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禅修指導(衍空法師)▪P3

  ..續本文上一頁眯的。所以你知道如果你學佛學了一段長時間,愈來愈痛苦的話,應該是出了些問題。現在回到我們的禅修。

  剛才身體的姿勢是“含胸拔背”,然後嘴角帶著笑,下巴微微收起。我現在給大家大概十分鍾,你試試搞好姿勢。姿勢的要求是不太松、不太緊,平穩。現在有什麼問題?

  問:怎樣找到合適的“所緣”?

  答:我等一下解釋。現在先把我們的身體調好。再下一步才跟我們的所緣解釋。

  問:禅悅和輕安的意思?

  答:輕安是什麼意思?就是你坐的時候身體感覺輕輕的樣子,不會很累贅,你還有安樂的感覺,我們現在先坐一下吧。

  坐墊不可以太高不可以太低。什麼是太高什麼是太低是每個人不同的。所以你自己去試試看吧。太高也不好太低也不好。可能現在剛開始學,可能坐得高一點。一年以後你可能低一點也可以。這個是還要調的。

  我們坐一下吧,好不好,眼睛可以放下來,我們十分鍾吧!你現在把你的身體你的姿勢掌握得好,因爲你現在坐好以後,把那個坐的方法繼續下來,你坐下來就先把身體調整好,學一下怎麼去調,剛剛坐嘛所以很多地方要學習,把它搞好。十分鍾,大家試試看吧!(坐禅)

  我看差不多十分鍾了。腿子痛了吧?可以松一下吧。我基本上看了你們,基本上也可以了,慢慢來。我再教你們一個方法,怎麼去把你身體的姿勢坐好。一般我們坐禅堂很少做這個姿勢,我發覺做這個姿勢,其中一個是瑜伽姿勢來的。我感覺這個姿勢對我們擺好我們的身體是非常有幫助的。有很舒服的感覺的。這個姿勢是這樣子的,瑜伽的姿勢來的。雙手合著,手跟耳朵,把自己拉高,會把你的腰拉直。接著你的手向後,到了後面就把手掌反起來,手背對背,這個樣子堅持一陣子,你的嘴角帶微笑,自然的呼吸,不要太緊張,接著慢慢把手掌反過來,慢慢帶到前面來到胸口,再一直帶到小腿上面,把手擺好,雙手重疊,大姆指剛好碰著或者不碰也行,你發現你身體現在自然的覺得很舒服。如果你現在帶著一點微笑呢,你會發現你很容易入靜。我們再試五分鍾。

  好,大家可以放松。腿子痛嗎?有什麼問題?

  問:坐的時候背彎著比直著舒服,爲什麼?

  答:你感覺腰彎起來舒服一點,但是這個腰彎起來肯定是不可以的。因爲你的腰彎起來的時候,你現在感覺舒服,就是有幾個可能:原來你的身體,這個腰可能已經習慣了一個不正確姿勢。因爲我們的腰直是很重要的,你的腰不直你的氣就不會順。所以你現在感覺可能是舒服,差不多是打瞌睡一樣,可能是舒服一點。但是應該你的腰是直的,前面是放松的,後面是直的,所以這個要求是慢慢轉換的,也沒有什麼辦法。下巴是微微地收,這個是需要的。

  現在我們感覺自然的事其實是習慣來的。習慣了就感覺自然。所以你現在把你以前的習慣改了變成另外的,把你的腰拉直這個才是自然。這個是可以改的。

  如果你的姿勢是正確的,腿子有點痛,這是很正常。第二就是我剛才忘記跟你們解釋,你的舌頭應該怎麼放。你的舌頭要輕輕地放在你的上颚、跟你的牙齒交界那個地方。輕輕地頂著那個地方,輕輕地不要用力,像貼著。還有就是:如果你現在坐禅,感覺身體有些特別痛的地方,你可以對那個地方特別留意一下,看看以前是不是做運動呀、或者什麼的……那個地方受了傷。受傷以後可能是真的傷得太厲害,你可能去看看醫生,看看是不是有些傷留下來,現在要照顧它一下也可以。還有一個事情就是:如果你們年輕人呀,如果你以前學過什麼太極拳,還是什麼什麼,你現在坐下來,可能坐了一段時間,發覺你身體會動,好像你會搖的,這個不好。不好的意思就是你想“動”不好。就是最好不要讓它動。你動有幾個理由:你坐下來身體動,就是你身體裏面的血氣流通的時候,把你的身體推動。我們現在是禅修,不是練氣功。你練氣功身體動是很正常。現在我們不是練氣功,現在修心。“心”是我們現在要注意,要去搞的地方。如果你現在身體動,你可以調一下你身體,把你的心專心在你的“所緣”上面。通常是:你爲什麼身體動?就是你的心已經離開了你的“所緣”,你已經在打妄想。還是你現在留意你的身體,感覺現在還在動呀,動得很過瘾呀,身體在搖呀搖呀,好像很好玩一樣。你這個樣子玩下去,你就不能停下來了。你將來到禅堂去“坐香”的時候,你動師父就會打你,所以不要動了。

