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慈悲与平等▪P2

  ..续本文上一页不是。是两相情愿。佛愿意接引你也愿意去,而且你必须往那个方向走。他才可能接你,不然的话你一边念佛一边琢磨一些乱七八糟的事,那你方向就错了,那没办法。而且我从来认为道场在我们的心里。而且你不应该讨厌你的家人,最好的道场是你的家里。“火中生红莲,难能而可贵的”,这是维摩提说的。火焰化红莲,就是你必须去转化。你不要认为你家里不行,谁反对、谁讨厌、甚至谁有违佛法……那都是你成佛的真善缘。你不能拒绝他,你拒绝了就等于失去了机会。

  

  无分别心而生起的平等无差别的绝对的慈悲,这是佛所同有的。究竟了,佛圆满了。所以佛才能真正的“同体大悲,无缘大慈”。有人说了: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没有错!观世音菩萨确实大慈大悲。但是你也要知道观世音菩萨是正法名如来。他成佛了,然后他对娑婆众生有缘。所以“到家慈航”的到来了,所以我们今天汉地的佛教甚至藏界的佛教,南传佛教没有,对于观世音菩萨因缘特别特别深厚,对观世音菩萨的感情也特别特别浓,甚至在某种程度之上他取代了释迦牟尼,人们不知道释迦牟尼佛但是却知道观世音菩萨。为什么呢?——因缘。但是这种溯源我要告诉大家的是:观世音菩萨是释迦牟尼佛告诉说的:你应该先结缘。没有释迦牟尼佛就不可能有观世音菩萨对我们这段因缘。这个非常关键,所以我们要感恩,感恩什么?感恩佛陀!在《大智度论》里面,在卷二十七中强调了:大慈与小慈,大悲与小悲的区别中说:“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慈能与乐,悲能拔苦” 。大慈就是能够与众生一切乐。真正能够长久的乐,才是乐!喝酒啊、唱歌啊、跳舞啊……那个都是短暂的,打牌啊,都是短暂的,这些东西是不究竟的。因为你玩完了还是空虚,还有无聊。 所以要真正的解决,那就是“慈能与乐”。真正的法乐才是真乐,所以这是大慈。大悲呢,拔一切众生苦,不忍众生苦,所以呢,就帮助他,能帮他解决一些具体的实在的难题,这就是拔苦,“慈能与乐,悲能拔苦”,这叫“大慈大悲”。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慈就是用喜乐各种因缘给予众生。大悲呢,即离苦因缘与众生。大慈呢,就是各种各样的喜乐因缘布施给众生,大悲就是离苦的因缘给予众生,这是不一样的。这是龙树菩萨对慈悲的一种解释。那么小慈呢,但惜念与众生乐,是无乐事。小慈啊就是“我”想给予众生,想给予众生乐。但是实实在在的没有给众生乐,所以我们只是小而已。小悲是明观众生种种多苦,辛苦,怜悯而已。小悲,“我”看到众生苦,心里也很痛苦,只是怜悯而已,很同情,但是你要他做事他做不到,所以小慈小悲。没有内容。尽管他也脸红,他也觉得心里不好受,也想帮助别人,只有怜悯而已,怜悯而已,但没有令其解脱,所以还不是真正的慈悲,所以“小慈小悲“。那么大慈者令众生得乐,以为乐事,我想令众生得乐,也能够让众生等到一种乐事,也能够让众生感觉到那种引永恒的快乐。法喜充满。大悲怜悯众生苦,亦能令脱苦。

  

