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條路。現在,經過這麼多累世的高僧大德的印證,經過他們實際的修持,已經給我們找到了一條回家的路。在這裏,我想讓各位明白的是:人的一生這麼珍貴,你又有了這麼大的福報,你要好好地珍惜有用的人生,不要讓自己今生白走了這一遭!我也講過,六道裏的人道是最殊勝的——唯有人道才有即身成佛的可能,其它所有五道的修行是非常得遙遠又漫長的,甚至很多下叁道的衆生,它們根本就沒有機會去修行。今天,即使是以菩薩而坐行,那菩薩修行都需要叁大阿僧祗劫來修持——叁大阿僧祗劫,我們姑且把它算爲一萬五千年好啦。可是,這一萬五千年已經遠的不得了,但是你不要忘了一件事情:法界天上的一天,是人間的五百年。所以,它的時間是非常漫長的。連菩薩都要花那麼長的工夫,需要經過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最後才能證得智慧。而且,即使他證得了這個智慧,所得到的佛果也不過是十地菩薩而已。
而唯有我們擁有金剛身、這個自性報身的人,才有可能一生成佛。不僅如此,我們金剛乘的殊勝,尤其是龍欽甯提心髓的殊勝是在什麼呢?是在于:即使你不能今生一生成佛,你也可以二世成佛——二世成佛的意思就是說,今生算一生,當你死後進入了中陰,就是第二世了,你還可以在中陰成佛。再下來,如果你道心堅定,不退轉,即使沒有在中陰成佛,那麼在將來的第叁世,也可以去成就——它的殊勝點就在這裏。
那麼,這樣流轉的目的是爲什麼呢?當然是承襲了過去我上師的願力,承襲了十方諸佛的願力。然後,生生世世、一生一世地這樣無盡地在度化,不斷地在變化。尤其到了今生,示顯的更是傳奇,示現的跟你們一樣,轉世爲一個凡夫,從小就在鄉下地方長大。當時的環境等各方面,都非常不好。經過自己不斷的學習成長,到大學畢業以後,也是很不錯的,可謂飛黃騰達——在人世間的大風大浪中經營過大企業等等,這些我都經曆過了。
可是,當我見到從尼泊爾來到當地的上師之後,一切好象就忽然間回到了原點。從我見到我的上師的那一刻開始,從此我就把世俗的全部都放下了——因爲這些終究有什麼大的魅力嗎?沒有。我的上師當時五十幾歲,跟我現在的年齡差不多,非常得慈祥,只是喉嚨不能講話,他講話的聲音非常小——他不是天生這個樣子的,是被他手下的喇嘛毒啞的——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聽過這個故事,這個人就是紐修勘布仁波切。他現在已經涅槃了,是在法國涅槃的。他的弟子滿天下,他是公認的大圓滿上師。他是不丹人,他的故事由現在的弟子寫了一部傳奇,叫做《藍寶石》,已在香港有出版。就是這樣的一個高僧大德,我當年見到他之後,馬上就回複到了修行的路上。當時,我也跟各位一樣,從六加行開始學,從百字明、忏悔,最後進入生起次第、圓滿次第去修行。但到了大圓滿次第,就沒有人教我了——人間沒有上師教我,教我的統統來自于法界,統統是在睡夢瑜伽裏邊的教授。我在法界所學的法,包括這所有的一切,都是諸佛親自降臨所傳的。
實際上,我自己非常得明白,我今天告訴各位同修的目的——不是在炫耀,而是讓你們明白說:任何一個轉世活佛,任何一個轉世法王,即使是大的上師也是一樣,大活佛的轉世也是一樣——今天來到人世間,透過轉世的法統來到人世間,同樣的還是要從基礎來修起。連我們甯瑪派的大法王——貝諾法王也沒有例外,我記得法王曾告訴我,由于他的活動不是那麼方便,所以他沒法做大禮拜——他是用小禮拜的頂禮方式完成這個加行的。以法王之尊,包括所有的活佛堪布,他們也都是這樣去修,那麼,大家更是需要認真去修行了。
