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柰女耆婆經(白話文參考)▪P2

  ..續本文上一頁你才得以重生。”父親于是打開容器,拿出蟲來給小女看。小女看後,大爲驚訝恐怖,深深地爲自己感到僥幸,她說道:“耆婆竟然這般的神奇,我該如何報答他呢?”父親說:“耆婆和我約定,說今天要來。”

  片刻時間,耆婆便來了。小女大爲歡喜,出門供奉迎接。她向耆婆的腳,頭面禮敬,長跪叉手著說道:“我願意作耆婆的奴婢,終身供養您,以此報答再生之恩。”耆婆說:“我是醫師,周遊治病,沒有固定的居所,如何用得了婢女。你如果想要報恩的話,就給我五百兩金子吧。其實,我也不需要這些金子。之所以向你要,是因爲凡是人學道,理當感謝老師。老師雖然沒教我什麼,但我曾經是老師的弟子。如今將你謝我的金子,拿去給老師。”于是,小女供奉給耆婆五百兩金子。耆婆接受金子後,轉而給了老師。

  耆婆因爲對國王說,要暫時回去探望母親,便到了維耶離國。國中又有迦羅越,家中的男孩喜好習武。他製作了一頭木馬,高七尺多,日日練習學騎馬。他擡起腿,開始學習上馬。剛剛能夠上馬,就長時間地增加練習。男孩忽然從馬上翻下來,摔在地上死了。耆婆聽說後,便前去。他以藥王照看男孩腹中,只見男孩的肝被撞到後側,氣郁結著不通暢,所以導致了死亡。耆婆再次拿金刀破開男孩的腹部。他把手伸入男孩腹中,探摸著將肝向前安置還原。之後,以叁種神膏塗抹男孩。一種神膏,用以補治被手碰傷處。一種膏,利于通順氣息。一種膏,主要用以愈合金刀留下的瘡疤。完畢後,耆婆囑咐男孩父親:“當心,不要令他受驚了,叁天將痊愈。”孩子父親領受耆婆的吩咐,寂靜地供養、看守著孩子。到了第叁天,男孩吐氣醒來,樣子如同從躺臥中醒來。男孩坐起身來。片刻之間,耆婆也來了。男孩歡喜地出門迎接,頭面作禮,長跪著說道:“我願意作耆婆的奴仆,終身供養您,以報答再生之恩。”耆婆說道:“我是醫師,周遊治病。病人家,爭著讓我去治療,我如何用得了奴仆。我母親勤苦地養育我,我還沒有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卿(尊稱)若是要感謝我的話,可以給我五百兩金子,我以此報答母親的恩德。”于是耆婆取來金子,奉給了柰女。之後,耆婆又回到了羅閱祗國。耆婆因爲醫活了這二人,所以馳名天下,無人不知、無人不聞。

  南方有一個大國,離開羅閱祗國有八千裏之遠。萍沙王和諸多小國,都向那國稱臣。那國的國王得了疾病,多年不愈。他因爲恒常受苦,所以變得嗔恚,瞪著眼睛要殺人。或有人舉目看他,要遭殺;或有人低著頭,不仰視他,也要遭殺;被他差遣的人,行動遲緩了,要遭殺;走路快了,也要遭殺。侍奉在左右的人,不知當如何安放自己的手腳。醫師合出來的藥,一懷疑有毒,也要遭殺。被國王所殺的宮女、近臣和醫師們,前前後後不可計數。國王的疾病日趨加劇,毒熱攻心,以致他滿是煩惱,氣息短促,如同火焚燒著自己的身體。

