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六祖坛经(7)▪P3

  ..续本文上一页讲《六祖坛经》的时候,我就制定戒律,不说是非,不传是非,不听是非等等,结果有些人说 :那文书讲堂的是非是不是很多?不然为什么要这些戒律呢?你凡夫俗子当然需要这样,凡夫俗子当然要这样,你若是悟到本性,当然你就不用制定戒律了,你的自性就是清净心,你就不会去看他人的 善恶、过失了。对不对?当然你从事相上本来就是要 这样说,因为大家并不是明心见性的圣者。因此我们若是想了解本性的东西,先保持这个清净心,不要去看别人的过失。【善知识!迷人身虽不动,】【开口便说他人是非长短好恶,】迷惑的人身体虽然不动,就是虽然没有去造业,但是一开口就是说人坏话,这个人是怎么坏又怎么坏啦,反正全世界、全台湾省,在他口中没有一块好的,没有一处优点,说得 一无是处,若是让他形容起来,那真的是坏到极点了,说得一无是处。【与道违背,若著心著净,却障道也。】这样就变成障碍、障道了。

  【传香忏悔第五】,【时大师见广韶洎四方士庶】士庶就是一些绅俗,一切世俗人,【广】就是广州,【韶】就是韶州,【洎】就是以及,当时六祖看到广州还有这个韶州,以及四方来的人士太多了,【骈集山中听法,】太多人了,应为六祖太伟大了,也可以说是佛了。【于是升座告众曰:来!善知识!】这件事,参禅这件事,【此事须从自性中起,于一切时念念自净其心,】每一个时间你都要清净我们的念头,所以我才说:保持秒秒安详,真观照,你要好好的去观照,保持每分、每一秒的安详,【自修自行,见自己法身,】为什么见自己的法身?因为法身是无相的,你每一念摆脱这个执著,当然你就见到你自己的法身,【见自心佛,自度自戒,】所以六祖的了不起,而六祖字字句句都是由本性出来的东西,这就是他了不起的地方。而其它经典有时候会先从外在要如何修说起,再慢慢引导我们悟入,而六祖所说的是直接道出什么是我们本性真心的东西,自戒,我们自己就能约束自己,始得不假,到此,这样才不至白费,【始得不假,到此既从远来】既然从那么远的地方来,【一会于此】也就是才不会可惜,才不会白费心机,从那么远的地方来,大家集合在这一处,【皆共有缘】。【今可各各胡跪】就是长跪,【先为传自性五分法身香】传五法分身香。二十八页,【次授无相忏悔】【众胡跪】大家长跪。【师曰:】现在要告诉我们什么叫做持戒?在坐诸位,你们这些法师,什么叫做真正持戒,你注意看下面那一句,真正持戒的人是到什么境界,不是你现威仪外在,搭衣持钵。走路安详、举止,以为这就是持戒,你来看下面六祖所说的,什么叫做真持戒人?【一戒香。】持戒的名闻就会遍十方,叫做戒香。香就是一种表法的,你持戒,人家就会赞叹。【既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嗔无劫害,】劫害就是残忍,不残害众生,你心中看到一切众生只有怜悯,你不残害,不报复,这就是没有劫害,【名戒香。】你看看!这跟我们所说的持戒实在是完全不一样,我们所说的持戒:不杀生啦、不偷盗啦、不邪淫啦、不妄语啦、不饮酒,对不对?而六祖在讲戒就不是这样了,都是从本性出来的,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无嗔、无劫害,这才是真正的持戒,彻底的讲到我们本性的戒。【二定香。】定,【既睹诸善恶境相自心不乱,】看到善跟恶,自己的心不被惑乱,【名定香。】【三慧香,】【自心无碍,常以智慧观照自性,不造诸恶。虽修众善,心不执著。敬上念下,】尊重我们的长辈,我们的师父,我们的父母。念下,怜悯下辈之人,矜恤就是怜悯,矜恤就是怜悯孤单的人,【矜恤孤贫】,贫就是贫穷,这句话说得没有错,确实如此,我们家也是贫穷得很彻底。【孤【倒是没有,孤是单独一个人叫做孤,贫也是很可怜,穷也是很可怜。贫和孤若是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那就很悲惨了!上次电视上有做了一个报导,报导香港有一些可怜的人,都是从越南或是从中国大陆跑过来的,因为没有房子住,最后没有办法就在贫民区搭设一个地方,一个人只有一张床位,一张小小的床位又分上下铺,男众睡一间、、女众睡一间。有一个男众很可怜,带有严重的咳嗽,身上又没有钱,也没有儿孙来看他,整天就是一个人孤单的这样躺着。身体不舒服时又咳嗽,邻床的人就抱怨:整晚都在咳嗽,害我睡不着。因为吵到对方睡觉,但是对方没有想到,他也不想整天咳嗽啊,他也不愿意啊。既没有钱看医生,也没有亲戚朋友来照顾他,完全没有钱。你看人生到这种程度。上次我看到香港这个报导,等到他一死之后,邻床的人就急急忙忙把他抬走,赶紧抬去火化了,死后连一个替他上香的人都没有,人若是到了这种程度也是很凄惨,生生世世没有修福,出生在这种环境中,【名慧香,】智慧之香。【四解脱香。】什么叫做解脱呢?【即自心无所攀缘,】也就是全部放下,【不思善,不思恶,自在无碍,名解脱香。】【五解脱知见香。】知见就是一种妙用,妙用、作用。