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道,搞不好被打掉了,對不對?百年以後傳,剛好傳到一個敗家子,沒錢,所以把這個文殊講堂拿去當掉了,當掉人家要開店,撤掉,我們不需要文殊講堂,我們不要講經說法,我們要開酒家,那也沒辦法了,因緣法,是不是?有的人說那怎麼辦,不,我只對我今生今世交代,到我今生今世眼睛閉起來,我負責任,所以說這個都是對立的,不必爲相所縛,不爲法縛。也無所謂的法,法就是五陰,六根,六塵,六識這個統統叫做法,空叫做法性,悟叫做覺性,法性,覺性本來無二性,宇宙萬相這個空叫做。。物質現象的空叫做法性,人類的開悟叫做覺性,覺性,法性本來無二性,法空,覺性空本來無二空,內空,外空都是平等,我們就了解不要。。。釋迦牟尼佛講的,成佛是轉這個相。凡夫是爲相轉,不爲相轉,不爲法縛,“安住于一切法性空,”“而深入究竟,徹悟平等一如之性,”“7,解幻法之無性,”這個無性很難體會,我告訴你,你體會了無性,你《大藏經》統統通,這兩個字,如果你體會到了無性,《華嚴經》也通,實相法也通,法華也通,唯識也通統統通,你體會到緣起無自性這個無性,這個無性就是沒有永恒性,沒有實在性,你找找找到一朵花,你永遠找不到的,你找到花的本質你找不到,就是這些花的花粉分析開來也沒有這個東西,統統徹底的去把它分析起來統統沒有,無自性,就象我們這個色身你找到一個這樣的人,沒有,無性就是無自性。沒有一種實在的不變的永恒的東西這個叫做無性,那麼這個無性一挂上去的時候,統統平等,黑人你不需要看不起他,黑人緣起無性,你憑什麼皮膚看不起他?對不對,黑人很多是偉人,籃球隊有幾個是白人,那個美國隊的你看看籃球隊統統是黑人,還有一隊叫藍鳥隊,公牛Chicago,你看有幾個白的,統統是黑人,所以你看到這個黑人緣起性空,白人緣起性空,你看到克林頓的绯聞,有一天也會消失,也是緣起性空,只是時間的長短而已。你難道每天都討論克林頓的性醜聞嗎?無聊,對不對,無聊,可是你結的緣就不一樣了,耶誕節到了,那個美國一天吃掉了四千五百只的火雞,所以我們過節,畜生也是過劫,我們是過雙十節的節,它是過劫難的劫,衆生是過劫難的劫就這樣子,所以這個無性一挂上去這世間就沒什麼好計較了,所以釋迦牟尼佛說說了四十九年我沒有說一個字,就是緣起無自性,空的,沒有 ,真的沒有,他什麼也沒說,爲什麼,意思就是那個是幻化的東西是一種工具你不要執著,要是讓我們認識本性,所以解幻法的無性,天地你走到哪裏統統不會難過,誰對不起你緣起無自性,一下子就放下,你家裏有死人,也不會哭得死去活來,本來每個家裏都會有死人,對不對?所以這個智慧有早有晚,日本的一個禅師,人家在結婚一個小禅師他才七,八歲,人家在結婚的時候,恭喜恭喜,日本人在結婚的時候,是大事,那個小沙彌都已經開悟了,九歲的沙彌開悟了撐了一顆骷髅,人家要結婚了,恭喜恭喜,用一跟竹子撐一顆骷髅,恭喜恭喜,有一天你就會變成這樣子,大家要打他,後來有的人體會到那倒是真的,你今天結婚,結婚以後,你有一天就會變成骷髅,拿一枝竹子撐一顆骷髅在下面耍著玩,我們這顆頭不知道會不會被耍著玩,真的,人家拿起來耍你也沒辦法,跟他恭喜,恭喜,有一天你就會死剩下一副骷髅。很厲害,開悟跟不開悟差很多,不開悟就是拼死命的結婚,對不對?然後爲了防止他老化,什麼藥他就是這樣子一直的,什麼藥都一直出籠,緣起無自性,一看真的就是這樣子,緣起無自性挂上去沒有永恒,就會不著于這個外相。“住于如如正見中,契入一切法性的一相一味”所謂一相一味統統指無相,空的意思,你怎麼一相,虛空才是一相。你只要是假相,緣起的假相,他統統千差萬別,一相是千差萬別,一味是對千差萬別的味不一樣的,爲什麼叫一相,其實無相就是一相,譬如說整個虛空,虛空什麼相?沒有,臺北的虛空也是一樣,高雄的虛空也是一樣,你到美國的虛空統統一樣,沒有雲層的時候,沒有烏煙瘴氣的時候,那個虛空他就是這樣子,是什麼相,一相,因爲“而悟清淨之真如。”簡單講如果你不動到念頭,不動到執著,分別,妄想,顛倒的念頭,你就是一相一味的聖人,所以我們修學佛道就是重複的練習,重複的練習,一次,one more time ,再一遍又一遍的練習,練習心如如不動,心如如不動,一遍又一遍的來,“8,無染著,絕諸戲論,”戲論就是于生死沒有意義,對生死法沒有幫忙,統統叫做戲論,譬如說外道,現在的哲學現在的藝術,在佛法來講統統叫做戲論,包括儒家講的統統叫做戲論,只是叫你做人好一點,但是不能了生死,不究竟統統叫做戲論,甚至于二乘人講的統統叫做戲論,不入一真實道,所以這個戲論包括的範圍很廣,絕諸戲論,“妄想不生,我所心滅,”什麼叫做我所心滅呢?,我能攀緣還有我所攀緣能所都是妄想,能攀緣的心,所攀緣的心境,心境不是實在的外境,外境是你心影現出來的,也是我們心製造出來的,我們能攀緣的這顆心,所攀緣的那個境也是心,能緣的心,所緣的心境,不是統統一顆心嗎?