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子行三十七颂 第二讲▪P4

  ..续本文上一页金刚乘所指的皈依对境是加持的根源-上师,成就的根源-本尊,事业的根源-空行母,以上三者,即佛、法、僧三宝,佛与上师无二无别,本尊与法、空行母与僧,亦无二无别,更深一层来说,皈依三宝是指脉、风及明点三者,明点也可以说-就是菩提心脉清净以后究竟得到色身﹔脉就代表僧、风代表法、明点就是佛,也就是菩提心。脉、风、明点为什么就值得我们皈依呢

  因为这脉、风、明点最细微、最究竟处,即佛的法、报、化三身根源的出处,也是三宝的象征,它不是我们粗浅见解所认为的脉就是一般身体里的脉、风就是身中的气、明点就是身中的明点;我们常说在显宗修行,佛的境界似乎离我们非常遥远,要修到这个境界要花很长的时间,但在金刚乘中,为什么一直强调今生即身成佛呢

  因为修密法时,我们的心会慢慢趋向菩提!以上是讲金刚乘不同皈依的区别。

  

  皈依文(藏音)

  巩秋宋哼爹斜扎瓦顺 札龙替累攘幸江秋仙

  哼我攘幸突杰吉阔拉 江秋宁波瓦杜加苏气

  以上翻译为中文的偈颂是:

  真实善逝三宝三根本 脉风明点清净菩提心

  体性自性大悲坛城中 乃至胜义菩提恒皈依

  

  意思是以「体性空、自性光明、大悲周遍」为究竟皈依处,皈依的内涵可以讲得非常深奥,也可以说得非常简单,学佛,要从皈依接触起,皈依有人从小乘、大乘或金刚乘等不同缘法接触起,所以谈皈依的内涵,每个不同阶段,都各有其不共的意义,如想了解透彻,这在初学期间是很困难的,佛宝-佛的功德与智慧已达究竟圆满,令我们无法描述或加以表达,法宝-包括小乘至金刚乘最高境界的九乘次第皆在其中,僧众-由小乘比丘到金刚乘的瑜伽士或大圆满修行诸大上师们均是,甚至到十地菩萨都可以说是僧宝,因此没有一个佛法不包括在三宝里面的,以上只是大概讲解一下而已。我们在这里强调的是-世间神祇没有如三宝般能令我们解脱三恶道及轮回痛苦的能力,祂们自救尚且不能,祂仍有贪、瞋、痴的心态,例如在中国或台湾的传统信仰中,供神祈福非常流行,很多人遇到某些事就跑去拜拜求神,为求现世诸事顺利,祈求神明帮助当然也无不可,但这并非究竟,日子长了,假定我们哪天不顺神明的旨意,神明也可能伤害我们,因为祂们的能力虽然比我们大,但仍有三毒,所以不是究竟的皈依处,要解脱轮回痛苦还是要依靠三宝;接下来进入正行,论义的前行讲到这里。

  二、正行可分为(一)下士道,(二)中士道(三)上士道三个部份,先讲下士道:

  

  *正行

  ※下士道

  第八颂 怖畏恶趣离罪业

  极为难忍恶趣苦 佛说恶业之果报

  纵遭命难之恶缘 终不造罪佛子行

  

   在古代,人们一生所见的事物较少,多半只见到自己出生地的自然风景,其物质条件、人事环境都较现代人单纯很多,所以当他们听到佛说地狱的苦就非常害怕,觉得无法承受这些恐怖的痛苦,而且这些现象都是由遍一切知的佛陀告诉他们的,不会虚假,因为他们相信唯有佛陀能百分之百理解因果最细微的地方,祂才能说出难忍的恶道之苦,所以害怕恶趣苦果的佛子,纵使遭到要命危难的恶缘,也不敢造作恶业,因为这些痛苦的来源,都是我们曾经做过的恶业而来,因此,我们必须尽量小心不造恶业。

   通常我们会说:「所有的快乐和痛苦都是有因缘的,都是因果的呈现。」但我们在快乐的时候,只会一味地享受快乐,不会观察自己幸福的原因,但一旦不顺或碰到不好的事情时却会说:「怎么会这样?」…可见受苦的时候,我们比较会想到「因果」这东西;广义地说,没有一个东西不是因缘法则而来的,所以「因果」二字,已涵盖了所有的答案,但今天在此,我们要藉西藏高僧们所解释的,比较细微的因果现象来详加说明;由于恶业会让我们堕入三恶道中,所以我们应断除造恶业的因缘并努力行善!然而,善业该怎么做呢?松赞干布国王在位时,要求西藏所有的在家众遵守十善业道,如同法律一般,即身﹕不杀、不盗、不邪淫;语﹕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意﹕不贪、不瞋、不邪见。

  行十不善业的果,分别有五种:异熟果、等流果、增上果、士用果、怀果,以下是十不善业中属于「身体行为」部分的果报:

  (一)异熟果:例如杀生,如用瞋心作意,会堕入地狱;如起因于贪,贪得动物如大象等身上的宝贝,则会堕于饿鬼;如用无明痴心杀了生命,例如走路时不知不觉脚踩到了虫,或有知觉却又不小心杀害了生命,其间没有特别的贪、瞋心作意,纯由无明悬痴使恶业现行,就会生在旁生道,又如偷盗,以瞋恨心盗取他人的东西,或贪图他人的钱财,或不知不觉随手取用他人的东西,果报分别在地狱、饿鬼、畜生。这是异熟界粗略的说明。

