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諸上善人俱會一處──西方寺淨土法門座談會▪P4

  ..續本文上一頁說:我們知道在我們的世界裏面,其實有幾個不同的空間,陸地的空間:森林、土地、都有好多動物在生活的啊!深海的空間:有魚、蝦、蟹等生活在其中;假如有些動物在深山裏面,根本一生也沒有見過海洋;現在你跟牠說;有一個空間是這樣的,有魚、蝦、蟹生活著,而且在那裏遊來遊去,環境好優美。牠們是不會相信的,因爲牠們沒見過,沒聽過,也不知道有這事發生,所以牠們不會相信。

  反過來說,好像深海的漁類,譬如平時我們所食的什麼「斑」、什麼「斑」,如果你對牠們說,陸地上有很多有趣的動物在走,四腳爬爬的,而且更有一些在天上飛,牠們會以爲你騙他,因爲牠們的世界是這樣的,牠們不明白有另外一個世界,跟牠們完全不一樣。這個是很簡單的例子,這是現實的情況。我們可以見到幾個不同的空間,這些空間完全是很不同的;假如有人跟你說,離開這裏有另外一個世界,這個世界非常的完美,有很多好東西;你不相信,就是因爲你看不到,不知道。就像陸地的動物看不到深海的世界一樣,所以我們對看不到的東西,不可以否定它的存在,就算不認同它的存在,起碼也不要否定它。

  其次,可能在同一個空間裏面有第二種的生命與我們並存在一起。有些是所謂幽靈、鬼類存在著也不定,我們看不到,不知道啊!譬如說,有時候你在寺院裏面會見到有一些壇城,不知道你有否見過這些照片,很多、很多人都見過,在照片後見到裏面有很多、很多的壇城,顯示出空間裏面有種種異像的出現。其實以科學角度來看,這個空間是超過叁度空間的多圍空間;四圍、五圍、六圍,實是存在的,只是我們看不到而已!換句話說,這個空間是叁度空間;長、闊、高,但當如果這個平面是二度空間,而空間是叁圍,一個平面在這裏、另一個平面在那裏;這兩個平面,是兩個二度空間,如果有生命是生活在這二度空間裏面,便看不到另外一個二度空間了,但若這兩個二度空間是平衡的話,就有一個交叉點,但在這個平面,如果另一平面不是平衡的話,是斜的話,便有機會相遇,在交叉點那裏,這裏可轉到另外一處。嚴格來說,在四度空間裏面有很多叁度空間,即叁圍裏面很多二圍;二圍裏面很多一圍;四圍裏面很多叁圍,若進一步說,在這個世界裏面有很多四圍空間存在的話,就有很多不同的叁度空間存在著;而在四圍空間裏面,一定是有很多不同叁度空間存在的,只是互相之間看不到,但互相之間,假如有交叉點的地方,便可以在一個空間去到另一個空間,這個是科學完全可以接受的,而且亦不可以反對這個事實。

  

  問題就是在這裏,如果世界真是有很多其它叁度空間,而我們看不到的話,這是有可能的,所以,也就是說,其實有很多佛的世界,只是在不同的叁度空間而已!譬如說,東方藥師佛的琉璃淨土在這一個空間,而彌勒佛的淨土則在另一個空間;這些空間其實跟大家很接近,只是你看不到他,他又看不到你,就好像陸地跟深海的距離很近,只是大家看不到。不過有些生命,譬如一些兩棲動物,牠既能在海裏面生活,又能在陸地上生活,並且會飛,好像海鷗一樣,入水又得、飛行又得,牠叁度空間都知道了。我們人類也都知道有水、有陸地、有天空,我們都比深海動物接觸得多,嚴格來說,其實空間裏面,有幾個不同的叁圍空間;空間內可能是菩薩居住的地方,同時空間之間有很多的交叉點,如果有能量的話,就很容易透過這交叉點去到另一個空間,你不需要行十萬八千裏,更不需要由這裏坐飛船經過很漫長的時候才能去到另一個地方,因爲其實兩個地方是有交叉點的,只要能夠經過交叉點去就非常容易了。

  同樣道理,到臨終時,得到佛菩薩的接引,很不是很困難?其實並不是很困難,因爲空間與空間是有交叉點的,經過交叉點便非常容易了,所以這是很科學的,只是我們看不到、不明白。因此,我自己非常相信釋迦牟尼佛,他是不會騙我們的,他指出一條非常好的道路,教我們用最簡便的方法,去到更加理想的境界,在那裏擺脫我們目前一切的煩惱,心安靜修!有很多善知識、佛菩薩扶持我們在那裏修行,令我們能夠得得自己的正慧,將來返到娑婆世界普渡衆生。既然釋迦佛提出這樣好的方法,我們爲何要懷疑他呢?我們不會懷疑他!一個好的佛教徒不會懷疑釋迦牟尼佛所說的話,所以我絕對相信!