  現在我們下一步是“調息”。調身基本上是調好了。

  “調息”是調整我們的呼吸。當然我們坐下來,每個人的呼吸都是不同的。我們坐禅對我們的呼吸有什麼要求呢?這個要求是:什麼要求都沒有,就是自然地呼吸。當然我現在跟你們介紹的是“觀呼吸”,對我們的呼吸有一個了解、觀察,觀察它不是去改變它。是認識它,了解它。所以我們最初對我們的呼吸,自然的,但是你要對它有一個了解。所以好像我們剛才已經坐好了,你對你們的身體基本上有一個簡單的狀況你清楚了,沒有什麼太不舒服的地方,那你在這個時候,可以把你的注意力,留心、觀察你的呼吸。最初觀察你的呼吸,最初你觀察你的呼吸,不一定是觀察某一個地方。你可以對你身體呼吸的整個狀態都留意一下。我現在呼吸是什麼情況呢?你可以留意一下我現在這個呼吸是很快?很慢?有叁個情況:有風的。如你跑步,剛剛坐下來,你的呼吸是很快的。還有就是喘不平均的,一些快一些慢,反正是不流暢吧。如果是你呼吸太用力,那也不行。但是最初,你留意你的呼吸,就是留意你現在是怎樣的情況。留意了以後,不要太刻意控製它。但是你慢慢去留意它的時候,你可以不經意地,很自然地令它慢慢的調和過來。所以,如果是我們的呼吸還沒調和,你現在留意它、認識它,知道現在的呼吸是怎樣的情況。這個留意呼吸,不單是現在坐禅可以做的事情,你等一下坐禅結束了,從這個地方,跑到過堂那個地方,你可以留意你走路的時候呼吸的狀態,你可以留意你吃飯的時候那個呼吸的狀態,你可以留意你上早課的時候呼吸的狀態,你留意你很緊張的時候你的呼吸狀態,你可以留意你睡覺時還沒睡著的時候的呼吸狀態,反正就是你的呼吸,現在就開始對它留意。你要先去認識它:哎,我的呼吸是怎麼回事?我什麼時候會有什麼呼吸,慢慢、慢慢地你跟你的呼吸能夠相處,那就會慢慢地對它了解。當然是你現在坐下來了,坐禅嘛,所以要慢慢、慢慢地令你的呼吸很自然的樣子,慢慢、慢慢地去輕松下來,調和那個樣子。我們令呼吸調和以後,才容易去觀察它。我們先試試這個樣子好不好?現在你們把你的身體坐好,就去留意你現在呼吸的狀態,看看自己呼吸是怎麼情況?對你身體、整個身體呼吸的時候,不同的地方是做什麼事情的,你的肺部是怎麼去呼吸的?呼吸長的時候又是怎麼樣的?短的時候是怎麼樣的?對你的身體的呼吸認識一下吧,了解一下吧。我現在呼吸是怎麼情況?現在我們大概試十分鍾吧。(坐禅)

  答答問題吧。我們下午還有一堂課,那個時候我們可以把下面的講完。有什麼很逼切的問題?

  問:(略)

  答:你觀察呼吸的時候有口水是很正常的。把它吞下去,可能影響你呼吸但也沒什麼問題。你就是對你現在這個情況留意、清楚就可以了,不是什麼大問題。

  問:我要請教一下就是我們在觀察呼吸的時候,怎樣能夠避免自己變成刻意的控製呼吸?

