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想,我存钱是为什么?如果存钱是为了以后花的话,那还不如现在花光,来生享受和现在享受不是差不多吗?如果没有一个最终的目的,把现在的福报存进去来生享受又有什么意义呢?今天少吃一口馒头,来生多吃一口馒头,我觉得意义不是很大。
那时候还没有别的书让我看,可以让我找到一个终极的答案。在这些事情做完之后,可以不用担心我的福报能不能让我享受,可不可以让我脱离这个圈子?能否给我一个更高的最终的目标?
明影师: 这种体会,我觉得特别宝贵,它应该是属于菩提心的一种自然的作用。先修好人天乘,能够有一个健康安乐的生活,能够为我们未来的生命积累很多的福报、福德基础,这也是佛法。
夏居士: 学佛应该是福慧双修,没有福报,智慧也很难增长,所以说佛是两足尊。福报也是应该积累的。我在后来的想法也是有改变的。
明影师: 我想说的是,您刚才说到的不太在乎这种福报的积累,而有直接追求更高的目标的想法,这个本身就是一种菩提心的表现。佛教跟其他宗教比较来说,一个显著特质就是当下解脱,现在就把我们本身所具备的如来藏的功德开发出来,而不是仅寄托于来生。我们说的当下修行,当下成就,都是在当下发生的,一切的果报都是在当下圆满的。人天乘福报的积累,确实也是一种基础的修行,对我们绝大多数的人来说,人天乘的圆满是我们的必经之路。所以也不能忽视它,要很认真地积累这种修行的资粮,圆满我们人天乘的人格。但同时又要直接地开发我们佛性的智慧,探求我们人生最圆满的境界,我觉得这两个统一起来了就比较圆满。
夏居士 :谢谢明影师。刚才明影师说话的时候,我有一个特别大的感触,我们大家,或者是初学佛的人,可能有很多潜意识里面的一种认识,一种想法,没有办法把它归到佛法的角度去理解。如果有机会的话,多亲近法师们,把我们的想法告诉他们,由他们来点拨一下,这样会使我们在生活当中意识更明确,别再像我那样糊里糊涂的。
明影师 :这种糊里糊涂的背后有很深的因缘,刚才我们也谈到了这样的认识。我想问,接下来这几年的时间你还在从事销售工作吗?
夏居士 :对。
明影师: 那您开办荷塘月色素食餐厅是怎样一个缘起,中间有哪些经历,能不能跟我们大家分享一下?
夏居士: 这个销售工作差不多做了五、六年的时间,对我的一生都有很大的影响,通过做事情对磨练性格,养成一些好的习惯,有很大的帮助。然后很突然的一个因缘,以前的那份工作就停止了。以前自己好像是一个上了发条的机器人,不停地转,每天有很多的工作,总要跟别人在一起,时间总是安排不开,突然间有了大把的时间,一开始的时候很不习惯,就像长期缺氧的人一旦给他充足的氧气,他会不适应,还会晕。所以就千方百计的要找事情把那些空出来的时间填补上。
明影师: 那您是怎样来填补您的空闲时间的呢?
夏居士: 那是在 98 年,当时的夏令营我来了,来了以后就选择出国。因为在做那份工作之前,我也曾出国深造。后来工作期间,也是经常出国,但都是商务性的。我很想了解一下真正的国外生活是怎么样的。因为商务性出国都是住酒店,到公司里面办事,而我特别想了解国外的学校怎么上课,还有日常的起居,租一个房子住会怎么样,一日三餐怎么吃。所以就到美国住了一段时间,就是在这段时间里,做素食想法的因缘成熟了。
在美国的时候,遇到感恩节,大家都知道美国人过感恩节都吃火鸡。快到感恩节的时候,我看到一张报纸, 上面有条消息,一下子触动了我做素食的想法。那上面写着,有一个公司是用豆腐作火鸡,今年那家公司的订单源源不断。这家公司已经成立好几年了,在刚成立的时候,用豆腐代替肉做成的火鸡还没有很多人接受。过了两、三年之后,已经供不应求了。一下子就触动了我想做素食的这个愿望。
说起来话长。在我从事销售工作的时候,那是刚皈依不久,有一次跟师父在一起聊天,我特别随意地说了一句,师父啊,我想做一个素餐厅。我从小没有什么大的志向,记得上高中的时候,老师问我们想干什么,我居然说就想开一个面馆。同学们都觉得很不可思议,怎么你会就想着开一个面馆,我说我就开一个面馆就行了,要不卖冰棍也行。
我觉得自己天生就跟服务行业有缘,觉得开一个餐厅可以为人们提供服务,可以跟很多人交流,是我喜欢的一件事,是一个很久的愿望。那天就跟师父提起来,当时真的没有认真去想。可是没想到在这之后,可能有半个月,一天突然接到了师父的电话,师父说:小夏,你不是想开素餐馆吗?西市那儿有个两层楼,位置很好,你可以在那儿开。因为我当时做销售特别忙,连想都没想我会放下那个销售,会有时间有精力做别的事情。但是师父那个电话来过之后,我当时想,噢,原来师父对这事这么重视!所以我在心里把这件事也就加重了。以后在我的潜意识里面总是有这个念头,要开一个素餐厅。
当时到美国,一方面想到那儿看看,了解一下,另一方面也是想寻找一下,下一步该做什么。一看到那张报纸,原来人家外国人都有这个意识,用豆腐做火鸡了,而且我住的那个很小的城市,有好几家素餐厅,但是都是印度素食,印度人吃素的很多。在那个时候我基本上也吃素了,也经常去。当时我就想也许我做素餐厅的机会来了,就往国内给亲戚打电话,说你帮我看一下,北京的素餐厅市场怎么样?当时特别希望他们告诉我说,这个市场太好了,你回来吧,咱们一起做。但是他们给我打来电话后我太失望了,他们说,别想了,这个做不起来,北京就那么两家,听说以前做的都关了,没什么人去。还说问了一下周围的人,如果有一家素餐厅你会去吗,至少他们周围的人都说,不会去。
当时,我在美国,就有很大的热情想做素食,但让人了解过之后给我的答覆,就是这样的,大多是否定的。
明影师: 当时是这样的一个情况。我想先了解一下,现在北京素食行业,包括荷塘月色餐厅,是怎么样的一个情况呢?让我们大家先来分享一下成果好不好?
