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方廣佛入不思議解脫境界華嚴經 普賢菩薩行願品 講記 叁▪P3

  ..續本文上一頁爲這是合理的,只要他認爲是最珍貴的,那他一定會有功德的。

  據說當年的印度阿育王前生是拿了一塊泥供養佛,因爲小孩子在玩遊戲,居然他也得到了做國王的果報。那你想想這個布施的功德到底有多大,當時那些小孩子在拿泥巴去做遊戲的時候,他認爲這是最好的東西了,然後他就把這個最好的東西布施給佛了。所以他能夠有這樣好的果報。其實完全是把我執也給出去了的緣故啊!當然這裏面不僅僅是財供養了,這裏邊參雜著法供養。而法供養的功德更是最勝無比,他可以讓人成佛的,就象剛才所說的,把我執和我慢布施出去。最後自己一無所有了,同時又是最富有的人,最富有的人,應該這樣去理解。

   經典裏經常在說比如《梵王經菩薩戒本》和《維摩經》等許多經典裏都說“諸供養中法供養聖,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最好的供養是布施佛法,因爲佛法是可以布施給我們所有人的法身慧命,讓我們法身慧命得以成就這樣的一種舉措。當然這是最高的供養,最尊重的供養,如果能夠廣修供養的話,普賢菩薩是這樣的,普賢菩薩能夠禮敬諸佛,忏悔業障。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贊如來;那麼我們是不是做一個旁觀者呢?我們也要禮敬諸佛,我們也要稱贊如來,我們也要叁者廣修供養,這是非常關鍵的,學佛無所事事什麼都不做,憑什麼成佛,所以普賢行願就告訴我們要腳踏實地的去做,而不是去說,而不是去看別人,不是去叫別人做。自己要身體力行,自己就該成爲一個當事人,不應該做旁觀者。念佛也是一樣,告訴別人念佛,自己不念佛,那當然很奇怪了,可能這也是一種大公無私吧?自己不念讓別人念,這個很奇怪。如果能夠像普賢菩薩廣修供養的話,我們就會去除貪、嗔、癡等煩惱障。所以要廣修供養。

   貪,我們的貪心誰願意舍啊?那可是我的;那是我的東西,你怎麼能動?所以關于這一點是一種修行的失敗,爲什麼失敗?因爲你不舍出去,你怎麼會有功德?你沒有功德你怎麼會有資糧呢?你沒有資糧,你又怎麼能成佛呢?我們行路還得有路費呢,更何況去極樂世界。要成佛也一樣需要資糧,這樣的資糧一定不必那路費更簡單,一定是更複雜,更難舍能舍,太難了。

   有一位出家人,有一次給我講難舍能舍,難行能行,拿著一串念珠啊!當然他也是剛剛出家,他愛講……修行要落到實處阿!我說“把你的念珠布施給我吧。”“這個不行,這個不行……”馬上就不行了,這個很蒼白的。所以能做到你就去說,做不到千萬別說,謙虛一點,謹慎一點。否則還是妄語,還是空話,還是假話,落在實處是非常關鍵的。所以如果我們能夠廣修供養,就會除去我們的貪的煩惱障,得大富的果報。

   福德呀!你有福德、有智慧、才能成佛。沒有福德也不行呀!釋迦牟尼佛貴爲王子,那我們是什麼啊!我們怎麼能與之相比呢?他正是因爲貴爲王子,他覺得這個世間的一切所謂的名呵!利呵!馬上就能舍棄,而我們可能還要經過這樣一個周折,出了家之後,可能還要做什麼方丈阿,什麼會長!當然也有人做得很好,對佛教有功德的是可以做的,誰也不做那不就麻煩了嗎?要有人做但發心要正,是服務衆生的,爲衆生做牛馬的;不是衆生的祖宗,不是衆生的什麼領導。象世間一樣,不應該是如此的。

   第四忏悔業障,惑障、業障、報障統稱叁障。那麼說所謂的忏悔業障,爲什麼不說忏悔惑障或者忏悔報障呢?爲什麼只忏悔業障呢?因爲起惑不能成業,我們迷惑了,我們認爲那是真的,我們認爲那個假的就是真的,然後我們認爲是這樣,但是你還沒有造業,所以不忏悔惑障。那麼自責心就是最初,就是說反觀自心,要從自心裏去發掘,原來那是我們的分別心,是我們原影的肉團心,分別心作怪自己,所以自然的罪就忏出來了。報障,已經到果報了,報業報身,比如說這個身體已經現前了,隨業受苦,不及修忏,修忏也沒有意義了。

   有一次有一個佛教徒,把一個跛子領到我這來,他讓我給他念念經,給他改變改變,我說我沒辦法,你還找氣功大師吧……我沒有辦法,你找什麼高僧大德也沒有辦法,因爲報障已經現前了,你怎麼去改變呢?你要改變的是自己的心而已,你不再認爲這種瘸子對我來講是一種挂礙,你要承認生命是這樣的,所以你要改變將來,改變現在這種所受的感受是至關重要的。至于說一切都已經成就了,然後你去改變它是不可能的。

  當然據說“*輪功”的李洪志在東北的錦州講法去發功,去代功做代功報告的時候。從外邊用一個擔架擡進來一個癱瘓的人,李洪志到那一發功,這個人馬上就跳起來,就好了。事實的真相是什麼?擔架裏擡進來的那位本來就是個健康人,他沒有病,沒有癱瘓。當然他一發功馬上就跳起來了,所以騙局往往就是這樣的産生的,真正的報障已經現前,你即使忏悔,你只能從心忏悔,它的改變也是從心裏開始,你身體的感受也隨之改變了。那麼氣功大師爲什麼能夠興盛啊?其實這裏面代一個字就是“騙”字,因爲你需要,因爲你痛苦,所以他乘機來騙你。