只是你把它製造成能所,對不對?譬如說錢,其實也是絕對的觀念,可是我們就把他製造成能所,有能攀緣的心有所現的金錢,到最後也沒有,所以我所心滅,“前後際斷,”在時間來講,前後際斷也沒有,“不落差別,”因爲萬法皆空,“非昏非掉,掉就是掉舉,昏沈就是重度的愚癡,就是幾乎沒有覺性了,一個人昏沈下去就失去作用了,要醒過來才有辦法,掉就是心的煩惱,就象猴子一樣,掉舉就象猴子一樣,這一顆樹吊過去,那一顆樹跑到那一顆樹,猴子就這邊抓一抓那邊癢一癢,跑來跑去,猴子就是怎麼樣都定不下來,心猿意馬叫做掉,重度的愚癡失去作用了,快接近睡覺了。“于微妙寂靜中,”在微妙的寂靜當中就是有智慧,“徹見不動本體,”真正的看到不生不滅本體就是心體,那以無形無相又具足有大作用的本體就是心體,心體無形無相,可是作用起來可不得了,講,講不出所以然,想,想不出來,可是,六根,六塵放光動地,隨時隨地作用都是現前,若論自性若論法界,哪裏都是平等的法界,哪裏都是平等的心性,緣起現前的那一念刹那時空交會點統統是心性的展現,統統是,“9,生滅滅已,”滅已就是停止,“寂滅現前,”這一句話是釋迦牟尼佛悟到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把它滅掉,這一般人不懂,生滅把它滅掉,你那個清淨的不生不滅就現前,一般人把這個生滅滅掉,還是生滅,生滅滅已這個滅已就是放下,記住,生滅滅已,不要強迫生滅把它滅掉,這個不是滅掉那個生滅不是這個意思,而是生滅本身當體即空,不可得,你要放下不要執著萬緣所幻化起來的生滅相。那麼你就進入生滅就滅了,你就會了解一切的緣起的假相,只是心所影現出來的。不是實在的,那麼這樣的心來學佛,快樂就現前寂滅就現前,“10,知一切法絕對真如,”什麼叫做絕對真如,就是絕對空性,哪一法隨手拈來統統是絕對哪裏都是真如的展現,因爲都是畢竟空,“法法本性空,”花無實性,人也沒有一個永恒,牆壁有一天會打掉,鋼筋有一天會腐爛,“法法”透視它就“常寂滅”沒什麼好爭的,“真如絕對平等無差別,離一切心緣,”心緣就是妄想,因爲心攀緣就種種的妄想,“語言文字,就悟入平等無差別的法性,”“方能夠真實體悟到一切法性空,”“而入于如如真實相,徹見萬法本體也,”好,第七頁第一行下面,“11,從一切法本不生處,”因爲萬法都是空性的本來就是不生不滅的,釋迦牟尼佛是真理的發現者,不是真理的創造者,在這個世間任何創造的東西都是生滅,所以佛陀是發現一切法不生不滅,他是發現這個真理,今天我們的挂礙都是多余的,“一絲不挂”,這個一絲不挂其實是佛教的名詞,是禅宗的名詞,表示一點點都沒有挂礙,不著一點點的相,“萬緣俱絕,”萬緣,緣就是萬相,種種的相,俱絕,統統放下,爲什麼萬緣俱絕呢?因爲萬緣不可得,冷靜想想看,相有生滅,心體只要離念本來就不生不滅,離念就是離開這個取舍的觀念,心體離念就是法界的總相,所謂法界的總相,就是絕對的心性,但于一切的相去取,不舍,不著就是本來的面目。一個修行人,你看,如果有佛法的底子。有佛法的這個大智慧的就一切法本來就不生,你做市長還是不生,你下臺還是沒有減少什麼。沒有減少什麼,萬緣俱絕,徹底蕩盡推翻的放舍下去,統統放下,無論你受到什麼委屈,世間它都有因果跟種種的業力,“再從畢竟空中建樹起來,”再從那個畢竟空建立起法就是從空出假,“所謂七識大死,”七識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識,這個第六意識是以功能來標榜,第六意識的功能是分別心,第七意識的功能是執著心,而並不是說八識裏面只有第六意識有分別心,第七意識有執著心,這樣講是不對的,八識統統有分別心,統統有執著心,包括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只是他們的功能不突顯,所以就它突顯的功能來講第六意識。其實連一個識都沒有,五蘊皆空的東西哪裏有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識,阿賴耶識,統統沒有,只是因爲就它的功能的突顯來分別說有八識,所以才分第六意識,第七意識,再一個微細的如來藏識,就是第八意識,所謂的七識大死就是把它滅掉,“法身頓活也,”前七識的分別心沒有了,我們的平等,法身就是平等心,心性就活了起來,法身就是無相,什麼叫做常寂光淨土,一無所有,一片光明,叫做常寂光淨土,是站在理的角度來說,站在理的角度來說叫做法身,常寂光淨土,“建樹的是什麼?是離言絕非的真理,”離四句,絕百非,離四句指離有,離無,離亦有亦無,離非有非無,這四句,任何的外道,包括二乘人所執著的東西,不能離開這四句話,不是著…
《宇宙萬有本體論(4)》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