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六祖壇經(3)▪P3

  ..續本文上一頁屈時,沒有!世間本來就沒有的東西,那有什麼委屈?沒有,師父教你修行,人家說:師姑!你很漂亮。沒有!本性才漂亮。都用沒有來回答,人家說:你很貧窮。不窮!因爲我的本性很富有。人家若說:你很富貴。都用這個沒有來突破這個執著。人家若說:菩薩你很用功。沒有,我沒有用功。都用沒有來回答,現在會不會了?要反過來說,若是人家說:你很用功哦!你就說:有啊,我很用功你不知道嗎、我兩點就起床了。你就完了,你每天都要煩惱了,現在要相反,現在要過來回答,轉過來,旋轉過來,沒辦法!你們就能了解本性是什麼東西,什麼叫做真正的佛法,什麼叫做真正的解脫,會不會運用啊?不過回家先生若打你,你可要趕快跑,不可以說沒有,都在哭了,還說沒有?沒有打你就喊痛,哭得眼淚汪汪了,要是真的打你就沒地方逃了。所謂沒有是指觀念的執著,我慢,要化作平淡、平淡。所以這個空很厲害,今天若是聽到這些,你日子就很輕松了,沒有要回答得恰當,人家問:你有沒有穿?這要是答沒有就一定很慘了!有!我有!所謂沒有是指觀念,那是說觀念,在痛苦的掙紮發中不能解脫,那才能用這樣回答。若不相信你用師父的方法,別人誇獎你,你也是無;別人贊欽你,你也是無,完全放下,一切就全解決了。【亦無方圓大小,】也無四方、也無圓形、也無大、也無小,所以你看到美、醜,你就不會執著了。【亦非青黃赤白,】也沒有青人、黃人、黑人、白人,沒有這種分別,這是說外色,所以你就不會感覺色彩對你很迷惑了,無,亦無,你看,亦非,也是一個無字。【亦無上下長短】都沒有!無上下長短,都沒有。【亦無嗔】不發脾氣;亦【無喜,】也不會很歡喜;【無是】不會肯定這件東西的決定,【是】是我們假設的名詞嘛,在某一個標准來講它是是嘛;在某一個標准來講它是非嘛。無是就是不把它肯定,世間沒有絕對的東西。【無非】,也不一定就是錯誤的東西,你說這個人折磨我們,反而成就我們的道業,這也很難講,這也不是不好。再來,【無善無惡,】【無有頭尾。】完全沒有,所以現在都用無,日子就很輕松了。你有什麼希望嗎?我沒有希望了!不會運用,亂用一通。你要不要考大學,我不要考大學了。這就吃力了!把無胡亂運用,到最後變成消極了,那就是不善于用這個空的思想,亂用一通。【諸佛刹土,盡同虛空,】【世人妙性本空,無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複如是。】世人,我們世間人的妙性,本來就是空的東西,無一切法的東西,無有一法可得的東西,你無有一法可得,在座諸位你想想看,你執著什麼?既然無有一法可得,你執著什麼?我們人在這世間既然無有一法可得,那你執著什麼

