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苦。
無規即不敬,阿阇黎師事。
不樂法谏者,不恭如法語。
聯系親屬念,于親更眷戀。
如是愛對境,評說其功德。
不死分別念,死怖不憂慮。
隨知之分別,盡己所能令,
他曉自功德,思維作上師。
愛他之妄念,于他起貪戀。
害心而接觸,思諸利不利。
不喜無堅固。欲合乃追意。
懶惰無精進,身體懈怠事。
變由煩惱牽,身語皆變化。
食欲不振者,過量身不適。
心極下劣者,說爲心怯懦。
貪結即希求,五種妙欲境。
害心我伴敵,叁時皆無義。
心身沈重故,離作即萎靡。
睡眠掉舉者,心身極不靜。
悔由懊作惡,後由憂惱生。
于谛叁寶等,叁心二意疑。
菩薩斷此等,戒師尤應斷。
已離彼諸過,諸德輕易依,
略說菩薩德,布施及持戒,
安忍與精進,定慧慈悲等,
布施舍自財,持戒利他行,
安忍斷嗔恚,精進即樂善。
定一緣無染,慧擇谛實義。
悲于諸有情,哀憫一味慧。
施財戒安樂,忍美精進威,
定寂慧解脫,悲成一切利。
無余此七法,同依波羅蜜,
獲不可思智,世間之怙主。
聲聞乘中說,聲聞有八地,
如是大乘中,菩薩之十地。
第一極喜地,菩薩歡喜故,
已斷除叁結,生于佛種族。
彼之異熟果,施度最殊勝,
振動百世界,成爲贍洲王。
二地名離垢,身語意十業,
纖塵不染故,自守彼等故。
彼之異熟果,戒度最殊勝,
成爲七寶主,利生轉輪王。
叁地名發光,智放寂光故,
禅定神通起,永盡貪嗔故。
彼之異熟果,勝行忍精進,
明智大天王,遣除欲貪者。
第四名焰慧,放正智光故,
一切菩提分,尤爲修行故。
彼之異熟成,離诤之天王,
薩迦耶見生,盡毀乃智者。
第五名難行,諸魔難勝故,
善知聖谛等,微細深義故。
彼異熟感成,兜率之天王,
能除諸外宗,煩惱惡見處。
第六名現前,現前佛法故,
修行止觀已,得滅增上故。
彼異熟感成,化樂之天王,
聲聞不能奪,能息高慢者。
第七名遠行,數具遠行故,
刹那刹那間,入于滅定故。
彼之異熟成,他化之天王,
現證聖谛故,成大阿阇黎。
第八童子地,不動無念故,
不動身語意,行境不可思。
異熟果感得,一千梵天主,
羅漢獨覺等,擇義不可奪。
第九名善慧,猶如王太子,
因得無礙解,此地慧善妙。
彼之異熟成,二千界梵主,
有情心疑問,羅漢不可奪。
第十名法雲,降妙法雨故,
菩薩蒙佛陀,光明灌頂故。
彼之異熟成,淨居之天王,
無量智境主,殊勝大自在。
如是彼十稱,菩薩之十地。
佛地與彼異,廣大不可量,
于此簡言之,具足十種力。
彼力即一一,如衆不可量,
諸佛之無量,如諸方虛空,
地水火及風,籠統宣說已。
設若因僅此,未見無限量,
于佛之無量,不起誠信心。
故佛像塔前,抑或于余處,
一日叁時誦,如此二十頌。
諸佛正法僧,以及菩薩前,
恭敬皈依畢,頂禮應供處。
忏悔罪惡業,廣修衆福德,
有情之福善,一切皆隨喜。
我稽首合掌,請轉妙*輪,
乃至衆生存,請佛久住世。
願以我作福,已作及未作,
有情悉皆具,無上菩提心。
願衆皆無垢,根圓離無暇,
行爲有自在,正命悉具足。
願諸有情衆,手中具財寶,
資具皆無量,無盡至生死。
願凡諸女人,恒成大丈夫,
諸有情慧目,戒足悉具足。
願有情具色,形妙大威光,
見喜無病疫,長壽具大力。
願皆通方便,脫離諸苦痛,
勤向叁寶尊,富有佛法財。
願修慈悲喜,棄惑平等住,
施戒忍精進,定慧作嚴飾。
願圓諸資糧,相好極鮮明,
不可思十地,不斷而經行。
願我亦具足,彼德余諸飾,
解脫一切過,倍憫諸有情。
願諸有情心,意願皆滿足,
恒常而遣除,一切衆生苦。
願遍諸世界,恐怖之士夫,
聽聞我名號,極度畏懼消。
願以見憶我,聞名諸衆生,
不亂住本性,定得圓菩提,
生生世世中,獲得五神通。
願于諸蒼生,恒常行利樂。
願諸世間界,欲行罪惡者,
悉皆無害心,恒常頓遮止。
願如地水火,風藥曠野樹,
衆生于恒常,隨意而受用。
如命愛有情,勝過愛自我,
衆罪成熟我,我樂予衆生。
縱有一含識,未得解脫間,
我雖得佛果,誓願住叁有。
如是所說福,設若具形色,
盡恒河沙數,世界不能容。
彼是世尊說,理由此亦明,
有情界無量,利彼亦複然。
如是我爲汝,簡要所說法,
你如恒惜身,當以珍愛之。
何者重彼法,實爲愛自身,
若需利所愛,彼成法作用。
故如己依法,如法而修行,
如行依智慧,如慧依智者。
清淨慈具慧,由辯利益說,
誰慮己惡劣,彼亦毀自利。
善知識法相,略說當了知,
知足悲具戒,有除煩惱慧,
彼等若教誨,汝應知恭敬。
依此圓滿規,成就最勝果。
于衆實柔語,安詳具威嚴,
具理不輕毀,自在善妙言。
善調離隨眠,莊嚴心寂靜,
無掉不拖延,無谄決定行。
決定如滿月,光彩如秋日,
深沈如大海,堅固如須彌。
脫離諸過咎,嚴飾諸功德,
有情生存因,成就遍知果。
此法非獨爲,國王一人說,
亦欲如應利,其余衆生說。
爲令自他衆,成就正等覺,
國王于此論,日日當思維。
持戒敬上師,安忍無嫉妒,
離悭無所求,具足利他財。
利濟貧困者,勝攝棄非勝,
恒常持正法,爲得大菩提。
第五品終
《中觀寶鬘論頌》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