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想,我存錢是爲什麼?如果存錢是爲了以後花的話,那還不如現在花光,來生享受和現在享受不是差不多嗎?如果沒有一個最終的目的,把現在的福報存進去來生享受又有什麼意義呢?今天少吃一口饅頭,來生多吃一口饅頭,我覺得意義不是很大。
那時候還沒有別的書讓我看,可以讓我找到一個終極的答案。在這些事情做完之後,可以不用擔心我的福報能不能讓我享受,可不可以讓我脫離這個圈子?能否給我一個更高的最終的目標?
明影師: 這種體會,我覺得特別寶貴,它應該是屬于菩提心的一種自然的作用。先修好人天乘,能夠有一個健康安樂的生活,能夠爲我們未來的生命積累很多的福報、福德基礎,這也是佛法。
夏居士: 學佛應該是福慧雙修,沒有福報,智慧也很難增長,所以說佛是兩足尊。福報也是應該積累的。我在後來的想法也是有改變的。
明影師: 我想說的是,您剛才說到的不太在乎這種福報的積累,而有直接追求更高的目標的想法,這個本身就是一種菩提心的表現。佛教跟其他宗教比較來說,一個顯著特質就是當下解脫,現在就把我們本身所具備的如來藏的功德開發出來,而不是僅寄托于來生。我們說的當下修行,當下成就,都是在當下發生的,一切的果報都是在當下圓滿的。人天乘福報的積累,確實也是一種基礎的修行,對我們絕大多數的人來說,人天乘的圓滿是我們的必經之路。所以也不能忽視它,要很認真地積累這種修行的資糧,圓滿我們人天乘的人格。但同時又要直接地開發我們佛性的智慧,探求我們人生最圓滿的境界,我覺得這兩個統一起來了就比較圓滿。
夏居士 :謝謝明影師。剛才明影師說話的時候,我有一個特別大的感觸,我們大家,或者是初學佛的人,可能有很多潛意識裏面的一種認識,一種想法,沒有辦法把它歸到佛法的角度去理解。如果有機會的話,多親近法師們,把我們的想法告訴他們,由他們來點撥一下,這樣會使我們在生活當中意識更明確,別再像我那樣糊裏糊塗的。
明影師 :這種糊裏糊塗的背後有很深的因緣,剛才我們也談到了這樣的認識。我想問,接下來這幾年的時間你還在從事銷售工作嗎?
夏居士 :對。
明影師: 那您開辦荷塘月色素食餐廳是怎樣一個緣起,中間有哪些經曆,能不能跟我們大家分享一下?
夏居士: 這個銷售工作差不多做了五、六年的時間,對我的一生都有很大的影響,通過做事情對磨練性格,養成一些好的習慣,有很大的幫助。然後很突然的一個因緣,以前的那份工作就停止了。以前自己好像是一個上了發條的機器人,不停地轉,每天有很多的工作,總要跟別人在一起,時間總是安排不開,突然間有了大把的時間,一開始的時候很不習慣,就像長期缺氧的人一旦給他充足的氧氣,他會不適應,還會暈。所以就千方百計的要找事情把那些空出來的時間填補上。
明影師: 那您是怎樣來填補您的空閑時間的呢?
夏居士: 那是在 98 年,當時的夏令營我來了,來了以後就選擇出國。因爲在做那份工作之前,我也曾出國深造。後來工作期間,也是經常出國,但都是商務性的。我很想了解一下真正的國外生活是怎麼樣的。因爲商務性出國都是住酒店,到公司裏面辦事,而我特別想了解國外的學校怎麼上課,還有日常的起居,租一個房子住會怎麼樣,一日叁餐怎麼吃。所以就到美國住了一段時間,就是在這段時間裏,做素食想法的因緣成熟了。
在美國的時候,遇到感恩節,大家都知道美國人過感恩節都吃火雞。快到感恩節的時候,我看到一張報紙, 上面有條消息,一下子觸動了我做素食的想法。那上面寫著,有一個公司是用豆腐作火雞,今年那家公司的訂單源源不斷。這家公司已經成立好幾年了,在剛成立的時候,用豆腐代替肉做成的火雞還沒有很多人接受。過了兩、叁年之後,已經供不應求了。一下子就觸動了我想做素食的這個願望。
說起來話長。在我從事銷售工作的時候,那是剛皈依不久,有一次跟師父在一起聊天,我特別隨意地說了一句,師父啊,我想做一個素餐廳。我從小沒有什麼大的志向,記得上高中的時候,老師問我們想幹什麼,我居然說就想開一個面館。同學們都覺得很不可思議,怎麼你會就想著開一個面館,我說我就開一個面館就行了,要不賣冰棍也行。
我覺得自己天生就跟服務行業有緣,覺得開一個餐廳可以爲人們提供服務,可以跟很多人交流,是我喜歡的一件事,是一個很久的願望。那天就跟師父提起來,當時真的沒有認真去想。可是沒想到在這之後,可能有半個月,一天突然接到了師父的電話,師父說:小夏,你不是想開素餐館嗎?西市那兒有個兩層樓,位置很好,你可以在那兒開。因爲我當時做銷售特別忙,連想都沒想我會放下那個銷售,會有時間有精力做別的事情。但是師父那個電話來過之後,我當時想,噢,原來師父對這事這麼重視!所以我在心裏把這件事也就加重了。以後在我的潛意識裏面總是有這個念頭,要開一個素餐廳。
當時到美國,一方面想到那兒看看,了解一下,另一方面也是想尋找一下,下一步該做什麼。一看到那張報紙,原來人家外國人都有這個意識,用豆腐做火雞了,而且我住的那個很小的城市,有好幾家素餐廳,但是都是印度素食,印度人吃素的很多。在那個時候我基本上也吃素了,也經常去。當時我就想也許我做素餐廳的機會來了,就往國內給親戚打電話,說你幫我看一下,北京的素餐廳市場怎麼樣?當時特別希望他們告訴我說,這個市場太好了,你回來吧,咱們一起做。但是他們給我打來電話後我太失望了,他們說,別想了,這個做不起來,北京就那麼兩家,聽說以前做的都關了,沒什麼人去。還說問了一下周圍的人,如果有一家素餐廳你會去嗎,至少他們周圍的人都說,不會去。
當時,我在美國,就有很大的熱情想做素食,但讓人了解過之後給我的答覆,就是這樣的,大多是否定的。
明影師: 當時是這樣的一個情況。我想先了解一下,現在北京素食行業,包括荷塘月色餐廳,是怎麼樣的一個情況呢?讓我們大家先來分享一下成果好不好?
