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俄藏黑水城文獻》之漢文佛教文獻擬題考辨▪P3

  ..續本文上一頁護國天王等 別顯四王。別標叁類者,以梵與釋諸佛轉*輪時皆爲請主,護世持國,使災害不生,故於總列之外,而更別明。

  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叁匝,而白佛言:世尊,我亦守護是持經者,常令安隱,心不退轉(51)。”

  殘片叁:可辨識的文字有(原文以夾注方式抄寫):

  王衆(52)

  爾時有大力鬼王名吉□(後殘)

  多住於林野管諸鬼衆故號(53)

  爲王來至道場而爲上首(54)

  與十(後殘)

  或居岩穴其形可畏通變極

  多不屬人天住居鬼趣(55)

  即從(後殘) 

  此段文字,抄寫的是唐/宗密所著《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略疏》卷下二的內容:

  正明護持叁鬼王衆

  爾時,有大力鬼王,名吉槃茶 亦雲鸠槃茶。食人精血,其疾如風,變化稍多。住於林野,管諸鬼衆,故號爲王。來至道場,而爲上首。

  與十萬鬼王 其數十萬,一一若斯。依附深山,或居岩穴。其形可畏,通變極多。不屬人天,住居鬼趣。

  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叁匝而白佛言:我亦守護是持經人,朝夕侍衛,令不退屈 無障難故不退(56)。

  3-2:此頁共有二殘片:

  殘片一:可辨識的文字有(原文以夾注方式抄寫):

  (上殘)息滅(後殘)

  妄存真似揚聲止(57)

  □了知

  境從心現元是自心若加(58)(後殘)

  量故經說非幻成幻論(59)(後殘)

  此段文字,抄寫的是唐/宗密所著《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略疏》卷下一的內容:

  於諸妄心亦不息滅 若求真捨妄,猶棄影勞形。若滅妄存真,似揚聲止響。

  住妄想境不加了知 境從心現,元是自心。若加了知,即迷現量。故經說非幻成幻,論雲心不見心。但不生情,自然如鏡照物。且心體本自知覺,何必更加了知。知上起知,名爲加矣(60)。

  殘片二:可辨識的文字六行,出處待考。

  3-3:此頁共有叁殘片:

  殘片一:二行,可辨識叁字:“雖具。”字迹同前。

  殘片二:可辨識的文字有:

  分別念數無不了知

  譬(61)

  涅槃雲如人覺知有賊賊(62)

  □能爲二起功用(63)

  漸次增(後殘)

  此段文字,抄寫的是唐/宗密所著《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略疏》卷下二的內容:

  如是周遍,四威儀中分別念數,無不了知。

  初則宴坐照見,後則行住皆知。知即無患。譬如妖魅所欲著人,若知其名,自然消滅。涅槃雲:如人覺知是賊,賊無能爲。二起功用。

  漸次增進,乃至得知百千世界一滴之雨,猶如目睹所受用物 淨身是圓覺自體,世界本在其中。觀行成就,全合靈源。如雨滴數,固宜本分。非唯雨滴,萬物皆然。舉一例諸,且標雨滴。凡夫之類迷此真心,隨念所知,故無其用。叁誡邪證(64)。

  殘片叁:可辨識的文字有:

  (上殘)□界(後殘)

  (上殘)叁種靜(後殘)

  (上殘)觀諸(後殘)

  此段文字,抄寫的是唐/宗密所著《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略疏》卷下二的內容:

  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 文義准前。二總結。

  是名叁觀初首方便 前問雲:叁種淨觀以何爲首?故具答已,結雲:是名等也。即知前段叁觀諸輪雖具釋相,趣入方便是此所明(65)。

  殘片四:可辨識的文字有:

  淨(66)

  將前四行(後殘)

  門皆是諸(後殘)

  四中皆無觀□(後殘)

  才悟一門之□(後殘)

  意但貪單省(後殘)

  即此四中並皆(後殘)

  本空習起還(後殘)

  然休時非休作(後殘)

  觀者名□(後殘)

  此段文字,抄寫的是唐/宗密所著《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略疏》卷下二中的內容:

  離四病者則知清淨 將前四行自驗其心,隨落一門則知是病,故言離者則知清淨。然上四門皆是諸經觀贊,況前叁觀具有斯文,今此以爲病者,有其二意:一者,四中皆無觀慧。二者,但以率心,偏住一行,不窮善友圓意,不究佛教圓文。才悟一門之義,便不能久事明師。才見一經妙文,便不能廣窮聖意。但貪單省,執一爲圓。是以經文總诃爲病。若能四皆通達,不滯一門,即此四中,並皆入道。雖然作種種行,元來任運清閑。雖頓覺身心本空,習起還須息滅。又須常冥覺體,不得取四爲心,則自然休時非休,作時非作,故《淨名》雲:但除其病,而不除法。

  作是觀者名爲正觀 即上所釋病除法在,是正觀也。雖不取四病,而慧解昭然,不得懼落四中,便不建志立節(67)。

  殘片五:可辨識的文字有:

  (上殘)□即靜(後殘)

  (上殘)問既□(後殘)

  (上殘)源故(後殘)

  (上殘)□行者忘(後殘)

  (上殘)融齊融(後殘)

  (上殘)文初□(後殘)

  (上殘)普賢全□(後殘)

  (上殘)早之解(68)(後殘)

  此段文字,抄寫的是唐/宗密所著《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略疏》卷下一中的內容:

