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六祖壇經(7)▪P3

  ..續本文上一頁講《六祖壇經》的時候,我就製定戒律,不說是非,不傳是非,不聽是非等等,結果有些人說 :那文書講堂的是非是不是很多?不然爲什麼要這些戒律呢?你凡夫俗子當然需要這樣,凡夫俗子當然要這樣,你若是悟到本性,當然你就不用製定戒律了,你的自性就是清淨心,你就不會去看他人的 善惡、過失了。對不對?當然你從事相上本來就是要 這樣說,因爲大家並不是明心見性的聖者。因此我們若是想了解本性的東西,先保持這個清淨心,不要去看別人的過失。【善知識!迷人身雖不動,】【開口便說他人是非長短好惡,】迷惑的人身體雖然不動,就是雖然沒有去造業,但是一開口就是說人壞話,這個人是怎麼壞又怎麼壞啦,反正全世界、全臺灣省,在他口中沒有一塊好的,沒有一處優點,說得 一無是處,若是讓他形容起來,那真的是壞到極點了,說得一無是處。【與道違背,若著心著淨,卻障道也。】這樣就變成障礙、障道了。

  【傳香忏悔第五】,【時大師見廣韶洎四方士庶】士庶就是一些紳俗,一切世俗人,【廣】就是廣州,【韶】就是韶州,【洎】就是以及,當時六祖看到廣州還有這個韶州,以及四方來的人士太多了,【骈集山中聽法,】太多人了,應爲六祖太偉大了,也可以說是佛了。【于是升座告衆曰:來!善知識!】這件事,參禅這件事,【此事須從自性中起,于一切時念念自淨其心,】每一個時間你都要清淨我們的念頭,所以我才說:保持秒秒安詳,真觀照,你要好好的去觀照,保持每分、每一秒的安詳,【自修自行,見自己法身,】爲什麼見自己的法身?因爲法身是無相的,你每一念擺脫這個執著,當然你就見到你自己的法身,【見自心佛,自度自戒,】所以六祖的了不起,而六祖字字句句都是由本性出來的東西,這就是他了不起的地方。而其它經典有時候會先從外在要如何修說起,再慢慢引導我們悟入,而六祖所說的是直接道出什麼是我們本性真心的東西,自戒,我們自己就能約束自己,始得不假,到此,這樣才不至白費,【始得不假,到此既從遠來】既然從那麼遠的地方來,【一會于此】也就是才不會可惜,才不會白費心機,從那麼遠的地方來,大家集合在這一處,【皆共有緣】。【今可各各胡跪】就是長跪,【先爲傳自性五分法身香】傳五法分身香。二十八頁,【次授無相忏悔】【衆胡跪】大家長跪。【師曰:】現在要告訴我們什麼叫做持戒?在坐諸位,你們這些法師,什麼叫做真正持戒,你注意看下面那一句,真正持戒的人是到什麼境界,不是你現威儀外在,搭衣持缽。走路安詳、舉止,以爲這就是持戒,你來看下面六祖所說的,什麼叫做真持戒人?【一戒香。】持戒的名聞就會遍十方,叫做戒香。香就是一種表法的,你持戒,人家就會贊歎。【既自心中無非無惡無嫉妒無貪嗔無劫害,】劫害就是殘忍,不殘害衆生,你心中看到一切衆生只有憐憫,你不殘害,不報複,這就是沒有劫害,【名戒香。】你看看!這跟我們所說的持戒實在是完全不一樣,我們所說的持戒:不殺生啦、不偷盜啦、不邪淫啦、不妄語啦、不飲酒,對不對?而六祖在講戒就不是這樣了,都是從本性出來的,無非、無惡、無嫉妒、無貪、無嗔、無劫害,這才是真正的持戒,徹底的講到我們本性的戒。【二定香。】定,【既睹諸善惡境相自心不亂,】看到善跟惡,自己的心不被惑亂,【名定香。】【叁慧香,】【自心無礙,常以智慧觀照自性,不造諸惡。雖修衆善,心不執著。敬上念下,】尊重我們的長輩,我們的師父,我們的父母。念下,憐憫下輩之人,矜恤就是憐憫,矜恤就是憐憫孤單的人,【矜恤孤貧】,貧就是貧窮,這句話說得沒有錯,確實如此,我們家也是貧窮得很徹底。【孤【倒是沒有,孤是單獨一個人叫做孤,貧也是很可憐,窮也是很可憐。貧和孤若是發生在同一個人身上,那就很悲慘了!上次電視上有做了一個報導,報導香港有一些可憐的人,都是從越南或是從中國大陸跑過來的,因爲沒有房子住,最後沒有辦法就在貧民區搭設一個地方,一個人只有一張床位,一張小小的床位又分上下鋪,男衆睡一間、、女衆睡一間。有一個男衆很可憐,帶有嚴重的咳嗽,身上又沒有錢,也沒有兒孫來看他,整天就是一個人孤單的這樣躺著。身體不舒服時又咳嗽,鄰床的人就抱怨:整晚都在咳嗽,害我睡不著。因爲吵到對方睡覺,但是對方沒有想到,他也不想整天咳嗽啊,他也不願意啊。既沒有錢看醫生,也沒有親戚朋友來照顧他,完全沒有錢。你看人生到這種程度。上次我看到香港這個報導,等到他一死之後,鄰床的人就急急忙忙把他擡走,趕緊擡去火化了,死後連一個替他上香的人都沒有,人若是到了這種程度也是很淒慘,生生世世沒有修福,出生在這種環境中,【名慧香,】智慧之香。【四解脫香。】什麼叫做解脫呢?【即自心無所攀緣,】也就是全部放下,【不思善,不思惡,自在無礙,名解脫香。】【五解脫知見香。】知見就是一種妙用,妙用、作用。解脫那是指比較消極的方面,知見那是提起來,提起來是比較屬于積極的一個角度,解脫是指比較無礙,但是解脫還要繼續在菩提真性上繼續跟人家作用,待人處事就必須要解脫知見,運用于行住坐臥、生活,就要有解脫知見。