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這叫掉舉,掉在半空中,下不來了。所以,我們要靠佛學及儒家思想來挽救當今社會的危機。那天海峽兩岸交流會上我還談到,在臺灣我們每月到監獄去弘法一次。那兒有個戒毒班,我們去了以後,那一個班連《阿彌陀經》都會背了。這些人出去保證不會再犯,因爲他們皈依學佛了,沒有學佛的,還會再犯。學佛就有這個好處。我們在少年感化院,面對面地跟他們溝通,你哪裏不痛快呀
你爲什麼要這樣呢
你琢磨這件事對不對呀
跟他聊,他就把心裏話慢慢講出來。我們教他們念佛,一邊念一邊聽,聽得字字分明,反觀自性。然後我說:“在座的道友們(我們不講受刑人,那會刺激他,在監牢裏還是道友),念念佛,心裏靜了,平和了,腦子裏雜念比較少了的,請舉手。”舉手的有百分之九十。佛法偉大不偉大
佛法是真偉大,就治你的妄心,伏你的妄念。妄念一伏了,慢慢無明也就伏下去了。所以大家應該從這方面去體悟,我們應該怎麼去做
當然我們是對他們去講,其實我們自己來修的話,一樣要伏妄念。一切修行在日常生活中,不是在生活之外還有一個修行法。拔草就拔草,穿衣就穿衣,睡覺就睡覺,沒有別的念頭。我看有很多人出坡還在聊天,雜念紛飛,你怎麼修呢
修行就要製心一處。你看六祖慧能大師,舂米就舂米,舂米幹嗎呢
修行啊!達摩祖師面壁九年,那也是修行。看牆壁幹嗎呢
看心,不是看牆壁,要看得透透徹徹、明明亮亮,那才是修行。所以大家要悟這個道理。
第二是邊見,邊見就是心裏起對待,不是這樣就是那樣,這樣和那樣就變成兩邊了,起對待了。美和醜、胖和瘦、長和短等等都是對待,凡是屬于對待的就是現象論,凡是非對待的就是本體論。這是強立名,不得已而說,本來本體和現象都沒有,是不得已才說的。因爲起對待,就有對待的矛盾,我們每天內心有沒有對待,你自己去想一想。每天睜開眼就是對待,不但要對待,還要起矛盾,有矛盾就有沖突,有沖突就有煩惱,等到最後變成兩極化。你的兩個對待差距越大、越遼闊,你的煩惱就越大。兩極化,結果不是向外暴力,就是自殘。我們講一切業障最重的是精神病患者,雙重或多重人格,乃至人格分裂,這很可怕。這種情形,我們認爲都是大的障礙。但是你要知道他有大障礙,我們有小障礙,他是精神病,而我們每個人都是半個精神病。我們心理都不正常,都不平衡,患得患失,都不健康,所以才要學佛,佛才能平衡你的健康,讓你不患得患失,充沛你的生命力,去掉你的無端煩惱。
第叁是邪見,異端邪說,不是佛所說的見解都不是正道的見解,唯有佛的見解才是正道的見解。像日本奧姆真理教,後來放毒氣,那是邪魔外道。臺灣也有很多挂著佛教名義的外道,比如盧勝彥、清海無上師,大家要特別注意,千萬不要相信,不修還好,修了就入了天魔外道了。所以我們學佛法的時候,要記住四依四不依:依法不依人,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這就是指我們要以教法爲依,不可以人爲依;要以叁藏中的了義經爲依,不可以不了義經爲依;要以中道第一義爲依,不可以文字、語言的表現爲依;要以佛的智慧爲依,不可以凡夫的見解爲依。
第四是見取見。見取見就是把上面叁個見抓住不肯放了,執著住了。最後是戒禁取見。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特別要破外道。在印度到現在還拜火、拜牛、拜自然,這些戒是佛所禁止的,就是戒禁。我們要守佛的戒,不要守外道的戒。
我們講了這五見惑、五思惑十大根本惑,大家要特別注意,每天要觀照。儒家講反省,我們講觀照,不要生起一種惑的念頭,要頭腦很清楚,明明白白的,對大家就有幫助。
惑、執著和分別就造成業。身體造業,比如殺生,殺人是殺生,殺螞蟻也是殺生,殺蚊子也是殺生,因爲它也有佛性,你殺它就是殺未來佛。你不相信嗎
菩薩看一切衆生都是未來佛。過去釋迦牟尼佛派兩位比丘出去參學,走到外面兩人渴了,才發現忘了帶濾水的東西。當時飲河水要經過過濾,否則就會殺生,因爲河水裏有很多微生物。我們現在吃自來水,都殺生了,這個共業不在話下。當時這兩位比丘有一個渴得不行了,就直接捧起水喝了,另一個想我甯可渴死也不破戒,這個就渴死了。那個喝水的,活得好好地回去了。釋迦牟尼佛問他:“你們兩個人出去,怎麼你一個人回來了
”他就把這件事情跟佛一五一十地報告了。佛說:“你要不要見你的師兄啊
”他說要見。他的師兄出來了,原來他的師兄已證得阿羅漢果了。這個故事就是講一個微生物都要避免去殺害它,這才是慈悲平等地看待一切衆生,這是尊敬生命。人與人之間,如果我們侮辱別人,使他傷心,也是殺他,殺他的心,也是殺啊!這人要出家了,你不讓他出家,斷他慧命,也是殺啊!廣義的殺生很多,包括有形殺、無形殺。
