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生活在結緣的世界裏(素全法師)▪P3

  ..續本文上一頁有我們幾個學生住在裏面。這時候就聽見老和尚一步步上那個樓梯的聲音,聽見老和尚開門的聲音,把我們的房間門推開,看了一眼就走了,我們趕緊穿上衣服,趕緊跑,趕緊逃。走到樓下的時候,老和尚就坐在佛面前,把我們叫住,我們忐忑不安,知道肯定要挨罵或者受罰,但是老和尚非常慈悲,和顔悅色,輕言細語,給我們說了下面這段話:

  “同學們,你們還要上山,路途還很遙遠,肯定要餓肚子,我這裏有一些供果,你們帶上在路上吃。”我一聽非常感動,難忘那夜供果香。從此以後我對佛門,對和尚有了無比的恭敬心,他一點也沒有責罵我們,還另外給我們很多供果,告訴我們山上的路很遠,還會餓肚子,帶一點供果在身上。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所以說我們怎樣面對我們身邊的人和事,怎樣立足于當下,怎樣做好身邊的每一件事,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呢?就是要有一個慈悲寬容的心。因爲我們身邊的緣有善緣,有惡緣,我們分不清楚,看到他慈眉善目的來,也許他心懷鬼胎,看到他氣勢洶洶的來,也許他是來幫助你的,我們凡夫肉胎是看不見的。但是怎樣去面對呢?就是要有一顆慈悲的心,慈悲的心就是平常心,馬祖道一根本的思想。什麼是平常心?平常心就是無分別的心,就是一顆慈悲的心。

  我來這裏前不久,我們成都西南交通大學,有一個大學生,他帶著他的女朋友到一個小飯館吃飯,這時候一幫混混也在這個飯館吃飯,光著膀子,喝酒劃拳,喝得醉醺醺的,這個大學生帶著女朋友嘛,反正就有點看不慣,看不習慣,有點我們說的拿臉色給這幫混混看。然後就是緣分,有一個混混想抽煙,跑來找這個大學生借打火機,這個大學生本來就看不慣這幫混混,還要來借打火機,就非常不禮貌地說,打火機就放在桌子上,他就不借,不借給這個混混,這個混混就碰了一鼻子灰回去了。他的這一幫子人就奚落他,說你有什麼本事,連個打火機都借不過來。于是乎他就惡向膽邊生,抽出刀就把這個大學生殺死了。所以說我們身邊的緣有善緣,有惡緣。我們怎樣結緣,不要有分別心,我們世間沒有對錯,對與錯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景而異,就叫對機,就叫禅。什麼是禅?禅不是坐出來的,是生活中悟出來的。禅機,所謂機就是對機,什麼叫對機,就是時間環境空間相契合,就叫機。盡管你做得非常的完美,但是跟時間空間人物不相應,也不對機。你跟一個賣菜的老農民講書畫藝術,講吳冠中的畫怎麼樣的好,他說你還不如教我怎麼樣殺蟲呢,怎麼樣種水稻好。你不對機,盡管你是好心。所以說這個大學生錯在哪裏了呢?一切衆生皆有佛性,一切衆生皆有善根,只是他障礙了,因他的煩惱而障礙了,貪、嗔、癡煩惱而障礙了,可以恨他所做的事,但是千萬不要恨他這個人。我們人是平等的,因爲你恨他這個人,你就會生煩惱,不光會生煩惱,而且會結下惡緣,斷送生命。

  所以說,我們生命中的一切現象,因緣和合而來,因緣盡而散,要有一顆慈悲的心去把握它。六世達賴喇嘛曾經有一首詩:結盡同心締盡緣,此生雖短意纏綿,與卿再世相逢日,玉樹臨風一少年。這個“結盡同心締盡緣”,就是對緣最好的解釋,我們今生因緣而來,緣盡而散,把握緣分,多結善緣,少結惡緣,才能福慧增長,才能真正地見道,才能真正地增長我們的智慧。智慧從何而來,從因緣而來,不是做出來的,是從緣中而來,從因緣中的感悟而來。所以說第一點,給大家講緣就是結善緣,立足于當下,正大光明。《吉祥經》說得非常好,我們怎樣才能種下善緣呢?《吉祥經》裏面給我們的叁點啓示。第一,勿近愚癡人,應與智者交,是爲最吉祥。什麼是勿近愚癡人,應與智者交?我們要有善緣的第一根本就是要交善友,你交錯了人,你就結了惡緣。我有一個大學同學,他少年得志,二十六歲的時候就是千萬富翁,那是好多年前的事了,九十年代初的事情,他父親是四川省水電設計院的總工程師,他就搞水電站工程,所以說很快就發財致富了,發財致富以後他找不到精神支柱,找不到用錢之處,找錯了快樂,成天就去洗腳房,花天酒地,就認識了一幫壞人,什麼樣的壞人?就是吸毒的,就把毒品放在酒裏讓他喝,去引誘他,最後他就染上了毒瘾,最後家財敗完,現在還關在監獄裏。我們交錯一個人,可以毀壞你的一生,我們交好了一個人可以影響你的一生。所以《阿彌陀經》裏面說:諸上善人聚會一處。今天就是諸上善人聚會一處,我們要與智者交,與善者交,才能增長智慧,才能遠離惡緣,多結善緣。

  第二點,《吉祥經》的第二點就講:居住適意處,往昔有德行。第一交友,第二居住適意處,什麼叫居住適意處呢?就是身心有所安住,身和心都有所安住,身有所安住,心有所安住。心有所安住,就是要有信仰,要有理想,要有信念,有精神的支柱。我們有了精神的支柱以後,任何困難都難不倒你。你看我們世間的人,他沒有精神的支柱,你讓他在這裏坐半小時他難受得很,但是他坐在麻將桌上坐八個小時都無所謂。執著于邪,他也是一種執著,執著于邪上去了。身有所安住是說什麼呢?是說我們要居住在環境適意的地方。

