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觀察下去,這就是禅修了。你選了什麼不同的所緣,就有不同的影響、不同的後果。
下一點是你學禅修一定是學得很開心,如果你是:哎呀,現在要禅修了,我的腿又痛了!哎,真可憐!師父又說要禅修……哎!沒辦法了!那我告訴你,你禅修一定不會成功。你要在禅修時,慢慢地學習禅修時開心、過瘾的地方。禅修的時候雖然腿痛,但裏面有什麼東西?有什麼不同?禅修一段時間後,心又有一種很安靜的感覺,這是很好的。我應該慢慢學下去。所以禅修一定要享受禅修的樂趣。沒有這個樂趣,你不會坐下去。所以禅修應該要感到開心。你如果認爲禅修是來敷衍師父的,因爲你要乖所以要禅修,那是不會學得好的。禅修對你來說應該是開心、有意思的。是我想去禅修;禅修的過程裏面是有很好玩的東西,那你就可以成功了。這個是很重要的。你應該培養甯靜、輕松、自在、清明的心,你對這狀態是要抱著欣賞、向往的態度。你來柏林寺,肯定沒有唱卡拉OK的吵鬧的那個開心的樣子;但來到柏林寺以後,有另一種開心、另一種好環境。就是你來到柏林寺,應該學習怎樣去享受安靜、享受自己能爲自己的心做點事情的機會。
現在禅修跟其他學習一樣,你要做好一件事情,在佛法裏面說,是需要“因緣和合”。好像這個生活營,不是一個人做出來的,是很多東西、很多人一起做出來的。當事情和諧的時候,事情就會成功、就會發生。好像我現在發出這個聲音(打響子的聲音),這聲音怎麼搞出來的呢?(打響子的聲音)第一當然是有我的手指,沒有我的手指沒有這個聲音。但有了我的手指沒有空氣,沒有你的耳朵,沒有聽聲音的功能,沒有你的爸爸媽媽,沒有我的爸爸媽媽,沒有大和尚的爸爸媽媽,這個聲音你是聽不到的。但是有大和尚的爸爸媽媽,有你的爸爸媽媽,有我的爸爸媽媽,有我的手指,還有你們聽的功能,還需要一樣很重要的東西,就是“心”。誰的心呢?我的心和你們的心。我的心是做什麼的?我的心是要有打響子的念頭,我要跟你們溝通、跟你們解釋“因緣和合”的重要;你們要有聽的心,想聽聽法師說什麼。有這麼多條件和合以後,你們才能夠聽到這個聲音。這個聲音不是在我的手指上面,不在我的心裏面,也不在你的耳朵裏面,跟你爸爸媽媽的關系就更加遠!但當這麼多因緣和合後,我們就能夠聽到這個聲音。這個聲音不是我搞出來的,是這麼多因緣一起和合而來。你們修禅定也一樣,你們不能把禅定搞出來,禅定不是造出來的,禅定是因緣和合出來的。首先你要把你的身體搞好,把環境搞好,把你的所緣弄清楚,你的專注力培養了,慢慢地你的定力、你的禅修就會成功。所以禅修跟其他東西一樣,你要搞好它的條件,搞它的因緣。把因緣、條件搞好,禅定自己會來。你不要告訴自己:我要定下來啦!快點定下來吧!定呀!爲什麼不定呀!定下來吧!快點吧!爲什麼不定?我告訴你這肯定不定。因爲你故意定下來。什麼叫定下來呀?首先你要把環境搞好。我們現在福報很好呀,來到柏林寺,廟已經起好,吃飯問題也幫你安排好,睡覺的地方也安排好了,我們禅修的環境基本上都不錯。你回家以後如果希望禅修,也要把你的環境搞好。好像現在你希望坐禅,首先把你的手機關掉,最好把計算機也關掉……你坐在什麼地方也很重要。所以坐禅要成功,心、身體和環境,叁方面都要搞好,叁方面都很重要的。
接下來要爲大家介紹的是調身。首先是調整我們的身體。我們的身體是我們修行的工具,你身體這個工具搞不好,你肯定修不好。我看現在你們修行的衣服都是非常適合的。其中一個你們要留意的是,穿牛仔褲不適合,因爲牛仔褲太緊,你的氣就不會調順。所以你的褲子不要太緊,衣服也不要太緊。如果你們喜歡,我等一下就讓你們站起來,因爲如果你們太累的話,坐禅坐不好。坐下以後你們可以自己按摩一下,上課上了一天,可以自己按摩一下,等身體放松一下,太緊不行。還有坐的姿勢也非常重要的,我看你們的腿現在已經有點痛了,是不是?現在我們站起來松一下吧……還有站起來的時候,如果是已經坐了一段時間,你的腿可能很痛,但站起來的時候不要太快,太快一下子可能弄傷你的腿。慢慢的,現在站起來的時候你們有什麼問題?你們可以趁這個機會問一下。