夏居士: 很高兴跟大家报告,现在北京大大小小的素食餐厅,应该有十三、四家了。我们荷塘月色有十三、四个兄弟姐妹,这个家庭越来越大。
明影师 :他们的经营状况怎么样,人们对于素食接受的情况是怎么样呢?
夏居士 :荷塘月色是北京开的第三家素餐厅,之前有一家国营的,很老的字号,还有一家是国外基金会的背景。荷塘月色是第三家,之后陆续涌现的那些家,也都是居士开的,生意也都不错。比起荷塘月色刚开始时那段惨淡经营要好很多,应该说,现在素食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但当时不是。当时我真觉得是在孤军奋战。
明影师 :荷塘月色开办之前,我们许多法师都了解,师父也都很关心,大家都捏一把汗。因为好多素食餐厅,都来请师父关心、加持,但事实上开不了几个月就关门了。几年下来夏居士的素食餐厅能够取得那么好的成绩,我们也很感慨。您是如何把佛法的精神融到经营之中的,能不能给我们做一个详细的介绍?因为我觉得这在居士里面是比较成功的一个典范。
夏居士: 明影师的这个问题比较大,我就一点一点地说。当时在美国听到让我很失望的答复后,我还是回来了。因为在那之前虽然还没有开始体验修行的生活,但我真的觉得我对师父很有感情,潜意识当中我跟佛法很亲近。我这个人有时候不太在乎别人说什么,只要自已的想法明确了,无论当时环境是怎么样,我还是会坚持。
做事情你要从两方面去想,当时我就从积极地角度去想,这个市场不好,没有人吃,那没有人做不是更不好吗?只有我开始做,从商业来说,机会是很大的,我来开拓这个市场,机会会很多,所以也是生意人的想法。还有素餐厅这件事情,师父把它看得很重,当时我是没有时间做,现在我又没事了,我为什么不做呢?回来之后,因缘也不是那么快就成熟的,有差不多一年的时间是一个空档。那时候资金也有限,找地方找人都需要时间。那段时间经常来柏林寺,亲近师父们,亲近老和尚,体验寺院的生活,也去了其他的寺院感受修行的生活。
那一年经常来寺里亲近师父,为我以后做荷塘月色提供了很有力的铺垫。那个时候开始看了一些书,对出离、解脱这些根本的究竟的佛法,有了一点点的认识。也接触了一些居士,我真觉得我很幸运,周围的朋友都是很精进地在学佛,很精进地在修行,他们给了我很多鼓励。但是当时也耳闻了其他人的一些情况,比如有人学佛之后,就不太容易找到自已的位置,不知道怎么安排自已的生活、工作和修行。虽然那一年多经常来寺院,但是我没有觉得不知道该干什么了。来寺院的这种体验,坚定了我要把素食餐厅开下去的想法。
下面说的这段话是转述一位师父的一段话,当时我觉得对自己很有指导,就把它记下来了。他曾经说,因为佛教重视出离,所以有一些佛教徒或是社会人士,就认为要想修行就要脱离正常的工作,把生活与修行视为一对天然的矛盾。一旦信佛了,就什么都不愿意做,错误地把逃避当作出离。其实一个佛教徒对社会,对家庭,对朋友,应该有高于普通人的承担精神。佛陀在八正道的教育当中讲到正命和正业。正命是正确的生存方式,正业是正确的谋生方式。在世俗谛上佛法肯定现实生活的合理性。这是一位师父教导我的,我把它记下来了。
这些话给了我很大的鼓励,让我做了一个正确的抉择,就是无论怎么样,我一定要把素食餐厅开起来。
明影师 :讲了一个多小时了,有些营员可能有些疲劳,大家可以活动一下。如果谁有问题现在可以做一个简短的提问。
某营员: 你好,夏居士, 很高兴能有机会来到柏林禅寺,能够认识…
《生活与修行(夏泽红居士)》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