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己的本性,【直了成佛.】【能聞說】,惠能聽說,【宿昔有緣,】因此【乃蒙,】蒙就是因此有一個人,蒙就是施恩與人。承蒙他這一個人。【一客取銀十兩與能】,給惠能大師讓他安家。【令充老母衣糧。】惠能要出家修行,要准備他母親的糧食,他就拿十兩幫助惠能,拿十兩出來的這個人,不得了了!十兩竟然栽培出來一個六祖?要是我,一百兩、一千兩我都給他,只可惜遇不到。你們裏面要是有七祖,要告訴我一聲。我馬上准備一百銀兩給你,象這種福,叁更半夜我也搶著修。別說是十兩了,一千兩我都給你,真的。這個人也真是厲害,那麼有機緣,施舍十兩就栽培出來一個六祖,實在是很厲害。這十兩若是現在要算利息也不得了了。六祖一個人就能度化無量無邊。所以我常說,施舍金錢不在多,施舍高僧大德一個一百元就不得了了,不得了了!令充老母衣糧,【教便往黃梅禮拜五祖。】教他:你要往蕲州黃梅縣東禅寺去禮拜五祖。【能安置母畢,即便辭親。】就與母親辭別了。所以你看,獨子也一樣出家。很多男衆都說:師父我很想出家,只不過我是獨子。我說,那都是騙人的啦!六祖也是家中唯一的子嗣,也是獨子,他也是家中獨子,照常辭親,不然他何必替母親安排糧食做什麼呢?就可以由兄弟姊妹奉養了,對不對?豈不見許多獨子照常出家,對不對?所以都是自己的問題。想娶老婆,就推說是母親的問題。【不經叁十余日,】就是不知不覺經過叁十多天,來到黃梅禮拜五祖。不經就是不知不覺,就經過叁十多天,一個多月。【便至黃梅禮拜五祖。】從前都靠走路很辛苦,要長途跋涉。我們現在開車一天就到了,他要走叁十幾天。【問能曰】五祖就問,禮拜五祖後,他就對惠能這樣問了:你是何方來呢?所以要是有徒弟要來出家,我就常常會問,你從哪裏來?再來就問,你要到哪裏去?他當場就愣住了。你從何處來?【汝何方人,欲求何物?】你來我這裏,是爲了求什麼東西呢?【能對曰:】就向五祖這樣說了:【弟子是嶺南新州百姓,】我是廣東新州這個地方的百姓,我【遠來禮師】來頂禮五祖大師,【唯求做佛,不求余物。】這個人太厲害,真的是根基大利之人。不是象現在,像現在你們來拜托師父,我說,你來念佛是爲了什麼?我只是求個平安而已,我也不求什麼。你看六祖所求的:【唯求做佛,不求余物。】而我們現在求的是;【唯求消災,聯考能中。病苦能除,不求做佛。】剛好相反!我們現在都求消災解厄,不求做佛祖,剛好與聖人相反。【祖言,汝是嶺南人,】嶺南當時的交通很不方便,一千多年前還是草木叢生,未開發。【又是猲獠(ge liao)】這個要讀做猲獠,猲獠是一個音。又是猲獠,要這樣讀才對。猲獠在當時是恥笑人的意思,猲獠是一種動物。在中國西南的夷族,夷族這個地區出産一種動物的獸名,猲獠是一種動物的名。簡單來講,猲獠就是未開化。你是嶺南人,又是猲獠,若堪作佛嗎?你夠資格作佛嗎?【若爲堪作佛?】你看這惠能的回答是驚天動地,惠能這初學佛的人就這樣回答祖師了。【能曰: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要是我們這裏有一個徒弟來,我若是問他,你從哪裏來?我從鵝銮鼻來,我就對他說,鵝銮鼻是臺灣的最後端,殿後准會到大楣,倒楣的人怎麼作佛?他馬上就回你一句,你也有什麼了不起的?你以爲你臺北人就可以作佛?我屏東鵝銮鼻人,殿後就准是到大楣嗎?他的回答就跟六祖不一樣了。六祖回答得實在很厲害,你看祖師的根機大利,實在是非常驚人。人雖有南北,但本性是不分南北的。【猲獠身與和尚不同,】我是一個猲獠沒錯,我是一個未開化之處來的百姓沒錯,與和尚之身當然是不同,但是【佛性有何差別?】你說啊?祖,就是五祖,【祖更欲與語,】五祖想此人根機大利,本想繼續與他對談,【且見徒衆總在左右,】看這些徒衆都在身邊,是欲言又止。很難一展身手的意思,因爲五祖要保護六祖,要保護六祖,怕有人陷害他,看到許許多多徒衆總在左右,【乃令隨衆作務。】來,來,去廚房,不然去馬槽,或者去種田,你這個猲獠跟大衆去作務,人家作什麼,你就跟著人家做,修一些福。意思是說叫他去種田,或者去馬槽裏面,或者去廚房裏面隨便做,也就是去修福。【予曰:】予就是六祖回答,【惠能啓和尚,】惠能禀報,和尚也就是五祖,弟子自心,我的心常生智慧,像泉水般一直生出智慧,這是人人具足的,不離清淨的自性即是福田,這才是福田,不知和尚教做何務?不知道和尚你要教我做什麼?這才是真正的修福呢?你看五祖說:【這猲獠根性大利。】句句話都答得讓你啞口無言,太厲害,太厲害了!不假思索,一開口都是由本性流露出來的東西。意思就是說,【惠能啓和尚,弟子自心,常生智慧,】我的心中智慧常常生,不是像我們現在的衆生,愚癡常常生。我恨你,恨你恨到死。都是生這種無明的東西。【不離自性,即是福田。】