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慈悲與平等▪P2

  ..續本文上一頁不是。是兩相情願。佛願意接引你也願意去,而且你必須往那個方向走。他才可能接你,不然的話你一邊念佛一邊琢磨一些亂七八糟的事,那你方向就錯了,那沒辦法。而且我從來認爲道場在我們的心裏。而且你不應該討厭你的家人,最好的道場是你的家裏。“火中生紅蓮,難能而可貴的”,這是維摩提說的。火焰化紅蓮,就是你必須去轉化。你不要認爲你家裏不行,誰反對、誰討厭、甚至誰有違佛法……那都是你成佛的真善緣。你不能拒絕他,你拒絕了就等于失去了機會。

  

  無分別心而生起的平等無差別的絕對的慈悲,這是佛所同有的。究竟了,佛圓滿了。所以佛才能真正的“同體大悲,無緣大慈”。有人說了: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沒有錯!觀世音菩薩確實大慈大悲。但是你也要知道觀世音菩薩是正法名如來。他成佛了,然後他對娑婆衆生有緣。所以“到家慈航”的到來了,所以我們今天漢地的佛教甚至藏界的佛教,南傳佛教沒有,對于觀世音菩薩因緣特別特別深厚,對觀世音菩薩的感情也特別特別濃,甚至在某種程度之上他取代了釋迦牟尼,人們不知道釋迦牟尼佛但是卻知道觀世音菩薩。爲什麼呢?——因緣。但是這種溯源我要告訴大家的是:觀世音菩薩是釋迦牟尼佛告訴說的:你應該先結緣。沒有釋迦牟尼佛就不可能有觀世音菩薩對我們這段因緣。這個非常關鍵,所以我們要感恩,感恩什麼?感恩佛陀!在《大智度論》裏面,在卷二十七中強調了:大慈與小慈,大悲與小悲的區別中說:“大慈與一切衆生樂,大悲拔一切衆生苦”。“慈能與樂,悲能拔苦” 。大慈就是能夠與衆生一切樂。真正能夠長久的樂,才是樂!喝酒啊、唱歌啊、跳舞啊……那個都是短暫的,打牌啊,都是短暫的,這些東西是不究竟的。因爲你玩完了還是空虛,還有無聊。 所以要真正的解決,那就是“慈能與樂”。真正的法樂才是真樂,所以這是大慈。大悲呢,拔一切衆生苦,不忍衆生苦,所以呢,就幫助他,能幫他解決一些具體的實在的難題,這就是拔苦,“慈能與樂,悲能拔苦”,這叫“大慈大悲”。大慈以喜樂因緣與衆生。大慈就是用喜樂各種因緣給予衆生。大悲呢,即離苦因緣與衆生。大慈呢,就是各種各樣的喜樂因緣布施給衆生,大悲就是離苦的因緣給予衆生,這是不一樣的。這是龍樹菩薩對慈悲的一種解釋。那麼小慈呢,但惜念與衆生樂,是無樂事。小慈啊就是“我”想給予衆生,想給予衆生樂。但是實實在在的沒有給衆生樂,所以我們只是小而已。小悲是明觀衆生種種多苦,辛苦,憐憫而已。小悲,“我”看到衆生苦,心裏也很痛苦,只是憐憫而已,很同情,但是你要他做事他做不到,所以小慈小悲。沒有內容。盡管他也臉紅,他也覺得心裏不好受,也想幫助別人,只有憐憫而已,憐憫而已,但沒有令其解脫,所以還不是真正的慈悲,所以“小慈小悲“。那麼大慈者令衆生得樂,以爲樂事,我想令衆生得樂,也能夠讓衆生等到一種樂事,也能夠讓衆生感覺到那種引永恒的快樂。法喜充滿。大悲憐憫衆生苦,亦能令脫苦。

  

