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不知道,等到苦果展現時,或是等到逆境現前時,又是非常的痛苦,或是一直想要逃跑,或是很恐慌,啼哭號呼或是怨天尤人,覺得老天怎幺對我這幺不公平,老天怎幺這樣在虐待我,這時候他的身體方面已經是很痛苦了,加上他又不斷的怨天尤人,不斷在起瞋心,等于又落入心更苦。
當逆境現前的時候,已經是第一支箭射過來了。再來,當你的內心又再抗拒「無常法印」,不接受緣起而生的現象,在抗拒已經發生的事實,這時候你會身苦、心也苦,等于被兩支箭射到,就是身、心都痛苦,這就是一般衆生。一個有修有證的解脫者,或是有證果的人,他是怎幺樣呢?「譬如士夫身被雙毒箭,極生痛苦」這是被兩支箭射到,非常的痛苦!「增長二受─身受、心受,極生苦痛。所以者何?以彼愚癡無聞凡夫不了知故,于諸五欲生樂受觸,受五欲樂;受五欲樂故,爲貪使所使。苦受觸故,則生瞋恚」苦受之後,就會産生瞋,樂受就産生貪,衆生就是不斷在那裏貪啊、瞋啊、貪啊、瞋啊!但是都看不到原因來自于哪裏。
爲什幺聞思很重要?當你在聞思之後,在曆緣對境就要去看到那個貪、瞋,以及背後的原因。當在背後要産生苦因時,這時候你就有看到,這樣就不會去種下苦因,當然苦果也就會減少。所以,修行這方面都是很重要的,都是很重要必須要下工夫、下手的地方。「生瞋恚故,爲恚使所使」當你起貪、起瞋,你就被貪、瞋,更深一點就是被貪、瞋引起,你被貪、瞋前面的境界所系縛,你的心成爲境界的奴隸,像人家罵你、批評你、毀謗你,你的耳根一觸到這些不可意聲音時,就在那裏起瞋,因爲你的內心很不舒服,你的內心很不爽,然後就會一直把對方懷恨在心。
當你懷恨在心,結果怎幺樣呢?你的心會快樂嗎?你的心會開嗎?你的心是被人家攻擊批評的境界牽走了,把你束縛住了,「爲恚使所使」的「使」,就是被那幾句話像牛鼻穿鼻孔,把你牽著走。人家講你幾句壞話,就讓你在那裏痛苦;講你幾句好話,就讓你在那裏洋洋得意。所以,我們耳根常常就是被一些聲音,幾句「聲塵」的聲音,就把我們變成像牛一樣的穿著鼻孔,牽引向東、你就跑向東,把你拉到向西、你就跑向西。眼根是一樣,其他的六根也都是一樣,要去看到我們的六根,常常成爲境界的奴隸,被境界牽著走而不知道。如果有回來照見到這些,你就會扭轉、就不一樣。
「于此二受,若集、若滅、若味、若患、若離不如實知」要去看到苦、樂受的生成原因,以及它的背後,在你落入這些苦、樂受之前,要去看到苦、樂受,貪、瞋是這裏的「行」,你在起貪瞋之前,前面一定是經過這些苦受、樂受,你要再更深一層去看到最初那個「觸」,這樣才不會成爲境界的奴隸而不知。所以,你以爲很多的苦受,是因爲「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是老天對我不公平,老天在虐待我,不是這樣的。都是我們去抓來、不了解原因,「于此二受,若集、滅、味、患、離」不如實知,就是無明、無明遮障。「不如實知故,生不苦不樂受」這是癡,是無明遮障。有時候「不苦不樂受」,包括說麻痺也是,麻痺了!也是不苦不樂受。所以,有的人會認爲說「我現在好像也沒有苦受啊!也沒有樂受啊!我現在好像是解脫者啊!我沒有苦啊!」也許是內心的麻痺沒有照見到。
「爲樂受所系而終不離」「雲何系?謂爲貪、恚、癡所系,爲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所系」恚就是瞋,貪、瞋就是行的果,我們衆生就是常常成爲境界的奴隸,然後就是一直在迎拒,無法解脫自在。所以,我們就是要去看到根本原因。「多聞聖弟子身觸生苦受,大苦逼迫、乃至奪命,不起憂悲稱怨、啼哭號呼、心亂發狂;當于爾時,唯生一受,所謂身受,不生心受」注意這兩行跟前面對比。爲什幺應該修行?修行有什幺好處?都在告訴我們在滾滾紅塵、娑婆世界、世間裏面,你會遇到很多的逆境、很多的波折,你怎幺樣在大風大浪之中,仍然能夠保持很樂觀、很開朗、很積極的人生,一定要有修行,否則大風大浪一來,就把你的船翻掉了。
所以,一個真正有聞思、有實修、有修有證的人,當他「身觸生苦受,大苦逼迫,乃至奪命」因爲這些是無常變化,並不是說有修行的人,他的身體就不會生病,就不會有意外災害,而是一般來講,他會比較減少、比較少。一個有修行、有正知正見正念的人,他開車會保持正知明覺,身、心也會柔軟,意外車禍就會大幅減少,就是減少很多的災害、災禍。不是說有修行的人開車,就一定都不會出事情,本身意外災害的因素可以減少,但是很多錯綜複雜的因緣,就算你不去撞人,有可能人家也會來撞你。因此,並不是說有修行之後,所有的意外災害都不會有,而是他會大幅減少。
縱使說有産生的時候,他也不會去怨天尤人,他會接受。已經發生的,就全然接受,如果你不接受,只會苦上加苦。如果一個人有修有證之後,當他遇到逆境、不如意之境,遇到大風大浪,這時候他不起憂悲稱怨、啼哭號呼,不會心亂發狂,他還是以冷靜的心、以平等的心,來面對當下的境界。如果你沒有修行的工夫、沒有定力,你是沒辦法的,不可能做到啊!所以,爲什幺我們要聞思、也要有修?