  答:這個是非常重要的。因爲我們在留心這個呼吸的時候呀,好像觀察它的時候就令它很緊張的樣子。把你的呼吸弄得愈來愈緊張。這個最重要就是調,調整這個過程。怎麼去調呢?就是如果你觀察的地方是很小的,好像你觀察你的鼻孔。你觀察的地方很小、也很緊張,很用力,你的呼吸肯定會很緊張。但如果你觀察你的肺部、比較大的地方,它會比較輕松一點。但如果你觀察的地方太大,也很容易打妄想。所以就是“調”。就是一下子觀察你的肺、或者你的小腹。下午可以告訴你另外一個方法,就是現在我們是觀察我們的身體,觀察我們身體呼吸的時候的情況。我們可以是觀察我們的身體情況以外,還可以觀察我們的心。觀察我們的心的什麼東西呢?好像我們現在在練習觀察呼吸的時候,就要觀察我們呼吸的“長”跟“短”。什麼是長什麼是短?就是你現在的呼吸跟你前一個呼吸。現在的呼吸比你前面的呼吸長了一些?還是短了一些?現在你是觀察呼吸,同一時間你是觀察你的呼吸是長是短。“長”、“短”是我們心的概念。觀察概念跟觀察身體是不同的。但是我們的概念是因爲我們的身體而産生的,所以它們兩個是有關系的,但是不同的東西。所以你可以先觀察呼吸,你身體的狀況;你也可以觀察現在我呼吸的“入”和“出”。你是有“呼”那個概念:現在我呼出了!那個念頭是“出”的念頭。“現在是入了”,現在有“入”的念頭。所以“出”的念頭“入”的念頭是心的念頭。但是你的念頭是跟你身體有關系的。你可以把你留意的重點放在心上面,出入的念頭上面;也可以觀察身體呼吸那個小的狀況。如果你是觀察你的呼吸愈來愈緊張,就把你的注意力多放在你心的概念上面。你留意你的心的概念,就不會影響你的身體。所以這個是你可以慢慢去摸索一下。去觀察心的概念、出入的概念、長短的概念,跟觀察你身體的狀況有什麼不同,去摸索一下,是我們觀察呼吸可以做的事情。

  問:結手印哪個手在上、哪個手在下是不是都是一樣的呢?

  答:哪個手在上哪個手在下應該跟你的腿子一樣的。如果你右邊的腿在上你右手應該在上面。左腿在上面你的左手應該在上面。

  問:(略)

  答:基本上全身是放松的,一切都是自然的。不要控製你的呼吸:怎麼長怎麼短。它有時很長的,有時很短的。我們現在不是練氣功,不要求它長短。我要求它松、不緊張。這個是愈來愈輕松。你從身的輕松慢慢會有“輕安”,身體有輕安慢慢的會有心的輕安。慢慢去配合了,去做到我們的身體跟我們的呼吸愈來愈輕松。

  問:(略)

  答:我剛才說是,你現在呼吸跟前一個呼吸的比較。我現在的呼吸比我前一個呼吸短了一些?還是我現在的呼吸跟我前一個呼吸長了一些?你的“長”跟我的“長”可以不同。但是你前一個呼吸跟現在的呼吸是長了一些還是短了一些。最後一個問題。

  問:(略)

  答:自然呼吸。你喜歡怎樣呼吸都可以。不要刻意去呼吸、呼吸,或者怎樣!我們的要求是對呼吸的了解、明白它。“明白它”是我們的要求,不是對呼吸有什麼要求。我的要求是明白你的身體呼吸時候的狀況。從明白你身體呼吸的狀況,令你的身體慢慢慢慢愈來愈輕松。之後,把你專注的地方從你的身體轉到去專注我們的心。先調好身,身體調好以後就把我們的專注力專注到心。那個時候就把我們的身體不管它了,但是有一個過程。所以你身體現在做什麼?你呼吸的情況是怎麼樣?現在我們是正常人嘛,我們病的時候呀,差不多死的時候呀,也可以觀察呼吸,那個時候的呼吸肯定是不好。病的時候你的呼吸肯定不好,那個時候的呼吸我們也可以觀察。也可以觀察它,從觀察我們病的時候的呼吸,差不多死掉時候的呼吸,那個時候的呼吸是怎麼情況呢?從那個情況我們可以再進一步去觀察我們的心。所以不一定只是觀察身體和呼吸是什麼情況,是不太重要的。

  

  

《禅修指導(衍空法師)》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