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阿含解脫道次第 解說講稿 第卅二章 涅槃、無爲、空--甚深極甚深▪P4

  ..續本文上一頁以,能夠來到「無願」,體會到、看到以前是在海中鑿河,在大海中開鑿運河,哇!還發了很大的願:我要開出一條超級大運河。當你有一天了悟了真理實相之後,超越了二元對立,超越了原來平面空間,跳脫出大海,跳脫出原來你的視野、你的世界,跳脫原來你的思考空間,看到:「啊!原來我以前是在大海裏面開鑿運河,我還發了那幺大的願在開鑿運河……」現在呢?你發現:「哇!那些都是錯誤的顛倒夢想啊!」你才會真正醒過來。

  當你醒過來,過去那一種錯誤的願,你還會繼續有嗎?沒有那些啦!叫做「無願」。所以,已經了悟真理實相,然後體會到「無爲」,體會到「無我、無我所」,這時候一樣會來到「無願」,沒有那一種錯誤的願求。如果一個人「不得此叁叁昧,久在生死」,前面叁種境界沒有証悟到,就是在生死苦海裏面「不能自覺悟」,沒辦法解脫自在,就是在苦海裏面顛倒夢想的抓取,然後在沙灘上面構築你的城堡,在海底裏面構築你的運河。「諸比丘!當求方便,得此叁叁昧」各位修行者啊!如果要解脫自在,就要好好去體悟、去體証「空叁昧、無想叁昧、無願叁昧」。

  「觀一切諸法,皆悉空虛」如實體証到一切萬物、一切衆生,都是來至于「空」,也必回歸到「空」。當真正體証到「空」的浩大、玄妙,很厲害的「自我」才會臣服,「我慢」才會消失。當「我慢」消失,就能夠契入「無想、無願」。所以,「無想、無願」是來至于你的實修實証,體會到「道」的玄妙莊嚴,體會到「空」的玄妙莊嚴,原本的自我很厲害,想要修了神通廣大,展現我是、我能,到後來那些都會消失。所以,一個真正的解脫者,他是來到返璞歸真,體會到無學、無修、無爲的境界,如果還有我慢與無明,會就用頭腦從文字上面去思維、去解讀,自認爲經典讀很多、很懂,用頭腦去思維「叁叁昧」,然後就會想用有爲法,用你努力的修行、你的打坐、你的禅修,然後在禅相裏面,認爲自己已經進入到「空無邊處」的世界,已進入在空相、空叁昧裏面了,現在都完全沒有念頭了,現在都沒有任何欲望啦!現在都沒有任何的願望啦!……然後一出來就開始跟人家較量,「喔!你還有念頭、你這差的遠……」就是在自我的夢幻世界裏面構築你的「叁叁昧」,然後看不到背後的我慢在展現,越修越厲害都不知道。如果還有我慢與無明,以爲自己達到「叁叁昧」,自認就是很厲害的人,然後會看不起別人,你會用頭腦從文字上去思維,用「有爲法」達成「叁叁昧」,如此的「叁叁昧」似是而非。事實上,這不是真正的「叁叁昧」。

  (第四節)什幺叫做涅槃?涅槃者,貪、瞋、癡永盡啊!「貪欲永盡,瞋恚永盡,愚癡永盡,一切諸煩惱永盡,是名涅槃」就是貪、瞋、癡的止息,你的煩惱、憂悲苦惱的止息,顛倒夢想的止息,這樣有什幺不好?有的人還一直在勸人家不要入涅槃,還有一些大師還在勸人家不要入涅槃,認爲入涅槃之後,就不能夠造褔、修功德,就沒有辦法再繼續累積功德,就進入斷滅空……,這些都是對涅槃不了解。如果沒有體証到涅槃世界,衆生是在顛倒夢想的世界。以現在來看,一個罹患神經病者,我們會很清楚知道他是一個神經病;以佛陀的角度來看一般衆生,以佛陀的覺悟、真正看到整個宇宙實相的人來看衆生,也就是以四果阿羅漢來看衆生,他很清楚知道衆生是患有程度不同的神精病,不管你是多幺有名的大師、大法師、大法王,只要你還有「我慢」在,只要還是在顯現你的厲害,都是神精病。

  事實上,涅槃就是把你的錯誤認知,把你的神精病都醫好了,當你醫好神精病,然後成爲一個正常健康的人,如實了悟身心內外、宇宙人生的實相,你不是一個病態的心理,不是一個錯覺的人生,成爲一個覺悟者,遠離顛倒夢想,就是入涅槃,這時候沒有那些貪、瞋、癡,這樣有什幺不好?!「入涅槃」就是把我們錯誤的顛倒夢想扭轉過來,把我們病態的心理,變成爲健康的心理,這樣有什幺不好?!所以,大家不要對涅槃解讀錯誤。貪、瞋、癡永盡,不再顛倒夢想,有何不好呢?!爲何要排斥入涅槃?!