  大悲就是能真正可怜众生很苦,也能真正的让他们从苦里面解脱出来,当然如果我们这样做,就象不用说别的,举一个例子:就象猪在泥潭里滚,他觉得很乐,你告诉他,不要在那里面滚了,走出来更快乐,但他觉得“我”很快乐,我很自在,那也没办法,你怎么喊也没有用。当然你可能要换一种方法,你可能要化为猪,要跟他一起滚,日久天长才可能改变他,这个也可能,但是菩萨渡众生,应以何身渡脱者,即现何身,我们目前还没有这个本事,只能用方便的方法来改变他们自己的价值观念,但是有时候太勉强。众生的这种,就是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太严重了,他觉得你光用说是解决不了我的问题,他不知道一种思想改变了一生,一句话能改变人的一生的事。所以我可以这样讲:佛法是人类灵魂的重新的构造,法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原来我们最初的听: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是的。人类灵魂的再造是由法师来完成的。绝对就是。那么这就是说:小慈小悲仅仅停留在心念和看法上,心里不忍,看法觉得不忍,只是主观上的同情和怜悯,并没有具体的内容,而大慈大悲就恰恰给予了,该给予的则给予众生实际的关怀,真正的落到实处了,就象我们今天学佛的,学佛的有内容。不然你停留在口头上。那么这种关怀和帮助使众生能够真正离苦得乐。当然我们还可以继续探讨,甚至连小慈小悲都没有的人,有没有?——太多了。连小慈小悲,那种同情啊、那种关心啊,连基本的怜悯都没有的人,事实挺多的。麻木不仁。这是不应该的。当然这样的人你也不能说,这种存在不合理,太合理了,为什么?这个世界本来就五花八门,个人的因缘也是千差万别的。我们不能说让人类拥有一种,唯一的一种佛法。也是不大现实的。尽管我们在大声的疾呼,大家来共同来学佛,但是真正能学的人又有几个呢?不是很多。我也很清楚,所以有时我也只是尽力而已,听不听那是个人的问题了,是个人的因缘。所以即冷酷无情这样的人也有啊。甚至利用别人痛苦的时候、利用别人生活中遭到不幸的时候,落井下石,去诈骗这个人,也不胜枚举。确实很多。家里有烦事了。然后就找佛教来,他相信我们,因为我们的身份,我们穿了这身衣服。人家就相信,不仅仅我们自身有人有问题,还有,当社会很多人发现了,穿了这身衣服,能改变自己生活的命运,能使自己突然间发财致富的时候,那也会把这身衣服穿起来,的的确确。不用说,外面的店里这身衣服随便就能买到,要想伪装一个出家人太容易了,有几百块钱,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全都伪装,这个非常容易,但是有内容么?所以我们感觉到这是一种压力,佛教面临的是一种内忧和外患。若是你要指望一个人来拯救来改变佛教的命运,太猖狂了,也是根本不可能,没有办法,所以就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嘴比蜜甜,心里却以开运、欺骗为动力,趁火打劫。一个人(佛教徒)来找我来,说法师:庙里有出家人给我出个主意,很坎坷的一个老太太,儿子被杀死了,然后就上访无头。没有着陆,欠债上访,已经穷途末路了,居然我们一个出家人让人家烧十万大宝。最后我说:扯淡!我说句实在的,我这人是性情中人,该坚持的原则你必须坚持,要不然你趁火打劫。本来人家够倒霉的了,你不能帮她,你怎么还能把她推到火坑里呢?她问我,我告诉她;谁说的?她也不敢说是谁说的。我说,我告诉你,你不要去烧,如果你真的明白的因果的法则,你自己在承受的过程中,能努力承受的你就要努力承受,否则,今天你想以烧大宝来改造自己的命运,我告诉你,那就是你喝了盐水想解渴。越喝越渴,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啊。我说这样是罪恶滔天,因为我说句实在的,这样的事在这样的一个环境里发生极其不应该。这是慈悲么?这不是慈悲。这就是趁火打劫。明明已经够倒霉了,所以我们心痛。所以与真正的佛教天壤之别。佛教哪有让你干这些,所以我一再说:我要跟大家一同来探讨这个佛与教心。你不知道出家人应该如何,就是说做为在家的师父,应该如何,你不知道,那你就会引人误入歧途。那么相与大慈大悲而言,无非就是天壤之别,两回事啊,南辕北辙,佛教让你干这个你就干那个,利用了人们对佛教最基本的好感,然后你去诈骗,合适么?应该说出家人是我们公众形象。这个形象,没有了。一切全完了。

  

  所以我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不怕缺钱就怕缺德啊,一旦缺德,有钱何用啊?你把生命青春都搭进去了,你要钱来干什么?难道要买一条地狱通道么?这个很可怕啊。所以,我们今天信仰的标准,不是因为谁有钱,谁就有更多的资粮来学佛,你没有钱也有资粮,佛法不是讲平等吗?慈悲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离开了这种平等,就没有慈悲,所以在我们的眼睛里不存在大宝不大宝,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佛法来介入这个。

  

  那么以〈大智度论〉上说:慈悲是佛道,是根本。没有慈悲就没有佛道,这是根本不存在的,所以者何?为什么说:菩萨见众生生、老、病、死、苦,身苦,心苦,皆是后世苦等,菩萨见众生生老病死这些所有的苦啊,这么多的苦啊,诸苦所恼,被各种各样的苦所缠绕,所苦恼,生大慈悲。因为他不忍众生拥有这么多苦,所以他才能去“慈能与乐,悲能拔苦”,所以救如是苦,然后发心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以大慈悲力故。也就说,因为最终的解脱是让你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而不是说你要去西方极乐世界过好日子去,这种说法,是有问题的。有的人发心是有问题的,当然净土法门是最好的一个法门,我不否认这一点,最少他应该是最好的法门之一,我们不能够否认这一点,因为尽管法琳菩萨在大乘〈启论〉里说净土宗是对怯懦众生而言,但是他也是最契机的,哪一人不怯懦?哪一个人都很脆弱,所以你能说他没有缘么?于是无量阿僧祗劫,生死中,心无厌没,因为诸佛菩萨看到众生的苦,所以呢他不忍众生苦,就能够“慈能与乐,悲能拔苦”所以他不灰身灭智,不涅槃,所以能到家慈航来到我们这个世界,来接引众生。这是诸佛菩萨慈悲,不然的话,诸佛菩萨都跑了,谁还来渡众生,没人来渡众生,佛法就完了。以大慈悲力故,就应得以涅槃而不取正,虽然能得涅槃,他不证涅槃,不证得涅槃他要留在这里,留在这个娑婆世界来要渡众生。

  

  所以,这个每一个法师在研究的时候,我们都说乘愿者来,为什么?他若没愿,你再来的话,我们娑婆世界就更苦了,那么事如诸佛法中,慈悲为大。第一大。若无大慈大悲,便早入涅槃,如果没有大慈大悲,那就入涅槃就完了,赶紧跑掉,只为自己,把自己解脱就完了,我何必硬要跑来渡众生呢?渡众生又如此的艰难,所以我不渡了。但是诸佛菩萨是大慈大悲的,没有他们,仰慕诸佛菩萨的恩德,仰慕诸佛菩萨的这种威…

《慈悲与平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