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圓滿無上竅訣修法(一)
——禅定之前行 阿松•桑昂丹增 慈悲傳授
2010年10月26日(農曆九月十九 觀音菩薩出家日)
頂禮大恩上師!
目錄
開篇
一、具德上師,利樂之源
二、法無高下,契機方妙
叁、叁殊勝法
四、循序漸進,持之以恒
五、略述傳承
前行
一、前行之前行
1.地處清淨
2.入座前准備
(1)先處理好一切瑣事
(2)食勿過飽,衣勿過暖
(3)略事活動
(4)准備坐墊
(5)入座發誓
二、入座前行
1.身要七支坐法
(1)雙足跏趺坐
(2)雙手定印
(3)身體端直如箭
(4)舌抵上腭
(5)眼睛自然平視
2.語要排除九節佛風
3.意要發菩提心
正行
一、觀想皈依境
二、祈請上師賜予四灌頂
開篇
各位弟子、金剛兄弟大家好!
今天是我第一次直接以漢語通過網絡直播的形式講法,我漢語不太標准,雖有“活佛”頭銜,但並不具什麼功德,只是衆生的服務員,而非高高在上之權貴。在此,我用我的心爲你們做一些開示,如果能夠對你們修行有所利益,我將倍感欣慰。如今衆多信衆對大圓滿法生起信心,希求解脫,渴望了解大圓滿實修方法及要訣,故我從今天開始,將陸續傳講大圓滿法之修行法要,希望諸位信衆能夠了解修法的真實理趣,進而趨入實修。
一、具德上師,利樂之源
修持密宗首先要尋找一位與自己有很深緣分、通達緣起之上師,爲我等如實傳授內外密緣起法。所謂內外密緣起法,乃六道輪回一切顯現皆相應自心。我們的身體中有六個脈輪,內心的習氣種子(即緣起)在何處,則相應顯現爲外境六道輪回的哪一道。此爲大圓勝慧的妥噶中講解的內外緣起法。現今有者將外境顯現的六道輪回與內心成就割裂而談,若自稱內心證悟實相見解而觀外境皆爲不淨之相,此爲非理。
作爲密宗弟子,皈依叁寶、依止具緣之具德上師之後,應于上師面前接受四種灌頂(寶瓶灌頂、秘密灌頂、智慧灌頂、句義灌頂),並嚴格守持小乘別解脫戒、大乘菩薩戒、密乘叁昧耶戒。
如今,有者心意飄忽,無論修法還是依止上師皆喜新厭舊、輾轉不定,甚至造下謗佛謗法之重業,如是名義上以信心追求善法,實際上退失信心、屢造惡業,非正法行者之所爲。
二、法無高下,契機方妙
大圓滿無上竅訣法乃諸法之極頂,六百四十萬續之精華,如是捷徑成就之妙法乃相應不同根機而安立。上等根機者往昔修過密法,經過累世的熏習與修證,今生能迅速證悟見解而成就;中等根機者往昔雖有佛法熏習,然相對上等根機者尚有不足,故成就所需時日較長;下等根機者往昔無修法之福報因緣,今生初入佛門,基礎相對薄弱,修行經曆的時間相對漫長。如今末法時代,頓悟根機者鳳毛麟角,吾等作爲次第根機者當依自身根機如理實修。而自己爲何等根機需由具德上師觀察,如我等大恩根本上師喇嘛仁波切具圓滿智慧,契機授教,誠如頌曰:“佛以一音演說法,衆生隨類各得解。”
叁、叁殊勝法
誠如曆代傳承祖師無垢光尊者曰:“加行發心正行無所緣,結行回向殊勝所攝持,此乃趨入解脫叁要法。”故任何善行首應以殊勝加行發心之方便攝持。即使成辦世間事業,我們首先應該考慮做這件事的目的是什麼?過程會怎樣?將要達到什麼樣的結果?修法亦如此理。發心乃學佛最初之動機,亦是成辦解脫之唯一方便。故修法之初,首當反觀自心修法真實動機爲何?不論修多長時間,自己在修法過程中精進嗎?認真(如法)嗎?我對自己目前修法的見解滿意嗎?何爲圓滿善果?若未發菩提心、至心祈禱、如理觀想、隨順回向,即使表面上聽聞佛法、接受灌頂、念誦數萬遍心咒,徒有湊數之虞,難生善法之功德。
《現觀莊嚴論》雲:“發心爲利他,求正等菩提。”我等無始時來所造深重罪業,惟有依靠大乘法寶菩提心方能迅速斷絕往昔所積累之無量業障,故菩提心乃獲得遍知佛果之正因,極爲重要。
而欲生起菩提心,首當通過止觀交修四厭離法(人身難得、壽命無常、業之因果、輪回過患)生起解脫輪回之出離心,此乃一切乘法之基礎。若未具圓滿出離心,即使一時興起投入實修,亦難久長。依照昌根阿瑞仁波切之龍欽傳承,首先于座上思維、觀察人身難得等法義,當妄念漸息,心疲倦時,將心安住在平靜狀態。此爲不了義見解之安住,然初行者可以暫時如是樹立見解。
四、循序漸進,持之以恒
如今,吾等已受持如此殊勝法要,能否追隨曆代傳承祖師成就完全取決于自身是否依教精進修行。而修行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行者需要生生世世以生命實踐正法。若以急功近利之心態滿足于聞思少許法義、接受名言灌頂,妄想一蹴而就,解脫則如癡人說夢。故吾等不僅應當深入思維法義,更重要的是將法義納入心相續而付諸實修。
我的心願是:大家今天聽聞了大圓滿無上竅訣法之殊勝教授,回去以後要總結法義並不斷地修。首先了解上師所講的修法方法是什麼?其中的關鍵環節爲何?照此實修一段時間後,再反觀自心:我謹遵師教如理細致地精進修行了嗎?我修法的見解如何?上師講授的每一步環節,我哪些做得好應該繼續努力?哪些做得尚有不足,如何完善?還有哪些法義我理解尚不到位或者難以做得圓滿,需要到上師面前進一步請教?