  大悲就是能真正可憐衆生很苦,也能真正的讓他們從苦裏面解脫出來,當然如果我們這樣做,就象不用說別的,舉一個例子:就象豬在泥潭裏滾,他覺得很樂,你告訴他,不要在那裏面滾了,走出來更快樂,但他覺得“我”很快樂,我很自在,那也沒辦法,你怎麼喊也沒有用。當然你可能要換一種方法,你可能要化爲豬,要跟他一起滾,日久天長才可能改變他,這個也可能,但是菩薩渡衆生,應以何身渡脫者,即現何身,我們目前還沒有這個本事,只能用方便的方法來改變他們自己的價值觀念,但是有時候太勉強。衆生的這種,就是實用主義,功利主義,太嚴重了,他覺得你光用說是解決不了我的問題,他不知道一種思想改變了一生,一句話能改變人的一生的事。所以我可以這樣講:佛法是人類靈魂的重新的構造,法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原來我們最初的聽:老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是的。人類靈魂的再造是由法師來完成的。絕對就是。那麼這就是說:小慈小悲僅僅停留在心念和看法上,心裏不忍,看法覺得不忍,只是主觀上的同情和憐憫,並沒有具體的內容,而大慈大悲就恰恰給予了,該給予的則給予衆生實際的關懷,真正的落到實處了,就象我們今天學佛的,學佛的有內容。不然你停留在口頭上。那麼這種關懷和幫助使衆生能夠真正離苦得樂。當然我們還可以繼續探討,甚至連小慈小悲都沒有的人,有沒有?——太多了。連小慈小悲,那種同情啊、那種關心啊,連基本的憐憫都沒有的人,事實挺多的。麻木不仁。這是不應該的。當然這樣的人你也不能說,這種存在不合理,太合理了,爲什麼?這個世界本來就五花八門,個人的因緣也是千差萬別的。我們不能說讓人類擁有一種,唯一的一種佛法。也是不大現實的。盡管我們在大聲的疾呼,大家來共同來學佛,但是真正能學的人又有幾個呢?不是很多。我也很清楚,所以有時我也只是盡力而已,聽不聽那是個人的問題了,是個人的因緣。所以即冷酷無情這樣的人也有啊。甚至利用別人痛苦的時候、利用別人生活中遭到不幸的時候,落井下石,去詐騙這個人,也不勝枚舉。確實很多。家裏有煩事了。然後就找佛教來,他相信我們,因爲我們的身份,我們穿了這身衣服。人家就相信,不僅僅我們自身有人有問題,還有,當社會很多人發現了,穿了這身衣服,能改變自己生活的命運,能使自己突然間發財致富的時候,那也會把這身衣服穿起來,的的確確。不用說,外面的店裏這身衣服隨便就能買到,要想僞裝一個出家人太容易了,有幾百塊錢,從上到下,從裏到外,全都僞裝,這個非常容易,但是有內容麼?所以我們感覺到這是一種壓力,佛教面臨的是一種內憂和外患。若是你要指望一個人來拯救來改變佛教的命運,太猖狂了,也是根本不可能,沒有辦法,所以就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嘴比蜜甜,心裏卻以開運、欺騙爲動力,趁火打劫。一個人(佛教徒)來找我來,說法師:廟裏有出家人給我出個主意,很坎坷的一個老太太,兒子被殺死了,然後就上訪無頭。沒有著陸,欠債上訪,已經窮途末路了,居然我們一個出家人讓人家燒十萬大寶。最後我說:扯淡!我說句實在的,我這人是性情中人,該堅持的原則你必須堅持,要不然你趁火打劫。本來人家夠倒黴的了,你不能幫她,你怎麼還能把她推到火坑裏呢?她問我,我告訴她;誰說的?她也不敢說是誰說的。我說,我告訴你,你不要去燒,如果你真的明白的因果的法則,你自己在承受的過程中,能努力承受的你就要努力承受,否則,今天你想以燒大寶來改造自己的命運,我告訴你,那就是你喝了鹽水想解渴。越喝越渴,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啊。我說這樣是罪惡滔天,因爲我說句實在的,這樣的事在這樣的一個環境裏發生極其不應該。這是慈悲麼?這不是慈悲。這就是趁火打劫。明明已經夠倒黴了,所以我們心痛。所以與真正的佛教天壤之別。佛教哪有讓你幹這些,所以我一再說:我要跟大家一同來探討這個佛與教心。你不知道出家人應該如何,就是說做爲在家的師父,應該如何,你不知道,那你就會引人誤入歧途。那麼相與大慈大悲而言,無非就是天壤之別,兩回事啊,南轅北轍,佛教讓你幹這個你就幹那個,利用了人們對佛教最基本的好感,然後你去詐騙,合適麼?應該說出家人是我們公衆形象。這個形象,沒有了。一切全完了。