  第叁,怎麼樣才能吉祥如意啊?就要“多聞工藝精,是爲最吉祥”。就是說我們必須要有一技之長,懂得一個學問,要有一技之長,要能安身立命。首先你能養活你自己,還能幫助他人。所以我們有些人學癡呆了以後,工作不幹家庭不管了,成天在那裏。他認爲他在修行,那不叫修行,那叫製造混亂。首先我們要自己養活自己,還要幫助他人,你都不能安身立命,你怎麼能夠修行呢?我有一次去福建的時候,一個廈門大學的教授來找到我說:我很煩惱,我家裏有一個好老太婆,我一直很幸福,認爲我找了一個好老太婆,在家裏人又慈悲善良又關心家庭,又關心兒女,家裏面收拾得整整齊齊,生活搞得好好的。但是自從她學了佛法以後,噢,煩死人了。我是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的,對佛教一直有很深厚的感情,但是我現在恨死了出家人恨死了寺廟,爲什麼呢?自從這個老太婆學了佛教以後變成瘋子了,怎麼變成瘋子了呢?天不亮就跑到廟裏去了,天黑才回來,家裏邊飯菜不煮,兒女不管,衛生也不管,每個月交給她的生活費才兩天就一半跑到廟裏去了,買五斤油等一會兒就剩兩斤了,叁斤跑到廟裏去了,家裏髒兮兮的什麼都不管。你們認爲她現在學佛法學好了嗎?沒有學好。雖然她供養叁寶,到廟裏去有功德,但是讓別人對叁寶生起了誹謗的心,憎恨的心,這叫愚癡。我們現在有的出家人說起來也是老修行,但是他不務正業,他不是去真實地參悟佛法,一天到晚就是化緣修廟,到處去要錢修廟。第一他違背了佛教的教義,我們隨緣不化緣不攀緣,你要化緣就有可能化不到,化不到就可能生煩惱。你要攀緣也可能攀不到,攀不到也可能生煩惱。本來要放下煩惱的,他去找煩惱,我們隨緣接待,來了熱情接待,不來不去強求,這才是佛法。

  給大家講的第二點要隨順緣分。因爲一個很小的很微小的因,就可能改變我們的一生,人和人擦肩而過一個微笑,互相的問候留下電話,也許他們就成爲夫妻了。人和人擦肩而過,互不相讓,你罵我我罵你,拿出刀來就把命給丟了。剛才講的那個學生,爲了這麼小的事情一個打火機就把命給丟了,你們說值不值呢?所以說慈悲善良是我們把握人生的最好的藥方。

  第二就是懂得隨順緣分。隨順緣分就是不強求,我們古人說強扭的瓜不甜,朽木不雕,你非要把它雕成棟梁之材,那叫強求。我記得我讀高中的時候有一個老師,那時候的老師非常勤奮兢兢業業,一個學生也不放棄,哪怕最不想讀書的學生他也要強迫你學習,一邊炒菜一邊還在教你拼音,非常了不起的一個老師,一個學生也不想放棄,最後得了重病,四十幾歲就去世了。實際上他如果懂得佛法的話,不去強求,盡了能力就得了,不去強求,也許他活到八十歲,七十歲,能夠教育更多的學生,成就更多的學生。他這樣強求並不能夠把這些學生培養出來,不讀書的還是不讀書。我們有很多的家長也是這樣的,有許多的家長來問我:師父啊,我的那個兒子我對他那麼好,他就是要上網,天天去上網就是不讀書,給他提供那麼好的條件,買鋼琴,他就是不讀書。古人說得好,來收賬的就是來收賬的,來還賬的就是來還賬的,因緣分而生。貧困山區哪有那麼好的條件?哪有什麼鋼琴?但是照樣成就。有的條件那麼好的,要什麼買什麼,照樣不成才。一個是後天一個是前生,前生的因果關系加上後天的努力或不努力,成就了他今生的不同的命運。所以說我們要懂得隨順緣分,不能夠強求。

  我來這裏之前正好有一件事情,我們在修建寺院,地震以後我們一直在抗震救災,一直沒顧上維修,今年才顧上維修寺院,維修寺院就需要一些木材。有一個居士找到我說:師父,我院子裏有一棵香樟樹我捐給你,能夠移栽就移栽到廟裏,不能夠移栽就鋸下來修廟用。我說,你家裏面是不是商量好了,她說,商量好了沒有問題。我告訴她說,那我去看一看吧,我就跟她一起去看,我的侍者也跟著一起去了。走到半路的時候,非常可笑,她說,師父啊,等會兒我老公出來你不要說是捐的,是賣給你們的,我不收你們的錢,把我搞得尴尬的不行。然後到了以後,她老公看到師父的第一句話:我不賣我的樹。我非常尴尬說:我不是來買樹的,我是地震以後來看你們的,我就順口說了一句,我是來看一看。他聽我這樣說,臉色馬上就變了,死老太婆,一天跑到哪裏去了?我們家的樹不賣,我種了那麼久爲什麼要賣?然後老太婆就說,你不賣我要賣,兩個人就吵了起來。最糟糕的是什麼?那天正好是我的生日,她來見我之前供養了我一百塊錢,我堅決不要。因爲山裏老婆婆供養的錢我都是不會要的,因爲他們生活很艱難,我堅決不要,她是跪在地上非要我收,我是沒有辦法隨順收下了。然…

《生活在結緣的世界裏(素全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