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屈时,没有!世间本来就没有的东西,那有什么委屈?没有,师父教你修行,人家说:师姑!你很漂亮。没有!本性才漂亮。都用没有来回答,人家说:你很贫穷。不穷!因为我的本性很富有。人家若说:你很富贵。都用这个没有来突破这个执着。人家若说:菩萨你很用功。没有,我没有用功。都用没有来回答,现在会不会了?要反过来说,若是人家说:你很用功哦!你就说:有啊,我很用功你不知道吗、我两点就起床了。你就完了,你每天都要烦恼了,现在要相反,现在要过来回答,转过来,旋转过来,没办法!你们就能了解本性是什么东西,什么叫做真正的佛法,什么叫做真正的解脱,会不会运用啊?不过回家先生若打你,你可要赶快跑,不可以说没有,都在哭了,还说没有?没有打你就喊痛,哭得眼泪汪汪了,要是真的打你就没地方逃了。所谓没有是指观念的执着,我慢,要化作平淡、平淡。所以这个空很厉害,今天若是听到这些,你日子就很轻松了,没有要回答得恰当,人家问:你有没有穿?这要是答没有就一定很惨了!有!我有!所谓没有是指观念,那是说观念,在痛苦的挣扎发中不能解脱,那才能用这样回答。若不相信你用师父的方法,别人夸奖你,你也是无;别人赞钦你,你也是无,完全放下,一切就全解决了。【亦无方圆大小,】也无四方、也无圆形、也无大、也无小,所以你看到美、丑,你就不会执着了。【亦非青黄赤白,】也没有青人、黄人、黑人、白人,没有这种分别,这是说外色,所以你就不会感觉色彩对你很迷惑了,无,亦无,你看,亦非,也是一个无字。【亦无上下长短】都没有!无上下长短,都没有。【亦无嗔】不发脾气;亦【无喜,】也不会很欢喜;【无是】不会肯定这件东西的决定,【是】是我们假设的名词嘛,在某一个标准来讲它是是嘛;在某一个标准来讲它是非嘛。无是就是不把它肯定,世间没有绝对的东西。【无非】,也不一定就是错误的东西,你说这个人折磨我们,反而成就我们的道业,这也很难讲,这也不是不好。再来,【无善无恶,】【无有头尾。】完全没有,所以现在都用无,日子就很轻松了。你有什么希望吗?我没有希望了!不会运用,乱用一通。你要不要考大学,我不要考大学了。这就吃力了!把无胡乱运用,到最后变成消极了,那就是不善于用这个空的思想,乱用一通。【诸佛刹土,尽同虚空,】【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世人,我们世间人的妙性,本来就是空的东西,无一切法的东西,无有一法可得的东西,你无有一法可得,在座诸位你想想看,你执着什么?既然无有一法可得,你执着什么?我们人在这世间既然无有一法可得,那你执着什么
你痛苦什么嘛?你流什么眼泪嘛?对不对?你感觉什么委屈嘛?谁欺负了我呢?你一切法不可得,连这个色身都没有;连一个真实性的我都没有,你又哪里有委屈的地方?那有可喜的地方?哪有什么人情世故、来龙去脉、痛苦的执着,没有!无有一法可得,为什么?一切法都是无常,当然无一法可得,你今天得到的,你曾留下什么?我问你,你十年前你拥有一切荣耀,你今天留下什么?你十年前的痛苦,你今天你又失去什么?很有钱的人到今天也是一样。像我今天去高医,去看吴兴德的母亲,八十岁了,民众日报采访组组长,这也是很伟大的人,我去探望她,隔壁就是陈启川,陈中和的儿子,你们知道吧?陈启川九十四岁,还是躺在病床上,身上接了一根管子,我去时人家就帮他介绍:这是慧律法师。他也费力说声:感谢!九十四岁了,依你看是他富有,还是我比较富有呢?依你看呢,一样啊!他也是吃三餐,我也一样是吃三餐啊。当你的基本生活已经满足的时候,剩下的金钱就是数目字的游戏,你三餐已经能吃得饱了,当你三餐知足的时候,所有的金钱剩下来的,统统是数目字而已,没有什么,只不过你想施舍时,比较能种些富报而已,就是这样子。世间人是什么人最富有呢?当我于世间无所求,我对世间无所求,我就是最富有的人,就是这样。你进去高医时,就能看到陈中和题字,你去加护病房看看,到心脏血管加护病房,就自到陈启川躺在那里。就这样子,旁人说:师父请帮他加持一下。好,我加持一下,唵嘛呢叭弥吽。。。就这样念念,有钱人也一样。所以我们人,学佛的人为什么会这么轻松?师父为什么会这么欢喜的来说笑,因为不知道要烦恼什么?你看我非常轻松,很轻松,很快乐,那种快乐已经到了极尽了,无法形容了,很轻松、很轻松。若是没犯法,就数我最大了对不对?我如果不违法,世间就是我最大了,国家拿我没办法,我也不会去违法,难道不是这样吗?所以说佛法这种东西,譬如《金刚经》听完了,再听《六祖壇经》,听完你若是还不能悟,再来听《大珠和尚顿悟入道要门论》,若是还听不懂,我再讲《维摩诘经》,《维摩诘经》讲完,般若的不二法门讲完,还不能觉悟,我再来要说《圆觉经》,若是讲这么多了还是不能悟,还是活得很痛苦,我要叫你从十二楼跳下来,从隔壁十二楼,去跳、去跳吧!没救了,你没救了,可怜!你没有用了!