  你痛苦什麼嘛?你流什麼眼淚嘛?對不對?你感覺什麼委屈嘛?誰欺負了我呢?你一切法不可得,連這個色身都沒有;連一個真實性的我都沒有,你又哪裏有委屈的地方?那有可喜的地方?哪有什麼人情世故、來龍去脈、痛苦的執著,沒有!無有一法可得,爲什麼?一切法都是無常,當然無一法可得,你今天得到的,你曾留下什麼?我問你,你十年前你擁有一切榮耀,你今天留下什麼?你十年前的痛苦,你今天你又失去什麼?很有錢的人到今天也是一樣。像我今天去高醫,去看吳興德的母親,八十歲了,民衆日報采訪組組長,這也是很偉大的人,我去探望她,隔壁就是陳啓川,陳中和的兒子,你們知道吧?陳啓川九十四歲,還是躺在病床上,身上接了一根管子,我去時人家就幫他介紹:這是慧律法師。他也費力說聲:感謝!九十四歲了,依你看是他富有,還是我比較富有呢?依你看呢,一樣啊!他也是吃叁餐,我也一樣是吃叁餐啊。當你的基本生活已經滿足的時候,剩下的金錢就是數目字的遊戲,你叁餐已經能吃得飽了,當你叁餐知足的時候,所有的金錢剩下來的,統統是數目字而已,沒有什麼,只不過你想施舍時,比較能種些富報而已,就是這樣子。世間人是什麼人最富有呢?當我于世間無所求,我對世間無所求,我就是最富有的人,就是這樣。你進去高醫時,就能看到陳中和題字,你去加護病房看看,到心髒血管加護病房,就自到陳啓川躺在那裏。就這樣子,旁人說:師父請幫他加持一下。好,我加持一下,唵嘛呢叭彌吽。。。就這樣念念,有錢人也一樣。所以我們人,學佛的人爲什麼會這麼輕松?師父爲什麼會這麼歡喜的來說笑,因爲不知道要煩惱什麼?你看我非常輕松,很輕松,很快樂,那種快樂已經到了極盡了,無法形容了,很輕松、很輕松。若是沒犯法,就數我最大了對不對?我如果不違法,世間就是我最大了,國家拿我沒辦法,我也不會去違法,難道不是這樣嗎?所以說佛法這種東西,譬如《金剛經》聽完了,再聽《六祖壇經》,聽完你若是還不能悟,再來聽《大珠和尚頓悟入道要門論》,若是還聽不懂,我再講《維摩诘經》,《維摩诘經》講完,般若的不二法門講完,還不能覺悟,我再來要說《圓覺經》,若是講這麼多了還是不能悟,還是活得很痛苦,我要叫你從十二樓跳下來,從隔壁十二樓,去跳、去跳吧!沒救了,你沒救了,可憐!你沒有用了!所謂:名師出高徒,你們是名師出笨徒,教這麼多心地法門了,始終跳不出來,就是卡死在那個地方,對不對?無有一法可得,其實這句話就不得了了,自性是真空,也是這樣。【善知識!莫問吾說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莫著空,不要執著這個空。【若空心靜坐,】空心靜坐就是說我什麼都不去想它,像石頭一樣,所以你那個空心靜坐,如木石無異,你在旁邊寫這個比喻:如木石無異的靜坐。我就一個人呆呆的老是坐在那裏,靜坐,【即著無記空。】這樣就是執著無記空,無記就是沒有善惡的觀念,叫做不善分別的無記空,而不是本性有分別,是妙有的分別,無記空就是不善于分別,迷迷糊糊,我靜坐著什麼都不想,師父你在想什麼,沒有啊!本性什麼都沒有。跟樹木、草木、石頭一樣。你像師父,如果我們懂得本性,說法活潑自在,也不失本性啊!對不對?活潑自在,哪裏有失掉這個明心見性的這個觀念呢?沒有啊,這才是真的。如果佛法不能活用,那跟外道有什麼兩樣呢?如果明心見性不能活用,不能活用,那麼跟死人沒有什麼兩樣,跟草木沒有什麼兩樣,所以如木石無異,叫做著無記空。【善知識!世界虛空,能含萬物】世界虛空能含萬物,就是說我們這個虛空能包容天地萬物,色相,一切有形象的叫做色相。所以在座諸位!我們的心也要這樣,心,我們的心,【日月星宿,】所以那個不能念宿,要念破音字:星宿,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澗,】澗就是兩山流出來的水落差很高叫做澗,夾在兩山中間,流出來的水叫做溪澗。【草木皆林,惡人善人,惡法善法,】【天堂地獄,一切大海須彌諸山,】【總在空中。】都在虛空當中,意思是說,世間人的本性若空,你就有這麼大的肚量,你也不會說這個人怎麼壞,不會說別人好壞,不會去計較衆生,你只有自我觀照的機會而已,【亦複如是。】就是這樣。【善知識!】我們的【自性能含萬法,能含萬法,】【是大。】這叫做大,【萬法在諸人性中。】講得實在太好了,好得到極盡了!【若見一切人惡之與善,盡皆不取】不取就是不著;【不舍】也不必特別排斥,不取就是不執著,好的不執著,舍,惡的也不必特別的遠離,不必!【亦不染著,】也沒有染著,【心如虛空,名之爲大。】那一個世間人不是活在對立的觀念中?看到這個善、那個惡,就嫉惡如仇,沒有一點慈悲心,這個人有多壞多壞,我一定要讓你死。一定要對方死,你還沒讓他死,自己就先氣死了!你看六祖大徹大悟的人,【若見一切人惡之與善,盡皆不取不舍,】不取,就是不是特別執著,不舍,就是不要特別抛棄它,就是保持如如不動。亦不染者,也不要染著說:我在放下善惡的念頭。也不要染著說你有這個功夫。連那個染著說你取舍的功夫,連那個不取不舍的觀念統統沒有。也不要說:我在不取、我在不舍。亦不染者,就是連這兩個都不染著,【心如虛空,名之爲大。】修行這種東西,並不是很困難的事,只要祖師大德所說的話,拜托你拿兩句來用,就算一百萬、一千萬也買不到,而又處處見得到,整本經上都是。【故曰摩诃。】【善知識!迷人口說,】【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靜坐,】【百無所思,自稱爲大。】這一輩的人,【此一輩人,不可與語,】爲什麼?【爲邪見故。】就像死人不動,老是坐在那裏。師父說的:無恩無怨、無想,完全沒有,你坐在那裏什麼感覺也沒有,沒有啊!師父說本性就是什麼都沒有,我就坐在這裏,累了想休息一下,什麼都不想。可憐!跟外道一樣,活潑的本性完全沒有作用,變成邪見了。有一個禅宗很有名很有名的公案,一個禅師在靜坐、在打坐,他的師父就每天拿塊磚頭在他面前磨著,來回的磨啊磨,禅師的師父就拿磚頭在他面前磨著,在他打坐的面前磨磚頭,他今天打坐,師父今天就故意坐在他面前磨磚頭;明天他又打坐時,師父明天又繼續磨磚頭。磨了好多天之後,他忍耐不住,受不了就問師父:你磨磚頭做什麼?師父說:我要把磚頭磨成鏡子。他說:那有可能?磚頭就算磨再久,哪有可能磨成鏡子呢?師父說:是啊!那你整天打坐就有可能成佛嗎?像是死人不動,老是坐在那裏。對不對?你是用什麼心在坐禅呢?就是這個道理。有智慧的人,行住坐臥都是本性,都是解脫,統統解脫。不是叫你坐著才叫做見本性,你看!【空心靜坐,百無所思,自稱爲大,】此一輩人,這一輩的人不可與語,不能跟他說話。爲什麼?邪見故。【善知識!】【心量廣大,周遍法界。】我們的心量廣大放大,【用即了了分明,】它的作用是清清楚楚,這句話就是明心見性的所說的話,【應用便知一切。】你要用時,隨時了解一切事情,【一即一切】你所有一切事情會歸起來,當下就…

《六祖壇經(3)》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六祖壇經(4)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