  那國王聽說了耆婆的名聲後,即下诏書,命令萍沙王前去召耆婆來。耆婆聽說那位國王殺了許多醫師,大爲恐怖。萍沙王因爲憐惜耆婆年小,恐怕被那國王殺害,所以不願意派去,害怕見到被誅殺。父子倆人相守著,晝夜憂愁,不知如何是好。那時,萍沙王方才想起帶著耆婆,一起前去佛那裏詢問。佛告訴耆婆:“你在前世時,曾與我立下誓約,要一起救護天下人的病。我負責治人的內病,而你負責治人的外病。如今我得以成佛。而你按照本願,生于世間與我相會。那個國王病重,遠來迎你,你爲何不前往呢?你應當趕緊前往救護他去,使用方便他接受的方法,他的病必然得以治愈。那王不會殺你。”

  耆婆承蒙佛的威神力,前去了那大王處,爲他診脈,並用藥王照視。只見那國王的五髒以及百脈之中,血氣相擾,都是蛇蠍之毒,周遍充滿全身。耆婆對大王說:“大王的病可以治療,治療後保證痊愈。然而,我最好能入宮面見太後,和太後商議後合藥。我若是不能見著太後的話,恐怕藥終是不能合成。”國王聽了這話,不能明白話中意思,心中甚想發怒。然而,因爲身患疾病,又先前聽說了耆婆的大名,所以才遠去迎來。期望這必定對自己是有好處的吧,況且耆婆還是小孩,知道他也沒有什麼奸計,所以就忍著性子遷就了。國王差遣宮女宦官,帶著耆婆入宮面見太後。

  耆婆對太後說:“大王的病可以治療,現在就當合藥。但是,最好是秘密地啓動醫方,不要對外宣露,願請太後退避左右侍從。”太後隨即差遣宮女宦官們離去。耆婆問太後:“剛才觀察大王的病,看見大王身中的血氣都是蛇蠍之毒,似乎不是人類所有。大王到底是誰的孩子?太後若是以真話告知我,我今日便能治療。若是隱瞞的話,我就不能治療,病也不能痊愈了。”太後說:“我昔日,曾夜間在金柱殿中躺臥。忽然感覺有一個物體前來壓在我身上。我那時神情恍惚,好像在做夢,又好像醒著,樣子如同夢魇一般。隨後便感覺和那物體發生了關系。忽然間,我醒過來,看見有一條叁尺多長的大蟲,從我身上遊去,我便覺得有了身孕。大王確是那條大蟲之子啊,我因爲羞恥,所以一直未曾開口。童子,(只有)你今日方才覺知,好似神妙。若是這病可以治療,我願將大王的命,托付給童子。今日治療的話,當用何藥呢?”耆婆說:“只有醍醐能治。”太後說:“哎呀,童子!當心啊,不要提及醍醐。大王非常厭惡聞醍醐的氣味,又厭惡聽到醍醐這名字。前前後後,口中提到醍醐而死的人,數以百千。你今日如果提及的話,他必將殺你。你拿這個給大王飲用,他終是不會下咽的,請你還是改用其他藥方吧。”耆婆說:“醍醐治毒,所以毒病討厭聞醍醐的氣味。大王的病若是輕微,染上了其它毒,還有別種藥可以治。但是蛇蠍毒那麼重,又已經充滿大王全身,自然是除了醍醐,終不能消除啊。今日應當煎熬醍醐,令其化成水,讓它變得沒有氣味。大王也就不知不覺,自然將其飲用了。飲藥下肚,必定痊愈,也就沒什麼可憂慮的了。”

  耆婆出宮面見大王,說道:“剛才入宮面見太後,已經開了藥方。今日就將合藥,十五天可以合成。大王,現在我有五個願望,大王若是接受的話,病即可痊愈。若是不接受的話,病不得痊愈。”國王問耆婆,五個願望盡都是些什麼事。耆婆說:“一,但願能夠得著大王藏有的——那些沒被穿過的新衣服,穿在身上;二,但願大王令我可以獨自出入宮門,門衛無人可呵責我;叁,但願大王讓我每天獨自入宮,觐見太後和皇後,莫要禁止呵責我;四,但願大王飲藥時,一時間全部飲盡,莫要中途稍息;五,但願大王將八千裏白象,給我騎。”