夏居士: 很高興跟大家報告,現在北京大大小小的素食餐廳,應該有十叁、四家了。我們荷塘月色有十叁、四個兄弟姐妹,這個家庭越來越大。
明影師 :他們的經營狀況怎麼樣,人們對于素食接受的情況是怎麼樣呢?
夏居士 :荷塘月色是北京開的第叁家素餐廳,之前有一家國營的,很老的字號,還有一家是國外基金會的背景。荷塘月色是第叁家,之後陸續湧現的那些家,也都是居士開的,生意也都不錯。比起荷塘月色剛開始時那段慘淡經營要好很多,應該說,現在素食理念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了,但當時不是。當時我真覺得是在孤軍奮戰。
明影師 :荷塘月色開辦之前,我們許多法師都了解,師父也都很關心,大家都捏一把汗。因爲好多素食餐廳,都來請師父關心、加持,但事實上開不了幾個月就關門了。幾年下來夏居士的素食餐廳能夠取得那麼好的成績,我們也很感慨。您是如何把佛法的精神融到經營之中的,能不能給我們做一個詳細的介紹?因爲我覺得這在居士裏面是比較成功的一個典範。
夏居士: 明影師的這個問題比較大,我就一點一點地說。當時在美國聽到讓我很失望的答複後,我還是回來了。因爲在那之前雖然還沒有開始體驗修行的生活,但我真的覺得我對師父很有感情,潛意識當中我跟佛法很親近。我這個人有時候不太在乎別人說什麼,只要自已的想法明確了,無論當時環境是怎麼樣,我還是會堅持。
做事情你要從兩方面去想,當時我就從積極地角度去想,這個市場不好,沒有人吃,那沒有人做不是更不好嗎?只有我開始做,從商業來說,機會是很大的,我來開拓這個市場,機會會很多,所以也是生意人的想法。還有素餐廳這件事情,師父把它看得很重,當時我是沒有時間做,現在我又沒事了,我爲什麼不做呢?回來之後,因緣也不是那麼快就成熟的,有差不多一年的時間是一個空檔。那時候資金也有限,找地方找人都需要時間。那段時間經常來柏林寺,親近師父們,親近老和尚,體驗寺院的生活,也去了其他的寺院感受修行的生活。
那一年經常來寺裏親近師父,爲我以後做荷塘月色提供了很有力的鋪墊。那個時候開始看了一些書,對出離、解脫這些根本的究竟的佛法,有了一點點的認識。也接觸了一些居士,我真覺得我很幸運,周圍的朋友都是很精進地在學佛,很精進地在修行,他們給了我很多鼓勵。但是當時也耳聞了其他人的一些情況,比如有人學佛之後,就不太容易找到自已的位置,不知道怎麼安排自已的生活、工作和修行。雖然那一年多經常來寺院,但是我沒有覺得不知道該幹什麼了。來寺院的這種體驗,堅定了我要把素食餐廳開下去的想法。
下面說的這段話是轉述一位師父的一段話,當時我覺得對自己很有指導,就把它記下來了。他曾經說,因爲佛教重視出離,所以有一些佛教徒或是社會人士,就認爲要想修行就要脫離正常的工作,把生活與修行視爲一對天然的矛盾。一旦信佛了,就什麼都不願意做,錯誤地把逃避當作出離。其實一個佛教徒對社會,對家庭,對朋友,應該有高于普通人的承擔精神。佛陀在八正道的教育當中講到正命和正業。正命是正確的生存方式,正業是正確的謀生方式。在世俗谛上佛法肯定現實生活的合理性。這是一位師父教導我的,我把它記下來了。
這些話給了我很大的鼓勵,讓我做了一個正確的抉擇,就是無論怎麼樣,我一定要把素食餐廳開起來。
明影師 :講了一個多小時了,有些營員可能有些疲勞,大家可以活動一下。如果誰有問題現在可以做一個簡短的提問。
某營員: 你好,夏居士, 很高興能有機會來到柏林禅寺,能夠認識…
《生活與修行(夏澤紅居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