在家居士因兼顧生活和事業,雖難以同僧衆一般全身心投入實修,亦應盡量摒除世間瑣事,每天最少要有叁個小時用在修法之上。修法勿操之過急,第一個月時間短一點,下個月時間再長一點,如是循序漸進精進實修,不要退轉,日久功深,必得善果。
五、略述傳承
今天所傳講的法是2005年1月24號喇嘛仁波切爲我們傳講的筆記。上師的每一句話都是金剛語,我一字一句記下來,相信傳承是清淨的。傳承分爲心印傳承、表示傳承與口耳傳承,本法乃口耳傳承。
自普賢王如來,經龍欽甯提派曆代傳承祖師——仁增嘎繞多傑(極喜金剛)、蓮花生大師(白瑪炯涅)、布瑪莫紮、無垢光(龍欽繞降)尊者、智悲光尊者(晉美林巴、持明無畏洲)、如來芽尊者(晉美嘉依聶格)、華智仁波切、龍多·丹比尼瑪仁波切、堪布昂瓊仁波切、昌根阿瑞仁波切、喇嘛仁波切(被諸多高僧大德授記爲無垢光尊者和龍薩娘波尊者之化身)以瓶灌瓶般圓滿無余遞傳至今,傳承法脈之清淨,猶如鑽石珠鏈未有間斷、染汙,每一位傳承祖師均爲圓滿證悟之大持明成就者。如今,我等大恩根本上師喇嘛仁波切將如此殊勝正法傳給我等十萬弟子,以此如法精進實修,決定成就,這是絲毫無需疑惑的!
昌根阿瑞仁波切乃我等傳承祖師堪布昂瓊四大心子之一。他作爲昌根寺之寺主,雖享有優裕的生活條件,然厭離一切俗務,他說:“吾孑然而生,孑然而死。今生縱貴爲郡主、富甲一方、無數眷從,臨終亦無實義,故唯修法爲要。”遂散盡一切資財,不顧衆人百般勸阻,只身前往無人的空谷修行(後只有阿沖恩珠尊者和喇嘛仁波切兩位侍者陪伴左右),直至84歲圓寂。在亞青附近的山上有一座破舊的小房子,就是阿瑞仁波切閉關之處。阿瑞仁波切臨終時,房子裏只有一點點酥油和奶渣,火爐上壓著叁角錢,余無一物——大持明者阿瑞仁波切的一生都是這樣度過的。
喇嘛仁波切與阿瑞仁波切宿有甚深因緣。往昔,阿瑞仁波切于夢光明境界中點燃一盞燈,此燈燃起照亮整個法界。第二天,17歲的喇嘛仁波切第一次拜谒阿瑞仁波切,阿瑞仁波切非常歡喜,曰:“汝乃吾之心子,未來必當高樹大圓滿無上竅訣法之法幢,利益無量衆生”。隨後,喇嘛阿瑞仁波切自23歲開始,以生生世世永伴依止不離之重誓跟隨阿瑞仁波切42年,事師爲佛陀,身口意叁門無余供養上師,從未對上師生起過刹那的分別心。無論上師說何言,皆視爲金剛語;傳何法,皆尊爲勝教義。無論爲上師做什麼,例如擠奶、撿牛糞等等瑣碎的事,喇嘛仁波切都親力親爲,以歡喜心立即成辦,惟願師喜。非僅如此,喇嘛仁波切不論做什麼,心都在修法的狀態,恒時護持正念,未曾散亂。喇嘛仁波切堅信,只要毫無保留地聽從上師教誨,依教奉行,就能淨除業障,決定成就。
阿瑞仁波切圓寂前,對喇嘛仁波切說:“汝乃吾之殊勝心子,我今即往刹土,汝切莫悲痛。我昌根阿瑞和你喇嘛阿秋早已相應,我的心就是你的心,如如一體,無有分別,亦從未分開。從今乃至生生世世,我和你永不分離!”喇嘛仁波切爲我們講授這段往事時,欣慰地說:“我一生無余奉獻自己的叁門供養上師,上師圓寂前賜予我如此殊勝的授記,我無比歡喜!在我心裏,沒有痛苦。”
前行
在座的各位有的在修上師瑜伽,有的在修成熟口訣法等等,但是不論修何種法門,首先應該懂得如何打坐。打坐分爲前行、正行和結行。今天首先傳講前行。
前行總分爲四:前行之前行、入座前行、共同外前行和不共同內前行。
一、前行之前行
1.地處清淨
依叁清淨法選擇身語意叁門安定、平坦之所,如人流穿梭、動物出沒、山高險峻、古怪神秘之地不宜修持禅定。
2.入座前准備
爲了摒除外緣幹擾,順利圓滿禅修,入座前尚需做如下准備:
(1)先處理好一切瑣事
如:喝水、如廁、擤鼻涕、關閉手機、交待家人此時來電話暫時不接聽;如有緊急事務,則先迅速處理完畢等。
(2)食勿過飽,衣勿過暖
可用衣被適當覆蓋腰部以下身體,特別是膝蓋,以適度保暖(過暖則易昏沈,過寒則不利身體健康)。
(3)略事活動
如果感到身體有些僵硬,可以適當活動肢體後再入座。若感昏沈,可用冷水洗臉等方法先令清醒後,再入座。
(4)准備坐墊
坐墊較舒適,然亦不可過于安適反易昏沈。
(5)入座發誓
…
《大圓滿無上竅訣修法——禅定之前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