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正道光輝 修行一▪P11

  ..續本文上一頁依止善知識發大菩提願,荷擔如來家業,從聞思修證,究竟自度度人!

  修行必須具足正見,思想指導錯誤,那只有迷惑顛倒,盲修瞎煉,又焉能成就?唯有正確的見地,符合真理的見地,我們才能明白究竟要修些什麼、如何修、爲什麼修、如何達到修的目的地,如何沒有偏差,不出錯謬,不盲修瞎煉。故此佛陀說:首先必須具足正見,如此才有淨戒、正念、智慧等。學佛者首先應破不正見,再破習氣,慢慢斷煩惱證菩提。一切法門皆不離此根本,如此就不易走火入魔,就不會誤入外道了。不然,欲升反墮,豈不可憐?錯謬修習,執著分別,又怎能出輪回生死之苦海呢?

  祖師曰:“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明佛心宗,等無差誤,行解相應,名之曰祖。”若真能看破如幻假相,放下萬緣,如如不動,不爲境轉,如此心如牆壁,堅固不移,打成一片,一心不亂,則與道相應。若能明此根本,再無顛倒迷執,再無謬誤差別,緣起性空,平等一如。如此行爲心地一致,解行相應,破諸錯誤知見、習氣慣性,則清涼自在,妙用無方,與佛陀、祖師一鼻孔出氣矣!

  所謂身心世界的所有現象只不過是各種因緣作用下呈現的生滅現象罷了,它們是如此的沒有實義,但又是如此的讓人迷惑,當人忘記觀照無常苦空、涅槃寂靜的時候,一切是非煩惱將又讓你失去方向!警惕無明的生起,不要忘失正念,好好觀照!

  當你看見你的起心動念是否如法如律時,那就是修行的真正開始。當你離開了起心動念的觀照時,當下已經離開了佛法,即使名義上你在說著佛法,但事實上已是心外求法了,苦惱將不知不覺地滋生。安住于正念的觀照間,才是真正的清淨解脫,功夫決不是吹牛所能做到,不要自欺欺人。誠實、坦然、謹慎、謙虛地面對修行,才能真正了生脫死、自度度人。

  生死皆是緣份,重要的是不要忘失正念。忘失正念唯有輪回痛苦!

  真正立志修行了生死的人是沒有時間去說別人的是非的,因爲起心動念上的觀照本是需要努力的,又怎麼有時間去閑話是非、徒造口業呢?那只不過是顛倒忘失正念罷了!習氣總是讓你去輪回,妄念總是帶著欺騙性的要這樣要那樣。不用害怕也不要追隨,只要如實地覺知它是因緣的産物,無住無著即可。

  學習去觀察自心,看清它生滅變遷無常的本質。讓你顛倒哭笑的就是因緣生滅罷了,無明一起,輪回即生。無住而

  行四攝六度乃真菩薩!

  如果只有修習定,而沒有在定的基礎上觀察思維事物(身心世界)的無常苦空、緣起無我、涅槃寂靜的本質,那是不能最終徹底的解脫的。但若只是明辯智慧卻沒有定的基礎時,則容易造成狂慧,于自心的貪嗔癡的習氣毫無斷除的能力,也不可能究竟的解脫。唯有在定的基礎上徹底明白地觀照一切事物的本質,直到完全的證知無常、苦空、緣起無我、涅槃寂靜的事實,破除無始以來堅固的無明貪愛的習氣,才能如實無欺無僞地證得大解脫,究竟徹悟,不受生死所束縛,于當下無礙自在。以淨戒爲本,以八正道爲修習法寶,努力精進吧!功夫就在當下的觀照間。

  若心隨境轉,攀緣六塵,不明無常空性、緣起涅槃,迷執不斷,分別重重,則生死流轉!

  若叁心不住,一念不生,了了分明,寂靜洞照,無分別執著則是真心現前;若隨緣起用,不被境轉,心不顛倒,也不礙一切事,此乃真心之妙用。故此體用不二,重在明了洞照緣起性空,如此行住坐臥皆可用功夫觀照。

  如果不明緣起無我,一切法了無自性之理,只是暫時不想,執于平靜,那依然是心外求法而已。因爲法塵也是外境,執著心中暫時的平靜的法塵,不明無常無我之空性,看不破假相,見惑、思惑依然未破,放不下我與我所的謬執,只是暫時的逃避而已。

  總之看破放下與否乃是至關重要。看不破身見、邪見、邊見、見取見、戒禁取見之虛妄,放不下貪嗔癡慢疑之習氣,動靜皆是生死輪回,分別執著矣!若看破不正見的虛妄,放下習氣的執著,則動靜了然,皆無礙自在,乃真修行,乃真正見正念現前。

  忏悔得清淨,虔誠得加持,出離得解脫,正念消業障。少欲知足,能遮羞遮寒、夠吃、夠喝、夠住已經是無上的福報了,何況還有真正了生死的佛法,更具足善知識的引導,再不好好提起正念,努力修行,放下貪嗔癡不正見等生死輪回業因,更待何時?莫要生死神面前痛哭流涕,悔之晚矣!好好觀照吧。

  回心返照,洞然明白。攀緣六塵不息,生死流轉不停。分別事相,境上生心,難停難休。看破放下,隨緣處世,正念分明,真修行人。

  不論碰到什麼,你是否當下于真理的安住中具足正念呢?如果不是,那證明你的功夫還早著呢!必須修行到你在任何情況下,當下就是正念,這才可以達到一心不亂,心不顛倒,成就才有把握。如此精進,可以是更進一步成大功德。

  唯有徹底透破無明貪愛的迷惘,以絕對覺醒的真心妙用現前,才能終究了生脫死。

  真心是絕對的真理,它是宇宙人生的實相,超越一切相對存在的概念、精神、現象,但一切相對的存在又離不開真心的幻化。

  即相離相,乃是單刀直入了悟真心的般若,若能當下不離如此觀照,乃是真正的功夫!

