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士道讲记(上)▪P17

  ..续本文上一页亦如是说。】

  其余住、坐、卧等三种威仪也是如此。

  如果一直站立而不行、不坐、不卧,如果一直坐而不行、不立、不卧,如果一直卧而不行、不立、不坐,都会感受大苦,没有安乐。

  【“难陀,然由彼彼威仪之苦,暂间断故,遂于余余新生众苦,妄起乐想。”

  佛说:难陀,但是由于行持那些威仪时的痛苦暂时间断的缘故,便对其余新生的痛苦生起安乐的错觉。

  例如挑担,右肩挑久了很疼,然后换到左肩,觉得有些舒服,这是错觉。实际上这是暂时间断了右肩负担之苦,而左肩负担之苦正在悄然生起,由于最初阶段感觉不明显,所以误以为是安乐。

  比如癌症,通过放射性疗法,杀死癌细胞,暂时遏止了癌细胞的扩散,但这种疗法却严重衰损身体机能,并没有从根本上带来健康和安乐。又如一个补特迦罗,脱离地狱转生成牛,在烈日下耕地,这并非是告别痛苦,迎来自性的安乐,而是另一种痛苦的开始。又如,精神病人在狂吼乱跳,拿刀到处砍人之后,稍稍平静下来,照着镜子傻笑,这也不能称作是自性安乐。又如上班族周末到酒吧休闲,酒吧里环境优雅、灯光迷离,营造着浪漫的氛围,靠着舒适的坐椅,一边欣赏着歌舞表演,一边品着饮料果品,紧张的身心松懈下来,似乎非常惬意,但实际上也只是一种新苦的开端,时间一久,身心中单调乏味之苦又会凸现出来。

  总之,在轮回当中,凡夫都是以苦为乐,当一种苦相转移为另一种苦相时,误以为现前了新的安乐。实际上,这轮回的本质早被世尊一语道破。

  【“难陀!生惟苦生,灭惟苦灭,生惟行生,灭惟行灭。”

  佛说:难陀,有漏安乐的产生,其实是痛苦的产生;有漏乐受的息灭,也只是痛苦的息灭;当有漏乐受生起之后,只是行苦的产生,第二刹那会产生造作痛苦的自性;当有漏乐受息灭时,也只是行苦的息灭,即造作痛苦的自性的息灭。

  有人提问:依止有漏的乐受时间稍久,最后就会生起苦受,那么,长久感受有漏的苦受之后,最后会不会同样也转成乐受呢?

  以下解答。

  【《四百论》亦云:“如安乐增长,现见反成苦,如是苦增长,然非可转乐。”

  《四百论》也说:比如安乐增长后,现量见到它反而转成了痛苦,但痛苦增长后,却不可能转成安乐。

  因此,以苦受增上不会转为安乐,证明自性是苦;以乐受增上,反而转为痛苦,也证明自性并非安乐,唯是痛苦。

  以上宣说了三苦、六苦、八苦,这是通于六道的总苦。

  巳二、思惟别苦分三:一、思惟人间之苦 二、思惟非天之苦 三、思惟天人之苦

  【第二,思惟别苦有六。

  即思惟六趣每一趣当中各别特有的痛苦。

  【三恶趣苦,已如前说。

  三恶趣的痛苦,在前面下士道中已经宣说,应如是思惟。

  午一、思惟人间之苦

  【人苦者,谓饥渴、寒热不可意触、追求劳苦,复有生老病死等七,如前当知。

  人间的痛苦,有饥饿、干渴之苦,有寒热不适造成的痛苦,即因为过寒过热所引起的苦受,有追求生活的辛劳之苦,还有生老病死等七种痛苦。应当按前面所说的八苦、三苦等那样去了知。

  【又如《资粮论》云:“恶趣苦无余,人中亦现有,苦逼等地狱,贫如琰魔世。此中旁生苦,强力于羸弱,制罚及损害,相续如暴流。”

  又如世亲菩萨的《资粮论》所说:“所有三恶趣的痛苦其实在人间也都有它的同分:痛苦逼切等同地狱一样,比如,遭受酷刑,被割去眼耳、烈火焚身、五马分尸等;贫乏如饿鬼世界一样,比如,非洲难民全身漆黑如炭,饿得皮包骨头,终日惶惶,到处寻找充饥的食物;这人间也有类似旁生界以强凌弱的痛苦,弱者常常受到强者的压迫、制罚、损害,也有类似旁生的役使之苦,出卖劳动力,一天十多个小时做牛做马,身心毫无自在。上述痛苦,在人间就如瀑流般相续不断。”

  【“有因贫乏起,余从不足生,追求难忍苦,一切谋略杀。”

  “有以生活资具贫乏而引起的痛苦,还有不能满足贪欲所引起的痛苦,前者是穷人的痛苦,后者是富人的痛苦;在追求财富、地位、受用等过程中,会产生难以忍受的痛苦以及一切谋略、暗杀的痛苦,比如,为了获取财富、权势、女色等,身心所付出的辛劳之苦,还有与人竞争、冲突之苦,也有全心投入却一无所成失望之苦。”

  【《四百论》云:“胜者为意苦,庸流从身生,二苦日日中,能坏此世间。”

  人大致有两类:胜者精英和庸流之辈。总体上,胜者有意苦,而庸流有身苦。这两种苦每天都在摧坏这个世间。

  有身份、地位的人虽然不必做苦力,但是为了维持或者增上名声、财富、地位等,妄想执著比常人多,意苦深重。一般下层百姓为了生存,身体要承受日晒雨淋、奔波负重、连续操作等劳苦。所以说以这样的意苦和身苦能摧坏这个世间。换句话说,世人天天都要受到身苦和意苦的逼迫。古人说:“浮生一月之中,可开口而笑,只四五日矣。”说明做人乐少苦多,一生大半都在痛苦中煎熬度日。

  以下两则文章摘自网络,来说明人趣意苦及身苦。

  做一个老板、一个企业家,一个成功人士,是当代许多人的梦想,那么成为所谓成功人士真有安乐吗?

