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核子,外面是電子,原子是包括電子跟核子,裏面的核子的組成就是質子跟中子。現在又把原子核打破,就形成什幺彈?核子彈,比以前的原子彈威力又更大,它是每打破一層,都釋放出非常巨大的能量。所以,原子彈、核子彈,它的殺傷力很強,不是說像子彈這樣直接貫穿你的身體,它是透過什幺來殺傷?因爲只要它一爆炸之後,整個周遭環境的溫度、放射線都非常高,透過這些改變整個氣溫環境,讓人類死亡,因爲它會釋放出非常高大的能量。
所以,當原子彈、核子彈打破一層之後,讓它釋放出能量,核子彈就是又釋放出更大的能量。丁肇中他們又繼續再研究,繼續再把裏面的質子跟中子,又繼續再打碎,本來是核子打碎而已,現在中子又可以打碎、産生中子彈,于是中子彈又出來了。每打破一層,它又釋放出,你越打越微細這些,也就是物質解析得更越微細,它會分裂出更大的能量。所以,它一直的這樣打破、打破,然後會釋放、轉變出能量,當中子打碎之後,發現裏面找到誇克。誇克有幾種?最初是發現叁種,現在證明到有六種誇克的存在,質子跟中子都是由誇克所組成,但是因爲這六種裏面還是有不同,有分做好幾種,然後不同的組成,就是組合成質子跟中子。質子跟中子,又分解到誇克更微細的,等于進入到極微了。
越解析一層下來,就是不斷的釋放能量,現在物理學家還不死心,要把誇克又設法要再擊碎,看能不能找出更小的,到後來發現整個物質的存在就是能量,我們現在反推過來,要形成物質,它就是需要巨大的能量,要形成最初極微小的微粒,極微小的微粒再形成誇克,再來質子、中子這些又出來,然後原子;有原子之後,再不同排列組合,形成分子出來;分子再透過排列組合,又組合成萬事萬物,就是《心經》裏面所描述的,含意很深!所謂的「物質」,就是《心經》所講的「色」,當物質一直打破、打破到最後,就是「空」,因此物理學家發現「質、能」可以互換,而且「質、能」在宇宙中,是不生不滅,所謂「質、能不滅」。
因爲不管物質再怎幺轉變,就會釋放出能量,散播在虛空之中,當「黑洞」或是星球爆炸,「黑洞」要吞噬有形的太陽系、有形的物質之後,當物質進入「黑洞」,然後一直消失、一直消失,它裏面就是一直在進行物質的瓦解,瓦解就會釋放出能量,所以這就是「物質」。黑洞的另一邊呢?因爲會釋放大量的能量,它散播在虛空之中,只要因緣又具足、有能量,然後它又會濃縮凝聚形成物質。所以,物質是由能量配合這個「空」,因爲它一定要有「空」,能量本來就散播在虛空之中,然後加上物質形成時,它過程有「空」的存在,所以會慢慢的逐步形成。很重要的一個關鍵,包括找到電子,也發現都是一直在變化,一直在流動、一直在跑;包括找到質子、中子、誇克,都可以發現到它都是以「動」的方式存在。
但是,它是以一種波粒存在,所謂的「波」,隨時都是在動的、都是在跑的,所以它有時候以一種波存在,有時候以粒子存在,但是它都是在跑的,包括只要你能夠找得到的有形這些,都以非常高速的在跑、在動,這個跑、在動,就是佛教所講的諸行的「行」,一切都在行、、一切都在動、一切都在變,只要它在動、在變,諸行就一定是無常、無常,從這裏演變到後面這裏,就像物質的成、住、壞、空。但是,當它釋放出那個能量,在虛空之中因緣成熟之後,它又會形成物質,然後又會開始生、住,又會異、滅,一樣都是無常變化。我們現在都是在诠釋「諸行無常」與「無常法印」,因爲大家能夠了解這方面,以後對我們色身的「無常」,就很容易可以體會到。
我們的心理--受、想、行、識這些,更是因爲我們的色身與外境的接觸,每一個剎那的接觸,每一個剎那所産生的心理,因爲你身體本身在變化、生滅變化,你跟外界的境界,外面的山河大地、外面的聲音,一樣都是在波動,都是在流變。所以,你這個主體、你這個色身,它本身也一樣都在變化、變化、變化,這就是「無常法印」,外面的聲音、外面的陽光,外面的山河大地一樣都是,因爲這些山河大地也是都是由這些組成。分子、原子這些組成,一樣都是在變、在動,因此主體跟客體都是無常生滅變化,所産生的「識」,色、受、想、行、識的「識」,怎幺會恒常不變呢?以後大家慢慢去理解這方面,才會體會到何謂「無常法印」,何謂「無我」。
以現代的科學角度來诠釋「無常」、诠釋「行」,一切都在動,所謂的「動」,是誰在決定它動?是誰在讓它動?不是任何一個人在決定說「啊!我要讓你動,我在把你推、讓你動」所謂的「動」都是自然法則、自然生滅,自然的緣生、緣滅,它本身就是能量,它本身在虛空裏面就是在動,能量就是散布在虛空裏面,一樣在流動,形成微粒、極微,形成誇克這些,現在物理學家都可以證明到誇克這幺微小的粒子,它一樣都是以波粒的存在,而且都還可以找的到它的顔色,所以我才贊歎佛陀提出「無常法則」,真的是太厲害了!現在最頂尖的物理學家、化學家,都沒辦法推翻「無常法則」,一切都在變、都在動,只要是諸行,一切在變、在動,它就是「無常法則」,它一定會生、住、異、滅,成、住、壞、空,一定是這樣的。
