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信願——往生正因▪P4

  ..續本文上一頁憶念母親,那母子生生世世都不會遠離。同樣,衆生的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離佛不遠。而且不需要其它方便,憶佛、念佛就自然會心開。

  我們應當切切實實遵照大勢至菩薩的教導,在這幾天當中,好好護持根門,收攝起六根,把心力都投注在念心咒和念佛號當中,時時刻刻憶佛、念佛。佛的大慈悲心能見到我們,我們心裏起的念頭,我們念阿彌陀佛,或者對阿彌陀佛作隨喜、祈禱、頂禮等等,阿彌陀佛悉知悉見。阿彌陀佛是最慈悲的母親,不會不關照、不護念我們這些可憐衆生,一定會全力加持我們的!

  沒有任何懷疑,特別相信修淨土法成就往生淨土的種種功德,這樣念佛,就是如理如法的修行。

  (五)信事

  所謂信事,就是深信我們現前這一念心無有窮盡,依這念心所現的十方世界也無有窮盡。在十方億國土之外,一定有最極清淨莊嚴的極樂世界存在,這是法界中的事實,不是神話,不是編故事。

  就像無法否認娑婆世界的存在一樣,我們無法否認極樂世界的存在。在這個娑婆世界中,的確有種種不清淨的顯現,比如有須彌山、有日月,有山河大地,有六道衆生,有種種生死老病的痛苦,這是一個由煩惱和業感召的世界,不可能因爲你的否定,就不存在六道痛苦的境界。同樣,我們應當相信極樂世界是真實的存在,存在種種淨土的清淨莊嚴,存在器世間的功德莊嚴、有情世間的功德莊嚴,這些都是按照上師阿彌陀佛的願力圓圓滿滿實現的,沒有一絲一毫的欺诳。如果說不清淨的娑婆世界存在,那極樂世界就是更真實的存在,更堅實的存在。因爲娑婆世界只是由有漏業力感召的,而極樂世界是由清淨願力感召的,所以我們要相信《阿彌陀經》、《無量壽經》等經典中描述的極樂境界,都是絕對真實存在的。

  (六)信理

  那麼什麼是信理呢?就是要深信自心本體,深信十萬億國土都不超出我這一念心性之外。深信西方淨土的器世界和有情世界,都是我現前一念心中所現的影像,一切事相不離理體,一切妄即是真,一切他即是自。我的心是周遍的緣故,佛的心是周遍的,一切衆生的心是周遍的,就像一間屋子裏有一千盞燈,每盞燈的光明都周遍整個屋子,這盞燈的光遍入其它燈的光裏面,那盞燈的光也遍入其它燈的光裏面,這樣光光互遍,互相含攝,互相交融,沒有妨礙,叫做信理。

  二、願

  “願”,簡單說,就是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爲什麼內心要厭離娑婆、欣求極樂?因爲這個娑婆世界非常濁惡,充滿痛苦,而極樂世界卻相反,非常清淨,極爲安樂,所以要厭離這個娑婆世界求生極樂世界。

  在娑婆世界,我們每個人都要不自在地轉生,住母胎非常痛苦,就像入地獄一樣。出生以後,短暫的一生又要經曆各種疾病、衰老等痛苦,最後還有最恐怖的死亡。我們的身體從各方面來講,不論因、體、果,都是苦性、不清淨的性。受生時是隨愛受生,自己的識和父母的不淨種子結合在一起,就形成這一生生命的最初位,都是煩惱的産物。而且這個有漏身,裏裏外外都是不淨物,是叁十六種不淨物的組合體,沒有半點精華可言。所以,一旦這個有漏五蘊成熟,身體就現前四大不調的種種病苦和老苦。短暫的一生,大多在痛苦中度過,最後還要無可奈何地死去。人的一生都是苦,死了還要繼續輪回,無休止地流轉。

  但如果往生極樂世界,一切就是大安樂的境界。因爲往生淨土的因是自己清淨的願力,是日日憶佛念佛的淨業,這樣和上師阿彌陀佛的大願相應,在極樂世界的蓮花中化生,是清淨、光明的身,根本沒有有漏身的苦惱,不像在輪回裏,天天都背著這個有漏五蘊的擔子。蓮花化生的清虛之身是沒有疾病的,沒有衰老的,沒有勞累、沒有死亡。既然如此,爲什麼不求這樣的清淨化生呢?