上面講的是身體的業。還有嘴巴的業,調撥離間,講話不實在,講男男女女的問題,罵人等等,這些都是口業。因爲迷惑才造業,你清楚了,你就不敢做這些事。意業,起心動念,念頭一起就是罪。一念起,八萬四千煩惱。苦啊!造業怎麼能不苦呢
患得患失,人家有,你沒有,你不高興;你有了,又瞧不起人家,這都是心理上不平衡,就是病。因爲有病,才有煩惱,心有千千結。
各位在青年時代,煩惱還特別多,想這想那,什麼都要想,未來的前途、畢業問題、婚姻問題、戀愛問題……,一想就煩惱,做了還更煩惱,甩都甩不掉。香港出過一本書《象牙塔的女人》,自己被自己困住了,畫地爲牢,所以我們常常說要走出象牙塔。我們自己畫一個圈,每天好像驢推磨一樣,轉不出那個圈了。這就是輪回。你有畜生的行爲,就到畜生道;你有餓鬼的行爲,就到餓鬼道;你有地獄的行爲,就到地獄道;天上的行爲就在天道;人的行爲,就在人道;修羅的行爲,就在修羅道。六種行爲,物以類聚。每一道裏都有六道,我們的監獄就是地獄,醫院開刀就是地獄。我們在世者都跑不了,所以要好好忏悔,好好修學,跳出牢籠,跳出叁界牢籠,跳出煩惱的牢籠,走出象牙塔,走出枷鎖的象牙塔,走出不自在的象牙塔。
講了這麼半天,業從哪來呢
剛才我們講妄念起無明,無明起惑,由于執著分別而造業。這個妄念是你起的,這個業是你自己造的,你用業牽著你的鼻子在走。你知道嗎
我們每個人自己弄一個環,拴在自己的鼻子上,無形的繩索在牽著走。你還認爲父母不對、師長不對、社會不對,其實是自己跟自己過意不去,庸人自擾啊!各位要知道解鈴需要系鈴人,提醒各位,請你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沒有別人能幫忙。所以我們要參禅、要念佛,自己來打開自己的繩索、枷鎖,走出象牙塔,這才是唯一之途。我研究過宗教比較學,佛學最高。爲什麼
我們要講出個道理來。一切宗教有對待法,唯有佛教沒有對待法,有對待法就不究竟,絕待法才究竟。絕待就是到本體了,對待法還是有現象。上帝還是人,你到他的天國,是他的兒女,你還不能當上帝,還得聽上帝管,你還是沒有自由,還是不自在啊!佛不是。我們今天都在修學分,都在寫論文,都可以拿到博士學位,你拿到博士學位了就是佛。什麼論文呢
了脫生死的論文。你能成佛,我也能成佛,是不是自由平等
沒有統治與被統治,沒有管和被管。沒有起對待心了,你是佛,我是佛,大家都是佛,佛佛道同。法身、報身、應化身,還歸到法身去,四土還歸到常寂光土,法身土、法身佛、千佛萬佛歸到一佛。這是圓滿的生命啊!這是我們追求的最高理念啊!這才達到我們最後一個究竟圓滿的涅槃境界。
那麼我們的生命圓不圓滿呢
你圓滿嗎
有生就有死,你能逃避死亡嗎
只要你現在有生就必然有死。唯有不生,才有不死。我們追求的是不生不死的本體,不要在生死的現象裏去轉。今天先給大家打個底,讓大家了解根本煩惱是自己造的,還是在于一念。我們參禅也好,修密宗也好,修淨土也好,都要破除這個念。不但伏這個念,還要轉這個念,不但轉這個念,還要化這個念,無所念念,根本就沒有這個念,那就到了最高境界。我們今天苦啊,有病就有業,有業就有執著分別,執著分別就産生見思二惑,見思二惑産生無明,無明生起妄念,根源在妄念。所以釋迦牟尼佛說:“奇哉!奇哉!一切衆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得證明。”我們大家本來都有如來智慧德相,都有佛性啊!只因妄想執著,蓋住我們的真如,好像我們心中有個太陽,因爲烏雲擋住了太陽,我們看不到,把烏雲去掉了,太陽就出來了。出來了就是真心,蓋住就是妄心。其實也沒有真,也沒有妄,也沒有無明,也沒有一念,只是不得已而說。不說,大家還是沒辦法去體會。所以佛說無法可說,這是從理上說是無法可說。從事上講,佛說了叁藏十二部經典,談經叁百余會,說法四十九年,從曆史上講是有的。事理要圓融,講法要圓融。所以,這個問題還是在念頭,大家要特別注意,要用佛教的方法論,破除我們的念頭,你才能夠從無明到明。雲彩蓋住太陽叫無明,打開雲彩叫明。我特別講這麼多,這很重要。學佛如果不從這裏契入的話,很難去了解整個佛法的形態,乃至于它的基本理念。
佛學即是覺悟之學。六祖慧能大師講了,“迷即衆生,覺即是佛”,而且“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我們今天要探討佛學,要追求覺悟的道。不但追求覺悟的道理,而且還要證到與釋迦牟尼佛同等的地位。這就是佛法的偉大之處。雖然他是我們的指導老師,我們最後一樣也可以做指導老師。這是一般宗教無法與之相比的。所以覺悟就是解脫出去,就是讓我們從這裏體悟到生命的可貴,生命的無常,乃至于如何達到圓滿。生命是可貴的,我們要去珍惜它,沒事聊天、下棋、跳舞、卡拉,多麼浪費生命啊!有那時間,看點書多好。不…
《佛學的基本理解(樂崇輝)》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