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頁,“世世世間,染淨諸法,由諸法集”就是緣起。因緣生因緣滅,都是“幻化而有”的,“依幻立名,皆無自性”,把筆拿起來,這個等于《楞嚴經》的八個字,依幻立名在旁邊寫但有假名,只有假名,皆無自性,旁邊寫都無實義,沒有什麼意義。什麼大亨、小開、老開、什麼有錢人什麼總統、皇帝,對不對?那個幻化的東西。依幻立名,都是用這個幻化的東西,所以說但有假名皆無自性,都沒有實義。都沒有實在的意義。“如鏡中像”鏡中的影像,對不對?但能顯相看得到摸不到的東西,沒有實體。“如水中月”也是幻化的,“如空中雲,聚散不定。如夢所見,不離自心,虛妄見故”,所以只有佛最偉大。釋加牟尼佛一語就道破人生宇宙統統是虛妄的,如空中花本無實體可得,我們今天爲什麼過得這樣痛苦呢?就是不了解真相,“如是觀察,作時亦幻”“迷惑顛倒,知覺亦幻”,就算你有一天覺悟了它還是幻。畢竟都是緣起。“過現未來”叁際“皆悉是幻”,“心如幻師,身如幻城”,心是造作的根本是主導的叫做幻師,身是有形相的就像城牆,“凡身夢宅,幻無所著”,凡是一切色身皆如夢宅,夢宅就不是實在的,或者也可以解釋說我們凡夫的色身,就像夢宅一樣的作夢,暫時住在這個色身,幻無所著,幻化出來的不應當有所執著。“阿含經雲,色如聚沫”,沫就是水泡。聚集了一堆水泡,很快就歸于破滅了。“受”色受想行識的受,“如”水面上的“浮泡”,水面上的浮泡,上來就沒有了,浮到水面上來就沒有了,意思就是我們的覺受,這個受有五個,苦受、樂受還有就是不苦不樂受還有憂受、喜受,也不是實在的,你說我們吃這個破布子很好吃,有一次日本人來,拿給他,他不敢吃,有的人,唉呀,很好吃,這個甜蜜蜜的東西很好吃,糖尿病的人不敢吃糖,你覺得美好的食物對他來講是很可怕的食物,那個東西鹹得不得了,對他來講,沒有這種鹹的東西吃不下飯。四川人才可怕,沒有辣椒吃不下,隨身都要攜帶辣椒。爲什麼四川人就那麼喜歡吃辣椒呢?因爲從小,爸爸媽媽去種田,小孩子就在田邊一直哭,哭鬧不停,他爸爸媽媽就拿一塊辣椒給他,他從小就開始咬辣椒,一開始咬下去就會辣得不敢吃,從小孩子就開始哭就拿一條辣椒給他在旁邊咬,爸爸媽媽種田種水果都要哭,什麼都拿辣椒給那個小孩子,從小就這樣子,所以一個人吃辣椒吃習慣了,對我們來講那怎麼受得了,那個辣椒一吃的話沒辦法,喉嚨馬上受不了,他們沒有那東西吃不下。所以這個受都是假相其實沒有一定。沒有一定,受如浮泡,是不是?“想如野馬”,想,我們想奔騰不定刹不住車,你叫他不要想,沒辦法,你叫他稍微停一下,也沒辦法,停不下來。“行如芭蕉”,表示脆弱,芭蕉表示脆弱,行表示生滅的意思,芭蕉一下子就壞了,意思就是說我們所有的造作那都是生生滅滅,一下生一下子滅,識表示分別跟執著,“識如幻法”,你看色、受、想、行、識,都不是實在的,“依正危脆”,依報、正報,都是很危險很脆弱的,車子稍微一撞就死掉了,飛機一爆也死了,這世間擁有一個正確的心性才叫做享受,“無堅牢者,倘以爲實”,如果,你把這個色身當做是實在的你不會死,那你就大錯特錯了,你心理都沒有准備死,突然死也是大錯特錯,如果你把這個色身當做是實在的,“與體不應”與智慧的體性不相應,與智體不相應,你就是一個沒有智慧的人“菩薩識幻”,識就是透視,菩薩了解這個幻化的就“不見”它“起滅”了,不是不見,是見而不著,叫做不見起滅,他看到的都是空,隨著你的塵自生滅,他清淨自性不動,你怎麼變換他都不會執著,爲什麼?他知道有一天一定會散的,所以說像演那個電視劇,有一次看那個電視劇,他老婆死了,他拿著那個骨灰,那個男主角是秦漢演的,拿著那個骨灰哭,在海邊哭,它已經化作跟沙灘的石灰一樣了,坐,坐在那邊看著哭,怎麼樣就觀想他老婆站在水面上跟他打招呼,是不是?他不會觀想觀世音菩薩的,他老婆比觀世音菩薩更重要,所以說這個衆生。人已經死了變成骨灰了,那種還是不會覺悟,不曉得這個人已經不存在,世間人就死了以後,他認爲這個人還是實在的,到另外一個世界去,還要想辦法引魂引出來,已經到一個陰陽分隔了,他還是認爲有這樣一個實在的人,衆生實在是迷茫到極點了,沒有聽到佛法,我也是跟大家一樣,一樣。是不是,所以我們如果了解這一切都是幻化的,來隨之來,去也隨之去,自性不動,“即境常虛”,虛就是空,“達有如幻”,了解一切境界常常了解是虛幻的,也了“達”通達一切緣起的“有”,也是如夢幻泡影的,“見聞如翳”,所見所聞如果你動了一念執著,就像眼睛有毛病,就會卡住一層的無明,見聞如翳,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如卡住在執著或煩惱,你就卡住一層無明,記住!