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段生死,把見思惑一破完,坐在“無事殼”裏。什麼叫無事殼啊?就是抓住涅槃這個本體不放,證了體了,不出來了。站在那裏覺得:哎呀!“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我自橫刀向天笑,生死去留兩昆侖”,不管別人的死活了!
但是大乘禅宗絕不可以這樣做!爲什麼不可以這樣做?因爲你的生命還有更加豐富的內容等待你去發掘!你到這個份,最多最多就是自己的腳跟才落地,腳跟一落地,還沒有起來走路,你的腳跟不是白落了?所以證得這個“體”以後,後來的起用才是參悟佛性的要點。
所以當時,他師父就告訴他,你要再向上提!向上提怎麼提呢?還是要在這個上面追究: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也不是離開心離開物離開佛!注意聽喔,這裏面開始有轉折了!我剛才說的,不是心不是物不是佛,把心否定掉,把物否定掉,把佛這個概念也都否定掉,他破本參了!第二個階段,他還是提這種公案,層面不一樣。第二個階段他用功的時候呢,是“不是心”,但沒有否定心,心的存在是自在妙用。起心動念,吃喝拉撒,呵佛罵祖,樣樣都來,都是當下的全體顯現。這個時候如果你直接承認,恐怕力量不強,所以啊,禅師不把這個迷底告訴你。但告訴你:你還差得遠,繼續參!讓你在這個棱角上再圓融起來,不要處在這個“無事殼”裏沾沾自喜。那麼在這個份上呢,第二個階段的不是心不是物不是佛,絕然不是離開心物佛來看,而在一切心一切物一切佛當中,了如指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個時候禅宗叫做破重關,也就是破本參以後的“牧牛行”。
到了第二個階段他又開悟了,他有一天一下子很高興,說:喔,現在南泉禅師的“叁不心法”,我終于看到了!頭一次看到葫蘆瓜飄動的時候,他自己有受用還不敢肯定,第二個階段,他敢肯定了。他覺得這個時候拿到的是真東西了!因爲心和物他不再否定。諸位,你聽一聽,是否感覺到剛才有不一樣的?怎麼會轉到心和物都不妨礙了呀!剛才還告訴你:一切心、一切妄想、一切概念都是無常的,物質都是虛幻緣起的,當下都是空的,現在怎麼不叫你空了?這個話,我從前講到後有沒有矛盾啊?(有人答:在理論上是沒有矛盾的,在現實當中有矛盾)在當下,諸位試試看,當它轉到現實當中的時候,轉到物和心上妙用的時候,他覺得真是酣暢淋漓!所以他脫口而出,說:南泉這個老賊,他的這點手眼,我早把你看透了!你逃也逃不了了,所謂“明鏡當臺難作弊”啊!有這個通天通地的眼睛啊!
這時候,他來見鐵關禅師。禅師問他:“再繼續提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是個什麼啊?”這裏禅師再問他,不是問他有沒有破本參。諸位要知道,因爲禅師前面已經告訴他:你已經入門了,向上一提你還差得遠。到這個份上,他告訴你,你現在來,我要勘驗你向上一提有沒提到位?有沒有真正明白,佛性在你根塵當中到底怎麼起無邊妙用?他要在這個上面提你。所以他直接就問:不是心不是物不是佛,這是什麼啊?
逆川禅師回答的很巧妙:“地上磚鋪,屋上瓦覆。”磚鋪在地上,瓦蓋在房頂上,信口拈來啊!諸位瞪著眼睛,呼吸著這個空氣,聽著電風扇的聲音,這一切非常現成。在這個現成當中你看看,從“不是心不是物不是佛”這個一問出來,就前面這個破本參過程,他要把你身心全部否定掉的!不要以爲他師父問不是心不是物不是佛是隨便問!這叁個“不”一出來,就把你在娑婆世界六根六塵立腳的腳跟全部斬斷掉了!你沒有地方立錐了。諸位問問自己看:在哪裏立足啊?不是物,你非說出一個物來,不是違背我所問嗎?所以如果用意識去計較:不是心不是物不是佛,這是啥東西啊?再參究也是不知道祖師問你什麼。
所以他在問你“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的時候,逆川禅師就告訴你:很簡單,我現在已經不同往日了。往日只是大地平沈,虛空粉碎,我現在的大地不平沈了、虛空也不粉碎了。諸位,原來是“無我無人無世界”,現在是“有花有月有樓臺”了!萬象影現中,一派生機!所以在這個上面呢,他回答的很自如,非常生活化的。到了這個時候,還有什麼南泉不南泉呢?
他師父再問:南泉在什麼地方呢?這一問,諸位要知道,考查他兩點:一點是考查你剛才說的“地上磚鋪,屋上瓦覆”,這麼一個直接對境是不是站得住腳?你是聽來的,還是自己證得的,還是自己在走路吃飯當中拈來的,隨時就可以用?勘驗一下,看你腳跟硬不硬
就象馬祖道一禅師當時說“即心即佛”,大梅法常祖師,一聽很高興:即心即佛,我們這顆心就是佛。好了,他就跑到深中打座去,結茅蓬閉關。幾十年以後,馬祖道一派人去勘驗他,看看他怎麼樣?法常祖師問:“馬祖現在好不好啊?”來人答:“馬祖倒是很好,就是他的佛法變了。以前是即心即佛,現在是非心非佛了!”大梅祖師罵了一句:“這個老漢淆惑人心!管他非心非佛,我還是即心即佛!”你看,他的腳跟非常斬釘截鐵,毫不動搖,不會被人一說就隨風轉了。所以他問南泉還在什麼處啊,一方面是看他腳跟有沒有硬。
第二點呢,是看他有沒有真正看到南泉的落腳點?是不是還看到一個法,在這裏執著,還有個東西可看能看的在這裏。因爲修道的人很多就怕的是意會啊!人家說“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實際上最怕的是意會,用第六意識理解過來的,這個是最可怕的。所以要考察他是不是聽來的,問他南泉在什麼處?同時也是咄咄逼人啊!你看到了南泉在什麼地方?你趕緊給我一把抓來!