  此方便者,名爲禅那 此雲靜慮。即慮而靜,故無散動,即當定義。即靜而慮,故非無記,即當慧義。故四靜慮,定慧平等。問:既是定慧平等,雲何科雲:絕待靈心?答:正由不滯此二,直造心源,故定慧等。釋相文中,絕待之義甚明,固無疑矣。然釋相中,指修行者妄情用心,故顯。雙非絕待,後但約義以結,故取雙是齊融。齊融絕待,雙是雙非,皆是中道。故釋相與結名,互顯叁觀。文初皆標悟者,聞前經故,謂初靜觀,修文殊中解。次幻觀,修普賢全、普眼前半之解。後靈心觀修普眼後半、剛藏全章之解。對配前經,昭然可見(69)。

  故此件可擬題爲: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略疏殘片等。

  二、俄TK304 佛經(70)

  今案:原書擬題不確。此頁共五行六十五字,爲刻本殘頁。從內容來看,應屬於佛經後附的“發願文”,故文中有“所祈願事,隨意充足”等句。

  故此件可擬題爲:發願文殘頁。

  叁、俄TK307 佛經(71)

  今案:原件爲一殘片,存二行,可辨識的文字有:

  (上殘)花蘇曼那花以供養佛隨其種性得(後殘)

  (上殘)菩提分法無量無數菩薩摩(後殘)

  此段文字,爲唐/不空譯《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下“奉持品第七”中的內容,原文作:

  爾時一切天人大衆、阿修羅等,散曼陀羅花、曼殊沙花、婆師迦花、蘇曼那花,以供養佛。隨其種性,得叁脫門,生空、法空,菩提分法。無量無數菩薩摩诃薩,散拘勿頭花、波頭摩花而供養佛。無量叁昧悉皆現前,得住順忍、無生法忍(72)。

  故此件可擬題爲: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奉持品第七殘片。

  四、俄TK309 佛經(73)

  今案:原件爲一殘片,存六行:

  彼爲必度岸 如鳥破綱出 得禅自在遊 

  具樂常歡喜 汝魔必當知 我已相降伏

  於是魔王複作是念世尊知我善逝

  見我愁惱憂戚不能得住即於彼處

  忽沒不現佛說如是彌勒阿夷哆尊

  者阿難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此段文字,爲東晉/昙僧伽提婆譯《中阿含經》卷第十叁之六六經,“王相應品說本經第二(第二小土城誦)”中的內容:

  爾時,世尊複說頌曰:

  彼爲必度岸,如鳥破網出。

  得禅自在遊,具樂常歡喜。

  汝魔必當知,我已相降伏。

  於是魔王複作是念:世尊知我,善逝見我。愁惱憂戚,不能得住。即於彼處,忽沒不現。佛說如是,彌勒阿夷哆、尊者阿難及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74)。

  故此件可擬題爲:中阿含經王相應品說本經第二殘頁。

  五、俄TK310A 佛經(75)

  今案:原件爲一殘片,可辨者十叁行半:

  □□□得物更多或得十倍或得八倍如是

  惡貪善人則捨

  又捨惡貪言惡貪者所謂法師說法取物得

  如是物□叁寶□(後殘)

  或□

  非法中用□中□(後殘)

  世間法智者呵毀智者捨離

  雲何名爲天中惡貪汝等天中如是大樂猶

  故惡貪如是現見此金銀山毗琉璃山青寶

  之山大青寶山頗梨山中汝等一一遊戲受

  樂於一山中既受樂已複向馀山共諸天女

  種種受樂天衆圍繞如是一切由貪故爾非

  馀所作汝等天衆愛共貪縛墮於惡道而不

  而不生怖□□□(後殘)

  此段文字,爲元魏/瞿昙般若流支譯《正法念處經》卷第四十叁“觀天品之二十二(夜摩天之八)”中的內容:

  如是惡貪,皆勿自作,莫令他作。如是惡貪,妨礙世間。集惡貪者,日日增長,如火得薪,如是如是,熾然增長。如是惡貪,得財物故,如是增長。共貪悭嫉,增長熾盛。是故諸有福德之人,應當捨離。汝等天衆,當如是知。有治生人,賤買飲食,若於物等,若作齋會,布施沙門,若婆羅門,爲令他知,謂是福人,真實可信。知人信已,然後自物,貴賣與他。此雖布施,非清淨心。爲令他信,治生求利。賤買貴賣,如是方便,以少物施,得物更多。或得十倍,或得八倍,如是惡貪,善人則捨。

  又捨惡貪,言惡貪者,所謂法師,說法取物,得如是物,非叁寶用。此是惡貪,則應捨離。又捨惡貪,言惡貪者,謂出家人,或白象牙所作佛像,或刺繡像,或氎等上畫作佛像,或刻木像,或銅等像,賣如是像。彼是惡貪,既得物已,非法中用。人中則有如是惡貪,妨世間法、出世間法,智者呵毀,智者捨離。雲何名爲天中惡貪?汝等天中,如是大樂,猶故惡貪。如是現見此金銀山、毗琉璃山、青寶之山、大青寶山、頗梨山中,汝等一一遊戲受樂。於一山中既受樂已,複向馀山。共諸天女,種種受樂,天衆圍繞。如是一切,由貪故爾,非馀所作。汝等天衆,愛共貪縛,墮於惡道,而不覺知。不生怖畏,不畏死苦,不畏所愛,眷屬等離。不覺退時,種種衰苦。汝等天衆,以貪心故,不畏不覺。汝等天衆,如是貪心,無量無邊。魔業貪心,不知厭足,不畏離別,不畏死苦。如是惡貪,妨世間道(76)。

  故此件可擬題…

《《俄藏黑水城文獻》之漢文佛教文獻擬題考辨》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