  

  謹慎抉擇生命的質量

  人既有使用欲望、意志、語言、思想、情感、理智的權力,也必須無條件的具足勇氣去承受這一切所帶來的結果,無有什麼好商量的。你的選擇決定未來的必定,你必須搞清楚。唯有的是,你以什麼態度去面對?是消極悲觀、盲目樂觀或者是如實智慧的去觀照、積極向上的去處理呢?升墮浮沈,超越解脫;煩惱痛苦,患得患失;或者自在無礙,揮灑自如,完全在乎你的一心把握了。過去影響現在,現在影響未來。你每天都有行爲,你的行爲決定未來際你所受的後果,你要搞清楚。

  

  不可思議華嚴世界

  妄念一起,當下觀照,妄念乃緣起現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當下畢竟空無所得,當下畢竟了無自性,此空寂靈明之覺照又是誰耶?十方世界當下莫非了無自性之緣起,如此覺照,畢竟無所得,煩惱輪回之相俱絕,當下法界盡現本來真實矣!

  

  大便的哲理

  一般人都怕放下,好象認爲放下了就什麼都沒有,老是抓得緊緊的,其實這是缺乏佛教的智慧。

  從來沒聽說誰不願解大便,大便只是垃圾,多了會壞肚子、壞身體、不自在,解了輕松,身體舒暢,這是身體上的物質垃圾,因爲有形,比較直觀,比較容易理解;但心理、精神上的垃圾是什麼呢?是什麼樣的垃圾會造成你精神的不自在、不舒暢、不自由、不輕松、煩惱痛苦呢?那就是你強烈的執著一切都是實有、實在,沒有看見空性、無常無我的本質,然後以假相爲真實,強烈的貪嗔癡慢疑,故此這些垃圾就造成你不得自在、不得輕松、不得自由、不得舒暢啦!好象吃了東西,占有的欲望得到滿足,不知同時是負擔,不消化、留著不放、抓著不放,同時就是垃圾大便、痛苦,占不到又起挂礙煩惱,實在挺累,不知抓住一大堆大便在心裏面澎漲、堵塞,還找不到原因,人之愚癡就是因爲心理精神是屬于無形、不直觀,所以總是容易迷惑,假如觀照不到如此如大便一樣,就不會主動解掉、脫掉,就不會獲得精神解脫而證自由自在、輕松、清淨清涼不可思議的舒暢。其實大便也是人累死累活拼命工作或用盡心機買來的東西,煮的蒸的等等吃進去,但若不消化、不解掉,實在只能脹死人,起反作用。精神心理上的東西如思想情緒、情感觀念、概念等等也是如此,或主動或被動的接收貪戀過來的,但如果不消化、不解開、放掉、不看破它,則同樣會象大便一樣脹死,死在某種情思、觀念、概念下,或由此束縛,不得自由、痛苦煩惱、憂愁落寞,仁者好好思維,好好反省一下,是不是如此,到底解大便是得到還是失去呢?到底看破放下是得到還是失去呢?得到或失去些什麼呢?好好思維反省,不要一輩子活在糊塗中,不知在爲何活著!

  再告諸弟子

  再告諸弟子:真修道者莫顛倒——

  莫說做功德,但莫造惡業。

  莫說要修行,但先息妄心。

  惡業停則功德自生。妄心歇處,則菩提立現。若總顛顛倒倒,魚目混珠,泥沙俱下,則何時了得?古德問曰:“拖死屍者是誰?”如此一問,窮究根源,盡破幻相,首破身執,次破心執,身心俱破,畢竟空寂,更有何事?若不會者,老實參去,直到狂心頓歇,執著全無,方許汝講經說法。

  自 勉

  無所求 無所住

  無所得 本來如此

  佛子須明

  世間之思想學說多是鼓動人心躁動、追名逐利、攀緣忘卻本來面目者,異說紛紛,盡是輪回生死、是非榮辱之兩極。學道者切須明眼正觀、修心養性、洞察假相、莫被境轉,否則正法蒙塵,鳴呼哀哉!若然法眼清淨,解脫無礙,則盡可遊戲人間,入塵垂手,普度衆生,遍灑甘霖,如此也不負我大悲世尊釋迦如來矣!

  

  莫作千古罪人

  在佛教、寺院裏搞是非、鬥爭和毀壞佛塔、破壞寺院一樣犯重大罪障,因爲一個是破壞無形的塔寺,一個是破壞有形的塔寺,同樣是斷衆生的法緣、慧命,其因果罪障厲害無比。若真佛弟子應隨喜贊歎修行、行六和敬、如法如律,于何寺院皆應祈請正法住世、利益衆生,努力修行佛法、弘揚佛法,如此才是真正智慧有善根的人。更莫要一邊建寺院、佛塔,一邊搞是非鬥爭,如此和沙灘上蓋房子有何兩樣?畢竟徒勞無功、後果堪憂。真佛弟子切須明白:一定要護持寺塔、和合共處,努力修習正法,如此才能澤被後人、流芳百世。切莫毀塔壞寺,搞是非鬥爭,作千古罪人。

  切記以戒爲師,聞修正法,圓滿人格才是真正明智之舉!

  

  真見與真聽

  眼不見爲淨還不究竟,必須是見而不見,不見而見,見而無見,無見而見,是名真見。

  耳不聽爲清也不究竟。必須是聽而不聽,不聽而聽,聽而無聽,無聽而聽,是名真聽。

  世人總不想苦惱,但卻不明苦之根源,如此苦源未斷,則抽刀斷水水更流。終歸輪回生死,…

《正道光輝 修行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