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禅心密印 第十二章 清淨平等如琉璃▪P2

  ..續本文上一頁有幹擾你,你就覺得你的身心是完全健康,不受傷害的,所以又會貪著空的定境。只有再打破這個空的感覺,粉碎空的感覺。因爲空是遍法界,廣大無邊境;但也要知道,窄也不容針。窄,就是非常窄,非常小。大而無外,小而無內,連一根針也不能容納。就是沒有一法可以在我們的真心上留下痕迹。記住啊,沒有一法可以在我們的真心上留下痕迹。你看,當你的心如虛空,別人一聲響,你被粉碎了一下,于是心裏馬上就生氣了,或者分別心就生起來,這就是你的心已經不清淨了,就留下了痕迹,留下了執著。

  當你智慧很超達的時候——有些人在定到一定的時候,時機因緣一成熟,一聽到一聲巨響;或者也不是巨響,就是一聲響,他就爆炸開來;這一爆炸,因爲他內心沒有痕迹,所以外在所有的聲音,所有的形相,對他來說,就是水中月,空中花,鏡裏影子。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卻沒有痕迹,沒有汙染,身心世界宛然存在。但這種存在的背後是一無所有、一無所執。在真心的本來面目上,沒有留下任何的痕迹。既沒有痛苦的痕迹,也沒有快樂的痕迹;既沒有生死的痕迹,也沒有涅槃的痕迹。把我們腦子裏學的所有概念、所有雜染通通舍棄,而能看清楚自己無量劫以來的一切煩惱、一切習氣、一切因果。現在報爲人,是健康的身體就看到了健康的果報;是多病的身體就看到了多病的果報;是快樂的身體就看到快樂的果報;是痛苦的人生就看到了這是痛苦的果報。在一切果報的緣起下,你看不到任何的痕迹。

  

孤獨生命的依靠

  心心心,不可尋。你想尋找這個真心,實際上是我們帶著錯誤的眼睛,帶著一個錯誤的心態。就象一個老太婆,他的兒子去世了,已經火化了。她因爲舍不得兒子的去世,受到了強烈的刺激,所以在她的觀念當中,還覺得兒子應該活在世上,于是挨家挨戶,到處去找兒子,一直找。人們都沒有辦法,束手無策,因爲大家都知道她的兒子是去世了。大家都不能理解,爲什麼她還會找兒子,明明去世了。所以大家都給她取個名字,說這是瘋子,她已經瘋了。我們也看她是瘋了。但是有一個人就想起來,我們人是沒有辦法幫她解決問題了,也許佛陀會有辦法。佛陀聽到了以後,佛陀就去看見了這個女人。在老遠的地方,佛陀就喊她:媽媽,你在哪裏?這個失去兒子的母親,聽到兒子喊她媽媽,就非常高興,跑過來抱住佛陀說,兒子啊,我終于找到你了。佛靜靜地在她身邊,然後扶著她,讓她坐在臺階上,跟她講人生是有生、老、病、死的;我並沒有離開你,你看你誤以爲我已經離開你了。母親慢慢地恢複了正常的心智。她知道兒子回家了,所以很開心;開心之余,她的心智恢複正常,才看見這是佛陀,而不是她的兒子,所以就馬上向佛陀忏悔。而這個時候,佛已經告訴她,有生必有死,生死是正常現象。

  爲什麼佛陀會叫她媽媽呢?爲什麼佛陀會充當她的兒子呢?我們大家都象失去兒子的媽媽一樣。我們因爲生命沒有依靠,太孤獨了;痛苦的時候沒有人救了,太煩惱了;我們沒有人幫助我,所有的痛苦,只有眼淚往肚子裏吞。人生幾十年,所有的業,都是你自己來承受,沒有一個人能代替你的痛苦,即便你的妻兒子女也是如此。

  所以,佛陀就告訴我們,你實際上是可以找到你的涅槃,可以找到你的真心。那個地方是沒有痛苦的,那是明心見性的境界,是佛的境界。當我們大家聽到這個話,我們很開心,我們知道,我們可以回家,我們可以從痛苦、生死、輪回當中解脫出來。當你滿懷歡喜想解脫的時候,最後你發現,其實那個解脫的境界就在你的心裏。

  因爲你迷失了方向,因爲你失去了兒子,所以到處尋找。我們一直想找一個依靠,想找一個讓自己安心的。事實上你安心嗎?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法能讓我們安心。當我們觀察到六道輪回沒有一法可以讓我們安心的時候,大家想一想,涅槃不就在我心裏嗎?佛是非常慈悲,他對任何一個衆生猶如父母。因爲我們大家在輪回中實在是受了太多的苦,我們自己靜下來看一看,每一個人都象個瘋子一樣。你吃飯的時候在那裏自言自語地說,這個菜好吃,那個菜不好吃;這個菜我下一餐不吃,這個菜我下一餐還要繼續吃。你聽別人講話的時候你會想,他說的是我壞,他說的是我好;我以後要做好一點,我以後要做壞一點;這個人很可惡,我要報仇;那個人很喜歡,我以後跟他多接觸……隨時都被我們的環境、被外境牽擾了。我們總想保護好自己,就象保護自己的兒子一樣,總想希望自己不要失去快樂,但是每一個人從小到大,從老到死,在這個世界不是在製造痛苦,就是在享受痛苦;不是在給別人幹擾,就是在給自己煩惱。有些人爲了修行,而讓自己的家人、朋友都痛苦不堪。你的菩提心,你正常的心智,又到哪裏去了呢?所以我們爲什麼需要發大菩提心,利益一切衆生。

