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坐船,忽然間船翻了,很多人都溺在水中。可是,這位受持讀誦〈普門品〉的人,聽見有人連續說了叁聲:「讀〈普門品〉的人不會有水的災難!」而後,他不自覺地逐漸漂移到水邊,平安地上了岸。這就是念觀世音菩薩、受持〈普門品〉的關系,因此而即得淺處。
觀世音菩薩能救護水、火等災難。從佛法看來,前面所說的大火,即可分爲叁種。
一、果報火:果報的火是肉眼可見、能殺害我們的;人間常有這種火,乃至天上也有火,在這個世界壞的時候,色界的初禅天也會爲大火所燒。
在佛法來說,這個世界有成、住、壞、空;我們現在是屬于住劫。當這個世界成就以後(成劫),就有人、動物在這裏生存,稱爲住劫。根據經論上說,一增一減是一小劫,但也有說是一中劫;經過二十個增減,就是二十個中劫,二十個中劫以後,世界就要壞了。當壞劫開始的時候,世界上會出來兩個太陽;過了不久,又出現第叁個太陽;一直到最後,出現七個太陽,地球就起火了,乃至欲界天宮、初禅天也都起火了,這就是果報的火。
雖然,壞劫的劫火能夠燃燒這個世界,但是到那個時候,這世界上的人已經都走了、沒有人住了,這是一個空的地方。所以有人說:「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其實這個時候地獄也是空的,裏面沒有人了。地獄、餓鬼、畜生,乃至欲界天的人完全都走了。這是果報之火,能燒到初禅天。
二、罪業火:罪業的火,叁界都有。是指欲界、色界、無色界的衆生,都有罪業。這種火是普遍于叁界的。
叁、煩惱火:衆生的貪心是火、瞋心也是火,種種的煩惱都可以名之爲火,這種火能傷害我們。煩惱火有輕、有重,一直到等覺菩薩也還小小有一點,唯有佛才究竟清淨、沒有煩惱。所以,煩惱火的範圍是很大的。
現在說,念觀世音菩薩,「設入大火,火不能燒,由是菩薩威神力故」,主要是指果報火,也就是指意外地爲大火所燒這類事情說的。但是,我們若能誠心地念觀世音菩薩,也可以解除煩惱火的傷害。
剛才說貪心是火、瞋心也是火,但多數是用火來譬喻瞋心的。我們若發起瞋心,就像起火似的,能傷害自己。此時若是能念觀世音菩薩,也會逐漸地減少瞋恨的火。
有的人瞋心很大,一有不如意的事情,瞋心就起來了。有的人也知道自己不對,不該發脾氣、動瞋心,但是不能自主。這應該要想辦法糾正,不要放縱自己。有什麼辦法呢?就是念觀世音菩薩,由觀世音菩薩的威神力故,使這個瞋恨心逐漸地減輕,逐漸地就不起瞋恨心了。下文會提到這件事。
「大水」,多數用來譬喻凡夫的愛欲心。愛欲心像大水似的,也能夠傷害我們。尤其是我們欲界的衆生(地獄、餓鬼、畜生、人、天、阿修羅),都有愛欲心;到了色界天以上的人才沒有欲心,因爲他們有叁昧樂,欲心就不起了。色界天的人原來也是欲界的人,當他在欲界的時候,能夠放下欲的事情,專心修學禅定,又有長遠心,慢慢地禅定修成功了,就得到色界定,得到色界定以後,就沒有欲心了。但是,他在未死之前,還沒有生到色界天以前,還是欲界的人,如果他不謹慎而放縱自己的話,還會再有欲的,還有可能爲大水——也就是爲愛欲之水所漂動。
我講一則相關的故事,這個故事出自于《大智度論》。
在釋迦牟尼佛成道六年之後,回到他的祖國探望父親淨飯王。當他回到迦毗羅衛國時,淨飯王請佛陀吃飯,佛陀在家時的妻子耶輸陀羅,也請佛及佛的弟子吃飯,但卻預先准備了用藥製成的歡喜丸來供養佛,意思是希望佛陀能回家。
佛陀吃完飯,講一段佛法之後,便率領著諸比丘回到精舍去了。耶輸陀羅當時認爲,若是歡喜丸的作用發動了,佛陀就會回家來。但是,佛一直安然無恙。
第二天,因爲無人供僧,于是諸比丘就到聚落托缽乞食。他們在街上聽見衆人議論紛紛,說耶輸陀羅用歡喜丸來迷惑佛。諸比丘回到精舍,就將此事禀告佛陀。佛陀說:「我以前沒有修行的時候,她能迷惑我,現在不可以了!」
比丘問佛:「以前是什麼情形呢?」
在久遠久遠以前,山中有一位仙人(即神仙)。這位神仙能夠放下人間的五欲之樂,專心修學禅定,成功以後,得到四禅八定,也就有了神通。他便在山中生活,不再到人間來。
但是,他在山裏面生活,也時常會看見雌鹿、雄鹿交合。見到的時候,心也會動,所以在小解的時候,隨之流出不淨。這些排出的不淨物,被一只母鹿所吞食,業力的不可思議,母鹿懷孕了,後來牠就在仙人住處的旁邊生産,産下了一個人。這個人是鹿足、人身,頭上有一只角,因此稱之爲「一角仙人」。仙人知道這是他的孩子,便撫養了他。小孩兒慢慢地長大了,就教他讀書、修禅定,也得到五種神通。
有一天下大雨,滿地泥濘,路特別滑。由于他的雙腳是鹿足,上山坡的時候站不穩,不小心滑倒了,他的足受了傷,于是憤怒地咒願十二年不要下雨!
