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不!不是的!去年夏天有一位法师同我见面,他说他在竹林寺住,他不可能说谎的嘛!」
石窟寺的出家人也就半信半疑地说:「好吧!」
于是预备了一些香花,许多人就一同出发到竹林寺去。向北走了五里路,然后向东转,到了一座小丘陵上,看见一个年纪很大的老翁,正拿着锄头在种田。老翁看见很多出家人,拿着锄头就迎了过来,很不欢迎地要打这些出家人,说:「不许你们过来!」但是,他就不驱逐圆通法师,而把其它出家人撵走了。
老翁向圆通法师说:「你胆子很大,你不跑。好!我放你到山里喂老虎!」
圆通法师就继续向北走,再向东转。走了几里路,进入一个山谷,路很难走,草也长得很深。他心里就疑惑:「没有路走,怎么能有庙呢?」正在这个时候,南边的山上有念经的声音,他看看,也不见有庙:「那里有庙呢?」
对方就有人招呼:「您从什么地方来?您是圆通法师吗?」圆通法师走过去,正好就是以前那位客比丘。
大家见了面,非常欢喜!说了一些问候的话,继续地向前走。走不远,看见有座庙,不像人间的庙,那山门特别高大,很不同!又看见里面是「修竹干云,青松蔽日」,院落一重一重的。
这时候,客比丘说:「您在这门口等一等,我到里边向大和尚报告报告。」那位客比丘到里边去,过一会儿出来了,就领着圆通法师进去。走着走着,走进一个院落,有座讲堂。讲堂里面有一位大比丘,眉毛很长,看上去像是梵僧,不像是汉人,真是道貌岸然!虽然看起来年纪很大,但是非常地精神!周围有六七十位年轻比丘围绕着。他对圆通法师说:「你是来探望这位法师的,就叫他安排你好了。」
客比丘就带着圆通法师到各处参观,先看法师住的各个寮房,这些法师都坐在那里,而房子里面都有光明,那个境界和我们人间的庙不一样。见面的时候,那些法师说:「你是什么人?怎么可以随便到这儿来?去,去,去!」就驱逐他。
客比丘面有惭色,就对圆通法师说:「彼此间的思想不同,这真是令人失望的事情。」于是不再参观寮房,就到各地走一走,然后带圆通法师到他自己的寮房住下来,并为他预备午饭。所吃的饭就和在大庄严寺的差不多。
吃完饭,又领他参观花园、水池、楼阁......,欣赏不完。这时候,圆通法师说:「这里不像人间的境界,我希望能在这里住,向各位大德学习,我可以发心,扫扫院子都好。」那位比丘说:「我也希望能这样,但这件事必须向大和尚申请,经过他的同意才可以。你先在这里休息一夜,明天早晨我带你去申请。」
到了第二天,比丘带着圆通法师到大和尚那里,说明了心意。大和尚说:「我们这里的房间很多,不会舍不得一个房间给你住。但是,我们出家人的戒律,是不能够两处有名义的。这里给你一个位子,在国王的庙上还有你的名字,这是不合法的呀!你先回去,把那边的名字取消了以后再回来,我会收留你的。」
这就是拒绝他的意思了,那位比丘只好领着圆通法师告辞了。两人走出山门,说了几句话就分手了。此时,圆通法师流泪了,因为心里很愿意在这里住,结果这里面的人都不欢迎他。他往前走,一面走还回头看看;走了一百多步,又再回头看看;继续走约两里路的时候,回头再看,没有山门、也没有庙,就是几个大石头在那里。
圆通法师又回到大庄严寺,向其它的出家人报告这件事,其它的出家人说:「那大和尚岂不是宾头卢尊者吗?」
这样的事情,在《高僧传》上还不止于此,据说在终南山也有类似的情形。这是说,在我们这个世界里,也有一些不是肉眼所能见的世界,那就是圣人的世界,而不是凡夫的世界。
因此,「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要还没成佛,功德就没有圆满,你就需要继续努力地修行;要修行,就需要佛菩萨来教导。所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
普门品讲记.十一
庚二、现辟支佛身
应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现辟支佛身而为说法,
前说现佛身,以下说现辟支佛身。按照次第来说,这中间应该说现菩萨身,但是经文说观世音菩萨现辟支佛身,那就等于是包括「若有众生应以菩萨身得度者,即现菩萨身而为说法」,这个意思在内了。
有人疑惑:「这是观世音菩萨叫辟支佛为众生说法?还是观世音菩萨现辟支佛身为众生说法?」现在是说,观世音菩萨现辟支佛身为众生说法,不是观世音菩萨命令辟支佛为众生说法。在观世音菩萨现身说法这一大段文中,完全都是观世音菩萨亲自化现那样的身份去度化众生,不是他叫别人现身去度众生。
辟支佛是印度话,中国话翻为「独觉」、或「缘觉」。譬如,在释迦牟尼佛之前,有迦叶佛出现在我们这个世界上,这时候的人寿是两万岁左右;当释迦牟尼佛出现在我们这个世界的时候,大多数人的寿命是一百岁左右。迦叶佛入涅槃后,佛法也灭了,而释迦牟尼佛又尚未出世,那就是没有佛、没有佛法的世界。又例如,释迦牟尼佛入涅槃了,而佛法也在这个世界上息灭了,那么就可以说就是无佛、无佛法的时代,在这样的时候出现,没有师长的教导,自己就能够觉悟真理的人,就名之为独觉。这种人,因为前一生亲近过很多佛,听过很多的佛法,栽培了很多的善根,所以能无师自悟。
我曾经说过:「栽培善根,应该修福,也应该修慧。」修福是一般的情形,但是修慧就是要修四念处了。四念处是无漏的善根,而你所栽培的福能够帮助这个无漏的善根成就圣道。如果,只是栽培福而没有修四念处的善根,那么,也只能在人间或者天上享福而已。福报享完了,就等于零了,和没有栽培福的时候一样。若是栽培福而又能栽培四念处无漏的智慧,那就不同了,能够得圣道!