“叁界空花,知是空花,即無輪轉”,這一句真是一針見血,你在叁界裏面,空花這個花就是指一切境界,叁界當中你能夠了解一切境界都是空,知是空花,知道是空中顯現的花,是不實在的,空中本來沒有花,意思是說,我們現在看的這個人生,跟宇宙、外太空,好象是實在的,當我們悟到這個其實是虛幻的分別,起起落落的境界,沒有實在的本體當體即空,那麼你的執著說停止,歇即是菩提,也沒什麼好追求的,所以沒有輪轉。“以幻化身,而見幻化”我們能夠透視它,內心充滿著智慧,就運用這個幻化的色身來做無量無邊的功德。“雖現世間,無邊幻法”,雖然是現種種的世間,是無邊的幻法,“而了”世間的“名假”“受假法假”,受假說是我們的覺受,這個受就是覺受,衆生因爲錯覺,要記住受假法假,色受想行識,我們這個覺受是錯覺,法也是但有假名,“皆不可得,無自他相”,何以故?自是對他講的,他是對自講的,自相、他相都是緣起空相,沒有真實相,“離人我見”,注意那個見,見就是看法,你爲什麼一直恨那個人?你就認爲有一個人讓你恨,如果你把它用醫學的眼光,拿一支刀子把他分析,把他手砍下來,腿砍下來,骨骼把它拔了皮拔了,頭發把他剃下來分析,肉把它刮一刮統統放進去火化,實在沒有,你恨的那個人實在是沒有,你那個恨就沒有,這個見就是看法。因爲你把它認爲有實在的這個東西你就會貪求。譬如說錢,世間人認爲錢是實在的,沒有錢的人就想貪,就用不正當的手段想要獲得,然後到最後就殺人放火,如果我們悟到這個錢也是緣起的觀念,對不對?你安住了執著有一個實體的東西你才會貪,你就知道錢也是種觀念。真正最重要的智慧才是我們永恒的財富。你記住師父這句話,智慧才是我們永恒的財富。不是外面身上這一些錢,再多的錢都沒有用的,離人我見“住真實觀”,真實觀就是空觀,了解世間真正的真相,“了心如幻”,幻,因爲心是刹那取舍,“知身無實”知道這個色身也沒有實在,“如虛空花,本無所有,畢竟空寂,不可說相”,實在說不出所以然,“住無分別”安住在無分別心,“萬緣自寂”,千種萬緣自然寂滅,“當體無生,古今常然”這個就是世間的真相,所以佛陀是發現了真理,緣起性空的真理。佛陀並沒有創造,就不管有佛沒有佛,這個世間總是如此。只是佛比較有智慧去發現了這樣的真理,叫我們要保持一個自由、解脫、自在的心性,不要爲物所轉,爲境界所改變,古今都是這樣子的,簡單講緣起性空的道理隨時隨地都會在我們智慧人心中展現。可是在迷茫的衆生就會變成強烈的執著,以爲是真實性的東西。“心如幻故,動而恒寂”寂就是靜,雖動但是保持一顆心很靜,所以心如幻,雖然動我們了解,雖然是生生滅滅的這樣跟著外境在動其實就是不生不滅,就是不動。“物非有故”物就是緣起,緣起不是真實的有,它不是實在的,物非有,物就是緣起,緣起不是真正的有,你爲什麼要爲它傷心呢?死執不放呢?爲他觀念一直打不破呢?爲什麼?所以說你有學佛以後就發現衆生那個執著,你真是無奈他何,那個衆生那種執著,實在是沒辦法溝通,所以我們現在越原始越好,所以科學不進步也有它的好處。空氣新鮮,哪裏都是青山翠綠的草原,對不對?現在沒有了,現在人一多的話,所有的草原統統挖掉了。人要吃飯要建大樓要住,空地越來越少,森林越來越少,所以這個世界一直呼籲環保的意識要擡頭可是沒有辦法,受到經濟的壓力這個原始森林一直砍,原始森林一直砍,那個大樹幾千年兩分鍾倒了,兩分鍾就解決了。所以講一句誠心話就是,諸位趕快往生極樂世界,不要在這裏輪回是苦不堪言的,再來會更慘的,如果你下輩子再來投胎,空氣會害死你的,會很慘的,現在已經染汙到北極了,北極的大熊,我那一天看到discovery國家地理頻道,北極熊就是吃海豹,結果多氯聯苯中毒,海豹一生出來十支,死了八九支沒辦法活,爲什麼?他們吃裏面的魚,魚吃什麼?魚是吃裏面的藻類,藻類從哪裏來?從歐洲的先進的國家工廠廢水一排出這個毒,多氯聯苯,你們聽過嗎?多氯聯苯就是吃下去的時候整個臉就是中毒,如果說多氯聯苯中毒,這個手一拿起來的時候,整個手就是瘡瘡疤疤的,整個都是爛掉,北極熊就是這樣子,體內的多氯聯苯是其他地方十倍以上的毒素,所以現在整個世界發生的事情,師父都一直在看國家地理頻道,再來看discovery,那是非常有深度的,非常有深度的,實在厲害,國外的人重視環保,一直研究到海豹的身上,海鳥的身上,將來我們這個世界會很慘,然後就請環保的人士科學家起來講,他說:不是我一個人可以做得來的,我可以犧牲,就象美國,我昨天看到美國,美國他們找那個美國的國鳥,禿鷹,美國的國鳥禿鷹死得快完了,剩下幾只,美國的國鳥也快死掉了,剩下沒幾只,可以生的蛋都沒有辦法孵化,因爲毒素、環保、煙,所以他呼籲。我們只能盡我們一點力量,但是還是要…
《宇宙萬有本體論(10)》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