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入菩薩行》講解 第七品 精進▪P2

  ..續本文上一頁法的功能並不僅僅是這樣子而已。

   * 如果我們只把它放在這方面的話,那真是大材小用了。

   * 因爲不只是佛教,任何宗教的禅定方式都可以達到這個目的。

   * 譬如:目前很流行的「*輪功」....等等。

   * 我相信它們都有一定的能力可以幫助你的心靈獲得短暫的安甯。

   * 不然怎會有那麼多人風靡這樣的功法呢?

   * 所以佛法並不是僅僅要讓我們今生快樂而已。

   佛法也是讓我們下一世可以得到成就的方法。

   我們要知道死亡是很快就會來臨的。所以應該盡早利用時間積聚資糧,如果死到臨頭才開始「斷除懶惰」的劣習,那時已經太晚了。再努力也沒用!

   阿底峽尊者說:「要盡速(盡快)抛棄沈迷于睡眠的享受,要修習死亡!」

   * 我們漢人非常忌諱「死亡」這兩個字。

   * 可是我們要知道,我們不說這兩個字就能避開死亡嗎?

   * 既然死是難免的,我們爲什麼要怕去說它、想它、研究它呢?

   * 當我們透徹真理的時候,我們就不會害怕死亡!

   * 以前密勒日巴尊者也講過「我初畏死赴山中,數數修行死無定,已獲無死本堅地,此時遠離死畏懼」。

   「死亡」提供我們成就的機會。所以我們應該時常思惟死亡,這樣就不會對死亡産生恐懼。

   8.未肇或始做 或唯半成時 死神突然至 嗚呼吾命休

   9.因憂眼紅腫 面頰淚雙垂 親友已絕望 吾見閻魔使

   10.憶罪懷憂苦 聞聲懼墮獄 狂亂穢覆身 屆時複何如

   【講解】

   我們都希望...

   *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可以很安祥地往生。

   * 我們都希望把某件事情完成之後才死。

   * 我們會希望看到兒女長大、結婚...之後才走。

   可是,

   * 往往在一件事尚未開始,或剛剛才動手...或只完成一半的時候,死神就會不期而然地降臨。

   * 到那時候,我們就只能感歎地說:「唉!我完了!」

   我們都知道:「生有次序、死無次序」。死神什麼時候來根本無法按照我們的意思。

   印度一位大師講過「死緣極衆多,生緣極稀少,彼亦成死緣」。

   你們仔細看看,現在科學進步爲我們的生活帶來空前的方便。但相對地,它也爲我們帶來各種傷害。現在意外事故這麼多,如車禍、電線走火、瓦斯爆炸、飛機失事....等等。這些都是物質文明進步的負面作用,我們發明了許多藥物使農作物、畜生...快速成長,豐富我們飲食的範疇,但它也讓我們産生一些新的文明病。

   從這裏我們就知道-->死的因緣的確非常多,而生的因緣真的很稀有,而且到最後「本來是生緣」的,卻「變成另一種死因」。

   * 當死亡來臨時,因爲憂傷難過,親友們的雙眼哭得又紅又腫。淚水不斷地從雙頰滾落下來。

   * 到了這時候,親友們都已經絕望了。

   * 而躺在床上的我卻注定要看閻魔使者恐怖的臉孔。

   * 臨死時,因爲回憶起宿罪而令人痛苦不堪。

   * 因爲聽到地獄中恐怖的音聲而害怕不已。

   * 有些人因此大小便失禁、或對著床席亂抓亂扯,

   * 甚至發狂而將穢物猛往身上覆蓋,這時我們又能怎麼辦呢?

   (二)如何斷除 (1)斷除好逸之懈怠

   (b)如何斷除 (b2)思後世苦

   11.死時所懷懼 猶如待宰魚 何況昔罪引 難忍地獄苦

   12.如嬰觸沸水 灼傷極刺痛 已造獄業者 雲何複逍遙

   13.不勤而冀得 嬌弱頻怨苦 必死猶似仙 定受衆苦煎

   【講解】

   * 有些人心裏害怕卻死鴨子嘴硬。假裝得「好像一點都不害怕死亡」的樣子。

   * 嘴上總是挂著「每個人都會死亡,死有什麼好怕的!」

   * 可是這是嘴巴上逞強而已啦!

   * 我們人「有血有肉有思惟能力」,怎可能遇到死亡來臨時不害怕呢?

   * 只有「了解心的本質者」才不會害怕死亡。

   * 他們才有能力不在乎死亡。他們甚至連「害怕」「不害怕」的想法都沒有。

   * 因爲我們每個人都怕死,所以才會有人逞強說自己不怕死。

   當小朋友不知道火是「燙的」的時候,他們也不怕火啊,等到真的被火燙著了,就知道火的可怕了,一樣的道理。

   如果今生臨死時,所懷有的恐懼,就像在箅板上掙紮待殺的活魚,那麼過去造罪將引來的地獄之苦,其難忍的程度就更不用說了。好比被滾燙的沸水燙著的時候,細皮嫩肉的嬰兒一定會疼痛不堪!那麼已經造下烈火地獄之罪的我,爲何還敢如此逍遙度日呢?

   所以修行者不會覺得享用美好的食物、住五星級飯店是一種享受,因爲誰都不知道明天我們是否還會呼吸。

   巴祝仁波切在大圓滿前行引導文說過:「我們精進當如美女頭上失火或懦夫蛇入懷般地急不可待」

   別說是美女,普通的人,再怎麼笨,再怎麼不愛美;但是當頭上著火的時候,他們都會「拼命拍打」想要熄滅頭上的火。那種情景,在一些搞笑電影裏常常可以看到,對不對?他們那種害怕慌張的神情、大幅度的「滅火」動作是不是很恐怖?

