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菩提道次第廣論中士道講記(上)▪P17

  ..續本文上一頁亦如是說。】

  其余住、坐、臥等叁種威儀也是如此。

  如果一直站立而不行、不坐、不臥,如果一直坐而不行、不立、不臥,如果一直臥而不行、不立、不坐,都會感受大苦,沒有安樂。

  【“難陀,然由彼彼威儀之苦,暫間斷故,遂于余余新生衆苦,妄起樂想。”

  佛說:難陀,但是由于行持那些威儀時的痛苦暫時間斷的緣故,便對其余新生的痛苦生起安樂的錯覺。

  例如挑擔,右肩挑久了很疼,然後換到左肩,覺得有些舒服,這是錯覺。實際上這是暫時間斷了右肩負擔之苦,而左肩負擔之苦正在悄然生起,由于最初階段感覺不明顯,所以誤以爲是安樂。

  比如癌症,通過放射性療法,殺死癌細胞,暫時遏止了癌細胞的擴散,但這種療法卻嚴重衰損身體機能,並沒有從根本上帶來健康和安樂。又如一個補特迦羅,脫離地獄轉生成牛,在烈日下耕地,這並非是告別痛苦,迎來自性的安樂,而是另一種痛苦的開始。又如,精神病人在狂吼亂跳,拿刀到處砍人之後,稍稍平靜下來,照著鏡子傻笑,這也不能稱作是自性安樂。又如上班族周末到酒吧休閑,酒吧裏環境優雅、燈光迷離,營造著浪漫的氛圍,靠著舒適的坐椅,一邊欣賞著歌舞表演,一邊品著飲料果品,緊張的身心松懈下來,似乎非常惬意,但實際上也只是一種新苦的開端,時間一久,身心中單調乏味之苦又會凸現出來。

  總之,在輪回當中,凡夫都是以苦爲樂,當一種苦相轉移爲另一種苦相時,誤以爲現前了新的安樂。實際上,這輪回的本質早被世尊一語道破。

  【“難陀!生惟苦生,滅惟苦滅,生惟行生,滅惟行滅。”

  佛說:難陀,有漏安樂的産生,其實是痛苦的産生;有漏樂受的息滅,也只是痛苦的息滅;當有漏樂受生起之後,只是行苦的産生,第二刹那會産生造作痛苦的自性;當有漏樂受息滅時,也只是行苦的息滅,即造作痛苦的自性的息滅。

  有人提問:依止有漏的樂受時間稍久,最後就會生起苦受,那麼,長久感受有漏的苦受之後,最後會不會同樣也轉成樂受呢?

  以下解答。

  【《四百論》亦雲:“如安樂增長,現見反成苦,如是苦增長,然非可轉樂。”

  《四百論》也說:比如安樂增長後,現量見到它反而轉成了痛苦,但痛苦增長後,卻不可能轉成安樂。

  因此,以苦受增上不會轉爲安樂,證明自性是苦;以樂受增上,反而轉爲痛苦,也證明自性並非安樂,唯是痛苦。

  以上宣說了叁苦、六苦、八苦,這是通于六道的總苦。

  巳二、思惟別苦分叁:一、思惟人間之苦 二、思惟非天之苦 叁、思惟天人之苦

  【第二,思惟別苦有六。

  即思惟六趣每一趣當中各別特有的痛苦。

  【叁惡趣苦,已如前說。

  叁惡趣的痛苦,在前面下士道中已經宣說,應如是思惟。

  午一、思惟人間之苦

  【人苦者,謂饑渴、寒熱不可意觸、追求勞苦,複有生老病死等七,如前當知。

  人間的痛苦,有饑餓、幹渴之苦,有寒熱不適造成的痛苦,即因爲過寒過熱所引起的苦受,有追求生活的辛勞之苦,還有生老病死等七種痛苦。應當按前面所說的八苦、叁苦等那樣去了知。

  【又如《資糧論》雲:“惡趣苦無余,人中亦現有,苦逼等地獄,貧如琰魔世。此中旁生苦,強力于羸弱,製罰及損害,相續如暴流。”

  又如世親菩薩的《資糧論》所說:“所有叁惡趣的痛苦其實在人間也都有它的同分:痛苦逼切等同地獄一樣,比如,遭受酷刑,被割去眼耳、烈火焚身、五馬分屍等;貧乏如餓鬼世界一樣,比如,非洲難民全身漆黑如炭,餓得皮包骨頭,終日惶惶,到處尋找充饑的食物;這人間也有類似旁生界以強淩弱的痛苦,弱者常常受到強者的壓迫、製罰、損害,也有類似旁生的役使之苦,出賣勞動力,一天十多個小時做牛做馬,身心毫無自在。上述痛苦,在人間就如瀑流般相續不斷。”

  【“有因貧乏起,余從不足生,追求難忍苦,一切謀略殺。”

  “有以生活資具貧乏而引起的痛苦,還有不能滿足貪欲所引起的痛苦,前者是窮人的痛苦,後者是富人的痛苦;在追求財富、地位、受用等過程中,會産生難以忍受的痛苦以及一切謀略、暗殺的痛苦,比如,爲了獲取財富、權勢、女色等,身心所付出的辛勞之苦,還有與人競爭、沖突之苦,也有全心投入卻一無所成失望之苦。”

  【《四百論》雲:“勝者爲意苦,庸流從身生,二苦日日中,能壞此世間。”

  人大致有兩類:勝者精英和庸流之輩。總體上,勝者有意苦,而庸流有身苦。這兩種苦每天都在摧壞這個世間。

  有身份、地位的人雖然不必做苦力,但是爲了維持或者增上名聲、財富、地位等,妄想執著比常人多,意苦深重。一般下層百姓爲了生存,身體要承受日曬雨淋、奔波負重、連續操作等勞苦。所以說以這樣的意苦和身苦能摧壞這個世間。換句話說,世人天天都要受到身苦和意苦的逼迫。古人說:“浮生一月之中,可開口而笑,只四五日矣。”說明做人樂少苦多,一生大半都在痛苦中煎熬度日。

  以下兩則文章摘自網絡,來說明人趣意苦及身苦。

  做一個老板、一個企業家,一個成功人士,是當代許多人的夢想,那麼成爲所謂成功人士真有安樂嗎?