  在娑婆世界,我們人類要生存,就要付出很大辛苦。每天要辛苦地勞作,做種種苦惱的事,來獲取衣食、養家糊口,一生都在辛勞、苦惱中度過。但在極樂世界,一切衣食都是自然化現的,沒有謀求生活的操勞,沒有養家養身的負擔,身心可以完全用在修行上,都是以佛法爲食,以禅定爲食。這樣好的極樂世界,爲什麼不欣求呢?

  娑婆世界的環境惡劣。藏地冬天寒冷,衣服沒穿好,馬上就感冒,要感受寒冷之苦。漢地夏天特別熱,又有蚊蟲叮咬,睡不著,吃不下,做事做不成,念佛念不動,像在八熱地獄一樣,感受酷熱的痛苦。無論熱和冷,都只有強忍受,沒辦法脫離這樣的痛苦,娑婆世界的自性就是這樣。自己的身體中就沒感覺有什麼安樂存在,雖然心裏完全不願意接受這些苦,但還要無奈地感受。在娑婆世界裏,有很多風雨、很多災難,地震、火災、洪水,都是非常恐怖的事。而極樂世界的環境非常清淨、非常吉祥、非常安樂,沒有四季的遷變,沒有寒熱的痛苦,遠離一切災難,清淨的水、清淨的風,一切的顯現都讓身心安樂。沒有城市的噪音,刺耳的聲音,到處是清淨的法音,讓身心當下清淨。在五濁惡世這樣惡劣的環境裏,我們想得到片刻安甯也不容易。而以佛願力化現的極樂世界卻是時時安樂的世界,我們爲什麼不求生呢?

  娑婆世界充滿了邪知邪見的惡友,和這些惡友接觸,只會增長煩惱,染汙自己的心,和他們交談只是講一些輪回話題、無意義的绮語,和他們接觸只會加強惡業習氣。在這樣惡劣的環境裏,很難找到增長修行的清淨因緣。一天二十四小時,時時有墮落的危險,起心動念都是造有漏業,六根時時隨著外境染汙的色聲轉動,要想修行不退非常困難,以自力修行很難保證能得解脫。如果往生極樂淨土,就根本沒有這樣的過患,跟佛菩薩在一起,有阿彌陀佛願力的攝受,有無數不退轉菩薩的攝持,根本沒有退轉的因緣。處處可以聽聞妙法,時時可以修習妙法,加上壽命無量,這樣只進不退,當然證得無生法忍,得到圓滿的成就。這樣的話,爲什麼不求生極樂呢?

  對于這些淨土的功德、穢土的過患,我們必須要了知,否則口上說想往生極樂世界,心裏卻不厭離娑婆世界,還是耽著有漏的身體或家庭,或者執著某個衆生。心裏沒有生起信願,永遠沒有辦法往生極樂世界。我們心裏要厭離娑婆、欣求極樂,才能自在地往生淨土。

  有些人想,我是學金剛乘的修行人,是否不需要修淨土法呢?也有些人想,淨土是一般人或者沒有文化的老太太、老爺爺修的,我有世間知識,又精通佛法經論,是不是我就不必要修淨土呢?有這樣的疑惑,完全是煩惱推動的,或者是著魔顯現的念頭。實際上,淨土法門是顯密共同的一個法,而且密宗的很多高僧大德、傳承上師完全是主修淨土而直接往生極樂世界的。

