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呢!你執著,否則每一刹那的我是原來的嗎?從來沒有過,所以根本沒有動,只是躺在床上胡思亂想的結果。所以說夢裏“明明有六趣,絕後空空無大千…….”正是因爲如此,所以我們需要醒來。
再來說說佛講大、方、廣,很多人對佛有很深很深的誤解,以爲佛陀是萬能的,佛不是萬能的,佛陀覺也——就是覺者。也就是說,他是一個有智慧的人。所以佛法講覺悟,覺悟這個詞來自佛教,他和迷信之間形成了鮮明的對立,絕對不包容迷信。至于有人學佛之後誤入歧途,那也是一種迷信。但是他跟佛法的內涵是相違背的,凡夫迷世昧理,認爲事相都是真實的,所以自己不覺,不覺悟自己就苦惱,苦惱就輪回,所以凡夫就是這樣的。
二乘人就是聲聞、緣覺,自覺自己明白了,趕緊逃掉,不能覺他;因爲對衆生沒有辦法,所以就逃掉了。菩薩自覺,也能覺他,自己能夠開覺明白,也能夠開示衆生使之明白,但並沒有究竟圓滿,所以這是菩薩。佛是自覺覺他,究竟圓滿的覺悟人,自己能覺悟,也能夠使他人覺悟,所以是究竟圓滿的覺悟的人。我們應該這樣給他定位,中國的文字很有道理,很奇妙,“佛”的字是這樣的,旁邊是一個“亻”,另一邊放一個“弗”,“亻”是告訴我們所有的人都可以來學佛,人人都有佛性,都有可能性成佛。這是從世俗谛上講,從究竟義上講,是空性,即第一義谛。但是爲什麼人人都可以學佛,卻很難成佛呢?因爲人常常按照自己的價值觀念來學佛,這樣不行。很多人常拿著香和供果跪在佛面前跟佛講條件,按著自己的觀念來學佛,這樣是絕成不了佛的。所以旁邊有一個是“弗”,是否定的意思,是不能再按人的價值觀念來認識事物,這樣你才能成佛。就是要對自己的人的思維觀念進行一次革命,一次改造,所以學佛是脫胎換骨的事。但這太難了,因爲現在的人既想學佛,又想什麼都得到,怎麼可能呢?如果你不把擁有的一切放下,你怎麼可能拿起另一樣東西?所以我們一方面又要想成佛,一方面又什麼都放不下,這種可能是沒有的。
在西藏的密宗有這樣的一句話:“金剛乘的來曆是什麼呢?”最初有一個國王去見佛陀,他說他既不舍棄他的王位,也不想舍棄珠寶和後宮的妃嫔、妻子、兒女啊!什麼也不想舍棄,我還想學佛,那怎麼辦呢?佛說那你就學金剛乘,金剛是什麼?就象走鋼絲繩一樣,一不小心可能會落下來,非常危險,所以那能是一般人都能學的嗎?很難!萬一不小心,可能就落到山澗裏了,何況很多人還是因爲看到金剛乘那種隨緣的狀態;所以就隨便找來一個借口,說可以男女雙修,大圓滿啊!而那只是貪欲的借口。就像今天所說的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你心裏有佛嗎?茫然了,你若心裏沒佛,最好別講這樣的話,不要找借口;你若心裏真的有佛,你爲什麼告訴我呢?我也不想了解你心裏有佛沒佛。所以對于學佛的人自己要對自己心中的信仰負責,而不是去尋找一種漂亮的借口。其實自己的心裏本來就沒佛,只因爲貪欲,說心裏有佛,但照樣吃肉,那是另當別論。更何況佛的戒律上也不是說一定不要吃肉,只是要吃叁淨肉。
有的人把佛陀當作救世主,在我家鄉人們常說:“靠老佛爺安排吧!”一切都靠老佛爺,那你是幹什麼的呢?難道你是局外人嗎?如若你是局外人,那安排這事又有何意義呢?所以他把佛當作救世主,這是一種錯位。
不知道佛陀只是覺悟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只是發現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原來是什麼,原來是不可靠的、不真實的、所以佛才說:“奇哉、奇哉、大地衆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執著,只能以假爲真;你執著,因爲你無明;沒有智慧,所以你執著著不真實的東西,而不知道人生其實僅僅就是一個過程。所以在這個過程中不能自覺,也不能覺他,當然就更談不上覺行圓滿的問題了。
佛覺悟到諸法的自性——諸法實相。
那麼諸法的實相到底是什麼?龍樹菩薩給了我們最好的答複,他說:“諸法只有四種可能性,生的可能性只有四種,第一種是自生;第二種是他生;第叁種是共生;第四種是無因生”。離開這四種,任何事物不能生起。
第一種自生,有人說牛能生牛,人能生人,天經地義,永遠不變,但是人能生人的話,那麼一個人怎麼生人啊?沒有辦法,所以佛法講父親、母親、阿賴耶識,人單純的個體,一個人是無法生人的,當然近代科學進步了,用人的細胞可以克隆出人來,但一定要記住這是人的業力再增加,業障更重了,當一個人沒有父親、母親、突然出現的時候,你說他正常嗎?他一定不會正常,他只是一個奇怪的動物,他不是從正常渠道來的。所以他所謂的喜怒哀樂,倫理道德都面臨著一種考驗,一種挑戰,他絕不是一個心理健康的人,不是正常的人,所以不會自生,不能自己生自己,單純的牛也不能生自己,必須需要外界的條件,把玉米種子放在地裏。它慢慢就長出來了,但是沒有陽光、水分、空氣、沒有溫度行嗎?這些條件你能忽略嗎?就象吃肉一樣,有人說這肉真好吃啊!但只煮肉給你吃,什麼都不放,你願意吃它嗎?絕對不會,那你把各種佐料放在裏面,你說還是肉嗎?但常常只注重表面,忽略了其他的條件。所以諸法是不能夠自生的。
第二是諸法無從他生,他對于“自”來講,還是自;就象人不能生人,難道馬能生人嗎?這種可能性是根本不存在的。所以單純的它也是不能生的。
有人說共生,比如說人是由父親、母親共同生來的,共生就不是一個絕對的生,是一個緣起的生,一個男的和一個女的組合,還有阿賴耶識,可以生人。那麼還可以生另一種,還可以重新組合,不是定生,是緣起生,這個緣是可以改變的,你能說他是一種自性生不變的嗎?不一定,所以是一種假生,緣生不是實在的,你若執著是實在的,你無法走出來。這也是一種生法。
還有一種無因生,是說沒有任何原因它就生出來了,無因外道說這個事物沒有什麼原因,天生如此,沒有任何原因。這可能嗎?