  他教我們的方法有很多;如《觀無量壽經》裏面所講的,十六種觀想:八功德水想、蓮花想、像想、阿彌陀佛想、好多的想,每一想都有解釋阿彌陀佛種種依、報莊嚴的狀況,我們要明白一個這麼殊勝的地方,要去那裏必須具備叁個條件,要有善根、福德,還要有因緣;無緣是根本去不了,這些在《觀無量壽經》中都有詳細說明!不過,雖然有些人沒有善根,但假如有因緣的話,一樣可能去得到,所以往生淨土分爲「叁輩九品」:上品叁生、中品叁生、下品叁生;下品叁生是壊人,他沒有善根、沒有福德,但是他有一個很殊勝的因緣,如臨終的時候接觸到佛法,或遇到善知識爲他講說佛法,他就有機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淨土!但是這些惡人是不會幹擾到西方極樂世界其它的衆生的,爲什麼呢?因爲他雖然去到那裏,但是坐在蓮花裏面,而蓮花沒開,一直困在蓮花的囚牢裏面;囚多久就要看你作了多少業;在那裏囚一天,亦即西方極樂世界的一天,即相當于娑婆世界一個劫,業重的可能囚在裏面幾十天,哇!好長的時間啊!可能已經幾十個劫了!在這麼多個劫裏面,他不會做壞事,只是在那裏修行,一直修、一直靜化,修到他完全純靜了,因緣到了,蓮花才會開,才有機會接觸到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聽他們說法;慢慢、慢慢才有機會,所以說,他出來要待時日。剛才方丈大和尚說得對,在西方極樂世界裏,見到的所有生命都是善的,其實裏面有些坐在蓮花囚牢裏的,雖然未做到善人,都有機會在那裏繼續修行;也就是其「下品叁生」不善的人都有機會。

  所以這是釋迦佛、阿彌陀佛非常大的慈悲心!雖然你做了壊事,但都有這個緣,有機會去到西方極樂世界,聽到善知識,聽到佛的說法。換句話說,你雖然業障未清,但仍可以帶業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但要在蓮花裏面坐一段時間,洗淨了所有的罪業以後,蓮花才開花,才能出來見到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以這一點來看,我想到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實在是非常、非常的慈悲!「上品上生」當然是最好了,一去到便見到了佛;其實上品中生亦可能要在蓮花裏面坐一段短的時間,才能見到佛;而越下層的,就要在蓮花裏面坐更長的時間才見到。所以,能夠接引善人是最好的,不過不善的人都有機會;我覺得這實在是非常、非常的慈悲!

  

  因此,西方極樂世界是我們的一個理想,我們可以看見這個世界實在是非常之不開心、不如意;但開心的事其實都不是真正的快樂,因爲這些快樂都是會改變的,都是有條件的,所以都不是真正的、永恒的快樂;真正的快樂是不受條件所影響、所限製的,這才是真正的快樂──是心的安甯自在。當我們去到極樂世界的時候,才能得到這種快樂;這種快樂是沒有條件的,但人世間所謂的種種快樂,全部都是有條件的,比如說:有些人很喜歡吃東西,覺得吃是一種享受,但這種享受是有條件限製的,假如我現在已經吃得很飽了,就無法吃下去,即使是魚翅、燕窩、鮑參翅肚,你見到都會怕,不想再食,如果迫你再食下去的話,你也不可能再吃了,這時,你就不會覺得吃是一種享受,所以享受食物是受條件限製的。

  

  因此,我感覺到任何世間的快樂,都是有條件的限製的,例如;孫子小的時候很可愛,長大至十幾歲的時候,就開始有少少反叛;再長大一點,孫子竟然:「說不要幹擾我,我有自己的生活!」再問多兩句,便不高興了。你自己也感到不高興,在小孩子成長的過程裏面,我們要明白一切都在變化之中,你現在與孫子的歡樂時光,到一段時間之後,就會改變了,你對孫子那種開心、童真的快樂,慢慢地,就會變成對他們長大後的成就而感到快樂。如果他們肯信佛、肯做善事,你可能會感到特別快樂。

  但是,一個人感覺快樂、不快樂是隨著時間改變而改變的,而世間上的快樂與不快樂,何嘗不是一樣?既然這樣,我們爲何要留戀這些不真實的快樂,並爲了失去了它而感到不快樂?若放長遠一點來說,我們所追求的是心安自在,不受環境、條件所影響,這才是真正的快樂。所以,世間的快樂或不快樂,都是短暫的,不會永遠的,所以如果我們不肯相信佛所說的話,不肯跟著佛所指示的方法去修心的話,實在是非常愚蠢的,因爲無論人怎樣聰明才智也好,怎樣努力去做好,都不能擺脫生、老、病、死;如何能擺脫生、老、病、死?唯有靠修行才能做得到,即使你修行修得多好,都要借助他力,就好像遊泳一樣,即使你多懂得泳術,如果抛你落海,一天、二天、叁天,時間久了,你始終都捱不住,你的體力都無法支持下去,你必需要拿著東西,例如拿著水泡,才會安全些,這就是靠他力來幫助自己。

  爲什麼西方宗教的天主教那麼受歡迎?就是因爲有他力,因爲他們相信有個主(上帝)在幫助他們;幫助他們、拯救他們去到天堂。同樣道理,我們佛教也有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把他們當作是我們的水泡便好了,憑著他們,就可以擔保我們必定去到西方極樂世界淨土!單靠自己的力量是去不到的,也就是說,如果單靠修行,想今世成佛,差不多機會是微乎極微的,就算是投胎之後再修,修好多世、好多劫,也未必會成功,因爲這個世界的誘惑實在太多了,幹擾太多令我們無法好好地靜下來修行,所以如果能夠離開這裏,透過阿彌陀佛的大願,靠上面所說的叁個大水泡(西方叁聖),就能夠帶我們去到更加理想的環境裏修行;那裏保證我們不落叁惡道,而且有機會因緣及聽經聞法及修行,所以這個途徑是最方便的、最…

《諸上善人俱會一處──西方寺淨土法門座談會》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