  一、选择之痛苦

  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老板面临企业发展方向的抉择,例如,企业到底要不要发展壮大?如果企业需要进一步发展,是自己管理,还是请职业经理人等。这种选择的痛苦是企业员工所不能体会的。

  二、风险之痛苦

  企业规模越大,风险也就越大。很多时候,老板并不知道自己的做法是否合适或者正确,一旦失利,后果还得老板自己承担。

  三、亲情之痛苦

  老板的付出比常人多很多。早上八点钟到办公室,中午开会或者陪人吃饭,下午接待各种各样的人,晚上还要应酬,等到回家的时候,小孩和太太都已经熟睡,老板与家人之间基本上没有沟通和交流,有的人做了老板以后,由于利益的纷争,兄弟姐妹朋友反目成仇,老板成了孤家寡人。

  四、身体之痛苦

  很多老板不仅工作要动脑,而且还要交际应酬各种人士等,结果肚腩大了,头发没了,身体垮了。成功的代价是牺牲了身体的健康和寿命。

  五、孤独之痛苦

  老板的交际广泛,但只是表面的风光。由于和家人疏于沟通而出现了裂缝;有了烦恼,不能对家人倾诉,不能跟朋友交流,更不能和下属说,老板高处不胜寒。不能随便外出,不能随意做事,一举一动都要考虑企业的形象,享受不到所谓常态的快乐。

  六、财富之痛苦

  有了钱比没钱更痛苦。因考虑财富的安全,吃穿并不比以前更放得开,变相的敲诈随时发生,黑白两道都要应酬,大小部门也要“烧香”,谁让你身价过亿?

  七、安全之痛苦

  在经营当中免不了得罪人,老板总担心自己的生命安全,在家、出外都安排保镖,无法享受常人自由自在的生活。

  八、变态之痛苦

  老板圈子里流行着一句话:老板们越来越过不上正常的生活,包括不正常的人际关系和心态。比如有的老板会赌博甚至吸毒,有的老板会包养二奶。这样做法的代价,轻则被敲诈勒索,重则造成企业经营管理的很多漏洞,倾家荡产。

  九、责任之痛苦

  谁都可以死,偏偏老板不能死。不管老板大小,总是有几百人、几千人、几万人等靠他生活,如果因他离开而导致企业破产,那么很多人都面临着重新选择岗位,甚至对整个产业都可能会产生影响。

  十、学习之痛苦

  老板本身需要改变、学习,很多老板是又工作又学习,不得不面临改革的痛苦。

  再来看一看普通人的生活。

  吴嫣梅二十五岁,是北京外来人口,在一家电脑公司打工。每天早晨五点半起床,准备早饭,收拾家务。六点半收拾完毕,吃完早点,出门坐公交车去上班。由于路程远,路上要耽搁一到二小时。但是由于房租便宜,所以只能这样选择。八点半到达公司,收拾公司里里外外,打扫卫生。九点钟正式上班,这时来了顾客要忙着报价,拿样品给顾客看,顾客不买,还得笑脸相送;顾客不满意,还得笑脸相陪;顾客砍价,还得据理力争;顾客买了又挑三拣四,照样端茶送水……,工作紧张而繁重。到中午十二点按理应该正常吃饭,但老板规定只有三十分钟就餐时间,超时扣工资!没办法,只好以方便面充饥,吃得胃里翻江倒海,难以忍受!二十分钟用完餐后,十二点半继续工作,下午收货款,拿着欠条到处跑,求爷爷告奶奶,王老板说:今天没钱,改天吧。张老板说:今天给你开延期支票。陈老板说:先给你结一部分,剩下的以后再说。这样下午就在焦头烂额中度过,下午六点到了下班时间也不能回家,还得加班把当天出货、入库等各项账目录入报表,不能录错一个小数点,忙忙碌碌,头昏眼花,万一出了差错,还得负责赔偿。核对完帐目,将近晚上九点,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路上一个半小时。十点半到家,做饭、吃饭、洗澡,又用去一个小时,到了半夜十一点半,浑身就像散了架,不知不觉中睡着了。第二天早晨一睁眼,又得重复头一天的生活。她的朋友如此评论她的生活:“起的比鸡早,吃的比猪差,干的比驴多,睡得比狗晚”。

  午二、思惟非天之苦

  【非天[58]苦者。

  本论按照《亲友书》宣说非天的两种苦——斗诤之苦和不见圣谛之苦。

  【如《亲友书》云:“诸非天中意苦重…

《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士道讲记(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