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金剛乘所指的皈依對境是加持的根源-上師,成就的根源-本尊,事業的根源-空行母,以上叁者,即佛、法、僧叁寶,佛與上師無二無別,本尊與法、空行母與僧,亦無二無別,更深一層來說,皈依叁寶是指脈、風及明點叁者,明點也可以說-就是菩提心脈清淨以後究竟得到色身﹔脈就代表僧、風代表法、明點就是佛,也就是菩提心。脈、風、明點爲什麼就值得我們皈依呢
因爲這脈、風、明點最細微、最究竟處,即佛的法、報、化叁身根源的出處,也是叁寶的象征,它不是我們粗淺見解所認爲的脈就是一般身體裏的脈、風就是身中的氣、明點就是身中的明點;我們常說在顯宗修行,佛的境界似乎離我們非常遙遠,要修到這個境界要花很長的時間,但在金剛乘中,爲什麼一直強調今生即身成佛呢
因爲修密法時,我們的心會慢慢趨向菩提!以上是講金剛乘不同皈依的區別。
皈依文(藏音)
鞏秋宋哼爹斜紮瓦順 劄龍替累攘幸江秋仙
哼我攘幸突傑吉闊拉 江秋甯波瓦杜加蘇氣
以上翻譯爲中文的偈頌是:
真實善逝叁寶叁根本 脈風明點清淨菩提心
體性自性大悲壇城中 乃至勝義菩提恒皈依
意思是以「體性空、自性光明、大悲周遍」爲究竟皈依處,皈依的內涵可以講得非常深奧,也可以說得非常簡單,學佛,要從皈依接觸起,皈依有人從小乘、大乘或金剛乘等不同緣法接觸起,所以談皈依的內涵,每個不同階段,都各有其不共的意義,如想了解透徹,這在初學期間是很困難的,佛寶-佛的功德與智慧已達究竟圓滿,令我們無法描述或加以表達,法寶-包括小乘至金剛乘最高境界的九乘次第皆在其中,僧衆-由小乘比丘到金剛乘的瑜伽士或大圓滿修行諸大上師們均是,甚至到十地菩薩都可以說是僧寶,因此沒有一個佛法不包括在叁寶裏面的,以上只是大概講解一下而已。我們在這裏強調的是-世間神祇沒有如叁寶般能令我們解脫叁惡道及輪回痛苦的能力,祂們自救尚且不能,祂仍有貪、瞋、癡的心態,例如在中國或臺灣的傳統信仰中,供神祈福非常流行,很多人遇到某些事就跑去拜拜求神,爲求現世諸事順利,祈求神明幫助當然也無不可,但這並非究竟,日子長了,假定我們哪天不順神明的旨意,神明也可能傷害我們,因爲祂們的能力雖然比我們大,但仍有叁毒,所以不是究竟的皈依處,要解脫輪回痛苦還是要依靠叁寶;接下來進入正行,論義的前行講到這裏。
二、正行可分爲(一)下士道,(二)中士道(叁)上士道叁個部份,先講下士道:
*正行
※下士道
第八頌 怖畏惡趣離罪業
極爲難忍惡趣苦 佛說惡業之果報
縱遭命難之惡緣 終不造罪佛子行
在古代,人們一生所見的事物較少,多半只見到自己出生地的自然風景,其物質條件、人事環境都較現代人單純很多,所以當他們聽到佛說地獄的苦就非常害怕,覺得無法承受這些恐怖的痛苦,而且這些現象都是由遍一切知的佛陀告訴他們的,不會虛假,因爲他們相信唯有佛陀能百分之百理解因果最細微的地方,祂才能說出難忍的惡道之苦,所以害怕惡趣苦果的佛子,縱使遭到要命危難的惡緣,也不敢造作惡業,因爲這些痛苦的來源,都是我們曾經做過的惡業而來,因此,我們必須盡量小心不造惡業。
通常我們會說:「所有的快樂和痛苦都是有因緣的,都是因果的呈現。」但我們在快樂的時候,只會一味地享受快樂,不會觀察自己幸福的原因,但一旦不順或碰到不好的事情時卻會說:「怎麼會這樣?」…可見受苦的時候,我們比較會想到「因果」這東西;廣義地說,沒有一個東西不是因緣法則而來的,所以「因果」二字,已涵蓋了所有的答案,但今天在此,我們要藉西藏高僧們所解釋的,比較細微的因果現象來詳加說明;由于惡業會讓我們墮入叁惡道中,所以我們應斷除造惡業的因緣並努力行善!然而,善業該怎麼做呢?松贊幹布國王在位時,要求西藏所有的在家衆遵守十善業道,如同法律一般,即身﹕不殺、不盜、不邪淫;語﹕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绮語;意﹕不貪、不瞋、不邪見。
行十不善業的果,分別有五種:異熟果、等流果、增上果、士用果、懷果,以下是十不善業中屬于「身體行爲」部分的果報:
(一)異熟果:例如殺生,如用瞋心作意,會墮入地獄;如起因于貪,貪得動物如大象等身上的寶貝,則會墮于餓鬼;如用無明癡心殺了生命,例如走路時不知不覺腳踩到了蟲,或有知覺卻又不小心殺害了生命,其間沒有特別的貪、瞋心作意,純由無明懸癡使惡業現行,就會生在旁生道,又如偷盜,以瞋恨心盜取他人的東西,或貪圖他人的錢財,或不知不覺隨手取用他人的東西,果報分別在地獄、餓鬼、畜生。這是異熟界粗略的說明。
(二)等流果:等流果是自地獄解脫後,再投胎爲人而受的苦果。它可分爲「造作等流果」與「領受等流果」:
