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宇宙萬有本體論(6)▪P2

  ..續本文上一頁因爲我們這個色身是集五蘊而生,所以我們是名衆生,意思就是無量無邊五蘊身所産生的煩惱,這曆劫的根本無明這些無明從此就消隕了,“塵勞習漏,自然淨盡,”這些五蘊六塵外在的這些疲于奔命的外面的辛苦,或者是習氣或者是有漏法,塵就是五欲六塵,塵勞就是一種煩惱,貪著五欲六塵的一種煩惱,令身心疲勞叫做塵勞,習就是習氣,漏就是煩惱,有爲法叫做漏,這些五欲,六塵,煩惱,習氣,自然淨盡,“以正知見故,前後際斷,”不著過去不著現在不著未來,心行路絕,就是心不起心動念,“一腳到底,”一腳踩到底,就是直破無明,叫做一腳踩到底,我們一般衆生沒有辦法踩到底的,無明是什麼東西他不知道,“頓破無明,”一切煩惑苦厄,從七識根本無明所生,我們現在的一切煩惱苦厄,本來一件很單純的事情,氣不過來拿刀要去把他殺死,你看,事情越搞越大,我們稍微忍一忍,對不對,他欠我們一百萬,算了,忍一忍,可以,我還有飯吃忍一忍,氣不過拿把刀子,叫幾個流氓砍死他,糟糕了,本來是警告他,一下子手太重砍死了,糟糕了,後面主謀者是誰,我們。糟糕,也被抓去了,我們現前的幾億都沒辦法享受,爲了那一百萬,對不對?所以你要作這個動作,你要自己衡量看看,譬如說我身上如果有十億他把我倒了兩千萬,是很多,不錯,再想想看,我爲了這兩千萬去殺死他,叫流氓去幹掉他,教訓他,沒有錯兩千萬很多,但是我就失去了自由,會被抓去,你就沒有辦法享受這九億八千萬,沒辦法享受,你爲了那兩千萬幹掉他你就要吃牢飯了,你沒有辦法享受九億八千萬,所以要用經濟學算一算值不值得,對不對,所以記者在陷害我,別人如果在傷害師父,我都會講一句話,他不會比我快樂。他活在整天要傷害人的日子,怎麼會比我們快樂,我們是活在整天想要救人的他是活在整天想要害人的,他怎麼會活得比我們超越跟快樂,這不可能的,所以我們要冷靜一下,忍辱就多福,我們有所忍福報就來,要不然這一刹那的沖動忘記了自己的身份,地位是什麼,好,對不對?那麻煩了,很多人都是打完的時候事情做完的時候才後悔,對不對,要抓去關的時候,好,他欠我一百萬,請人去幹掉他,沒殺死了重傷,反過來咬我們一口,你請的哪個殺手,你要錢給我,不給我我給你掀底牌,揭發你是主謀者,他不只要拿一百萬,他要跟你拿一千萬,本來這一百萬可以不要拿的,因爲你請殺手要幹掉他,結果沒殺死殺成重傷,要死不死的,結果你是後面主謀的,他說:你錢不給我我就揭發你,給你多少,一千萬,揭發你就判死刑你就被抓去關,本來一百萬當成賠光了,這樣可以了事,你這樣找人去殺他花一千萬卻無法了事,這個就是智慧,這個就是智慧,這個就是忍辱,透過智慧的忍辱,對不對?要會算,算一算,真的不劃算,被倒了,以後自己注意一下就好了,對不對,從此以後錢不借人,我的能力範圍內要借可以,兩千塊借你,再多,對不起,沒錢,是不是,所以一開始要學聰明,開始要學聰明,學智慧,“頓破無明,一切煩惑苦厄,從七識根本無明所生”,意思就是微細的法執著,今七識大死,第七意識的我執,法執,我執,我愛,我見,我慢,統統放下,法身頓活,故苦厄度盡。前後際斷曰現前,不落差別曰一念,把它劃一下,“非昏非掉曰靈知”。“前後際斷”,不要回憶過去,英雄不提當年勇,我們那個建中的同學來就要提到,以前他是建中的跆拳道教練,我趕快阻止他,英雄不提當年勇,趕快前後際斷。也不想到未來走一步算一步,未來怎麼樣。不可知,底下說非昏非掉曰靈知。也不是昏沈也不是掉舉,就是靈知,好,第十八頁倒數第一行,“真淨法界,性相平等,恒沙諸法,同一體性,觀諸法性,無有二相,以不二相,洞見十方,”我們真淨的法界是性相平等,性相平等,平等這兩個字是站在好幾個角度說,平等透過空性的角度說它平等,站在究竟的角度說它平等,站在唯心的角度說它平等,說到生滅的角度也是平等,說到刹那的角度刹那變化的角度也是平等,譬如說唐朝這只是個名詞你能指出唐朝是什麼東西嗎?觀念而已,留下一些的産物,遺物,可是那還是已經過去了,唐,宋,元,明,清乃至于說昨天,昨天因爲距離我們比較近,所以我們會執著剛剛過去而已,其實昨天跟唐朝是一樣的,何以故,不存在的東西,所以我們的幻覺就是一種堅持,執著,我們的幻覺會堅持執著,這個執著的觀念就是一直持續著顛倒,所以我們有輪回見就是這樣子,所以說站在空性的角度是性相平等,站在唯心的角度相是心性的影現,究竟義就是這樣子,站在緣起無自性的角度,也是一樣,不管你站在哪一個角度它到最後都是性相平等,不二法門,恒沙諸法,同一法性,恒沙的一切法萬法同一個體性,觀諸法性,觀察一切物質現象的法性,無有二相,什麼叫無有二相,因爲畢竟空,絕對的平等就無有二相,如說第一次世界大戰過了戰況很激烈,站在刹那的角度它還是緣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