它的曲線一定是生、住、異、滅,成、住、壞、空。小到一個粒子,也是一種波動存在,組合成的任何東西,我們人有出生、有成長、有壯年、有衰老、有死亡,生、住、異、滅,所有任何東西,包括整個太陽系一樣,生、住、異、滅,成、住、壞、空,都在告訴我們「諸行無常」,去體會「無常法印」,能夠真正深刻體會「無常法印」,再來才會體證到「無我」。實相的存在是「無我」,但是當它緣起之後,産生萬事萬物的這些衆生時,你不理解實相,就會抓住這個「我」,當你抓住這個「我」時,因爲你跟實相是在對抗,因此你是在顛倒夢想的世界裏面,你那個「我」不敢放,然後再當它緣盡時,它又會産生下一世的種子出來。
講比較粗淺一點的比喻,前輩父母親都怕香火斷掉,要傳給我們的下一代,所謂「我的」、「我的」要延續,在有形方面,有小孩是身外的播種,小孩子是你的種,本身在你緣盡時,因爲你不敢全然放開,那個生命的核心,因爲「萬法歸一」的「一」,不知道要歸何處,你不敢放,所以那個「一」會形成一個種子,它不是一般所講的靈魂,只是像芒果或是稻子結果、成熟之後,然後形成果實,果實裏面有種子,但是這個種子還是由地、水、火、風、空組合而成,這個種子不是單純的識,所謂色、受、想、行、識的那個「識」,不是單純喔!有的人認爲這是單純的靈魂去投胎,不是那個單純的識,它一樣都是地、水、火,風、空所組合而成。當你把稻谷或是水果的種子剝開,裏面一樣含有地界、含有水分,裏面含有能源,尤其種子裏面的能量都很高,就是火界都存藏在裏面。種子裏面有沒有空間?一樣都有空間,所以這個種子都是由地、水、火、風、空所組合而成,然後它遇緣又會再現起。這個種子就是「中陰身」,那個生命不敢放,你就還會有生有死,還會抓住。
中子、質子、誇克,它都是波粒的一種存在,我們了解的波粒是用人類能夠理解的角度去理解,但事實上它還有更深的含意、更深的層面。所以,幺一般的物理學家、天文學家他們能夠了解這些,但是未必他們就是解脫者。你可以把物質解析得很精細,但是你在這裏面卻找不到精神,有些他就著重在物質的解析,身體就是有形的這些地、水、火、風組合而成,于是把身體當作一部機器,只看到你所理解到的那個波粒、有形的物質,這樣而已,你看不到地、水、火、風跟空,就是無比玄妙的變化。
「空」是甚深極甚深。當體證到「無常法印」,還要再體會到「緣起甚深」,它不是一些死的元素組合而已,人體不是一具機器而已,所謂「緣起甚深」,然後大家怕「空」,我們衆生就是用一般所能理解的波粒,去了解那個波粒,但事實上它含有更深的,同樣的,這只是波粒而已。再來,要去體會「空」,我們衆生一般了解的「空」,空洞啊!頑空啊!斷滅空啊!空性啊!「空」是非常玄奧的,所以佛陀就歸納爲涅槃、無爲、空,那是甚深極甚深。
我們要先看到有形的「無常法印」,先去看到「無常」,然後再進一步去看到文字與文字之間,還有很微妙的空白,還有很深的那些含意,衆生不容易體會、不容易了解到的,我們要去體會緣起甚深、活生生的法,不是看到死板板的法而已,所以,不要怕「無我」,以一般衆生所理解的角度,就是懼怕「無我」,只要有「我」,就會有苦。當你真正做到「無我」,你的苦就消失了,這是出離苦海、涅槃彼岸。當大家了解這些觀念之後,「五陰」就很容易體會了。整個「五陰」都是要诠釋色界的「無」常,後面再更深一步去诠釋色、受、想、行、識,那個「識」的無常。
(第二節)「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去、未來色無常,況現在色!」這一句經文很簡短,但是佛陀就斬釘截鐵講出來,我所體證到的就是這樣,我告訴你們這些實相,希望你們能夠去實際體證到,「過去、未來色無常,況現在色!聖弟子!如是觀者,不顧過去色,不欣未來色,于現在色厭、離欲、正向滅盡。」所謂「色無常」,受、想、行、識,當然更是無常。真理是超越時空,真理是不受時間、不受空間的限製,不是說過去佛陀以前那時候才能夠見到法,我們現在就不能夠見到法,那都是不正確的說法,不是說這個地球是苦海,地球是無常,我們跑到他方世界去,就可以去找到一個「常」、「常」的世界,那都是夢幻泡影啊!都是一廂情願的一些想法。
我們身體就是由地、水、火、風這些組合而成,因此要從六界方面開始講起,讓大家知道地界--大地、流水,還有太陽、空氣,都是不斷地在生滅變化。以…
《阿含解脫道次第 解說講稿 第八章 五陰》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