我這裏可以給各位保證:你們所學的,跟他們出家衆所學的一點也不少。我所傳授你們的,跟傳授給出家衆的,絕對是一模一樣的。那當然,你們今天剛開始,我們就從佛學的根本道理來學起。也有很多的人沒有顯宗的基礎,沒有佛法的基礎,聽我的講法,還有些吃力。但那只是因爲對基礎的佛學名詞陌生,多聽幾遍就懂得我在講什麼了。既然所有的人,都一定要回到佛法的次第教授和訓練上面去,那麼,今天是不是轉世來的活佛,也就沒那麼重要了。只要你去努力,全心堅定地去修,去走這條路的時候,一切的成就自然會出現。
諸佛的願力也好,上師的願力也好,都是一樣的——他們只是希望幫助我們從迷惘當中,再回到本初的根本狀態。所謂本初的狀態,意思是說——當時你們每一個人都是佛,都是從上面掉下來的,沒有一個是例外。你們如果沒有回到佛的那個世界去,那不管你們怎麼在人世間、紅塵中去滾,都始終難以跳出這個叁界六道的範圍。如果業力一重,一不小心就會打到下叁道去,那時,想要出來,連門都沒有。
關于下叁道的可怕景象,等到將來有機會,在修頗瓦法的時候,我就會讓你們去看一看、去見識見識。怎麼見識呢?修頗瓦法時,需要幾個灌頂,灌頂之後就會給你們幾根吉祥草,讓你們睡在枕頭底下,然後我就可以引你們到下叁道、或者你們想到十八地獄去參觀,就讓你們去看看,讓你們去親身經曆一下——那真的是很可怕!所以,你們千萬不要浪費自己這個有用的人身——這才是我今天反複在講這些東西的一個目的。
昨天我們所念的法本內容,全部都是因果過患、人生一些生老病痛、欲求不得的這些苦——這些部分我在這裏就不多說了。其實,你們快樂嗎?你們幸福嗎?當你們自己靜下心來,好好去想的時候,自己會明白的。在這個世界上,你們所要追尋的真正的那種歡樂,是找不到的。但是,當你們從凡俗跳脫出來,走入勝義谛去修持的時候,當你們在打坐禅修的時候,你們常常會體悟到心中的那種安詳和那種不自覺流露出來的喜悅——當這種喜悅流露出來的時候,你的道心已經在慢慢得堅固了。這樣的喜悅,會讓你感受到前所未有的一種歡樂。從此,人世間的一切,你所發覺那些都如昙花一現一樣,也如同曼陀花、如同睡蓮——曼陀花是一種奇妙的植物,太陽一來,它就合起來;月亮一出來,它就開花了——一開一合也代表著法界的一個情態。
當我們去明白這其中的道理後——當然,你們在這中間,有很多的書可以看,在大乘佛法裏面,這些東西也講得非常多,沒事時,你就可以拿來看,包括禅宗裏的一些故事,也可以對我們有所啓發。但這些,不外乎是幫助你建立起對佛法的信心。你們今天需要建立的第一個就是信念,正確的正信正念。所以昨天告訴各位,你們從樂信、淨信來皈依,求取這個佛法,那個信念是會一擊就破的。所以,必須透過不斷的修行去累積智慧,透過不斷的聞思去了解佛法真谛,然後你的道心才會堅固。堅固的時候,你才能建立勝解信,這之後才能有機會去修行更進一步的密法。那麼,終究你到不了不退轉信的時候,你是不可能成就大的佛果的——因爲你們根本辦不到。
這怎麼說呢?每個人經過不同的教育、不同的生長環境,也有過種種不同的遭遇,所以當你在看一切人和事物,當你在觀察一個人的時候,往往第一個就是你的主觀意識。比如,你們從主觀意識來看我這個上師,會覺得:很奇怪,沒有什麼了不起!你說吧——哪裏看出有成就啊!的確,成就是我在講的,你看到我的成就了嗎?說看我有智慧——智慧你看不到;說我有能力、有神通——能力、神通你也看不到,因爲我也沒有示顯-----這樣的話,跟一個凡夫有什麼差別呢?你們吃飯我也吃飯,區別只是我坐在這裏給你們講法。所以,很多人會說:上師也沒什麼嘛!——這是你們的觀察,是你們不同人的觀察。
所以,一切統統由自己的主觀意識來做抉擇。當然,這中間就牽涉到好多東西,這樣的東西就是剛才講的無明——我們的無明和業力。業越重,你越看不清實相,越看不清楚真相。所以修密法的第一步,需要建立的就是信仰——信念不建立,那形同一切都沒有功德,一切功德統統不見了。在這邊還好一點,我看過比你們更執著、更無明的弟子,尤其是一些知識分子——來學佛的知識分子是很多的,碩士、博士來學佛的一大堆。可是他們有沒有比你們好教?或者學法比你們要好呢?不會有。因爲世俗的知識並不代表我們的智慧,世俗的人天福報並不代表我們的福智資糧。而只有福智資糧的智慧,才是我們能夠成佛成就的根本!其它的福德部分,都是僅僅能夠幫助你在人世間得到所謂的名財利——都是這些東西而已,它得不到我們所要的。記得禅宗六祖,一個大字也不認識,但他照樣可以成佛,照樣可以成就。