   也別說是懦夫,就算是一般人,男女一樣,如果突然一條蛇鑽進了我們的衣服裏、裙子褲子裏,我們會怎樣反應?女的會尖叫!男的就算再鎮定,內心也會有一點害怕,也會趕忙想把蛇驅趕出自己的衣服。

   巴祝仁波切舉這兩種極端情形爲例子。

   -->「美女」「頭上失火」

   -->「懦夫,膽小的人」「蛇鑽入」

   這種情形,他們「本能」地會出盡所有心力去解除眼前的危機。因爲他們了解到「頭上失火」「蛇鑽入」會傷害自己!

   這是告誡我們修行,應當「即時」「馬上」「立刻」去做!不可以因循苟且,無故拖延。

   這裏有叁種懶惰的人:

   1.不肯勤學,卻希望獲得安樂與成就。

   2.性格嬌弱,老是抱怨命苦,運氣衰。

   3.明知道「老、死」將要到來,仍然悠悠忽忽,隨隨便便過日子,

   寂天菩薩說:「唉!這些人總有一天會飽受痛苦折磨的。」

   (二)如何斷除 (1)斷除好逸之懈怠

   (b)如何斷除 (b3)勸莫放逸

   14.依此人身筏 能渡大苦海 此筏難複得 愚者勿貪眠

   (2)斷耽著卑劣之懈怠

   15.棄舍勝法喜 無邊歡樂因 何故汝反喜 散掉等苦因

   【講解】依靠這寶貴的人身舟筏(小船),能幫助我們渡越生死的大苦海,這珍貴的人身寶筏,來生很難再度得到!所以愚笨的人啊!不要再貪睡了!

   我們人真的很可憐,怎麼可憐呢?

   * 我們有這個寶貴的人身卻沒有用來修習妙法。

   * 我們爲色、聲、香、味、觸五妙欲而奔波。

   * 我們有超越動物的智慧,卻和動物一樣地忙碌過日子。

   * 我們熱衷追求物欲,所以就無法輕松自在。

   * 永遠有求不得的苦、離散的煩惱、崩落的危機....

   * 古時候的人不像我們現在工商社會生活緊張,所以一有空就是聊天、睡覺。因此這裏說:不要貪睡了,不要浪費時間!好好修行。

   * 在第一品講解「暇滿人身難得」時,我們曾用人身難得的因、數目和比喻說明過,我這裏就不再對「人身難得」做說明了。

   接下來,是劣事懶惰的對治方法。

   * 因爲這種人對好事沒興趣,對壞事卻很勤勞。

   * 所以說:「笨家夥!你爲何要舍棄最殊勝的喜好呢?喜好正法是今生後世無邊歡樂的主因!爲什麼反而喜歡散亂和掉舉等壞習慣呢?它們都是今生後世無盡痛苦的導因!」

   * 不要說是修行啦,即使是世間法你偷竊、搶劫或者是邪淫...,也是會受苦的!這些壞行爲,今世就會爲你帶來痛苦!

   (二)如何斷除 (3)斷除畏善之懈怠

   (a)對治畏怯

   16.勿怯積資糧 習定令自主 自他平等觀 勤修自他換

   17.不應自退怯 謂我不能覺 如來實語者 說此真實言

   18.所有蚊虻蜂 如是諸蟲蛆 若發精進力 鹹證無上覺

   【講解】這是對治「輕淩懶惰」的方法:

   假如一個國王想要和敵人打仗的話,他一定要事先計劃,並且預備好充足的糧食、武器、士兵...和能征慣戰的將軍,才會和敵人宣戰開打,而現在我們要對治的敵人是輕淩懶惰。需要怎麼做呢?有四種對治方法,我們下堂課會說明。

   * 我應該毫不畏怯地勤聚福慧兩種資糧。

   * 認真習定,使身心平衡自在。

   * 思惟「自他本來平等」

   * 努力修習「施舍自樂」「易除他苦(自他交換)」!

   爲何「自」「他」會平等呢?

   我們不要自傲地認爲人類的種姓高貴!而其他旁生皆是下賤的!即使在地上爬的螞蟻、天上飛的小鳥都是平等的,因爲一切衆生皆有佛性!即使同爲人類的我們,當權者和一般百姓、富翁與貧民、美人與殘障人士...,同樣,生時赤裸裸的來,死時也是雙手空空的走。

   因爲我們的福報,使我們暫時得到現在「優于別人」的因緣,其實我們心的本質都是一樣的。

   我不應該劃地自限,畏縮退怯,老是懷疑:「我怎能證得無上菩提呢?」因爲如來囗無虛言,他在《妙臂請問經》中說過這樣的真實語:

   「所有的蚊虻、蜜蜂和各種昆蟲、蠕蛆,

   如果它們發起精進之力,

   未來同樣可以現證難得的無上菩提」,

   一切衆生都具有成佛的可塑性,

   何況我們出生爲人怎麼可能無法成佛呢?

   (二)如何斷除 (3)斷除畏善之懈怠

   (b)發奮努力 --> 思精進能成佛

   19.況我生爲人 明辨利與害 行持若不廢 何故不證覺

   【講解】我們出生爲南瞻部洲的人對修行善法有什麼好處呢?

   * …

《《入菩薩行》講解 第七品 精進》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