所以佛法的四無生給我們提供了一個警醒,佛陀不是萬能的,他不提倡主宰,他說我們的因果律是自作自受,絕對不是佛陀能懲罰我們的。佛陀是慈悲的,但是有人誤解了,一到廟裏小心翼翼的,十分謹慎的,害怕走錯了路,說錯了話,會受到懲罰。當然基本的修養應該有,到哪裏要入鄉隨俗,應該尊重哪裏的規矩,這是應該的,但提心吊膽大可不必,佛陀絕對不會報複任何一個衆生,佛陀是大慈大悲的。所以他不同于基督教,基督教有一個萬能的上帝,他造就了這些子女,但是我很奇怪,既然我們都是上帝的子女,上帝是我們的父親,爲什麼他對我們不慈悲呢?讓我們每個人的境遇不一樣,有的人窮,有的人富呢
要有的人煩惱,有的人歡喜呢?爲什麼有差異呢?所以這個父親偏心,肯定不慈悲,他還說上帝造人,上帝在哪造的?誰又造了上帝呢?說不清楚,佛法講沒有第一因,沒有一個主宰,不存在萬能,所以佛法說從來沒救世主,靠誰?就靠我們自己,因爲我們自己作惡就有惡報;自己作善就有善報。不會是你靠著萬能,然後自己得解脫。是靠你自身努力。所以佛跟外道是不同的,之所以不同,是因爲他理性的認識事物。
唯一一個不迷信的宗教是佛教。
唯一一個不相信主宰的是佛教。
唯一不相信神的也是佛教。
就象意識和物質何者第一何者第二,這是哲學的基本問題,哲學唯物主義者認爲物質第一位,意識第二性,,唯心主義者認爲,意識第一性,物質第二性,但是佛教講緣起論。告訴我們沒有心不行,沒有物不行。舉一個例子,氫二氧一,H2O是水,水分子沒有氫不能是水,沒有氧也不能是水,必須氫氧合作才是水分子。所以你若否定了氫或否定了氧,認爲氫是第一的,是錯誤的;氧是第一的,也是錯誤的,必須氫氧合作才是水分子,它不是有自性的,一通電馬上它就分解了,變成了氫氣和氧氣,所以它沒有自性,從來沒有。所以生命可以重新打亂組合,我們怎樣播種,就怎樣收獲。命運操控在我們自己手裏,所以我們對自己所要相信的佛陀,應該給予最直觀的了解。如果你不去了解它,可能就會變得疑神疑鬼;或者變成了迷信,變成所謂的外道去騙人,都是可能的。但佛法則不是,絕對不是這樣的。所以在佛教中所謂的證得空性,也稱無生法忍;就是從四無聲而來,你能夠相應相契,就能夠無生法忍了,證得無生法忍了那很了不起,那就是法身大勢,八地菩薩,八地八字,永不退轉。當然這太難了,正是因爲我們覺悟了無生,于是就沒有了挂礙,于是命運得到了一種徹底的改變,脫胎換骨,反過來看做佛事,打水陸在發心的同時,它也可以或多或少的改造我們的命運。
我們需要靠佛陀所以有一句話。《焰口經》說“明明大業中,叁寶爲燈燭;滔滔苦海內,叁寶爲舟航;炎炎火宅中,叁寶爲雨露;”因爲你有一個依靠,那你的命運也是不同的,因爲有了這樣的因緣,所謂的你去打水陸做佛事的緣,增加一個這樣的條件。所以人生的命運是完全可以改變的,但有一個問題需要澄清,命運的改變有主動的改變,有被動的改變,被動的就是靠佛了,由佛看著辦吧!他確實也能改變,因爲有個外在的力量也在牽引他,他也確實能改變,但是改起來比較難,主動的改變是什麼?是主動的反省自己,使自己擁有智慧;然後根據擁有智慧對于面對的人生不執著,不挂礙,努力進取,自利利他,也能夠改變,成佛就是主動的改變,而被動的改變很麻煩。比如說在日本有這樣一個法門——淨土宗的本願法門,他說:只要你相信阿彌陀佛,你就一定能往生淨土,那跟信上帝是一樣的。中國的佛教和韓國的佛教都不承認他力能夠往生。所以我們在日本探討他力不能往生的時候,日本的佛教徒的脖子伸的很長,他們覺得那不行啊!他們很緊張,他們已…
《大方廣佛入不思議解脫境界華嚴經 普賢菩薩行願品 講記 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