也過了,美國空襲伊拉克,克林頓總統宣布停了,還是一樣,所以無有二相意思是說,畢竟空的角度沒有這種東西,以不二相,洞見十方,因爲不二相心就不會起心動念,對這個相上的一種觀念上的執著,能夠面對一切現象界,又可以超越現象界,這個現象界本身來講是不可得,你今天的歡天喜地憂愁這個都是多余的,你不需要忍耐它,因爲本身就是不存在,而我們堅持的執著變成一種存在,那是妄想,顛倒的堅固的東西,所以什麼是修行,提起正念持續保持覺醒,覺醒的正念一直持續著這個叫做修行,提起覺性,我們這個覺性一直持續著不斷,這個就是修行,沒有其他的更好的辦法,簡單講持續的覺醒就是正知正見,正知正見的覺醒一直持續著從來沒有間斷,這個就是大修行,但是因爲我們會受到過去的煩惱習氣,我們會受到相上的一種執著,所以斷斷續續,時好時壞,正因爲我們沒有悟入一心,沒有,我們沒有會歸一心就沒有辦法進入平等的世界,就與佛絕緣,要進入佛的世界,我們必須平等必須不二,所以以不二相則洞見十方,爲什麼叫不二相,緣起就是性空,性空就是緣起,它沒有二相,所以就是不二相,如虛空相就是不二相。虛空有什麼相,唯是一相,一相就是無相。何以故,既然沒有對立的襯托,你哪裏有什麼二相,虛空一相,一相就是什麼?一相就是無相,不然虛空是什麼相。是不是,心性也是這樣子,但莫著于一物,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自性本自具足的大用自然就會現前,洞見十方,因爲具足了般若智慧,洞見十方都是緣起,都是性空不可得,所以這個佛法是放之四海而皆准,不必到他方世界在娑婆世界你只要開采我們的自性,自自然然的法隨處都可以現前,哪裏都可以用功,可以找到真正的道場,就是無所住的道場,我以前也一直在探討生命到底是什麼,人生的終點是什麼?生命這樣子也沒什麼意義,對不對?那一天一個觀測天文的人講了一句話非常的欣賞他,問他說你觀賞這個流星雨觀想整個宇宙的天文,你有什麼感想,他說我觀察這個天文觀察十幾年,我覺得很好玩也有感觸。好玩覺得很神秘,可以把胸量放寬,就是這樣子覺得好玩,覺得很神秘不可思議但是也有感觸,他說我們這個生命,就是我們這個肉體,就是外太空帶來的元素,外太空的星球互相的撞擊構成了這個星球,我們這個星球從大海裏面藻類慢慢的演變,一直到魚類到兩棲類一直到猿猴類,一直到可以獨立站起來變成人類,其實這些都離不開星球的元素,外太空的元素就是我們這個色身的元素,我們這個色身的元素其實就是外太空的元素,所以佛講的,不是這個是我講的,人來自于光音天,所以有光跟聲音撞擊就有聲音,光音天這樣結合而來的,我一直思惟這個道理,佛陀是不是這個意思,然後他就說,那個人沒有學佛,他就說其實我們色身的元素就是整個宇宙的大自然,那麼我們就要珍惜,在生命裏面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我很感動他能夠觀察了天文觀察了十幾年講這樣子的話,也很感動,也非常的認同,一個觀測天文的人他久了有所覺悟,真的,我們的色身就是外太空的元素,碳,氫,對不對?炭化物,碳水化合物,對不對?都是物理,化學的東西,哪有一樣東西是我們的,色身是一個化學工廠只是一個物理作用,執著這個色身不是大愚癡嗎?萬法他就是這樣,早死跟晚死沒有什麼兩樣,這個都是色身只是大地的元素而已,大地的元素多色身的元素少,像《楞嚴經》講的,湊合宇宙間的一點點的四大執爲自身,《楞嚴經》講得多好,比天文學講的更精簡,湊合,我們只是吸取宇宙當中的湊合的一點點四大妄執爲色身,還是釋迦牟尼佛講的話比較好,所以無有一法不歸于如,沒有一法不歸于畢竟空,如者,就是不動本體,亦名諸法實相,一真法界,一真就是沒有虛假,就是絕對的本體叫做一真,絕對的平等就是一真。“平等法身,”就是無相,“不二法門,”真如法性,“清淨覺海,真如本際,”“一切色心萬法,虛妄幻化之相,皆是本體所起之用,”一切的色法,心法,萬法,虛妄幻化之相,都是本體所起的作用,即是大光明藏一念初動,大光明藏就是我們自性清淨心,一念初動就是微細的分別執著,叫做一念初動,微細的,到後來就變成粗糙的分別心識所現幻影,所以我們今天所看到的一些相都是如來藏心的幻影,幻化的影相,因爲都是緣起的,我們在這個地方拼命的一直研究一直執著一直。。。只是爲了一個生存,只是爲了一個後代的延續,就搞得我們昏頭轉向。“是故逐相則昧體,”如果我們追逐了外相我們就迷昧了我們的本體,“取境則遺真,”遺就是掉了,我們如果一直拼死命的去追逐這個外在的境界,就遺失了真性,我們的清淨自性就顯現不出來,這個叫做衆生,你看那個百貨公司一擺下去,沒有幾個人受得了的,那個誘惑力,是不是?漢堡店一走…

《宇宙萬有本體論(6)》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