我以前一路廿幾年,求道、覓道、修道這樣上來,到1997-1999幾年更是專心,都是以修行爲主,把修行都擺在第一順位,雖然有在上班,事實上上班的時候,也不會敷衍上班方面該做的,一樣我們要認真負責去做,但是其他的時間,外緣方面就很少,然後都是以修行方面爲主,不斷聞、思、修,到1999年底,身體出現很大的狀況,這與兩年期間幾乎進入很用功的專修、欠缺運動方面都有關系,加上爲求解脫的一種壓力,覺得說要不達目的絕不終止,都是用生命去找、去修,于是到後來身體出了很大的狀況,詳細的細節部份,以後有因緣再講。其實在1994年一月、二月,身體問題已經愈來愈明顯了,到1999年8月,發現情況越來越嚴重,後來發現說必須要放下,如果我再不放下,如果勉強這樣的因緣下去,可能半年之後、頂多一年,我就會在這個世間消失。
當時就是很痛苦的一個掙紮,覺得需要給自己有空間,要放下萬緣。就在這種很痛苦掙紮的過程,剛好遇到九二一大地震,帶來很多很多的啓示,以後再分享。後來真的就是把以前所放不下的,都放下啊!真正很多的體會,放不下的這些,以前嘴巴說要放下、放下萬緣,都是放下你所能放的,問題是你所不能放的,還是再怎幺放,你都還是放不下。有的是看不到,有的是放不下。但是經過那一場大地震之後,很多的情形就不一樣了,結果受到大地震的啓示,後來我放下萬緣,也放下了種種的法門,不修行了!真的不修行,我就是返璞歸真,回歸大自然,讓我好好跟大自然相處,把身體調好之後再說。
當時真的放下萬緣,不去怨天尤人,就接受我當下身體的情況,接受我現在的因緣,因爲我知道從九二一大地震放下的半年,是我未來的生死階段,後來想說不要勉強這樣下去,我要放下、什幺都放下,只是做返璞歸真,調理、調養,其他的以後再說。本來還在1997年以前,體力都很好,1993-1996那幾年,常常都在打網球,一直在網球場上奔跑,都是兩叁個小時,一個早上二千西西的水在喝,常常滿頭大汗,體力都很好。但是到後來就是很快的一直變化下去,後來我就覺得要接受當下的因緣,不去怨天尤人,反正目前的情況就是這樣,我全然的接受、放下一切。結果就在很多的因緣湊巧情況之下,有意插花花不花,無心插柳柳成蔭,身體方面竟然在全然不抓的情況之下,全然放!大死一番之後,身體也逐漸好轉、、好轉,就這樣我今天才能夠有因緣在這裏跟大家見面。
都是用生命去修、去找尋解脫之道,至于說要更詳細的情況,以後我們有因緣再講。當我到後來就是接受第一支箭,接受現在這些情況,全然不抓,以重新歸零的心、全然嶄新的心,開始面對每一天,心理上有很多的體會、突破,身體上也一直逐漸的在好轉,經過一年的調理調養,才漸漸恢複起來,所以才沒有「挂掉」,如果說以浴火鳳凰來形容,也可以這樣講。當你遇到「大苦逼迫,乃至奪命,不起憂悲稱怨、啼哭號呼」不會去心亂發狂,因爲我知道就算再去責怪,再去哀聲怨氣,你只會苦上加苦。
「譬如士夫被一毒箭」這是「唯生一受,所謂身受,不生心受」一般衆生是身苦、心也苦,後面這裏他是身苦,但是心不苦,這是非常重要的,有修行、沒修行的區別就在這裏。一個修行開悟證果的人,他的解脫、證果、檢驗,不是光在禅修中,真正要檢驗是在曆緣對境中。「譬如士夫被一毒箭,不被第二毒箭,當于爾時,唯生一受,所謂身受,不生心受,爲樂受觸,不染欲樂;不染欲樂故,于彼樂受,貪使不使」一個解脫者、一個有證果的人,並不是「六根」與「六塵」不接觸,而是在接觸之後,他保持一種「叁輪體空」的觸,一種「空觸」,後面這些就沒有繼續再下來,他一樣可以有樂受、不貪啊!如果當下境界現前時有樂受,他一樣溶入樂受,就像說現在大家一起來聚餐,你這時候很誠心誠意的煮一些菜,一樣我吃到這些美味的飯菜,我也會知道那是很美味,但是在我心裏面沒有貪著之心。我若吃到你把味精當作鹽放下去,放雙次的鹽巴,結果吃起來很鹹,我也不會起瞋。
你一樣有覺知,若都沒有覺知,就像死人了。所以,他一樣有感覺、有覺受,但是他就是在每一個觸的當下,一樣有這些,但是他不會去迎、不會去拒,「于苦觸受不生瞋恚」當一個解脫者的腳被釘子刺到,會痛嗎?也是一樣會痛,不是說佛陀不會受傷,一樣他的腳被刺到也是會痛的,當你看觸到的痛、苦受,一樣會産生,但是他不會怨天尤人,他會對當下這些,該怎幺去處理,已經被刺到了,就面對當下,怎幺樣去處理、就去處理…
《阿含解脫道次第 解說講稿 第十二章 受相應》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