最初坐禅腿子肯定會痛的。那有什麼辦法?每一個坐禅的人最初的時候腿子都會痛,我以前的一位師父說:你如果坐禅希望腿子不痛,要“叁冬四夏”,叁個冬天四個夏天。叁個冬天四個夏天以後你的腿就不應該會痛了。所以現在坐了叁天四天腿子肯定會痛,這個是正常的。但是坐的方法還是重要的。現在你腿子痛,正常;但是太痛就調整一下吧。很重要的一個概念是:調。調整那個“調”。坐禅是常常要調的——調整你的身體,調整你的呼吸,調整你的心。從“呼”和“吸”不好,調整到它調和、暢順。調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現在腿子痛也沒有什麼方法,就是坐好那個姿勢,姿勢正確就沒問題了。還有就是松緊得宜,這個是很重要的。不要太松,太松你會睡覺,會打妄想。太緊張你可能是弄得那個“火”會升。太緊張會出問題,有人說坐禅會“走火入魔”,是會發生的。在什麼情況下坐禅會走火入魔呢?就是你非常緊張,你坐的時候堅持要坐很長的時間,但是你堅持的方法是錯的,你的身體是錯的。你每天去打坐,坐了很長時間,但是每一個事情都是錯的——你的所緣是錯的!你的身體也是錯的!那你可能會走火入魔。一般走火入魔的人都是在山上面呀,沒有師父,自己來搞,搞又搞得不好,那肯定會走火入魔。但是你們現在在夏令營,坐禅坐了四天,回去就睡覺。坐禅嘛,有空就坐坐吧!那走火入魔的機會就很少了。但是很重要的是,你現在去學,學對、學得正確是很重要的。還有就是:你學什麼東西,學到一個地步,肯定不要太緊張。太緊張太執著你就肯定會出現問題。不是不做,不是不堅持,是堅持而不是執著,這是有區別的。“堅持”是:我現在做得不好,我去研究我爲什麼做得不好。我現在不做,等一下弄清楚再做;我現在做不下去,我去等一下再做下去。“執著”是:我現在做不來,我還要去做;我現在不對、不曉得對不對,還是執著要做下去。那只要你是這個樣子你肯定出問題。所以要弄清楚,也不要太急。肯定所有事情都有“因緣和合”。因緣不和合,你做什麼也不成功。所以把你的因緣搞清楚,對你們修行、禅修;對你們做什麼,都是非常重要的。現在腿子好一點了嗎?好了就坐下來。現在我們要把我們的身體調好。這個身體怎麼調呢?我現在跟大家解釋一下。我現在用這個是“單盤”。你們都應該曉得是怎麼樣的。你可以用“雙盤”,雙盤就是把腿放在上面。這個都可以,“單盤”、“雙盤”。單盤也很好呀,不一定要雙盤。如果說單盤雙盤也不行呀,那就是“散盤”。爲什麼我們坐下來要這個樣子呢?看看法師們他們雙盤。爲什麼這個單盤雙盤是重要的?因爲我們坐禅的時候,坐的時間長。如果是你坐的時候是“散盤”,你會發覺你的屁股是尖尖的,你的屁股跟墊子接觸的地方是很小的,那你的力就全放在屁股尖的地方,那個地方就會痛的。單盤或者雙盤的時候你的腿和屁股跟墊子的接觸面比較平衡。還有是你在雙盤的時候,你的身體你的腰是自然而直的,所以這個都是非常重要。你的腿子放好了,那還有什麼要做呢?就是腿子放好以後,你的身體你的背,都是很重要的。我們的背應該怎樣去擺好呢?有一個很好、很簡單的方法,就是我們的身體稍爲向前,你的小腹,對,你會發現你的背現在已經直了,對不對?你坐禅的時候,你的腰背下部分是直的,但是上部分“胸”要放松。所以後面是直的,上面是放松的。還有就是不要把你的身體靠在後面,不要靠後。也不要靠前,也不要靠左靠右。如果你看武俠小說,裏面常常說“含胸拔背”。就是直拔,你的胸就要放松了。胸口要放松。胸口放松以後你的氣才自然的。還有就是你的下巴,下巴要微收。你現在的墊子高低是可以調整的。如果你的腿現在是跷起來的,你的墊子可能要高一點。現在我們的身體擺好了,下巴微微收了,你坐在毛巾上面也可以。(停頓,現場在調整墊子)
大概差不多了吧!你們現在應該是坐得比較舒服。你的背應該比較直拔的,胸口應該放松一點,下巴稍微收起來,還有是你的嘴角,你的嘴巴要帶微笑,這個很重要的,不要看輕。因爲你有一點微笑,你的身體肯定會放松,你的身體你的嘴巴,還有呢你的眼睛,是自然而松的,不是完全合起來,也不是睜開,自然的讓它放松下來。我現在用五分鍾,你們把我剛才說的東西,怎麼把你的身體調好呀,你的眼睛呀,還有你的手怎麼去放好。手怎麼放呢?先把它放在你的腿上面吧。如果你右邊的腿在上面,你的右手就在上面;要是你左邊的腿在上面,你的左手就在上面。你放的時候你輕輕的放在腿上面,你的大姆指就輕輕地點著。你的手是松的,松很重要。如果你坐禅坐得好,你的手應該是很輕松的。還有一樣東西,我們常常說:禅悅爲食。禅是有喜悅的。如果你坐禅發起“喜悅”呢,起了“喜”的心呢,你應該是坐禅有點受用。印度的禅修,坐禅的時候,要求有禅悅的。沒有禅悅、沒有輕安,就不會進入禅定。入禅定其中一個要求是要有輕安。但我們中國的禅,有“念佛是誰”,對禅悅和輕安就沒有那麼強調了。有時候我們形容“禅和子”,把它形容爲“苦惱子”,因爲它“未明”、沒有開悟。在那種“明”和“未明”的過程中,它有一個苦惱的狀態。但我今天爲大家介紹的是印度的禅修,是講由“輕安”而入定的,而不是教大家參“念佛是誰”。如果參“念佛是誰”就會有苦惱的狀態。但如果是印度禅,由輕安而入定呢,過程中應該有輕安、自在的狀態。無論如何,你看那些有成就的老和尚,臉上通常是笑眯…
《禅修指導(衍空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