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阿含解脫道次第 解說講稿 第十章 界相應▪P6

  ..續本文上一頁水、火、風、空所組合而成。所以,大自然的法則是非常深奧的,它不屬于任何人,再超級的神都不可能創造的,但是大自然的那一種緣生緣滅,是非常深、非常深!稱爲「緣起甚深」,背後的「空」,要看到「緣起甚深」,才能夠體會到背後的「空」更深,地、水、火、風加「空」,會産生「識」。一個星星的誕生,一樣都是由能源所凝聚、轉換成有形的物質。

  這是孕育星蛋的「老鷹星雲」,非常廣大。星雲都是由能源轉換過來,當它慢慢這樣轉換,因爲所有一切東西都在動的,就算在極小的原子、核子、介子、中子……,它裏面有沒有在動?都在動啊!都是微細的一種波粒在生滅、在動。能源本身也是在流動,當它組合成微細的粒子時,或是組合成原子或分子時,它本身一樣都是在變化,在動、在動啊!就是佛教裏面講的「諸行無常」,一切都在行、都在動,當它轉換成現象界之後,所有都在行、都在變、都在動。「無常」並不是不好的,它本身就是一種不斷流體的過程。

  這是很大片的一片星雲,然後慢慢的醞釀,就像母雞裏面的卵,像說母雞今天生一個蛋,如果你把牠殺掉,看牠裏面還有好幾個沒有成形的卵,裏面有好幾個蛋在排隊。所以,它是慢慢的醞釀、慢慢的醞釀,然後形成一個星球,只要隨便一片,都是形成一個太陽系。這整個就是很大片的星雲,然後慢慢的旋轉、運轉,它會慢慢形成一個核心,慢慢的突出、慢慢的突出,然後慢慢的它會更突出,再脫離出來,就形成一個太陽系。

  以上是介紹太陽系的形成過程,它也是從一片廣大的星雲裏面,慢慢的凝聚,像太陽系它只是裏面的一個小部份而已,然後像這樣的形成一個太陽系,因爲一個太陽系裏面的核心一樣在運轉,裏面核心的壓力最大,轉速也會最快,然後慢慢就會形成。以後當它正式形成時,就是太陽,旁邊這些就會形成行星,再來更小的,就會形成一些流星。都是經過幾億年一直在醞釀,因爲溫度越來越高,于是會慢慢産生核溶核反應,慢慢就會發光。內部的溫度越來越高,外面這些因爲壓力不夠大,因此慢慢形成之後,也會冷卻下來。

  但是,會形成行星、沒有發光,因爲中間的壓力很大、又夠大,因此形成核溶核反應,開始燃燒、發光,中間就已經開始慢慢形成行星,然後又形成中間發光的太陽,旁邊這些就形成行星,這些就是更小的粒子組合成的小行星。今天的天文學家是還沒有找到,但是沒有人敢否定,因爲以前的觀念太狹小了,認爲地球才是宇宙的核心,地球才有生命,但是當慢慢打開視野之後,才發現地球只是滄海中的一粟,只要其他星球方面,中間有陽光、太陽存在,然後又有行星,有適當的因緣條件,一樣會有衆生的存在,其他都以此類推。

  剛剛是太陽系的形成過程,現在再看地球的誕生。這是整個星雲,然後慢慢的轉變、轉變,中間形成太陽,旁邊的這些就形成行星。當地球最初形成時,一樣都是高溫高熱,都是由這些能源這樣快速旋轉。這一張是地球的核心,還是一片高溫高熱,地球的核心大約攝氏六千度以上,很熱!外表這些有冷卻下來,慢慢演變比較適合衆生居住的地方,因爲在這時候都是高溫高熱,裏面一樣都有地、水、火、風的組成。當地球在最初剛形成時,一樣是高溫高熱,蒸氣、水氣會蒸發出來,然後有熔漿會把裏面的水分慢慢蒸發,包括氣體,一樣都會擠壓生出來,然後慢慢升到空中。

  當慢慢形成、升到大氣之中,然後因緣又成熟時,它又會降雨、降水下來,于是低漥的地方就會形成海水,就會形成湖泊、海洋,于是海水又形成了,還有空氣、還有風、還有陽光,太陽又存在,于是生命就慢慢起源了。有地、水、火、風、空這些元素,慢慢有形的生物、植物、動物就會生出,就是緣起甚深啊!所以,它不是「一加一等于二」而已,它會有無窮的變化,因此生命就這樣慢慢形成了。水氣不斷蒸發上去,然後降水下來,于是形成海洋,因此我們地球上的生物是從哪裏開始?地球上的生物是從海洋開始的,這是大自然的現象,有些宗教師講說上帝創造,有些佛教會講說這是業啊!衆生的業啊!業力所形成的。

  事實上,不是這樣。因爲以「業」這些,然後慢慢就會把一些罪,要加諸在你的身上,因爲是大自然的行,所謂的「行」,就是大自然的演變,一個分子、原子它們都是在動,這都是很自然,不是誰在命令它,或是你「雞婆」推動,它才又會動,它本來就是這樣,這是自然的現象。所以,當你慢慢了解之後,才會超越很多宗教師所灌輸的一些業力,才會從很多的原罪裏面超脫出來,這部份很深,以後我們會再分析。整個萬事萬物的形成,包括所有動、植物的形成,都是緣起啊!緣起甚深啊!「緣起」的背後,沒有任何一個人在推動、在創造,從中去體會「無我」、「無我所」。