【自心既無所攀緣善惡,不可沈空守寂,】不可以沈迷在這個空性裏面,守住這個寂靜之處,不行,位什麼?雖然說這樣解脫沒有錯【即須廣學多聞,】還是要學習啊,還是要學習,像師父到現在也仍然在學習啊,也是一樣,不能說,我們已經悟到本性了,我們已經了解這個不生不滅的東西了,就可以不必要學了,世間法就不必學了,不行!不學要如何了解衆生?所以很多人在說:奇怪!師父還沒有結婚,怎麼會樣樣都知道?怎麼可能不知道?有哪一樣我不知道?知道啊怎麼會不知道?不知道要怎麼樣當法師?對不對?一定也是繼續要學。【識自本心,達諸佛理,】了解我們的本性,達諸佛理。【和光接物,】和光接物是出自老子,和光就是和其光,接物就是同其塵,表示說生活共同在一個光線之下,共同在一個境界之下。和光就是和一切的光,譬如說太陽照射下來,共同在一個太陽下生活。接物,同樣在這個五欲六塵裏面打轉,叫做接物,什麼叫做和光接物呢?表示同樣生活在一個時間空間之下,不能離開,不能離開。意思是說,雖然了解空性的東西,但是你要生活,不能離群獨居,你要發出菩提心,要來救度衆生,和光接物就是慈悲心,老子曰:和其光,同其塵,名和光接物。【無我無人、無我相、無人相,直至菩提真性不易,】沒有改變,【名解脫知見香。善知識!此香各自內熏,莫向外境。】這種香要由我們的內心來觀照, 不能向外在尋找。【今與汝等授無相忏悔,】無相忏悔,【滅叁世罪,】叁世,過去、現在、未來,【令得叁業清淨。善知識!各隨語一時道:】跟隨六祖這樣說:【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前念就是過去,從過去:今念就是現在:以及後念就是未來。這句話可要念對,你不要讀成:從前、念今、念及、後念,這個師父真差勁,怎麼會教你這種念法?不是這樣念的,逗點也是很重要的。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愚迷染。】每一個念頭出來,不要被愚癡牽引。所以你看學佛的人有多快樂,他已經定位了,他已經無相了、已經清淨了,就算他走到哪裏,聽到什麼事情,那個地方有人在鬥爭,拼得頭破血流,他完全無礙,所以我才會說,明心見性的好處,就是全世界的人都不了解他,他也不會感覺寂寞,你們不認識我是你們的事,我認識我自己,明心見性就是認識自己,沒關系,對不對?有緣的話我就度,無緣的話就退隱下來,隱居深山,采果實充饑,但是現在還算有緣,你看!整屋子還是座無虛席。所以念念不要被愚癡迷惑、汙染了。【從前所以惡業愚迷等罪,悉皆忏悔。願一時消滅,永不複起。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憍诳染。】這個很重要!嬌,大家都有憍慢,我常常在說:阿嬌、阿嬌,這就是隱喻這個【嬌】字,【憍】就是把自己提得很高,就是最脆弱、最危險的人。憍的意思就是不平等,就是強化自己的自尊心,而诳,這個诳就是死要面子叫做诳,欺騙衆生,粉刷牆壁氣象新,就一直掩飾、掩飾……明明沒有這種能力,他也要說謊,這種人就很淒慘了!說一句虛妄的話、謊話,要編造十句謊話來彌補,你想想看,所以說謊話的人,永遠要編織美麗的謊言,還不如老老實實的說話,沒有就沒有,這也沒有辦法阿!有人說:師父!聽說你會幫人算命?我說,我不會!不會就不會啊,對不對?連懷孕的事也來問我:師父你用神通幫我觀察,我的産期是什麼時候?我說:你還是去問醫生吧,我哪會知道呢?去照掃描。還有人說:師父!人家說你有神通。我說:那是神經病,瘋子!我幾時告訴你我有神通?我口口聲聲都是告訴你,我是凡夫俗子,我一點也不通,只有在拉肚子時才說得上比較暢通,不然有哪一樣能通?早就告訴你了,我是凡夫俗子。對不對?根本沒有這回事,沒有就沒有啊,事實上我也沒有神通,只是說學問還稍微可以,看書體悟到得,我就爲你們介紹,這也不是我的境界,是六祖的境界,我也沒什麼境界,也是很慚愧,該誇贊自己的我就會說,可是沒什麼值得誇贊的,我也不能亂說,所以我也算是老實人,憍诳。【從前所作惡業憍诳等罪,悉皆忏悔。願一時消滅,永不複起。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嫉妒染。】這個很厲害、很厲害!嫉妒,男衆,我們這些男衆,嫉妒的習氣要改,我們男衆的業障比較重,所以我們的嫉妒要改,這些學佛的女衆,尤其是我們講堂的女衆,很少看到有這種情形,說到嫉妒,女衆是比較少啦,所以男衆說起來業障是比較重。【所有惡業嫉妒等罪悉皆忏悔。願一時消滅,永不複起。】永不再起。我很不喜歡嫉妒別人,我要是聽到一些大法師,我就非常贊歎,只…

《六祖壇經(7)》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六祖壇經(8)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