  一、選擇之痛苦

  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老板面臨企業發展方向的抉擇,例如,企業到底要不要發展壯大?如果企業需要進一步發展,是自己管理,還是請職業經理人等。這種選擇的痛苦是企業員工所不能體會的。

  二、風險之痛苦

  企業規模越大,風險也就越大。很多時候,老板並不知道自己的做法是否合適或者正確,一旦失利,後果還得老板自己承擔。

  叁、親情之痛苦

  老板的付出比常人多很多。早上八點鍾到辦公室,中午開會或者陪人吃飯,下午接待各種各樣的人,晚上還要應酬,等到回家的時候,小孩和太太都已經熟睡,老板與家人之間基本上沒有溝通和交流,有的人做了老板以後,由于利益的紛爭,兄弟姐妹朋友反目成仇,老板成了孤家寡人。

  四、身體之痛苦

  很多老板不僅工作要動腦,而且還要交際應酬各種人士等,結果肚腩大了,頭發沒了,身體垮了。成功的代價是犧牲了身體的健康和壽命。

  五、孤獨之痛苦

  老板的交際廣泛,但只是表面的風光。由于和家人疏于溝通而出現了裂縫;有了煩惱,不能對家人傾訴,不能跟朋友交流,更不能和下屬說,老板高處不勝寒。不能隨便外出,不能隨意做事,一舉一動都要考慮企業的形象,享受不到所謂常態的快樂。

  六、財富之痛苦

  有了錢比沒錢更痛苦。因考慮財富的安全,吃穿並不比以前更放得開,變相的敲詐隨時發生,黑白兩道都要應酬,大小部門也要“燒香”,誰讓你身價過億?

  七、安全之痛苦

  在經營當中免不了得罪人,老板總擔心自己的生命安全,在家、出外都安排保镖,無法享受常人自由自在的生活。

  八、變態之痛苦

  老板圈子裏流行著一句話:老板們越來越過不上正常的生活,包括不正常的人際關系和心態。比如有的老板會賭博甚至吸毒,有的老板會包養二奶。這樣做法的代價,輕則被敲詐勒索,重則造成企業經營管理的很多漏洞,傾家蕩産。

  九、責任之痛苦

  誰都可以死,偏偏老板不能死。不管老板大小,總是有幾百人、幾千人、幾萬人等靠他生活,如果因他離開而導致企業破産,那麼很多人都面臨著重新選擇崗位,甚至對整個産業都可能會産生影響。

  十、學習之痛苦

  老板本身需要改變、學習,很多老板是又工作又學習,不得不面臨改革的痛苦。

  再來看一看普通人的生活。

  吳嫣梅二十五歲,是北京外來人口,在一家電腦公司打工。每天早晨五點半起床,准備早飯,收拾家務。六點半收拾完畢,吃完早點,出門坐公交車去上班。由于路程遠,路上要耽擱一到二小時。但是由于房租便宜,所以只能這樣選擇。八點半到達公司,收拾公司裏裏外外,打掃衛生。九點鍾正式上班,這時來了顧客要忙著報價,拿樣品給顧客看,顧客不買,還得笑臉相送;顧客不滿意,還得笑臉相陪;顧客砍價,還得據理力爭;顧客買了又挑叁揀四,照樣端茶送水……,工作緊張而繁重。到中午十二點按理應該正常吃飯,但老板規定只有叁十分鍾就餐時間,超時扣工資!沒辦法,只好以方便面充饑,吃得胃裏翻江倒海,難以忍受!二十分鍾用完餐後,十二點半繼續工作,下午收貨款,拿著欠條到處跑,求爺爺告奶奶,王老板說:今天沒錢,改天吧。張老板說:今天給你開延期支票。陳老板說:先給你結一部分,剩下的以後再說。這樣下午就在焦頭爛額中度過,下午六點到了下班時間也不能回家,還得加班把當天出貨、入庫等各項賬目錄入報表,不能錄錯一個小數點,忙忙碌碌,頭昏眼花,萬一出了差錯,還得負責賠償。核對完帳目,將近晚上九點,才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路上一個半小時。十點半到家,做飯、吃飯、洗澡,又用去一個小時,到了半夜十一點半,渾身就像散了架,不知不覺中睡著了。第二天早晨一睜眼,又得重複頭一天的生活。她的朋友如此評論她的生活:“起的比雞早,吃的比豬差,幹的比驢多,睡得比狗晚”。

  午二、思惟非天之苦

  【非天[58]苦者。

  本論按照《親友書》宣說非天的兩種苦——鬥诤之苦和不見聖谛之苦。

  【如《親友書》雲:“諸非天中意苦重…

《菩提道次第廣論中士道講記(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