  這是我們的地球,是太陽系裏面的藍寶石,繼人類出現之後的生物,就是我們這個有,地、水、火、風、空,所有的萬事萬物就這樣不斷醞釀出來,不是等于「識」,而是會含有「識」。大地是無條件、無所求的養育一切衆生。這些都是屬于藍寶石,將一百五十億年濃縮爲叁百六十五天,就是大自然的整個演變,它從能源轉換爲物質,然後又不斷一直在醞釀整個變化,一個是無常生滅變化,第二個是宣說「緣起性空」,再來就是「無我」、「無我所」,處處都是在宣講「無上甚深微妙法」。

  形成之後的地、水、火、風,它是不是也是一直剎那在生滅變化呢?太陽冒出來的熔漿,太陽本身又是不斷一直在燃燒、燃燒,本身也是不斷在變化。太陽每秒鍾將四百萬公噸的質量轉變爲能源,而且至少將再持續進行五十億年,太陽本身不斷的燃燒能源,它要釋放出這個光、放出能源,一定要從物質轉換出能源。它一秒鍾是燒掉這幺多,爲了照顧我們在座的各位大哥,要照顧我們這些衆生,太陽默默在燃燒自己。所以,太陽每一秒鍾都是在燃燒,都在供養陽光、能源,無條件、無所求養育衆生,太陽從來有沒有跟你收過費?沒有開過收費單給你,大自然都是無條件、無所求的供應,我們要慢慢去體會這一種無條件、無所求,我們才能夠真正做出無條件、無所求。

  大自然是無條件、無所求,但是問問我們自己對這個世間,對大自然、對衆生,我們做了多少無條件無所求的反饋?這方面值得我們去自我深思。整個大自然的因緣,是無條件、無所求的,來養育我們、長養我們,但是我們做出來的,卻都是在我、我所、我是、我能、我慢,還是有條件、有所求的作爲之中。當我們真正慢慢去體會之後,很多的觀念會有很大的轉變。

  太陽光這樣發射出來之後,陽光裏面含有一些主要的顔色,但是這些又會變化出七種顔色,再來又會變化出無窮、千變萬化的顔色,都是微妙啊!奧妙啊!「緣起甚深」的「甚深」,都是在宣說那種奧妙。一個太陽的生滅,當然也包括整個太陽系,最初就是這樣一片星雲,然後慢慢的形成、慢慢的醞釀之後,形成一個太陽出來,然後它一樣有生住異滅、成住壞空。所以,天文學家都在幫佛陀證明宇宙人生的實相,我很佩服佛陀提出「無常」、「無我」的法印,到現在我還沒有發現有任何科學家能夠推翻這些法則,而現代越頂尖的科學家,包括天文物理學家,也都只是在證明「無常」、「無我」法印的真實性、正確性。所以,佛教是講求冷靜理智的求真求證,絕對不是盲目迷信的,當你越對這些實相深刻去了解,就越能夠遠離顛倒夢想。

  整個銀河系裏面,太陽只是旁邊的一個小點,太陽叫做恒星,事實上稱爲恒星是錯誤的,以前的觀念認爲太陽是不動,當證明地球會動之後,結果認爲是太陽不動,因此認爲太陽是恒定在那裏。但是現在天文學家都可以清楚知道,太陽它也是在動,一切萬事萬物都在行、都在變、都在動。銀河系裏面,有一千億到兩千億個太陽系,這就是銀河系,中間的溫度還是非常高,我們太陽就是在旁邊不會很熱的地方,有點熱、又不會很熱,一個很好的地方。太陽就是在旁邊的一個星球,一片銀河系就有一千億到兩千億個太陽系所組合而成,每一片都是一個銀河系,是透過哈伯太空望遠鏡去照射的。

  整個這些一樣都在變、都在動,都在生、住、異、滅,都在成、住、壞、空。天地雖大,天地就是我們一個太陽系,地球是地、太陽是天,天空也是天,天地是我們的太陽系。我們一個太陽系雖然很大,但是在整個空曠的太空中,卻只是滄海一粟、一粒沙。所以,把我們的視野、心胸拉開,對于破除我是、我能,我慢,會有很大的幫助。所謂地界的存在,大地是極大、極淨、極不憎惡,它能夠承載衆生萬物,不管你是好人、壞人、總統、民意代表、黑社會大哥……都承載,極不憎惡啊!就是有大地的這些支撐、長養,衆生才能夠在這裏面安居,就是有大地的這些支撐,你才能夠在這上面奔跑。

  當你在奔跑時,有去感恩這個大地嗎?我們往往都忽略了它,也不知道大地對我們的重要,我們常常在踐踏它,但是卻很少好好去感恩它。天主教的教宗出國訪問,一下飛機會做一個動作--親吻大地,他親吻大地有什幺樣的含意?當然,來到這個國家是表示一種尊重,最重要是感恩大地。問問我們自己:有沒有感恩、親吻過這個大地?所以,要慢慢去體會我們的很多我是、我能、我慢,會漸漸地消失。

  海洋孕育地球上面的生命,包括動物、植物,海洋是地球上生命的源頭,而且這些海水又會蒸發成爲雲,然後雲又會飄到各處,又會降雨下來,然後這個雨水又會流到我們的身體裏面。所以,我們的生命與海洋,一樣都是息息相關。我們所喝的這些水,都是來自海洋的提供,然後再更深一層去看,都是來自于大自然,再往回去推溯,你會去體會到「緣起性空」、「緣起甚深」,以及「無我」。

  太陽是我們地球上所有動物、植物的生命能源的總供應站,我們有好好去感恩過嗎?所謂感恩跟崇拜太陽--把太陽…

《阿含解脫道次第 解說講稿 第十章 界相應》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