   據說有一個叫司馬南的,他專破這些氣功外道,據說在江湖上氣功非常著名的抖藥片,他把前些年我們用的那種藥瓶,那種茶色的瓶子,一百片藥嗎,上面有木篩,木篩外面有一個蓋兒,然後一擰上,然後他偷偷摸摸的做了手腳,把蓋打開把木篩輕輕將它翹出來,把藥片拿出四片,然後再把蓋兒篩上,然後用蓋兒將瓶口擰上。就開始做遊戲了,就開始抖,他手裏攥著藥片呢!這一抖那藥片能不落地嗎?一落地大家一看,傻了、目瞪口呆。居然他能夠用意念他那藥片弄出來。他又到了觀衆衣兜裏面去拿,從兜裏拿出一片藥來,其實也是他手裏拿的東西,整個一個過程就是騙人的,所以什麼是魔術呀?魔術就是障眼法,騙你沒商量。整個一個過程就是騙人的。

  說忏悔業障,命中已經是這樣了,你怎麼改變呢?只能改變我們現在,我們的未來,過去的已經沒有辦法了,已經是這樣了。忏悔業障就象滅火一樣,火燒得很旺,你去澆水,火上澆油更麻煩,你去拿滅火器,那都不是最好的辦法。怎麼辦?釜底抽薪呀,從下面把那個火,電源要關了,然後你再去滅火,否則電源不關,你怎麼辦?那麼如此業障既可鏟除,于是惑障,報障不除而除了。如果業障,我們的造作不去造作的話,那你什麼都沒有,比丘戒以身體爲主,菩薩戒以意業爲主,你本來就沒有這樣的想法,你決對不會去實施,在此是說你只要不去現行,你只要不去造作,那你不變受報。如能忏悔業障得一證具足莊嚴的果報。如果我們能真的去忏悔,當然不象我們現在似的,動不動就說“我業障,我業障。”我覺得說長了讓人家誤會,好像這一切都是已經不可改變的現實。要扪心自問,爲什麼是業障?你要忏悔,就不能老是這樣,你可以說一次,說兩次,你不能總是說這樣的問題,因爲容易引起他人的誤會,更容易引起他人說我們的佛教。如果我們能夠忏悔業障的話,我們的整個依報,山河大地也就會變樣。正報就是我們的身體都會變化的,所以依報隨著正報轉,那時都是非常莊嚴的果報現前了。

  有一個感受,說相同的一杯水有不同的感受。對于不同的衆生,因爲業力因緣的不同,他們的感受也是不一樣的。比如說這杯水,對于天人來說就是甘露,就是珠寶,對于人來講,這是維持生命的源泉;對于地獄的人來講這是火焰,燃燒的火;對于惡鬼來講,那就是濃血,非常恐怖;對于阿修羅來講這是刀劍呢,可以去殺人的;所以對于魚來講,他可以是宮殿,是它們的家啊!魚阿,魚離不開水嗎……所以六道輪回對于水的感受都是不一樣的。但是水還是原來的水!爲什麼不一樣呢?因爲他們的業力造作而導致的結果。因爲,他們的業力造作而導致的結果,形成了新的束縛。如果不能夠忏悔這種業障的話,那就永遠是輪回的。我們明明知道假使我們的身體有殘疾,我們人生不盡意,那就是我們的造作的所謂的因果所導致的。如果我們不去改變所謂的身口意,我們可能就沒有辦法,還是隨業流轉。所以一定要忏悔業障,如果能夠忏悔業障的話,我們就等于和過去的一切的,不如法的身口意,貪嗔癡的身口意再見告別。如此說來,我們的形象就會莊嚴,我們的相貌就會變得很漂亮,所以真正的美容是改變自己的心,如果整天的一個發火的人,把最漂亮的化妝品末在臉上,也絕對看不出漂亮。真正的漂亮絕對是從心上開始的,心平氣和的,不信你去看一下發火的人,你拿鏡子給他看,你看他那個時候還漂亮嗎?絕對不漂亮,所以說從心裏去改造自己,不僅僅是相好莊嚴,同時可以感召自己的依報,所謂的居住環境也會得到一種很好的改變。當然這是最基本的,更何況我們是要成佛,可能要去到西方阿,到東方啊,佛國淨土,那當然不一樣了。可以得小利,可以得大利。

  第五隨喜功德,隨喜功德很難啊!因爲人的嫉妒心太重了。你想想看啊,看到別人成功了,自己得紅眼病的人太多了。然後去說人不是好道來的,說人這個那個的,爲什麼?只有诋毀,沒有隨喜,說人家得到了,我也高興,很少啊!還要隨喜,因爲這種隨喜,他是成佛的資糧,所以從這裏改變自己。因爲自己沒有當上什麼領導,自己就在旁邊說風涼話,這樣的人也有,因爲自己得不到啊!因爲嫉妒啊!嫉妒就會惡言,惡口阿!這樣的人也有,所以忌妒心是衆生的通病,紅眼病絕對不是一個人的專利,所有的人都會得紅眼病,只是要善于引導。就說你得紅眼病,爲什麼你不去努力,不去爭取,爲什麼你去嫉妒呢?傷害了自己,別人也無動于衷。所以要改造紅眼病。改造嫉妒心,必須要隨喜功德,所以隨喜心難發,因爲忌妒心導致的。佛教徒要有隨喜的心態,不隨喜就不是很好的佛教徒。即使聞了佛法的佛教徒,聞了佛教、佛法的人也很難改變自己的嫉妒心。看見別人得到什麼了,得到榮譽了,…

《大方廣佛入不思議解脫境界華嚴經 普賢菩薩行願品 講記 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