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阿含解脫道次第 解說講稿 第十章 界相應▪P4

  ..續本文上一頁面他就會繼續再用功。

  世間的聰明才智與佛法所講的智慧是不同的。世間的聰明才智,就算你成爲一位偉大的科學家,縱使你的IQ180,算你IQ200好了,超級很聰明的人,就算你像愛因斯坦,可以提出這幺高深的理論,但是你內心的苦、內心的不安,未必有徹底解決,未必能夠了悟宇宙人生的實相。愛因斯坦能夠提出這幺高深的理論,但是他還是會遇到瓶頸。老子、莊子這方面的境界很高,至于高到什幺樣的程度,以後你就會知道。

  所謂修行人、有智慧的人,不一定要套上佛教的名詞,不一定在佛教框框裏面,才有解脫者,不一定要證初果、二果……果位,貼上標簽才是。是不是有解脫?以後你自己來親證,當然我是知道,但是我所講的,你現在未必能夠理解答案,真正的答案是你自己來證明,自己有解脫就可以知道他們有沒有解脫。

  世間的聰明才智,不等于佛教所講的智慧。佛教所講的智慧,就是要了悟身心內外、宇宙人生的實相,遠離顛倒夢想、「我慢」斷除。世間的聰明才智越高,往往背後的「我慢」,也會相形越大,因此世間的聰明才智,跟佛教所講的智慧是不一樣。一個人就算得了兩個或是叁個博士學位,或是說在發表你的論文、理論方面,真的是所向披靡,在世間方面的學術成就是占一席之地,但是首先要去看到我是、我能的「我慢」,其次自己內心深層的不安,那一種苦、生死大事,有沒有徹底解決?如果還沒有,縱然你站在國際場合、國際舞臺上,讓人家萬衆矚目,但是當你私下面對自己的時候,內心的苦悶、內心的不安,你能夠欺騙得了別人,卻欺騙不了自己。所以,佛教所講的解脫,是要如實回來面對我們內心深層的問題,真正讓我們了悟身心內外、宇宙人生的實相,讓我們從顛倒夢想的世界出離。

  (第七節)「諸賢!雲何五盛陰?」「五盛陰」就是五陰,什幺叫做「五陰」?或是什幺叫做「五蘊」,就是色、受、想、行、識,「受」在《中阿含》大部分都翻譯爲「覺」。什幺叫做「色蘊」呢?什幺叫做「色陰」呢?「謂有色,彼一切四大及四大造」這裏先講出「五蘊」,然後五蘊裏面又再針對它前半,先把五陰裏面的色、受、想、行、識的「色」解析出來。經文的前面大部份,都是在解析「色」,解析地、水、火、風,也就是要解析我們的身體、色身,是由哪些所組合而成?

  這一經的後半,才講到「空」與「識」。「謂有色」就是所有的身體、所有的物質,「彼一切四大及四大造」,任何衆生、任何動植物,一切的山河大地,這些都是四大及四大所造,「四大」就是地、水、火、風。「雲何四大?」什幺是「四大」呢?就是地界、水界、火界、風界。

  「諸賢!雲何地界?諸賢!謂地界有二:有內地界,有外地界。諸賢!雲何內地界?謂內身中在,內所攝堅,堅性住,內之所受。此爲雲何?謂發、毛、爪、齒、粗細皮膚、肌肉、筋、骨、心、腎、肝、肺、脾、腸、胃、糞,如是比此身中余在,內所攝,堅性住,內之所受,諸賢!是謂內地界。諸賢!外地界者,謂大是,淨是,不憎惡是。諸賢!此外地界極大,極淨,極不憎惡,是無常法、盡法、衰法、變易之法,況複此身暫住,爲愛所受?謂不多聞愚癡凡夫而做此念:是我,是我所,我是彼所。多聞聖弟子不做此念:是我,是我所,我是彼所」。

  要看懂《阿含》經文,都是要身心靜下來,慢慢去體會這裏面所講的,這裏先挑出地界,用現在大家比較容易理解的名詞來诠釋,如果地、水、火、風,不用大家比較容易理解的來诠釋,很容易又被轉變成爲佛教的名相、哲學名相,一些很空洞的抽象概念,結果光是在這地、水,火、風裏面,就繞了好幾年。事實上,地界就是我們的大地、土壤,水界就是我們很常見的流水。火界最主要的源頭是陽光,才會轉變出陽光、還有能量。風界是空氣,「空」的含意很深,但是大家先從一個空間來理解。

  不要把地、水、火、風,想得很抽象、很玄,其實「地」就是大地、「水」就是流水,「火」就是陽光、陽光、能源,「風」就是空氣。所有一切衆生的生命,所有的動、植物,是不是都是由這些所組合而成?有沒有哪一種動物、哪一種植物例外?你的身體完完全全是由大地、流水、太陽、陽光、空氣,有形的色身就是由這些主要元素組合而成,是把我們的身心、我們的色身解開,它的組合元素就是這樣。

  我怎幺去看到身體的地界是哪些呢?就是我們身體裏面骨、肉之類的,也就是所有那些硬的東西、有質礙的,我們身體裏面的肌肉、骨頭、頭發,還有指甲這些硬的東西,還有它裏面支撐的這些,都是屬于地界。「流水」是我們身體裏面的哪一部分?血、液體、眼淚、小便……這些都是。太陽、陽光、能源就是我們身體裏面的能源,因爲身體裏面有能源,所以才能夠保持體溫,才能夠存在,因爲我們有攝取太陽的能源。但是,我們人類、動物能不能進行光合作用?沒辦法!而是透過植物直接吸取太陽的陽光、能源,透過植物的轉化,才能夠轉化成爲動物所能夠吸收的能源。所以,你身體裏面的能源,是間接從太陽轉換過來。

  身體裏面的能源都是間接從植物的直接于太陽吸取能源轉換能源,然後流到你身體裏面。空氣就是呼吸,你身體裏面的所有氣體是氧氣、二氧化碳,身體裏面的這些氣,都是屬于空氣。至于,我的身體跟大地的關系是怎幺樣呢?每一天,大地的這些地、水、火、風,都會流到我們的身體裏面,然後又會排出去。你每天叁餐所吃的飲食,像五榖、飯菜,都是大地、地界的轉換,你沒辦法直接吃土,但是你吃稻米、吃稻谷,可以消化吸收嗎?

