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由其性嗔天德故,此等由其趣性障[59],具慧不能见圣谛。”】
如《亲友书》说:“非天意苦深重,(照理来说,非天具有很大的福报和能力,为什么心里还那么苦?)这是因为非天天性爱嫉妒,见到天人的福德胜过自己,便起嗔恚心,所以意苦深重。而且由于非天有趣入自性的障碍,所以非天虽然具有智慧,但是无法见到四圣谛。”
以下解释论文含义。
【此由不忍,嫉天富乐,令意热恼。由此因缘,与天斗诤,受割裂等伤身众苦。】
非天见到三十三天圆满的享受时,内心无法忍受,嫉妒天人的富贵安乐,内心热恼。由此因缘发动战争,与天人交战,有些头被砍断、四肢断裂,有些被天人的金刚、利矛、铁轮等击伤,感受割裂等身体受创之苦。
天界的如意树,根长在非天的境内,果实却供天人享用,所以非天难以忍受,与天人交战,但多数是以非天的惨败而告终。据说天人将宝剑轮系在天象的鼻子上,派出天象,能杀死数十万的非天,他们的尸体从须弥山顶纷纷掉入游戏海,鲜血将海水染得通红。
【此等虽具智慧,然由异熟障故,于彼身中不堪见谛。】
非天虽然也具有一定智慧,但是因为异熟障的缘故,以非天之身就没有能力现见四圣谛。
所谓异熟障,就是一转生到非天趣,自然就具有此障碍,非天的所依身,终其一生也无法现见四谛。
《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九》说:“异熟障者,谓若生处,圣道依彼不生不长,于是生处异熟果生。或有生处,圣道依彼虽得生长,而于其中异熟果生,聋呆愚钝、盲鼓喑哑,以手代言,无有力能解了善说恶说法义,是名异熟障。”异熟障可分为两类:一、转生到某一生处后,就无法修行佛法,在此生处成熟相应的异熟果;二、转生到某生处后,虽然能修行佛法,但在这个生处成熟了盲聋喑哑、痴呆愚钝等的异熟果,只能以手式代替语言,没有能力理解各种善说和恶说的意思,这就是异熟障。在阿修罗道,因为被嫉妒烦恼所障,内心热恼,相续难以调顺,所以法尔无法见到真谛。
以人间而言,有一类人竞争心非常强,虽然擅于经商、争权夺利等,但由于竞争成性,而成为现见无我空性的严重障碍,无法内观,也可以说是人间修罗的障难。
反观自相续,如果现前在因位具有嫉妒烦恼、竞争心等,以此烦恼种子随逐,将来遇缘必定感受非天之类种种的斗争、嫉妒之苦。所以为求解脱,一定要厌离非天的痛苦和苦因。否则,若转生为非天,便成无暇之身,如此空耗、毁坏自己,最后还会堕入恶趣。因此应如《心性休息》中说:“故求善妙寂灭众,当速修持解脱法。”
【《念住经》说此为旁生,《瑜伽师地论》说为天趣。】
《念住经》将非天归类为旁生,《瑜伽师地论》将非天归在天趣当中。
非天的斗诤和不堪见谛之苦,其根源就是行苦。因为五取蕴当中,始终安住着烦恼粗重,所以一旦转生到阿修罗道后,以天界的圆满作为所缘境,会引发猛利的嫉妒、斗争等众苦,如此痛苦必然会发生,无法逃脱。
午三、思惟天人之苦分二:一、欲天三苦 二、上二界粗重苦
【思惟天苦分二:一、欲天三苦;二、上二界粗重苦。】
【今初】
在讲述天苦之前,首先根据《瑜伽师地论·声闻地》宣说欲界天的受用安乐。
《声闻地》说:诸天享受广大的天界富乐,非常惬意。天人的身体内外都非常清洁,没有臭秽,也没有尘垢、筋骨、脾肾、心肝等不净物。天人长久安住在自己的宫殿当中,宫殿分别是由金、银、琉璃所合成,以各种文采绮饰作为庄严,又排布有种种台阁、楼观、窗户、罗网等,非常美观可爱,点缀着珠宝的耀眼光彩。
天宫当中有食树,自然流出青黄赤白四种名为酥陀的美味食物;又有饮树,流出甘美的琼浆;又有乘树,出现种种奇妙的车乘;又有衣树,长出种种细软妙色鲜洁的妙衣;又有庄严具树,显现宝珠、臂印、耳珰、环钏等各种庄严具;又有熏香鬘树,出生种种涂香、熏香和华鬘;又有大集合树,树根深入地下五十由旬,树身高大挺直有四百由旬,枝叶覆盖方圆八十由旬,树上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花香随风飘散一百由旬,逆风也可熏到五十由旬,每逢三十三天四个月的雨季,天人们聚集在大集会树的树荫下,以天界的五欲尽情娱乐;还有歌笑舞乐树,长出歌、笑、舞等用的种种乐器;还有资具之树,长出饮食、坐卧等各种资具,天人们想要受用时,随着自己的心愿和福业,就会自然显现。
天王帝释的普胜殿,在一切天人的宫殿中最为殊胜。普胜殿中分布有一百座楼观,每座楼观中又有一百个台阁,每个台阁又有七所房屋,其中有七位天女,每位天女都配有七个侍女。