在這裏你要注意一句話:一切福田不離方寸,一切福田都是離不開我們這個心。旁邊你要寫一句話:大智慧的人才懂得大福田。不是像世間人,一天到晚,只會施舍身外的金錢,不會施舍內心的煩惱,內心的煩惱舍不出來,我們在施舍只會施舍外在之物,施舍什麼?施舍金錢,裏面的煩惱卻持著不放,要身心具舍,名爲真舍,要將身體以外的東西,包括身體也能施舍,心中的煩惱施舍,名爲大舍,所以我們施舍不要只是施舍金錢而已。因此我也常常告訴諸位,這個世間人,只能給他講講福報而已,無法跟他講本性智慧的東西。【未審和尚教作何物?】我本性就是福,簡單來說,本性就是無量的福田,爲什麼呢?諸位稍微想想看,你冷靜地想想這句話,本性就是慈悲,有智慧,他就無爭,他不會跟人鬥爭,他就有忍辱。你想想看,我們這個世間人,他雖然想種福報,但是他沒有忍耐,脾氣很壞,每天跟人吵架,很快就會被人殺死了。看起來很富有,不過業障很重,整天煩煩惱惱的,沒有本性的功夫,六祖就是有本性的功夫。每一個人,若是有本性的功夫,就有無量的福田,爲什麼呢?忍辱才是大福田。你能夠忍辱,你才真正是有福田。什麼事情用慈悲、寬恕,即是無量的福田,雖然我們很貧窮,但是每一個衆生都會尊重我們,看得起我們,這就是真正的福田。所以六祖因爲了解本性才是真正的福田。簡單來說,你只要慈悲、忍辱,降伏我們的無明,你就真正有大福田。若是說世間的勞斯來斯、樓房、金錢、鑽石這對于一個聖者來說猶如瓦礫、糞土,這是沒有效,沒什麼作用的。【祖雲,這猲獠根性大利。】太厲害了!【汝更勿言。】你不要再說了,恐怕會有人陷害他。【著槽廠去】著,命令。著,去去去,【槽】就是養馬的小屋。去!去!去養馬的地方,去做事,不必講那麼多。【能退至後院,】惠能就退到後院。【有一行者,差能破柴踏碓,】有一個修行者派,差就是派,派惠能破柴,也就是劈柴、砍柴。聽說六祖跟我差不多。劈柴要踩到高處才劈得到。踏碓踏碓,踏碓的【碓】就是以前的石磨。因爲六祖體重很輕,人長得矮小,就象我,差不多四、五十公斤而已,腰部要綁上石頭,綁上石頭再用腳踏,爬上去踏板搗米,不然踏不動啊,沒辦法。矮小的人都比較有智慧,很奇怪。不像有些人一百八十公分,卻虛有其表。【經八余月,】經過八個月。【祖一日見能曰:吾思汝之見可用,】八個月前我曾給你說過話,你的講法實在真的很有見地。【之見】就是你的看法,你的見地很可采用。你實在真正不簡單,你是一個人才,五祖一眼就看出來了。【恐有惡人害汝,】爲什麼會有惡人?大家會說,同樣是出家人,誰會害他呢?有啊,嫉妒啊!不然你們想想看,你們願意坐在這裏聽經聞法,你們很贊歎師父,但是爲什麼同樣是出家人,他爲什麼會誹謗師父?你想呢?對不對?也是有啊,怎麼會沒有呢?爲什麼?畢竟不是成佛嘛。惡人也是有,嫉妒嘛。【遂不予汝言。】因此我就不跟你多說?【知之否】你知道嗎?你知道我的用心就是怕有人陷害你,所以我不跟你多說。【能曰:弟子亦知師意,不敢行至堂前。】不敢來到你出入的地方。【令人不覺】讓人不發現。【祖一日喚門人總來,】叫大家統統來。我告訴你們,【吾向汝說,世人生死事大。】是件大事,生死六道輪回是件大事。汝等終日只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這句話實在沒有錯!這句話確實如此,我常常告訴你們,你叫信徒來打齋他願意,你叫他來修福他也肯。要他來頂禮師父他也願意,要打八關齋他也願意,全都願意。到日月禅寺打齋他也說好,來朝山他也說好,這都願意,不求出離生死,我告訴諸位,哪一種精神叫做出離生死的精神?他沒有時間搞是非,沒有時間聽是非,二十四個小時都在觀照智慧當中,所以說,惠能心中常生智慧,不離自性。你看看,常生智慧,我們有常生智慧嗎?你若是有出離生死苦海的心,當然你就常生智慧,你就能夠觀照,而我們就是沒有,總是想,我們多賺幾年啦,等我年紀大一些,嫁完女兒,娶了媳婦再來念佛,年輕人就說,我現在這麼年輕,再讓我飲酒作樂幾年,我娶了漂亮老婆走不開,沒辦法啊。師父你也知道,你也了解我們人的弱點,所以我要晚一點,等我五十、六十歲,或者是七十歲再來修行。我說差不多一百二十歲來修行才會快,都是這樣。他說我們也沒有辦法,像師父這樣叁十幾歲就精通經典,我們沒辦法。那時自我推辭,你若是真正的求離,我告訴你,想出離生死苦海的人,真正積極想出離的人,求出這個生死苦海的人,這個人絕對沒有是非。爲什麼?沒有時間!所以從前有位一祖師大德,他設了一個戒條,【欲談佛法者請入,欲講是非者請出。】若是要講佛法的人,請你進來。若是要講世間是非的人,請你出去。接著又立一條,【與生死無關者不談】跟生死沒有關系的都不能說,自己訂這個戒律很嚴。與生死沒有…
《六祖壇經(1)》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