「獨覺」、或「緣覺」。譬如,在釋迦牟尼佛之前,有迦葉佛出現在我們這個世界上,這時候的人壽是兩萬歲左右;當釋迦牟尼佛出現在我們這個世界的時候,大多數人的壽命是一百歲左右。迦葉佛入涅槃後,佛法也滅了,而釋迦牟尼佛又尚未出世,那就是沒有佛、沒有佛法的世界。又例如,釋迦牟尼佛入涅槃了,而佛法也在這個世界上息滅了,那麼就可以說就是無佛、無佛法的時代,在這樣的時候出現,沒有師長的教導,自己就能夠覺悟真理的人,就名之爲獨覺。這種人,因爲前一生親近過很多佛,聽過很多的佛法,栽培了很多的善根,所以能無師自悟。

  我曾經說過:「栽培善根,應該修福,也應該修慧。」修福是一般的情形,但是修慧就是要修四念處了。四念處是無漏的善根,而你所栽培的福能夠幫助這個無漏的善根成就聖道。如果,只是栽培福而沒有修四念處的善根,那麼,也只能在人間或者天上享福而已。福報享完了,就等于零了,和沒有栽培福的時候一樣。若是栽培福而又能栽培四念處無漏的智慧,那就不同了,能夠得聖道!

  因此,辟支佛無論是福也好,還是四念處的善根也好,都是栽培得特別殊勝,所以,在無佛法的時代,他自己就能覺悟。「春觀百花開,秋觀黃葉落」,他從這個無常的境界裏,就能覺悟真理,得成聖道。花開、花落,這是很平常的事,我們也常常看見。看見了,我們也可能小小地思惟思惟就完了,似乎沒有很深刻的領悟。不要說花開花落,我們就算看見人死了,好像也不在乎。除非自己親愛的人死了,眼淚流一流,慢慢的也就忘了,還是繼續追求色聲香味觸和榮華富貴,碰得頭破血流還不覺悟!我們就是這樣!但是,有善根的人不一樣!有善根的人遇見這樣的事情時,他有很深很深的覺悟,而能成爲辟支佛。

  在《大智度論》中,說到一位國王。當然,國王是有大福報境界的,身邊又有很多的女人來服侍他,他可能不常洗澡,所以要這些女人給他撓癢。這些女人的手臂上戴著莊飾品、手镯子這些東西,在撓癢的時候,手镯子與手镯子互相碰撞,就發出很多聲音來。等到撓癢結束了,國王就從這裏覺悟到:世間上一切的事情都是無常的,終歸敗壞。他就得辟支佛道了。

  又有一個國王,帶領著很多女人到花園裏欣賞遊玩。過了些時候,國王疲倦、睡著了,這些女人就去各處摘花。本來花開得很茂盛、很美好,但這些女人把花朵都摘下來以後,就沒有花了。國王睡醒之後一看,各處都沒有花了,他覺悟到無常的道理,得了辟支佛道。得了阿羅漢的聖者有的有神通、有的沒有神通,但是辟支佛是一定有神通的。這位國王得辟支佛道後,不願再留在王宮,立刻乘著神通,飛到高山裏住,就不在人間住了。

  辟支佛也有幾種情形:有的住在高山裏面,若有可度化的弟子,他也收徒弟,教化他們修學聖道。也有的辟支佛是不收徒弟的。

  剛才解說獨覺,另外還有緣覺,在這裏就略而不說了。

  我再說一個故事。

  佛在世時,波斯匿王有個女兒,叫做金剛女,長得非常醜陋,不像是人,但由于是自己生的,就只好養育她。等到年紀大了,得要給她找丈夫,于是就找一個原來很有錢,但是現在窮苦的人給她作丈夫。雖然,這個女孩子非常醜陋,但還是國王的女兒,所以這個人也就接受了。

  接受之後,波斯匿王就爲他造了很多樓房,讓他作官,送他很多的珍寶。每當有集會時,丈夫總是不帶太太出來,一次不帶、兩次不帶,人家可能不注意,時間久了,就有人提出問題:「集會的時候,我們都帶著太太,他怎麼不帶呢?」大家就議論,說是可能有問題,若不是太太特別醜陋,就是特別美,不然怎麼不帶出來呢?

  有一天,有人打主意說:「這樣子,下一次集會的時候,我們去看看他太太。」就在集會的時候,勸他喝酒。一杯一杯的飲下去後,就醉了,臥在那裏,什麼也不知道。然後,有人在他身上拿到鑰匙,再派幾個人到他家去,把他家的門一層一層的打開,到裏面一看:不得了!他的太太非常美!他們趕快把門鎖上,跑回來把鎖匙放回他身上,酒醒了他就回家去了。

  回到家,也是一層一層的開門,看見一個美麗的女人,他說:「哎呀!妳是誰?」

  金剛女說:「我是你的太太呀!」

  「妳以前特別醜陋,爲什麼現在這樣美呢?」

  她說:「我一直悶在這房子裏,不能出去,心裏很苦惱。我就念佛,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求佛救救我!』我誠心地念,佛就來了。他從地下來,先是頭部從地裏面慢慢出來,我的身相也就從頭部慢慢地改變,最後變成這樣的莊嚴。而釋迦牟尼佛爲我說法,我就得了須陀洹果。然後,佛就走了。原因就是這樣。」

  這時候,她的先生就去對波斯匿王說:「您的女兒想要來看您。」

  波斯匿王說:「不要,不要,叫她不要出來!」

  金剛女的先生說:「您的女兒和以前不同了,現在像天女似的,特別地美!」

  這麼一說後,國王就允許女兒來。大家見了面,波斯匿王非常歡喜,于是共同坐車來見佛。見佛時,波斯匿王就問佛:

  「我這女兒原來長得不像人樣,現在爲什麼這樣美呢?」

  佛說:「在久遠久遠以前,高山上住…

《妙法蓮華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