天界地面如手掌般平坦,没有高下凸凹。脚踩大地时,就会生起安乐,恒时都有曼陀罗华铺满大地。微风吹去枯萎的花朵之后,又会引来新的天花。
天宫四面都有天街,布局美观,排列整齐,街道清净端严。天宫四面又有四座大门,规模宏伟,天门前有各类的妙色药叉,常常守护天门。又在天门四面有四所林苑,分别名为缋车、粗涩、和杂、喜林。
天人的身体会自然放光,如果天身显现暗相,就知道白昼已经过去,夜晚正在降临,天人们就纷纷在此时休息,各种天鸟也不再和声鸣叫。
在天上,常常听到各种歌舞、音乐、鼓噪以及戏笑等音声,常常见到各种可意的色相,常嗅各种微妙香气,又常品尝种种妙味,又常触及种种天女的最胜妙触,天人就是这样,常被种种欲乐牵着,以放逸散乱,荒度时光。
未一、欲天三苦分四:一、死堕苦 二、悚栗苦 三、斫裂杀害驱摈苦 四、散乱苦
申一、死堕苦分二:一、死殁苦 二、堕落苦
【初死堕苦中有二。】
死堕苦中有二种苦,即死殁苦和堕落苦。
酉一、死殁苦
【死殁苦者,如云:“诸天趣乐虽极大,然其死苦大于彼,如是思已诸智者,莫爱有尽天趣乐。”谓较昔受天欲生乐,将临殁时,五死相现,所起痛苦,极重于彼。】
死亡的痛苦,如《亲友书》所说:“诸天的安乐虽然极大,但其死亡的痛苦更大,如是思惟欲天痛苦之后,智者们不应当希求终将穷尽的天趣安乐。”比较往日享受天界妙欲所生的安乐,天人临死时,现前五种死相所起的痛苦,远远重于前者。
此处的死苦是指现前五衰相的痛苦。
【五死相者,即如彼云:“身色变为不可爱,不乐本座华鬘萎,衣服垢染身出汗,是于先时所不出。”】
五种死相者,就如《亲友书》所说:“一、身色退变为不可爱,本来天身自具光明,临终时天人身光首先退失;二、不能安坐在宝座上;三、华鬘枯萎;四、衣服出现垢染,本来天衣不会沾染灰尘,但临终时天衣染尘;五、身体出汗,天人身体本来不会出汗,但临终时,腋下出汗。”
《本地分》中说:天子临终时,躺在树林之间,眼睁睁看着所有的采女移情别恋,和其余天子一起游戏,内心的痛苦,比刀割还要难受。
【“天趣报死五死相,起于住天界诸天,等同地上诸人中,传报当死诸死相。”】
“这五种衰相以前不曾出现过,每当天子显现五衰相时,其余的天子就会互相传报此消息,犹如人间,辗转传报某亲友行将死亡或者已经现出诸死相的消息。”
《心性休息大车疏》中还说:天人现前死相时,身体恶臭,其父母、亲友会在远处喊他的名字,而且说:“愿你死后生在南赡部洲的人间,在那里行持十善业,将来再投生到这个天界。”如此边说边散花,然后全部离开。只留下天子孤单一人,极为凄惨,犹如人间传染病患者被隔离出人群一样。
酉二、堕落苦
【堕下处苦者,如云:“从天世间死殁已,设若全无少余善,彼无自在往旁生,饿鬼地狱随一处。”】
堕落到下界的痛苦,如《亲友书》所说:“在天界死亡之后,假如没有一点其余的善根,天人会不由自主地堕入旁生、饿鬼、地狱当中的某一处。”
欲界天人都具有神通,能知后世,所以临死之前,又要承受知道自己即将堕落某处的痛苦。如同在离悬崖五百米的地方,小车忽然刹车失灵,快速冲向悬崖,车主会极度恐惧。或如十分钟后,就要被就地枪决的囚犯,恐惧得全身发抖。
《普贤上师言教》说:天人看到转生之处而痛苦时,死亡的痛苦还没有去除,又加上堕落的痛苦,使痛苦增长两三倍。他们大声哀嚎,这种情形要停留七天,三十三天的七天等同人间七百年。回忆起往日的快乐幸福,如今却没有自主继续住留,感受即将死亡的痛苦;又见后世生处的悲惨,感受堕落之苦。遭受这两种痛苦的折磨,天人内心的忧苦已经超过了地狱的痛苦。
下面归纳一下天人“死堕苦”的内容,天人死堕时,五衰现前:原本光耀灿烂的身体变得暗淡无光;原本喜欢的宝座再也无法安坐;身上的花鬘突然枯萎;原本一尘不染的天衣开始沾染灰尘;原本香洁从不出汗的身体开始流汗臭秽;原本属于自己的众多美丽天女无情地抛弃自己,和其他天子游戏享乐。从此永别一切的美好与快乐,如此残酷,令人难以接受。
更可怕的是,如果没有其余善业,死后唯有恶道可去,随后而来的是极其漫长而剧烈的痛苦。
其实由死堕之苦充分显露了天界欲乐的真正面目,天人一生之中的种种美好、享乐全是欺诳之法,并不是稳定不变的真实安乐。如果那些安乐是有自性、有实义…
《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士道讲记(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