  國王聽了這話後,大怒地說道:“鼠悲之子,豈敢求這五個願望?速速給我一一解釋。若不能解釋的話,現在就打殺你。你爲何要我的新衣?是否爲了要殺我,所以穿著我的衣服,訛詐成我的樣子?”耆婆說:“合藥的時候,應當十分潔淨,而且受持齋戒。然而我來這裏的日子已久,衣服都披著塵垢。所以,想要大王的衣服穿在身上,用以合藥。”大王心得開解,說道:“這般的話,倒還很好。”

  “你爲何又要獨自出入宮門,叫人不要禁止呵責你?是否想搬兵來攻殺我?”耆婆說:“大王前後受差遣的醫師,都受到嫌疑。他們中沒有人可被大王信任、受托,還遭受誅殺,大王因此不肯服用他們的藥。群臣大小,都說大王必定又會殺我。大王得病,甚是害怕外人心生作亂。大王若是令我自由出入,不見他人禁止呵責。外人不論大小,便都知道大王信任于我,必定會服用我開的藥,因而病必將痊愈。那麼外人也就不敢再生逆亂之心了。”王說:“很好。”

  “你爲何要每天獨自入宮,見我的母親以及皇後?是否想要行淫亂之事?”耆婆說:“大王前前後後殺人甚多,下面大小臣子心中各懷恐怖,都不願意看到大王得著安隱,所以沒人可信任。現在又需要與他人共同合藥,若是因爲我的一不注意,旁人趁機投了毒藥,這就不是小事了。我想天下可信任的人,又對大王恩情無二的,只剩太後和皇後了。爲此我要入宮,面見太後和皇後,並和她們一起合藥、煎藥,十五天藥才熬成。所以我要日日入宮,掌握火候,熬煉藥劑。”王說:“很好。”

  “你爲何要我飲藥時,一時間全部飲盡,不得中途稍息?是否想在藥裏下毒,恐怕被我察覺?”耆婆說:“藥的劑量有數劑,氣、味應當匹配。如果中途稍息的話,那麼氣就不相續了。”王說:“很好。”

  “你爲何想要乘坐我的白象?這頭象是我國中之寶,一天可行八千裏。我所以能以威力降伏諸國,正是依賴此象。你要乘坐它,是否想把它偷回家,和你的父親一起來攻打我的國家?”耆婆說:“只有在南界山中,才有這神妙藥草。而那山離開這裏有四千裏遠。大王服藥,應當尋求此草,反複服用。所以要乘坐這頭白象,前往采藥。早晨去,傍晚回來,令藥味相續。”王心中大爲開解,全都接受。

  于是耆婆開始煎煉醍醐,十五日得成。醍醐化如清水,總共有五升。耆婆和太後、皇後一起,捧著藥出了宮,對大王說:“可以服用了。願請鞁白象(象身上鞁座),預置在殿前。”大王接受了請求。王只見藥如清水,起初藥聞起來沒有氣味,大王也不知道這是醍醐。又加上太後、皇後,親自在場合藥,所以相信這藥沒有毒,便按照與耆婆的約定,一服而盡。而耆婆乘坐著白象,直接回往本國。耆婆正騎著象行到叁千裏處,因爲年小力薄,不堪忍受疾速地猛趕。他頭昏眩暈,又十分疲憊,便止步于山間,躺臥休息了。過了中午時分,大王打嗝,聞到吐出的氣中有醍醐臭,便大怒罵道:“小鼠崽子,竟然以醍醐來陷害我。我就奇怪,那小鼠崽子爲何要向我求白象,原來正是想叛我而去。”

  國王有位勇士大臣,名叫“烏”。也只有“烏”的神足步行,可以趕上那白象。國王對烏喚道:“你趕緊前去,把那小鼠崽子給我活擒來。我要親自看著他被捶殺。你的本性常起貪心,因爲貪于飲食,所…

《佛說柰女耆婆經(白話文參考)》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