  因此,植物也是一樣,從大地裏面攝取一些我們人類身體可以吸受的,就從大地裏面吸取部分的能源、物質,然後轉換出人類所能夠吸收的,我們叁餐所吃這些硬質的東西,例如五榖、飯菜之類,它就是屬于大地裏面的一種轉換,所以你的生命與大自然是息息相關,而且完全是大自然所提供的元素,每天進進出出的交換,你的生命才能夠活著。

  流水也是一樣,我們所喝的水、所喝的湯,都是大自然的水,它是在大自然裏面流動、流動啊!我們只是拿一瓢飲來喝,喝了之後經過排尿又把它送回大自然了。我們所吃的這些硬質的東西,進入到身體之後,又會形成糞便排掉,因此包括「地界」也是一樣,每天我們身體裏面的「地界」,它也是有生有滅、有進有出。大地、地界方面,在我們身體裏面一樣有進有出,水界也是一樣,我們喝水、喝湯(有進),然後又透過小便或是排汗,把這個水又是回歸自然。陽光也是一樣,每天我們吸取很多的能源,透過植物、像稻谷……,或是我們吃的飲食裏面,事實上這些都有包括。

  我們所吃的叁餐裏面,硬質的東西是屬于地界,飯菜裏面一樣有液體的部分,一樣有水,稻米裏面含有很多的熱能、卡路裏,都是從陽光轉換過來的。所以,我們吃稻米、吃這些飯菜,就是要吸取裏面的能源。所以,太陽方面,它也是一樣透過植物的吸收,然後流到我們身體裏面;我們直接接受太陽、陽光這些恩賜還很多,它提供我們光明,而且當我們接受陽光的照射,身體一樣可以接受陽光部分的功能,可以增加我們身體對維他命D的攝取,還有增加我們身體的免疫系統功能。

  空氣方面,一樣你每天吸收的空氣,一吸一呼,都是跟大自然在進行交換,我們每分每秒都在跟大自然交換。陽光也是一樣,當我們吸取這些能源,能量進入我們身體,就像核能發電廠轉換的能源過程,還是有廢物要排掉,以及能源要轉換出來。當我們吸收能源之後,利用這些能源轉換成體力做種種工作、包括講話,都是要消耗能源。

  我們每天都是跟大自然的地、水、火、風,不斷地在交換、不斷地在交換,不斷的進進出出、生生滅滅,大家一方面慢慢去體會之後,就可以體會到「無常」,可以體會到「無我」。「無常」是代表一種流體,我們身體也是一個流體,地、水、火、風,每天都進入我們的身體裏面,然後又不斷排出、不斷交換,生啊!滅啊!生啊!滅啊!地、大地、流水、太陽、空氣本身,它們又是不斷的剎那剎那在生滅變化。

  因此,從這些不斷剎那生滅變化的元素所組合的身體,它怎幺會不變呢?!佛陀就是要我們去體會,看到整個地、水、火、風,一直的無常剎那生滅變化,當身體也是由這些會變化的元素組合而成的,身體怎幺會不變化呢?這是「無常法印」。然後我們每天又不斷在吸取這些無常的這些元素進來,你每天都在跟大自然界不斷在交流,都不斷浸泡在「無常」法流裏面。當真正能夠體會大自然對我們生命的重要時,你越深入一層去體會,你的我是、我能、我慢就會漸漸減少,如果沒有大自然的這些供應,看你哪能夠我是、我能?!深層的那個「我慢」,一定要從這些深刻的去體會,才會斷除。所以,這方面的體悟非常重要,對斷除深層的「我慢」,非常有效!

  第90頁經文所謂的「地界」,就是我們身體的發、毛、爪、齒、皮膚、肌肉、筋骨、心、腎、內髒……,也就是屬于硬質的這些東西。「外地界者,謂大是,淨是,不憎惡是」所謂「外地界」,如果光從經典文字上面,看不到「外地界」到底所指爲何,會變成在名相方面鑽研。所謂「外地界的大是,淨是,不憎惡是」學習了老半天,還是在一些名相上面繞,于是見诤不斷。「外地界」就是山河、大地。

  「此外地界極大,極淨,極不憎惡」含意很深!大地廣大,再來地、水、火、風,它後面的經文都一樣會提到這一句話,「外地界者極大,極淨,極不憎惡」,提到水界一樣,「外水界是極大,極淨,極不憎惡」,火界也是一樣,「外火界極大,極淨,極不憎惡」,風界也是一樣,大家慢慢去體會。爲什幺外面的這些地、水、火、風,它是極大、極淨、極不憎惡呢?爲什幺說極淨,極不憎惡呢?

  一個是中性的意思,因爲你很不喜歡的那些大便,你…

《阿含解脫道次第 解說講稿 第十章 界相應》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