  (第五節)「何等爲覺力?」什幺是真正的一個覺悟者?他所體會的就是「于善、不善法如實知」所以,不要以爲體証到超越二元對立、溶入一體世界、無分別的世界的人,對是非、好壞……不知道,不是這樣啊!不要以爲就是變成阿達、阿達,傻傻呆呆的,什幺都不知道,你腳踩到牛大便也不知道……,不是這樣啊!都是衆生以二元對立的世間頭腦來了解,什幺叫做超越二元對立、一體無分別的世界。事實上,他是清楚的了知,但是他所了悟的、以及他背後沒有帶有貪、瞋、癡。而衆生呢?是從你的貪、瞋、癡,出發、對立的。舉例來講,就像幾年前發生陳進興的案例,大家都認爲他好像一個殺人魔王,很可怕啊!尤其是在抓他的階段,都是人人自危、很惶恐啊!一般都是希望趕快把他處決掉。

  但是,當他後來被抓到,當然接受國法的製裁,一般人就認爲你是惡魔、十惡不赦,你是罪大惡極,就認爲你是罪有應得、死有余辜,你是認爲他應該趕快死掉,以大快人心。但是以一個解脫者來講,他沒有衆生這些二元對立的思想分別,並不是說陳進興做這些,沒有對、也沒有錯,他清楚知道是帶給衆生苦,帶給自己很多的苦,是非、好壞是分辨得很清楚,但是對一個解脫者來講,他是以平等心對待他,爲什幺?他是以無限的包容,體會到陳進興會這樣做,有他背後相當多無可奈何的因緣,才形成他走上這樣的路,今天你看到他這樣的現象,生起的也是一種無限的慈悲,如果他願意悔改、願意上進,還是一樣會給他一條生路,而且會慈悲以愛心來感化他,讓他能夠改變、讓他能夠成長。

  所以,一個解脫者面對陳進興、不會去瞋恨他,一方面有空間讓他成長、讓他改變,人都會改變的,一切都是無常、會變化的,人會改變啊!因此願意用空、用愛心,來感化他、讓他成長,而這裏面並不是縱容、包庇壞人,不是那些心態,他對陳進興沒有瞋心,而是一種慈悲心、讓他成長,就像對于很瞋恨、很不喜歡的牛大便,不是把它一直掃除掉,你是把它放在適當的位置、也尊重它,然後讓它發揮出有機肥料的作用,成爲法界裏面的一個貢獻者。像陳進興後來在南非武官官邸,十一、二歲的小女孩,展現這幺穩定、穩靜,在那幺慌亂的情況下,還是因爲語言上沒辦法溝通,但是她畫一個愛心,然後告訴他:我們愛你、上帝也愛你,小女孩展現出來就是這樣冷靜的智慧,就是以愛心、冷靜讓他冷卻。當事後,陳進興被抓之後,天主教的神父還是一樣常常到獄中,來關懷他、感化他,讓他感受到整個社會都對我這幺樣的冷酷,都對我這幺樣的殘忍,但還是有人會來關心我、愛我,後來也是一樣心逐漸柔軟,而且後來又是皈依天主教,他還是會變化啊!

  以恨不能夠止恨,唯有愛能夠消溶那些恨。所以,有智慧的慈悲與放縱是不一樣,解脫者對是非、好壞的分辨,是沒有任何個人的貪、瞋、癡,沒有任何個人的預設立場;衆生的貪、瞋,都是從「自我」的立場,符合我的意思,就是對的、我就貪,不符合我意思的,我就排斥、我就起瞋。一個解脫者「善、不善法,有罪、無罪」這些,他都很了解,但是衆生看不到的「有分別法、無分別法」,他都很清楚的知道。「有分別法」就是現象界的千差萬別,現象界的樹有高有低、有大有小,人有高有低、有大有小,有黑人、有白人、有黃種人,千差萬別啊!每一個人的臉孔都不一樣,叫做「有分別」。

  所謂「無分別」,不管這棵樹是高大或是小,人是黃種人、白種人,法界都平等的愛護一切衆生,沒有分別啊!地球都是平等的善待一切衆生,空氣也是平等的善待一切衆生。對法界來講,它是無分別的善待一切衆生,太陽也是一樣,沒有分別的來普照大地,我們衆生常常就是這樣,我很瞋恨的人,希望太陽把他照射、把他曬死。在戰爭對立的時候,求主啊!主啊!趕快幫忙我們,讓我們事事順利,然後把敵人消滅掉,你就是祈求太陽要幫忙我們,要把對方消滅掉,趕快幫忙我把他曬死,衆生就是在二元對立的世界裏面。

  這就是「有分別」、「無分別」,衆生都是從「自我」裏面,然後二元對立的分別,整個法界它如此的「無分別」、善待一切衆生,說要體會「無我」、「無分別」,一定要進入法界裏面去體會,要進入地、水、火、風--大自然裏面去體會,才能夠真正體証到何謂「無分別」。當你見的越深,就能夠具體展現法界的這些德行、德相出來,體道、悟道,自然就會行道。所以,「緣起法」就是講現象界的一切,「非緣起法」講的就是宇宙本體空,它就是本來就存在、不生不滅,因此喜歡原始佛法的人,大都是只談分別法、緣起法、有爲法,很少談到無分別、非緣起法、無爲法,但卻是非常重要的甚深極甚深的法義,對這方面,大乘經論談論的比較多,但又是常常形成談空說玄、高談闊論,或把「空」當成頭腦中的名相概念。如果沒有實實在在修行,就會變成都是在談空說玄,很容易罹患大頭症。所以,要有根基、穩紮穩打,要聞、思、修、証,穩紮穩打逐步上來,你要談空、談涅槃、談無爲,都要實修實証,不要用空口講。

  (第六節)「世尊告諸比丘:若比丘!諸惡不善法生,一切皆以無明爲根本」「無明者無知,于善、不善法不如實知」最重要是後面的「分別、不分別,緣起、非緣起不如實知」佛陀所講的「無知」到底是什幺呢?「無明」就是「無知」,對于這些真理實相不了解,包括說什幺叫做分別法、什幺叫做不分別法,你不清楚的知道;什幺叫做緣起法、什幺叫做非緣起法,不如實知。常常聽到人家說佛教就是講緣起,至于什幺叫做「非緣起」,就很少人很少人了解,也很少人能講。如果不了解什幺叫做「非緣起」,還是一樣算是「無明」。「若…

《阿含解脫道次第 解說講稿 第卅二章 涅槃、無爲、空--甚深極甚深》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