解脱那是指比较消极的方面,知见那是提起来,提起来是比较属于积极的一个角度,解脱是指比较无碍,但是解脱还要继续在菩提真性上继续跟人家作用,待人处事就必须要解脱知见,运用于行住坐卧、生活,就要有解脱知见。【自心既无所攀缘善恶,不可沉空守寂,】不可以沉迷在这个空性里面,守住这个寂静之处,不行,位什么?虽然说这样解脱没有错【即须广学多闻,】还是要学习啊,还是要学习,像师父到现在也仍然在学习啊,也是一样,不能说,我们已经悟到本性了,我们已经了解这个不生不灭的东西了,就可以不必要学了,世间法就不必学了,不行!不学要如何了解众生?所以很多人在说:奇怪!师父还没有结婚,怎么会样样都知道?怎么可能不知道?有哪一样我不知道?知道啊怎么会不知道?不知道要怎么样当法师?对不对?一定也是继续要学。【识自本心,达诸佛理,】了解我们的本性,达诸佛理。【和光接物,】和光接物是出自老子,和光就是和其光,接物就是同其尘,表示说生活共同在一个光线之下,共同在一个境界之下。和光就是和一切的光,譬如说太阳照射下来,共同在一个太阳下生活。接物,同样在这个五欲六尘里面打转,叫做接物,什么叫做和光接物呢?表示同样生活在一个时间空间之下,不能离开,不能离开。意思是说,虽然了解空性的东西,但是你要生活,不能离群独居,你要发出菩提心,要来救度众生,和光接物就是慈悲心,老子曰:和其光,同其尘,名和光接物。【无我无人、无我相、无人相,直至菩提真性不易,】没有改变,【名解脱知见香。善知识!此香各自内熏,莫向外境。】这种香要由我们的内心来观照, 不能向外在寻找。【今与汝等授无相忏悔,】无相忏悔,【灭三世罪,】三世,过去、现在、未来,【令得三业清净。善知识!各随语一时道:】跟随六祖这样说:【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前念就是过去,从过去:今念就是现在:以及后念就是未来。这句话可要念对,你不要读成:从前、念今、念及、后念,这个师父真差劲,怎么会教你这种念法?不是这样念的,逗点也是很重要的。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愚迷染。】每一个念头出来,不要被愚痴牵引。所以你看学佛的人有多快乐,他已经定位了,他已经无相了、已经清净了,就算他走到哪里,听到什么事情,那个地方有人在斗争,拼得头破血流,他完全无碍,所以我才会说,明心见性的好处,就是全世界的人都不了解他,他也不会感觉寂寞,你们不认识我是你们的事,我认识我自己,明心见性就是认识自己,没关系,对不对?有缘的话我就度,无缘的话就退隐下来,隐居深山,采果实充饥,但是现在还算有缘,你看!整屋子还是座无虚席。所以念念不要被愚痴迷惑、污染了。【从前所以恶业愚迷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憍诳染。】这个很重要!娇,大家都有憍慢,我常常在说:阿娇、阿娇,这就是隐喻这个【娇】字,【憍】就是把自己提得很高,就是最脆弱、最危险的人。憍的意思就是不平等,就是强化自己的自尊心,而诳,这个诳就是死要面子叫做诳,欺骗众生,粉刷墙壁气象新,就一直掩饰、掩饰……明明没有这种能力,他也要说谎,这种人就很凄惨了!说一句虚妄的话、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你想想看,所以说谎话的人,永远要编织美丽的谎言,还不如老老实实的说话,没有就没有,这也没有办法阿!有人说:师父!听说你会帮人算命?我说,我不会!不会就不会啊,对不对?连怀孕的事也来问我:师父你用神通帮我观察,我的产期是什么时候?我说:你还是去问医生吧,我哪会知道呢?去照扫描。还有人说:师父!人家说你有神通。我说:那是神经病,疯子!我几时告诉你我有神通?我口口声声都是告诉你,我是凡夫俗子,我一点也不通,只有在拉肚子时才说得上比较畅通,不然有哪一样能通?早就告诉你了,我是凡夫俗子。对不对?根本没有这回事,没有就没有啊,事实上我也没有神通,只是说学问还稍微可以,看书体悟到得,我就为你们介绍,这也不是我的境界,是六祖的境界,我也没什么境界,也是很惭愧,该夸赞自己的我就会说,可是没什么值得夸赞的,我也不能乱说,所以我也算是老实人,憍诳。【从前所作恶业憍诳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嫉妒染。】这个很厉害、很厉害!嫉妒,男众,我们这些男众,嫉妒的习气要改,我们男众的业障比较重,所以我们的嫉妒要改,这些学佛的女众,尤其是我们讲堂的女众,很少看到有这种情形,说到嫉妒,女众是比较少啦,所以男众说起来业障是比较重。【所有恶业嫉妒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永不再起。我很不喜欢嫉妒别人,我要是听到一些大法师,我就非常赞叹,只…

《六祖坛经(7)》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六祖坛经(8)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