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菩提道次第系列——中士道(新廣論講記6)▪P17

  ..續本文上一頁而導致企業破産,那麼很多人都面臨著重新選擇崗位,甚至對整個産業都可能會産生影響。

  十、學習之痛苦

  老板本身需要改變、學習,很多老板是又工作又學習,不得不面臨改革的痛苦。

  再來看一看普通人的生活。

  吳嫣梅25歲,是北京外來人口,在一家電腦公司打工。每天早晨5:30起床,准備早飯,收拾家務。6:30收拾完畢,吃完早點,出門坐公交車去上班。由于路程遠,路上要耽擱一到兩個小時。但是由于房租便宜,所以只能這樣選擇。

  8點半到達公司,收拾公司裏裏外外,打掃衛生。9點鍾正式上班,這時來了顧客要忙著報價,拿樣品給顧客看,顧客不買,還得笑臉相送;顧客不滿意,還得笑臉相陪;顧客砍價,還得據理力爭;顧客買了又挑叁揀四,照樣端茶送水……,工作緊張而繁重。

  到中午12點按理應該正常吃飯,但老板規定只有30分鍾就餐時間,超時扣工資!沒辦法,只好以方便面充饑,吃得胃裏翻江倒海,難以忍受!20分鍾用完餐後,12:30繼續工作,下午收貨款,拿著欠條到處跑,求爺爺告奶奶,王老板說:今天沒錢,改天吧。張老板說:今天給你開延期支票。陳老板說:先給你結一部分,剩下的以後再說。這樣下午就在焦頭爛額中度過。

  下午6點到了下班時間也不能回家,還得加班把當天出貨、入庫等各項賬目錄入報表,不能錄錯一個小數點,忙忙碌碌,頭昏眼花,萬一出了差錯,還得負責賠償。核對完賬目,將近晚上9點,才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路上一個半小時。

  10:30到家,做飯、吃飯、洗澡,又用去一個小時,到了半夜11:30,渾身就像散了架,不知不覺中睡著了。第二天早晨一睜眼,又得重複頭一天的生活。

  她的朋友如此評論她的生活:“起的比雞早,吃的比豬差,幹的比驢多,睡得比狗晚。”

  午二、思惟非天之苦

  【非天[59]苦者。

  以下按《親友書》講解非天的鬥爭苦和不見聖谛苦。

  【如《親友書》雲:“諸非天中意苦重,由其性嗔天德故,此等由其趣性障[60],具慧不能見聖谛。”

  如《親友書》說:非天意苦深重,(照理說,非天有福報、有能力,爲什麼還意苦深重呢?)這是因爲非天天性愛嫉妒,見到天的福德超勝自己,就起嗔心,所以意苦深重。而且由于非天有屬于阿修羅道(趣)自身體性上的障礙,所以雖然有智慧,卻不能現見四聖谛。

  以下解釋論文涵義。

  【此由不忍,嫉天富樂,令意熱惱。由此因緣,與天鬥诤,受割裂等傷身衆苦。

  這是說,非天由于嫉妒心難忍天人的安樂,使心熱惱。由此因緣,與天鬥爭,而遭受割裂等的傷身衆苦。

  非天見到叁十叁天圓滿的受用時,內心無法忍受,致使心意熱惱。由此與天人交戰,有些頭被砍斷、四肢斷裂,有些被天人的金剛、利矛、鐵輪等擊傷,感受割裂等身體受創之苦。

  天界的如意樹,根長在非天的境內,果實卻供天人享用,所以非天難以忍受。與天人交戰,但多數是以非天的慘敗而告終。據說天人將寶劍輪系在天象的鼻子上,派出天象,能殺死數十萬的非天,他們的屍體從須彌山頂紛紛掉入遊戲海,鮮血將海水染得通紅。

  【此等雖具智慧,然由異熟障故,于彼身中不堪見谛。

  非天雖然也具有智慧,但是因爲異熟障的緣故,在受非天身的期間,不堪現見四聖谛。

  所謂異熟障,就是一經受生在非天趣,就具有此障礙,終其一生也無法現見四谛。

  《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九》說:“異熟障者,謂若生處,聖道依彼不生不長,于是生處異熟果生。或有生處,聖道依彼雖得生長,而于其中異熟果生,聾呆愚鈍、盲瞽喑啞,以手代言,無有力能解了善說惡說法義,是名異熟障。”異熟障可分兩類:一、受生在某生處中時,依于彼身不能出生、增長聖道;二、受生在某生處後,雖能修行佛法,但在此生處成熟了盲聾喑啞、癡呆愚鈍等的異熟果,只能以手式代替語言,沒有能力理解種種善說和惡說的意義。生在阿修羅道中,被嫉妒所障,內心熱惱,內心難以調順,所以不能見到真谛。

  以人間而言,有一類人競爭心強,雖然擅于爭權奪利等,但由競爭成性,心不調順,而成爲現見無我的障礙,也可說是人間修羅的障難。

  反觀自心,如果現在有嫉妒、競爭的心態,以此煩惱種子隨逐,將來遇緣就要感受非天之類的鬥爭、嫉妒之苦。所以爲求解脫,要厭患非天的苦及苦因。否則,生爲非天,便成無暇之身,盡其一生,害他害自,終墮惡趣。因此應如《心性休息》所說:“故求善妙寂滅衆,當速修持解脫法。”