所以,我們從現在開始,自己就要下定決心,對佛法堅信不疑。相信只有佛法,才可以幫助我們超越叁界六道一切輪回的痛苦,幫助我們永離這些煩惱和痛苦。——由此建立起信心之後,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明觀皈依境。
大圓滿的皈依境基本上分爲兩大種,龍欽甯提的觀想方式,跟其它法脈的方式大同小異,只是主尊不同而已——你們可以作筆記,也可以閉著眼睛試著皈依境如何生起——當你們自己在修任何法之前,都要先收攝自己的心,讓自己安靜下來。之後就象我剛才給你們講的,讓自己的心去思維一些人生的無常,一些人間百態,從當中生起一種要超越叁界大火宅的信念。之後,安下心來,虔誠地觀想皈依境。在觀想好這樣一個皈依境之後,就雙手合掌,跟著我一齊念“貢秋……”(領誦皈依文)
如果你去看我的書,就很難看懂。因爲經書裏面全部都是文言文,我翻的《詞義寶藏》裏邊也全部都是文言文——是古文的文言文。而且很多教授也看不懂,很多現在的大學生也看不懂。現在對中國的文學已經不象過去那樣了。那我這個老一輩的人,當然學的是中文,我的中文還算不錯——從小念這些四書五經,也是跟著搖頭晃腦的吟詩作對。記的我的啓蒙老師是一個文化學院畢業的,一副夫子像,穿個長袍馬褂,每天都是子乎者也的——偏偏我學這個是全校第一名。一生跟這個老師學了兩個東西:一個是古文,一個是畫畫——這也是我後來成爲設計師的根源。
今天我們很巧不巧的——我覺得凡事都好象是安排好的一樣,中國在近代,古文學已經不被重視了,白話文比較多,字碼都被簡化掉了,變成簡體字了。但由于西藏是接受了中國古代的、尤其從唐朝開始的文化,所以把我們過去的經典——你們知道玄裝大師當時譯的經,他把第一個傳到東土的佛經譯成中文時,全部是古文,而且是咬文嚼字的老古文。所以他們的經典譯出來,每一本都是這個樣子,非常老澀的——那個東西很麻煩。
所以,要譯這些古經典——這些都是兩千年前的古經典,要去譯它,你不懂還真是譯不出來。所以,後來爲什麼好多人把它譯錯也是這個原因。他們是用學者的立場來譯那個經典的,他根本不知道那是在講什麼——他把大圓滿的東西,那本叫心部、界部、口訣部——叁部合一的一部口訣教授,那麼深奧的東西,連那些活佛、堪布都看不懂。而你想想,我們一個漢族的學者能把它譯成一套,那多厲害?!——這是很可怕的事情。譯經千萬要小心啊!這個業是造的很大的!
咱們回到正題——“體性、自性、大悲壇城”,指的就是我們自身極密的壇城。“江秋甯悲”的意思,應翻譯作“菩提藏要”,就是皈依這一切裏邊的菩提藏要——菩提是正覺的意思,藏要是心髓。所以,我們皈依的是剛才講的那四種:外、內、密、秘密皈依的精髓,它是其中的精髓。它裏邊有可以幫助我們正覺的精髓,講的是皈依這個的意思吧。
光一個皈依,就是這麼多的學問!你們在求取皈依的時候,我們講的是簡單入門基礎的皈依,那是一個佛弟子入門就必須要理解的,必須去懂的。而我們要去修學時,它裏面含有的密意,我們也要去懂。當你自己在求取這個皈依的時候,你們要記住,今天你們蒙諸佛上師的慈悲,可以來皈依,也得到了上師的授記——可是,在這個人世間,你自己還有無數無量的眷屬,你們的眷屬——不是你們一家叁口就包括了,還有你們的兄弟、姐妹、眷屬,他們還沒有來皈依啊!然後,你們還有一些累世的父親、母親……,所以,下來就要發菩提心了。(以下略)
記錄:奧明多傑
《金剛乘佛法基本概念和皈依意義(吉美衮桑滇貞仁波切)》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