※ 造作等流果,比如以前喜歡殺生的人,今生出世後就會喜好殺生,有些小孩的習氣非常喜歡殺害小蟲,這就表示以前做過且很喜歡殺生,所以今生自然而然對此事就有很大地興趣;又如偷盜,有些小孩從小就會偷東西,沒人教他自然就會,這是前生常做偷盜的等流果,各種不同小孩興趣各有不同,原因是前世做過不同類的事,所以今生特別喜歡這個行爲、這個動作、這種事情,這就是造作等流果,另外有些小孩對殺生、偷東西都不喜歡,但對做善事、幫助別人、布施東西很有興趣,他就很好,那是他以前行善的等流習氣還在的原故。
※ 領受等流果,是指善、不善業在受報時所領受、承受的業果:
(1) 殺生的領受等流果:你以前殺生很多,今世你必然很短命,這便是你的領受等流果;前世你很喜歡打別人,今世就有很多病痛,又如,有些小孩投胎不久後就死亡,無法生存下來享受人生快樂及成長的過程,這也是前世殺生過多的領受等流果,另外有些小孩從小就多病,直到老死前還不斷地生病,這是前世喜歡打罵衆生的領受等流果,在這種情況下,不用急著奔走求醫尋求改善,因爲生病有很多種因素,這種病是業障病,不是身體四大不調形成的,如果是四大不調的病去看醫生,醫生可以治得了,然而這種業障病醫生檢查不出結果,怎麼醫都不會好,純粹是前世業報的領受等流果,那就不需到處奔走求醫或拜鬼神來去除自己的不順和病況了,要知道這是自己的因果使然;巴祖仁波切說:「前世做過什麼,看今世的身體及今世快樂不快樂就可知道;那麼來世會遇上什麼事呢?看今世的行爲跟工作即可預知。」這就是善惡業的造作等流果。
(2) 偷東西的領受等流果:如果你一生都非常殷實勤儉,而得到的一些財物卻不能長久保住,或被強盜搶走、小偷偷走,常常面臨諸多不順的果報,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沒有福報!爲什麼會沒有福報呢?因爲前世常常偷東西、搶東西,所以今生就變得沒有福報了,如果你今生還不自覺,仍然不斷以偷、搶方式累積財富,那只會每況愈下而已,絕不可能因此而致富,這是因爲你前世惡業玫使今世造作等流果現行,讓你仍然喜歡做這種事,而你所要承受的-必然是你得到的財富不會留在身邊,它很快就會消失,尤其我們南瞻部洲這個因果分得非常清楚的地方,(在北俱盧洲、西牛賀洲等地,貧富懸殊不太大,財物受用也大概一樣,不像這裏。)它是因果主導的一洲,現世報十分明顯,所以不要爲了錢財或賺錢去做騙人或不好的事情了!要知道-若自己前世有積福的話,那麼今生不用很辛苦也照樣會得到財富的,反之,如果沒有這個福報,那任憑你今生有多努力,也無法享受這些財富,你們且看-有些今生很努力工作卻無法得到成果的人,這些原因都是以前偷過東西的果報啊!
(3) 邪淫的的領受等流果﹕邪淫的果報是今生家庭夫妻不會和睦,常常吵架,這是過去曾犯邪淫的緣故,無論我們認爲這是男、女那一方的性格不好才導致他們不合,這都不是根本原因,因爲因果報應絲毫不爽,所以夫婦彼此要知道互相體諒,要相信因果法則才是。
接下來,屬于「語言」的不善業:
(1) 妄語:前世常騙人,今生的果報就是別人常騙你﹔或者你並沒做過什麼事,別人卻說是你做的。
(2) 兩舌:你以前犯兩舌的惡業,導致今世你與你的眷屬或部下、傭人等沒辦法和諧,會常常吵架,無論你講什麼道理都沒有用,這就是前世做過兩舌的業果;像目前一些當大官的人就是這樣子,可能他們以前做過兩舌惡業吧,所以他們今生的部屬都不容易和諧。
(3) 惡口:惡口就是罵人,罵人的果報是今生常聽到不好聽的話,八卦很多,自己並沒有那個意思,但聽在別人耳中,就是一種傷害的語言,這就是前世做過惡口的果報;在西藏有句俗話說:「言語雖然不是武器,沒有刀跟槍的殺傷力,但卻有能力讓別人的心破碎。」所以我們對自己的言語要非常小心!佛經故事裏說﹕舍利佛時,有一個比丘常對別人講不好聽的話,比如說-你的頭好像馬頭、你的臉像大象…等等,結果他後來投胎就成了許多他所取笑的衆生,生成馬或大象等等;還有一個阿尼對另一位阿尼說:「你好像母豬啊!」後來她就成爲海裏許許多多衆生一起啃食的大魚,生命長達好幾千年,可見惡口的果報也好可怕,我們要小心!
(4) 绮語:绮語是愛講世間法一些無意義的話。例如某某人的親戚朋友怎樣怎樣…,某某人的工作又如何如何…等等,這些都是我們凡夫閑談時最喜歡說的話,反之,講老實話、講真話沒人有興趣聽,說一些誇張的話反而覺得很過瘾,這是绮語的惡業,果報是以後講話沒有什麼效果,不中聽!有些人不用講太多話,只少少一兩句就有很多人會聽,這是過去沒講绮語的果報,你今生多绮語,別人就不聽你的話,你講再多話也起不了作用,此外,愛說绮語者,要在大庭廣衆…
《佛子行叁十七頌 第二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