  【《念住經》說此爲旁生,《瑜伽師地論》說爲天趣。

  《念住經》將非天歸類爲旁生,《瑜伽師地論》將非天歸在天趣當中。

  非天的鬥诤和不堪見谛之苦,其根源就是行苦。因爲五取蘊當中有苦和煩惱種子安住,所以一旦生到阿修羅道之後,緣著天界的圓滿,勢必引發猛利的嫉妒、鬥爭等苦,無可逃脫。

  

  午叁、思惟天人之苦分二:一、欲天叁苦 二、上二界粗重苦

  【思惟天苦分二:一、欲天叁苦;二、上二界粗重苦。 今初

  講述天苦之前,首先按《瑜伽師地論·聲聞地》講述欲界天的受用安樂。

  《聲聞地》說:諸天享受廣大的天界富樂,非常惬意。天人的身體內外潔淨,無有臭穢,也沒有塵垢、筋骨、脾腎、心肝等不淨物。

  天人長久住在自己的宮殿中。宮殿由金、銀、琉璃合成,以種種文采绮飾作爲莊嚴,又排布有種種臺閣、樓觀、窗戶、羅網等,美觀可愛,點綴著珠寶的耀眼光彩。

  天宮當中有食樹,自然流出青黃赤白四種名爲酥陀的美味;又有飲樹,流出甘美瓊漿;又有乘樹,出現種種奇妙車乘;又有衣樹,長出種種細軟妙色鮮潔的妙衣;又有莊嚴具樹,顯現寶珠、臂印、耳珰、環钏等種種莊嚴具;又有熏香鬘樹,出生種種塗香、熏香和華鬘;又有大集合樹,樹根深深地紮在地下五十由旬處,樹身挺直,高達四百由旬,枝葉覆蓋到方圓八十由旬的地方,樹上盛開著五顔六色的鮮花,花香隨風飄散一百由旬,逆風也可熏到五十由旬,每逢叁十叁天四個月的雨季,天人們就聚集在大集合樹的樹蔭之下,以天界五欲盡情娛樂;還有歌笑舞樂樹,長出歌、笑、舞等使用的種種樂器;還有資具樹,長出飲、食、坐、臥等種種資具,諸天想要受用時,隨自心願和福業,而自然顯現。

  天王帝釋的普勝殿,在一切諸天的宮殿中最爲殊勝。普勝殿中分布有百座樓觀,每座樓觀中又有百個臺閣,每個臺閣又有七所房屋,其中有七位天女,每位天女都配有七位侍女。

  天界地面,平坦如掌,沒有高下凹凸。腳踩在地面時,當即生起安樂。恒時有曼陀羅華鋪滿地面,微風吹去枯萎的花朵後,又引來新的天花。

  天宮的四面都有布局美觀、排列整齊的天街。街道清淨端嚴。天宮的四面又有四座大門,規模宏偉,天門前有各類妙色藥叉,常常守護天門。天門四面又有四所林苑,分別叫做缋車、粗澀、和雜、喜林。

  天人的身體自然放出光芒,從天身顯現暗相,就知道白晝已經過去,夜晚開始降臨。天人們就在此時休息,種種天鳥也不再和聲鳴叫。

  天上,常常聽到種種歌舞、音樂、鼓噪以及戲笑等音聲,常常見到種種可意色相,常嗅種種妙香,常品種種妙味,又常觸及種種天女的最勝妙觸。天人就這樣時時被欲樂牽著心,放逸散亂,虛度時光。

  未一、欲天叁苦分四:一、死墮苦 二、悚栗苦 叁、斫裂殺害驅擯苦 四、散亂苦

  申一、死墮苦分二:一、死殁苦 二、墮落苦

  【初死墮苦中有二。】

  死墮苦有二:即死殁苦和墮落苦。

  酉一、死殁苦

  【死殁苦者,如雲:“諸天趣樂雖極大,然其死苦大于彼,如是思已諸智者,莫愛有盡天趣樂。”謂較昔受天欲生樂,將臨殁時,五死相現,所起痛苦,極重于彼。

  死殁苦,如《親友書》所說:“諸天趣雖有極大的安樂,但其死殁之苦更大,如是思惟欲天苦之後,諸智者切莫貪愛有窮盡的天趣之樂。”意思是說,比較往日享受天界妙欲所生的安樂,天人臨死殁時五死相現所起的痛苦,遠爲深重。

  【五死相者,即如彼雲:“身色變爲不可愛,不樂本座華鬘萎,衣服垢染身出汗,是于先時所不出。”

  五種死相的情形,就如《親友書》所說:一、身色退變爲不可愛,本來天身自具光明,臨終時天人身光首先退失;二、不能安坐在寶座上;叁、華鬘枯萎;四、衣服出現垢染,天衣本不沾塵,臨終時天衣染塵;五、身體出汗,天身本不出汗,臨終時腋下出汗。

  《本地分》說:天子臨終,躺臥在林間,眼看著自己的采女移情別戀,和別的天子一起遊戲,內心比利刀割身還難受。

  【“天趣報死五死相,起于住天界諸天,等同地上諸人中,傳報當死諸死相。”

  在天子顯現五死相時,其余天子就會傳報此消息,如同人間傳報某人快死或已死的諸死相的消息。

  《心性休息大車疏》上說:天人現前死相時,身體惡臭,其父母、親友會在遠處喊他的名字,而且說:“願你死後生在南贍部洲的人間,在那裏行持十善業,將來再投生到這個天界。”如此邊說邊散花,然後全部離開。只留下天子孤單…

《菩提道次第系列——中士道(新廣論講記6)》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