  

  所以我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不怕缺錢就怕缺德啊,一旦缺德,有錢何用啊?你把生命青春都搭進去了,你要錢來幹什麼?難道要買一條地獄通道麼?這個很可怕啊。所以,我們今天信仰的標准,不是因爲誰有錢,誰就有更多的資糧來學佛,你沒有錢也有資糧,佛法不是講平等嗎?慈悲是建立在平等基礎上。離開了這種平等,就沒有慈悲,所以在我們的眼睛裏不存在大寶不大寶,當然我們也可以通過佛法來介入這個。

  

  那麼以〈大智度論〉上說:慈悲是佛道,是根本。沒有慈悲就沒有佛道,這是根本不存在的,所以者何?爲什麼說:菩薩見衆生生、老、病、死、苦,身苦,心苦,皆是後世苦等,菩薩見衆生生老病死這些所有的苦啊,這麼多的苦啊,諸苦所惱,被各種各樣的苦所纏繞,所苦惱,生大慈悲。因爲他不忍衆生擁有這麼多苦,所以他才能去“慈能與樂,悲能拔苦”,所以救如是苦,然後發心求“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亦以大慈悲力故。也就說,因爲最終的解脫是讓你成就“無上正等正覺”,而不是說你要去西方極樂世界過好日子去,這種說法,是有問題的。有的人發心是有問題的,當然淨土法門是最好的一個法門,我不否認這一點,最少他應該是最好的法門之一,我們不能夠否認這一點,因爲盡管法琳菩薩在大乘〈啓論〉裏說淨土宗是對怯懦衆生而言,但是他也是最契機的,哪一人不怯懦?哪一個人都很脆弱,所以你能說他沒有緣麼?于是無量阿僧祗劫,生死中,心無厭沒,因爲諸佛菩薩看到衆生的苦,所以呢他不忍衆生苦,就能夠“慈能與樂,悲能拔苦”所以他不灰身滅智,不涅槃,所以能到家慈航來到我們這個世界,來接引衆生。這是諸佛菩薩慈悲,不然的話,諸佛菩薩都跑了,誰還來渡衆生,沒人來渡衆生,佛法就完了。以大慈悲力故,就應得以涅槃而不取正,雖然能得涅槃,他不證涅槃,不證得涅槃他要留在這裏,留在這個娑婆世界來要渡衆生。

  

  所以,這個每一個法師在研究的時候,我們都說乘願者來,爲什麼?他若沒願,你再來的話,我們娑婆世界就更苦了,那麼事如諸佛法中,慈悲爲大。第一大。若無大慈大悲,便早入涅槃,如果沒有大慈大悲,那就入涅槃就完了,趕緊跑掉,只爲自己,把自己解脫就完了,我何必硬要跑來渡衆生呢?渡衆生又如此的艱難,所以我不渡了。但是諸佛菩薩是大慈大悲的,沒有他們,仰慕諸佛菩薩的恩德,仰慕諸佛菩薩的這種威…

《慈悲與平等》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