所谓:名师出高徒,你们是名师出笨徒,教这么多心地法门了,始终跳不出来,就是卡死在那个地方,对不对?无有一法可得,其实这句话就不得了了,自性是真空,也是这样。【善知识!莫问吾说空便即着空。】【第一莫着空。】莫着空,不要执着这个空。【若空心静坐,】空心静坐就是说我什么都不去想它,像石头一样,所以你那个空心静坐,如木石无异,你在旁边写这个比喻:如木石无异的静坐。我就一个人呆呆的老是坐在那里,静坐,【即着无记空。】这样就是执着无记空,无记就是没有善恶的观念,叫做不善分别的无记空,而不是本性有分别,是妙有的分别,无记空就是不善于分别,迷迷糊糊,我静坐着什么都不想,师父你在想什么,没有啊!本性什么都没有。跟树木、草木、石头一样。你像师父,如果我们懂得本性,说法活泼自在,也不失本性啊!对不对?活泼自在,哪里有失掉这个明心见性的这个观念呢?没有啊,这才是真的。如果佛法不能活用,那跟外道有什么两样呢?如果明心见性不能活用,不能活用,那么跟死人没有什么两样,跟草木没有什么两样,所以如木石无异,叫做着无记空。【善知识!世界虚空,能含万物】世界虚空能含万物,就是说我们这个虚空能包容天地万物,色相,一切有形象的叫做色相。所以在座诸位!我们的心也要这样,心,我们的心,【日月星宿,】所以那个不能念宿,要念破音字:星宿,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涧就是两山流出来的水落差很高叫做涧,夹在两山中间,流出来的水叫做溪涧。【草木皆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都在虚空当中,意思是说,世间人的本性若空,你就有这么大的肚量,你也不会说这个人怎么坏,不会说别人好坏,不会去计较众生,你只有自我观照的机会而已,【亦复如是。】就是这样。【善知识!】我们的【自性能含万法,能含万法,】【是大。】这叫做大,【万法在诸人性中。】讲得实在太好了,好得到极尽了!【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取就是不着;【不舍】也不必特别排斥,不取就是不执着,好的不执着,舍,恶的也不必特别的远离,不必!【亦不染着,】也没有染着,【心如虚空,名之为大。】那一个世间人不是活在对立的观念中?看到这个善、那个恶,就嫉恶如仇,没有一点慈悲心,这个人有多坏多坏,我一定要让你死。一定要对方死,你还没让他死,自己就先气死了!你看六祖大彻大悟的人,【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不取,就是不是特别执着,不舍,就是不要特别抛弃它,就是保持如如不动。亦不染者,也不要染着说:我在放下善恶的念头。也不要染着说你有这个功夫。连那个染着说你取舍的功夫,连那个不取不舍的观念统统没有。也不要说:我在不取、我在不舍。亦不染者,就是连这两个都不染着,【心如虚空,名之为大。】修行这种东西,并不是很困难的事,只要祖师大德所说的话,拜托你拿两句来用,就算一百万、一千万也买不到,而又处处见得到,整本经上都是。【故曰摩诃。】【善知识!迷人口说,】【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这一辈的人,【此一辈人,不可与语,】为什么?【为邪见故。】就像死人不动,老是坐在那里。师父说的:无恩无怨、无想,完全没有,你坐在那里什么感觉也没有,没有啊!师父说本性就是什么都没有,我就坐在这里,累了想休息一下,什么都不想。可怜!跟外道一样,活泼的本性完全没有作用,变成邪见了。有一个禅宗很有名很有名的公案,一个禅师在静坐、在打坐,他的师父就每天拿块砖头在他面前磨着,来回的磨啊磨,禅师的师父就拿砖头在他面前磨着,在他打坐的面前磨砖头,他今天打坐,师父今天就故意坐在他面前磨砖头;明天他又打坐时,师父明天又继续磨砖头。磨了好多天之后,他忍耐不住,受不了就问师父:你磨砖头做什么?师父说:我要把砖头磨成镜子。他说:那有可能?砖头就算磨再久,哪有可能磨成镜子呢?师父说:是啊!那你整天打坐就有可能成佛吗?像是死人不动,老是坐在那里。对不对?你是用什么心在坐禅呢?就是这个道理。有智慧的人,行住坐卧都是本性,都是解脱,统统解脱。不是叫你坐着才叫做见本性,你看!【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此一辈人,这一辈的人不可与语,不能跟他说话。为什么?邪见故。【善知识!】【心量广大,周遍法界。】我们的心量广大放大,【用即了了分明,】它的作用是清清楚楚,这句话就是明心见性的所说的话,【应用便知一切。】你要用时,随时了解一切事情,【一即一切】你所有一切事情会归起来,当下就…
《六祖坛经(3)》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