因此,辟支佛无论是福也好,还是四念处的善根也好,都是栽培得特别殊胜,所以,在无佛法的时代,他自己就能觉悟。「春观百花开,秋观黄叶落」,他从这个无常的境界里,就能觉悟真理,得成圣道。花开、花落,这是很平常的事,我们也常常看见。看见了,我们也可能小小地思惟思惟就完了,似乎没有很深刻的领悟。不要说花开花落,我们就算看见人死了,好像也不在乎。除非自己亲爱的人死了,眼泪流一流,慢慢的也就忘了,还是继续追求色声香味触和荣华富贵,碰得头破血流还不觉悟!我们就是这样!但是,有善根的人不一样!有善根的人遇见这样的事情时,他有很深很深的觉悟,而能成为辟支佛。
在《大智度论》中,说到一位国王。当然,国王是有大福报境界的,身边又有很多的女人来服侍他,他可能不常洗澡,所以要这些女人给他挠痒。这些女人的手臂上戴着庄饰品、手镯子这些东西,在挠痒的时候,手镯子与手镯子互相碰撞,就发出很多声音来。等到挠痒结束了,国王就从这里觉悟到:世间上一切的事情都是无常的,终归败坏。他就得辟支佛道了。
又有一个国王,带领着很多女人到花园里欣赏游玩。过了些时候,国王疲倦、睡着了,这些女人就去各处摘花。本来花开得很茂盛、很美好,但这些女人把花朵都摘下来以后,就没有花了。国王睡醒之后一看,各处都没有花了,他觉悟到无常的道理,得了辟支佛道。得了阿罗汉的圣者有的有神通、有的没有神通,但是辟支佛是一定有神通的。这位国王得辟支佛道后,不愿再留在王宫,立刻乘着神通,飞到高山里住,就不在人间住了。
辟支佛也有几种情形:有的住在高山里面,若有可度化的弟子,他也收徒弟,教化他们修学圣道。也有的辟支佛是不收徒弟的。
刚才解说独觉,另外还有缘觉,在这里就略而不说了。
我再说一个故事。
佛在世时,波斯匿王有个女儿,叫做金刚女,长得非常丑陋,不像是人,但由于是自己生的,就只好养育她。等到年纪大了,得要给她找丈夫,于是就找一个原来很有钱,但是现在穷苦的人给她作丈夫。虽然,这个女孩子非常丑陋,但还是国王的女儿,所以这个人也就接受了。
接受之后,波斯匿王就为他造了很多楼房,让他作官,送他很多的珍宝。每当有集会时,丈夫总是不带太太出来,一次不带、两次不带,人家可能不注意,时间久了,就有人提出问题:「集会的时候,我们都带着太太,他怎么不带呢?」大家就议论,说是可能有问题,若不是太太特别丑陋,就是特别美,不然怎么不带出来呢?
有一天,有人打主意说:「这样子,下一次集会的时候,我们去看看他太太。」就在集会的时候,劝他喝酒。一杯一杯的饮下去后,就醉了,卧在那里,什么也不知道。然后,有人在他身上拿到钥匙,再派几个人到他家去,把他家的门一层一层的打开,到里面一看:不得了!他的太太非常美!他们赶快把门锁上,跑回来把锁匙放回他身上,酒醒了他就回家去了。
回到家,也是一层一层的开门,看见一个美丽的女人,他说:「哎呀!妳是谁?」
金刚女说:「我是你的太太呀!」
「妳以前特别丑陋,为什么现在这样美呢?」
她说:「我一直闷在这房子里,不能出去,心里很苦恼。我就念佛,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求佛救救我!』我诚心地念,佛就来了。他从地下来,先是头部从地里面慢慢出来,我的身相也就从头部慢慢地改变,最后变成这样的庄严。而释迦牟尼佛为我说法,我就得了须陀洹果。然后,佛就走了。原因就是这样。」
这时候,她的先生就去对波斯匿王说:「您的女儿想要来看您。」
波斯匿王说:「不要,不要,叫她不要出来!」
金刚女的先生说:「您的女儿和以前不同了,现在像天女似的,特别地美!」
这么一说后,国王就允许女儿来。大家见了面,波斯匿王非常欢喜,于是共同坐车来见佛。见佛时,波斯匿王就问佛:
「我这女儿原来长得不像人样,现在为什么这样美呢?」
佛说:「在久远久远以前,高山上住…
《妙法莲华经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