我們平常人這樣咒願是沒有用的,但是神仙、有禅定的人,他的咒願有效。于是,天就真的不下雨。天不下雨,時間久了,大家的生活受到影響。國王爲這件事很憂心,便召集衆人開會,設法解決這件事。
有人報告說:「山裏有仙人,發了這個惡願,要十二年不下雨。」
國王說:「一年不下雨就受不了,若十二年還了得!怎麼辦呢?誰有辦法能破除這個惡願的力量,讓天下雨呢?」
這時候,城裏有一位名女人,來到國王面前說:「我有辦法!」
「妳有什麼辦法?」國王問。
「這個仙人,他是人呢?還是天神呢?」
「他是一個仙人生的人。」
「只要是人,就有辦法!」
「好!希望妳能把這件事做成功!」
她召集了五百名美女,製造了很多歡喜丸,也收集了很多酒,用車把她們送到山裏去,就在仙人的住處旁搭茅蓬住下來。
一角仙人有時候也會出來,看見有很多女人在這裏,大家見了面就打招呼,接著問她們:
「妳們的身體爲什麼長得這麼肥滿,皮膚爲什麼這麼細致呢?」
「因爲我們善事做太多了,上天給我們好的東西吃,所以身體是這樣子。」
「有什麼好東西吃呢?」
「有歡喜丸、有很多很多吃的東西。」
「我可不可以吃?」
「你也可以吃!」
于是,就請一角仙人到屋裏,給他受用食物,又是飲酒、又吃歡喜丸,彼此互相談話,慢慢地他的欲心動了,也就有了淫欲的行爲。這樣一來,禅定就破壞了!禅定一破壞,就連續下了七天的大雨,立刻解除了旱災。旱災解除後,一角仙人和這些女人又繼續住了七天,把好東西全吃光了。
仙人說:「吃完了,怎麼辦呢?」
「有辦法!城市裏還有。我們一同回到城市去!」于是就回到城市去見了國王。國王也很恭敬這位仙人,便給他一個住處,請他做大臣。但是,不多久,他的內心便感到悶悶不樂。
國王問他:「爲什麼不快樂呢?」
仙人答:「我還是歡喜回到山裏面過寂靜的生活,不願意在人間受這種五欲的境界。」國王于是隨順他,把他送回山中。當他回到山裏面,又繼續地修禅定,不久又得到禅定、神通了。
釋迦牟尼佛說這個故事給諸比丘聽,最後佛說:「那個仙人就是我。」也就是釋迦牟尼佛還是凡夫的時候。「那位名女人是誰呢?就是耶輸陀羅!那個時候,她用歡喜丸來迷惑我可以行得通,現在就行不通了。」
由此可見,不但是我們凡夫,即使是仙人也會爲大水所漂!但是,有禅定的人在人間死後,生到色界天以上,人間的欲是不能迷惑他的。不過,生到色界天以上的人也還是會死亡,死了以後又回到人間來,他還是會有欲,只是比一般人輕一些。
經文說:「若爲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所以,我們若能稱念觀世音菩薩,也就能滅這煩惱的大水,使令我們得到大解脫!
普門品講記.叁
辛叁、救黑風難
若有百千萬億衆生,爲求金銀、琉璃、車磲、瑪瑙、珊瑚、虎珀、真珠等寶,入于大海。假使黑風吹其船舫,飄墮羅剎鬼國,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人等,皆得解脫羅剎之難,以是因緣,名觀世音。
這是第叁段,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能免除風災。
「若有百千萬億衆生」,這是很多的人。「爲求金銀、琉璃、車磲、瑪瑙、珊瑚、虎珀、真珠等寶」,這是七寶,大海中有很多很多的寶。「入于大海」,這麼多人爲了貪求衆多的珍寶,而到大海裏去,這不是容易的事!
「假使黑風吹其船舫」,到大海裏求寶,有的人能很順利地求到寶回來了,可是有的時候也會有災難。什麼災難呢?「假使黑風」,在臺灣稱爲臺風,香港則稱爲飓風,就是天空只有雲、沒有陽光,天地都是昏黑的,風也是黑的。「吹其船舫」,這黑風可不得了啊!能吹他的船舫。「飄墮羅剎鬼國」,就是使船飄到羅剎鬼的世界去了,羅剎鬼居住的地方是海裏面的島。
羅剎,翻譯成中文是可畏,就是很可恐怖地,稱爲可畏鬼;或翻譯成暴惡鬼。有女羅剎鬼、有男羅剎鬼,這種鬼非常凶惡!無論是男羅剎鬼或是女羅剎鬼,都是吃人的,就像我們人會殺豬宰羊,要吃禽獸的肉,而羅剎鬼認爲人的肉很香,所以他們要吃人肉。
男羅剎鬼的相貌很惡,人看見了感到很恐怖!但是女羅剎鬼不同,女羅剎鬼是非常美的。在經論上提到,有些人到大海去求寶,遇見女羅剎鬼就留在那裏,不想回家了。經論上說:男羅剎鬼非常醜陋、可畏,而南閻浮提男人的相貌,比羅剎鬼美一點,所以女羅剎鬼也歡喜。但是住一個時期,最後她還是會把這個人吃得只剩下骨頭了。所以,求寶的人到了大海裏,爲風所吹,飄墮到羅剎鬼國去,那就等于沒命了,這是特別危險的事情!
「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稱觀世音菩薩名者」,百千萬億的衆生,其中若有一個人是相信佛教,而且能夠稱揚、憶念觀世音菩薩名號。「是諸人等,皆得解脫羅剎之難」,那麼,這些人都會解脫羅剎鬼的災難了。這都是觀世音菩薩的威神力,才可以解…
《妙法蓮華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