  有些人說,我能夠利益天下衆生,可偏偏不能利益我的家人。這是什麼話呢!很多修行人都會這樣,特別是居士,自己學佛了,家人不學佛,于是給家人帶來很多的痛苦。假如你有佛陀的智慧,你就可以充當你家裏人的媽媽,或者家裏人的兒子。他們需要什麼,你可以給他什麼;但是,你要能夠對他進行治療。

  所以佛是我們的慈父,他觀察叁界之中,一切衆生無非如親子;同時佛陀也都是一切衆生之子,因爲佛陀觀察一切衆生都是自己的父母。只有看到一個健康的人,才會知道自己內心原來有那麼多的煩惱和痛苦和無奈;而我們的煩惱和痛苦甚至蠻不講理。我們除了佛經以外,沒有看到這個世界有哪個人是真正講理的。因爲所有的理,在特殊的環境下,看似有理,實則無理,因爲基本上對生命都沒有真正的尊重。哪怕是有些自以爲很高明的宗教,他認爲異教徒就是魔鬼,就把異教徒或者持不同言論的人判爲死刑,甚至執行“聖戰”,讓這個世界更加充滿了痛苦。這些人他們的心智是強烈地受到了顛覆,而是一個瘋子。

  所以佛陀看每一個衆生的內心,原來就是健康的,都是因爲有了我執,站在自我的狹隘的這個框架當中,不能自在。當我們回歸本來,靜下心來,我們再去客觀地觀察事物,誰,才是這個世界上能夠客觀觀察事物的人?可以肯定地說,只有聖人。因爲聖人標准就是無我。你哪怕在理上認識了無我,確定了無我,你不會以自我作爲出發點,作爲標准,來衡量這個世界或者他人。只有把這個主觀的自我拿掉了,你才能夠産生客觀的看法。所以不要太主觀。如果我們不主觀,把這個想要作主,站在自己的知識結構的層面,來觀察自己人生的這種我執,哪怕在道理上,你給它突破一點,你就是聖人;盡管事情上我們還做不到而在理上你明白了,事相上一定會慢慢地就能做到。當我們的心能觀察一切衆生完全平等,與佛等同無異,你看心,我們自己沒有妄想的時候,大家都已經平等了,更何況破除了我執。

  

清淨平等的生命本質

  你就坐在這裏,就觀察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不管你喜歡的還是討厭的,你觀察自己沒有妄想的狀態,身邊的人也是沒有妄想的狀態,這個時候我們的心都象天空一樣,非常清淨。而這個時候你敢說他的心跟你不一樣嗎?你敢說這個人很討厭嗎?絕對不是。所以每一個人都非常的完美,因爲他的內心都可以象虛空一樣,象天空一樣湛然清淨。你就僅僅體會到這一點,僅僅會用功的人都已經能看到,衆生原來真的是非常平等的。

  而這個時候,你對生命的尊重,就是對佛法的尊重。因爲你看到的,只有在清淨、沒有妄想的狀態,衆生是平等的。如果你看到的不是清淨的狀態,是煩惱的狀態,你用這個人他很有才華去衡量他的時候,他在衆生中是不平等的;你想這個人他很有長相,這個世界也是不平等的;他這個人很有能力,也是不平等的。唯獨他的心沒有妄想的時候,是平等的。

  當你感受到了這個平等,你對衆生才真正地發自內心生起恭敬心。我們見到每一個人,都會象見到佛菩薩一樣,清淨。因爲我們如果沒有妄想了,我們是清淨的;諸佛菩薩沒有妄想了,他也是清淨的。而就在清淨的心當中,你的能量,你的知識,你的智慧,你的定力,是與日俱增的;心胸與日寬闊,行爲與日規整。行爲舉止、興思動念,都不會去傷害身邊的任何一個事物,或者一個人。

  靜靜地感受這種清淨,就已經非常的平等。所以我們才感恩佛陀,他發現了我們生命本質內在,原來都是這麼清淨。就算是有我執的凡夫,當你妄想停下來,都能感覺到這種清淨,何況把我執破除掉,連我也沒有了,不再以主觀的心作爲自己的指導,而是以正法作爲指導。心、佛、衆生,叁無差別,一點點區別都沒有。

  證得了這個體,每時每刻都安住在這個本體當中。你可以確定一下,當你現在沒有妄想,你看到你的身心,是多麼清淨。過去未來一切,都不需去想,不需要去想。就你現在的當下。所以現在的當下,就已經很好,管它地厚天高。

  感受到這種清淨,在我們這個世界是非常圓滿地存在。而這種清淨心,是我們以後成就菩提,成就解脫的重要基點。有人說,假如給你一個支點,你能夠把地球撬起來。告訴大家,假如給我們一個基點,我們能夠把十方法界、諸佛淨土一口吞進。這個基點,就是當你妄想沒有的時候,你去感受身心世界一切清淨,明明了了。

  

濃妝淡抹都不要

  心,不是尋找來的,本來就是這樣。只是我們在心的本來面目上,給它畫了太多太多的色彩。我們忘記了自己的心。我們會把痛苦和快樂、成功和失敗、男人和女人、是非和善惡,全部都畫在我們的心靈模板上。所以,你看到的這個世界只有是非、好壞,人、我、痛苦、快樂,只有這一切的對立和雜亂無章的擺設,你卻沒有看到,這一切畫,全部是在我心靈的…

《禅心密印 第十二章 清淨平等如琉璃》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