然後逆川禅師回答得也很巧妙:鹞子過新羅。這是宋朝以後的禅法,機關公案都是這樣的。鹞子是一種鳥,我們後來都把它當作是風筝,放風筝飛過新羅。這一個“過”字,諸位要看仔細,是鹞子,是新羅,都不要緊,問題是一個“過”字,早就過去了。我已經合盤托出,已經給你說了,剛才說的那個“地上磚鋪,屋上瓦覆”,就是南泉的落腳點,我已經告訴你了,你還在這裏追什麼?他是回答老和尚的這麼一種勘驗。
那老和尚呢,抓住一把:錯!給他迎頭一棒!古人說:師不必賢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師,當仁不讓啊!你要有這種氣魄:不管師父說我錯,十方諸佛說我錯,我也要站定腳跟!不是師父鐵關法樞禅師說我錯,我馬上就腿軟了。諸位,如果你修行有點受用的時候,有時候師父勘驗你,用的方法可能不一樣。有時是肯定你,故意露個馬腳,讓你沾沾自喜,你一得意,完蛋了,上鈎了!有時候可能是否定你,其實正是要肯定你!正在否定你的時候,你又後悔了,退回來了,一下子腿軟了,問師父:什麼才是對的?完了,你沒有上路。所以禅宗的這個機鋒,它是當機立斷。看你能不能在這裏當下起妙用?
他這一個“錯”字出來啊,逆川禅師果真厲害,也再來一個“錯”。你說錯,我也說錯!兩個人渾身落草,反正半斤八兩,你要拖我下水,你也別想站在岸上!兩個人啊,就一起眉毛落地。在這個難解難分的時候,機鋒迅利,一般的人如果沒有證到這裏,可能腦子裏一直在轉了:哎呀!這怎麼辦哪?
我錯他也錯!鐵關禅師他早是高手,于是再來兩個“錯錯”!頭上安頭。這個頭上安頭,語帶雙關。一個意思是,咱們兩個彼此彼此,你也錯,我也錯,說可以了,你這個樣子差不多,見地已經沒有什麼問題;另外一個意思呢,是掃除腳印。兩個高人對面相逢,“路逢劍客須呈劍,不是詩人莫獻詩”,遇到會舞劍的人,你把寶劍呈上去,他會管用;如果不是詩人你就不要與他對詩了。所以兩個人到這個份上,最後要把腳印掃掉,所以“錯錯”是掃除前面腳印。這一切的機鋒對語,真修行人,直心道場,該吃飯吃飯,該穿衣穿衣,該回方丈休息就回去休息,幹嘛在這裏羅哩八嗦的,來來去去啊!
所以,掃除腳印以後呢,你看逆川禅師能夠深體鐵關法師的寓意,馬上非常威儀的給他頂禮一拜。用這個動作說明:該幹什麼就幹什麼,師父我還是要頂禮您的!回到現實再也沒話說了。
但即便如此,鐵關禅師還有最後叁個字:“未然也”!
諸位看到這個公案沒有?逆川禅師這麼一禮拜啊,好象已經金印到手,皇帝的寶座已經登上去了。這一登寶座不得了,禅師又給他個下馬威。所以修行人在證得圓教的七地菩薩的時候,他自己就很得意了,覺得世間的煩惱無明都已經破除了,我現在成佛了,馬上就想宣布:我現在已經證道要成佛了!結果佛馬上出現,告訴他:不行!你還得參加學習,要跟佛學習。爲什麼要跟佛學?你過去曾經發願要度衆生的,你現在衆生還沒度,所以你還不圓滿。菩薩說:好好好!我還要學習!只要他發一個要學習的心,不執著成佛的這個念頭,他馬上進入第八不動地。不動地的菩薩,開始把他過去世的菩提心願,全部拿出來實踐。
那麼鐵關禅師最後這一招啊,實際上印證的是什麼呢?就是你(逆川禅師)的禅法已經重關透過。就是破本參明白真心,破重關徹見佛性。佛性是見到了,但是在作用上啊,還沒有圓滿成佛。所以諸位,修行很難啊!見到證到佛性以後,叁大阿僧祗劫才過了一大。第二大是真正是悟後起修,破除無明,四十一品無明在破的過程中,要經第二大阿僧祗劫。第叁大就是等覺菩薩,還要修重玄叁昧,進入九法界衆生的世界裏面,對每個衆生的心行動念都要洞察如掌上圓珠,要清清楚楚。到這個份上,才算真正成就妙覺極果。
所以鐵關禅師對他的期望啊,非常之高。所以最後這個“未然也”,這個“然”字就是“如來”。然也,就這樣。就是還沒有到達如如不動、妙用恒沙之境地,但對比我們這些沒有見性的人,他已經非常的自如了。所以如果按這個境界去看呢,逆川禅師是登地的菩薩,但還沒有到第八地。能見到這個佛性,能把整個佛法的精髓,在師和弟子之間對答如流,沒有露出什麼敗下風來,已經是個大菩薩了!所以看到公案裏的“未然也”,不要小看,以爲:哦,還不是這樣子…
《逆川禅法》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