  藏地也特別重視這個淨土法門。雖然藏地除顯宗教法以外,還有無上金剛乘的修法,但無論甯瑪、薩迦、格魯等的大小教派,均以回向往生極樂作爲很重要的修行。藏地的大成就者也是示現肉身直接飛往極樂世界。藏人一生所做的種種佛事,比如上供下施,持觀音心咒、持彌陀心咒、念彌陀聖號等等,種種善法功德都回向往生極樂世界。這樣的話,我們就知道,在藏地無論大成就者還是一般凡夫都求往生極樂世界。

  大恩上師法王如意寶以深廣不可思議的大圓滿智慧,根據衆多教證和理證再再地贊歎西方極樂淨土法門,在末法時代最適合一切衆生的根機。淨土法門很容易修,往生後功德又非常圓滿,只有造五無間罪和舍棄正法罪的人,不能直接往生,只能將來逐漸往生。其他凡是具足信願,沒有造五無間罪、沒有造舍棄正法罪的人,都特別容易往生,不像其它清淨刹土,沒有那麼高的修行的要求。大恩上師也講,甯瑪派的修行人以大圓滿法爲宗,以西方淨土爲歸,也是以這樣的方式來廣弘佛法作獅子吼的。上師他老人家一生最大的心願,我們都知道,就是接引娑婆世界的一切有緣衆生往生極樂世界,是這樣不可思議的大願。上師老人家還說過,凡是發願的,而且如理如法地修淨土法,依照儀規念完叁十萬遍阿彌陀佛心咒,或者一百萬阿彌陀佛聖號,對過去的罪做忏悔,沒有造下五無間罪、誹謗佛法、破密乘根本誓言等嚴重罪業,具足信願的話,決定往生極樂世界。而且大恩上師加持並保證:凡是與他結緣的衆生都必定能往生極樂世界。他老人家發過這樣不可思議的願,對我們做過這樣的安慰,給過這樣殊勝的教言,也是讓我們著重修淨土法。所以,我們應該發大願,普願天下衆生都能和法王如意寶結緣,出離長劫輪回,直接往生極樂世界,很快圓滿成就無上菩提。

  發願有什麼重要性呢?淨土宗講信願時再再強調發願的重要性。淨土宗第十二祖徹悟祖師在語錄上講:“淨土門中,以願爲最,凡有願者,終必能滿。”他老人家講了一個公案:郁頭藍弗生在水邊樹林下修行非想非非想定,每次快要修成定時,都會被魚和鳥驚動。郁頭藍弗生起了嗔恨心,他就發了一個惡願:“我以後要做飛狸,到樹林裏吃這些鳥,到水裏吃這些魚。”後來他修成了非想非非想定,轉生天上,活了八萬大劫,天報窮盡之後,就墮落爲飛狸。果然惡願成熟,入到森林裏就吃鳥,入到水裏就吃魚。這樣一種惡願和我們的佛性相違,都還有這樣大的作用,八萬劫之後都能滿願,何況我們發稱合本性的善願呢?一定會隨願成熟!

  《神僧傳》裏記載,以前有個僧人,他在石頭佛像前開玩笑地發願:“如果我今生生死不了,願我來生做一個威武的大臣。”後來他果然做了一名大將軍。這樣開玩笑發的願最後都能實現,何況我們以至誠心發往生淨土的願呢?一定會圓滿的,絕對不會空耗。

  《神僧傳》裏還有一則公案:過去有個僧人,通達很多經論,但所到之處遇不到一個向他求學的人。對此,他自己也很感歎。當時旁邊有個僧人,對他說:“你學過佛法,沒聽過“未成佛道,先結人緣”的道理嗎?雖然你對佛法很精通,但沒跟衆生結緣,也沒有用處。”這個僧人就說:“我一生就這樣度過嗎?”這時候旁邊的僧人跟他說:“你有什…

《信願——往生正因》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請入普賢願海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