  (二)等流果:等流果是自地狱解脱后,再投胎为人而受的苦果。它可分为「造作等流果」与「领受等流果」:

  ※ 造作等流果,比如以前喜欢杀生的人,今生出世后就会喜好杀生,有些小孩的习气非常喜欢杀害小虫,这就表示以前做过且很喜欢杀生,所以今生自然而然对此事就有很大地兴趣;又如偷盗,有些小孩从小就会偷东西,没人教他自然就会,这是前生常做偷盗的等流果,各种不同小孩兴趣各有不同,原因是前世做过不同类的事,所以今生特别喜欢这个行为、这个动作、这种事情,这就是造作等流果,另外有些小孩对杀生、偷东西都不喜欢,但对做善事、帮助别人、布施东西很有兴趣,他就很好,那是他以前行善的等流习气还在的原故。

  ※ 领受等流果,是指善、不善业在受报时所领受、承受的业果:

  (1) 杀生的领受等流果:你以前杀生很多,今世你必然很短命,这便是你的领受等流果;前世你很喜欢打别人,今世就有很多病痛,又如,有些小孩投胎不久后就死亡,无法生存下来享受人生快乐及成长的过程,这也是前世杀生过多的领受等流果,另外有些小孩从小就多病,直到老死前还不断地生病,这是前世喜欢打骂众生的领受等流果,在这种情况下,不用急着奔走求医寻求改善,因为生病有很多种因素,这种病是业障病,不是身体四大不调形成的,如果是四大不调的病去看医生,医生可以治得了,然而这种业障病医生检查不出结果,怎么医都不会好,纯粹是前世业报的领受等流果,那就不需到处奔走求医或拜鬼神来去除自己的不顺和病况了,要知道这是自己的因果使然;巴祖仁波切说:「前世做过什么,看今世的身体及今世快乐不快乐就可知道;那么来世会遇上什么事呢?看今世的行为跟工作即可预知。」这就是善恶业的造作等流果。

  (2) 偷东西的领受等流果:如果你一生都非常殷实勤俭,而得到的一些财物却不能长久保住,或被强盗抢走、小偷偷走,常常面临诸多不顺的果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没有福报!为什么会没有福报呢?因为前世常常偷东西、抢东西,所以今生就变得没有福报了,如果你今生还不自觉,仍然不断以偷、抢方式累积财富,那只会每况愈下而已,绝不可能因此而致富,这是因为你前世恶业玫使今世造作等流果现行,让你仍然喜欢做这种事,而你所要承受的-必然是你得到的财富不会留在身边,它很快就会消失,尤其我们南瞻部洲这个因果分得非常清楚的地方,(在北俱卢洲、西牛贺洲等地,贫富悬殊不太大,财物受用也大概一样,不像这里。)它是因果主导的一洲,现世报十分明显,所以不要为了钱财或赚钱去做骗人或不好的事情了!要知道-若自己前世有积福的话,那么今生不用很辛苦也照样会得到财富的,反之,如果没有这个福报,那任凭你今生有多努力,也无法享受这些财富,你们且看-有些今生很努力工作却无法得到成果的人,这些原因都是以前偷过东西的果报啊!

  (3) 邪淫的的领受等流果﹕邪淫的果报是今生家庭夫妻不会和睦,常常吵架,这是过去曾犯邪淫的缘故,无论我们认为这是男、女那一方的性格不好才导致他们不合,这都不是根本原因,因为因果报应丝毫不爽,所以夫妇彼此要知道互相体谅,要相信因果法则才是。

  接下来,属于「语言」的不善业:

  (1) 妄语:前世常骗人,今生的果报就是别人常骗你﹔或者你并没做过什么事,别人却说是你做的。

  (2) 两舌:你以前犯两舌的恶业,导致今世你与你的眷属或部下、佣人等没办法和谐,会常常吵架,无论你讲什么道理都没有用,这就是前世做过两舌的业果;像目前一些当大官的人就是这样子,可能他们以前做过两舌恶业吧,所以他们今生的部属都不容易和谐。

  (3) 恶口:恶口就是骂人,骂人的果报是今生常听到不好听的话,八卦很多,自己并没有那个意思,但听在别人耳中,就是一种伤害的语言,这就是前世做过恶口的果报;在西藏有句俗话说:「言语虽然不是武器,没有刀跟枪的杀伤力,但却有能力让别人的心破碎。」所以我们对自己的言语要非常小心!佛经故事里说﹕舍利佛时,有一个比丘常对别人讲不好听的话,比如说-你的头好像马头、你的脸像大象…等等,结果他后来投胎就成了许多他所取笑的众生,生成马或大象等等;还有一个阿尼对另一位阿尼说:「你好像母猪啊!」后来她就成为海里许许多多众生一起啃食的大鱼,生命长达好几千年,可见恶口的果报也好可怕,我们要小心!

  (4) 绮语:绮语是爱讲世间法一些无意义的话。例如某某人的亲戚朋友怎样怎样…,某某人的工作又如何如何…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凡夫闲谈时最喜欢说的话,反之,讲老实话、讲真话没人有兴趣听,说一些夸张的话反而觉得很过瘾,这是绮语的恶业,果报是以后讲话没有什么效果,不中听!有些人不用讲太多话,只少少一两句就有很多人会听,这是过去没讲绮语的果报,你今生多绮语,别人就不听你的话,你讲再多话也起不了作用,此外,爱说绮语者,要在大庭广众…

《佛子行三十七颂 第二讲》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