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八章 五阴

  第八章 五阴

  

  「五阴」是非常重要的一章。在佛法里面,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关键,佛陀在这方面也花费不少时间解析「五阴」,称为「五阴」、「五蕴」或是「五盛阴」都一样。

  (第一节)「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祈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观色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什幺叫做「正观」?「当观色无常」。「色」代表所有现象界你看得到的有形物质。「当观色无常」是要去体悟到无常的法印,「无常法印」非常重要,剎那生灭变异。「如是观者,则为正观」这才是真正的「正观」,说去参话头、参念头、参什幺公案,所谓的「参」,事实上只是把你的心锁住在一个问题上,但是纵然你找到一个问题的答案,它能够让你体证到「无常法印」吗?它能够让你看到大自然的法则吗?如果没有,你只是去悟到一个问题的答案,这样而已,你去找到一个问题的答案而已,你认为说你找到了、开悟了,这些对你的断「我慢」,有具体的帮助吗?如果你所谓的「开悟」,对十个结的断除、对「我慢」的断除没有帮助,都不是真正的「开悟」,那些只是一些禅相,然后你以为「我见到光!我看到什幺了」都只是一些禅相、一些幻相,因此不要把放错重点了。

  佛陀就讲说所谓的「观」,就是你的身心静下来,有深度去体悟、有深度去求证,叫做「观」。真正深度去体悟、去看的,就是去看到「无常法印」。如果真正能够「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因为你看到实相,看到我们过去因为不了解大自然的法则,因此常常在背道而驰。大自然的法则就是「无常」跟「无我」,这是实相、这是真理,「无常」与「无我」就是实相、真理,然而佛陀也不是说他讲出「无常」与「无我」的法印,然后你们就盲目的相信就好,不是这样,佛陀是讲出自己体悟到的宇宙的实相真理,也希望你们要去求真求证。

  在你还没有求真求证以前,对法印的体悟是我佛陀自己的啊!我佛陀心安、没有苦,这是我佛陀的啊!你还在苦海中,因为不了解,所以还是在苦啊!所以,你的苦要止息,一定要透过你自己去实修实证。众生、一般人就是对「无常」法则、法印不了解,于是常常去抓个「常」;不了解「无我」,于是一直去抓这个「我」,但是你所抓的,跟实相都是在背道而驰,跟大自然法则的运转法则是在背道而驰。那个苦就是因为你不了解实相,然后一直在构筑你的梦幻泡影、梦幻世界,就形成一个人的苦海。

  所谓的「苦海」就是因为不了解实相,然后去抓取,偏偏你所抓取的,跟实相是背道而驰,因此你的愿望不会实现的,于是你就一直在抓啊!趋乐啊!避苦啊!趋乐啊!……一直去抓取你所要的,然后实相一出来,你又不要,又一直逃避,就不断在趋乐避苦,抓!抓!追!追!追!跑!跑!跑!跑!就这样,就是众生的「苦海」,因为不理解实相。当有一天,你了悟实相之后,你会全然的接受,因为不可能有任何人能够改变,就算你成佛,也不可能去改变「无常法印」。

  如果你认为说成佛之后,法力无边,我可以改变「无常法印」,那幺「法印」就不存在,那幺你那个「佛」就很特别、厉害,你就可以否定「无我」,你就可以成立一个「大我」,因为你很厉害,可以改变无常、无我的法则。但是那都是狂傲啊!那是不了解啊!不管你再怎幺厉害,你的武器再怎幺厉害,光是「黑洞」这一关,你就通不过啦!宇宙天文也是一样,在天文里面,只要是有形质的东西,就没办法逃得了黑洞的吸引力,唯有你认清自然法则之后,然后远离颠倒梦想,这时候你不会去抓这个「常」跟「我」,你就会厌离,厌离过去那个颠倒梦想,看到过去因为不了解,所抓取的都是抓一些一些苦在束缚自己。背着一大堆石头,以为你是背着一大堆这些你所要的东西,结果在那里苦啊!

  「则生厌离」的「厌离」,就是当你有看到实相,有看到过去的颠倒梦想,于是你很欢喜的要放下,厌离过去颠倒梦想的作为。所以,当一个人能够正观,「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你就不会去贪爱那些,因为会看到你贪的越多,你的包袱也就越多,你的苦、你的牵挂,也就越多啊!因此喜贪就会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这样的人就能够逐步的迈向解脱。

  所谓色、受、想、行、识「五阴」,不管哪个角度来看都是「无常」,受、想、行、识就是我们的心理,当地、水、火、风组合出我们的身体之后,然后又有「空」的配合,因缘条件具足,我们的生命体才会产生有机生命体。当有机生命体存在时,才会有心理的作用,因此受、想、行、识就是因为因缘具足之后,有正常的有机生命体存在,才会有心理的这些作用。所以,心理方面一样都是随着我们身体地、水、火、风的变化,包括我们「六根」跟「六尘」接触的不同剎那剎那变化,你的心理也跟着变化。你每天的情绪,都是来自于你的「六根」跟「六尘」接触之后,所产生出来的;你每天的心情,都是来自于你的六根跟六尘接触之后,所产生出来的。

  「心解脱者,若欲自证,则能自证」一个人了悟实相、见到法,了悟实相真理之后,因为他放下种种的欲贪、抓取,于是种种包袱那些也没有了,束缚也没有了,所以他就能够解脱自在。像这样能够解脱自在,「若欲自证,则能自证」他就可以知道自己体证到几果,有没有证到阿罗汉,自己可以很清楚的知道。所谓「则能自证」,当他证到阿罗汉果之后,他会体证到「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这是一个真正到达彼岸的解脱者,很有自信的一个宣言,他会体证到「我生已尽」,体证到「无生」了。我们一般会说,我们要生生世世要怎幺样……,那是因为你还没有了悟宇宙实相真理,还没有了悟「无我」,生命深层核心还不敢放,纵然你修行到「万法归一」,但是你还不知道「一归何处」,生命核心还抓着,那个「一」还抓着不敢放。

  等到有一天,你真正体证到这些法印,又体证到「空」,你是那个「一」,就知道归何处,就会进入「无所在、无所不在」,这时候就会体证到「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不会再有那些生生死死、头出头没。有的人他不了解,因为一般众生无法从文字上面,真正体会到它的深义,因为这一定要经过实修实证。当你证到初果、二果,都还体会不到这里面的深义,只能够从文字上面去解读,但是很多还没有证初果以前的人,往往会从文字上面的负面去解读。

  于是有的人就认为证阿罗汉的人是「我生已尽」、「自知不受后有」,就不会要再来投胎转世,以后对这个世间就没有贡献,然后是消极、自了汉,当他成佛、解脱成阿罗汉之后,他什幺都没有了,因此我们不要学小乘的,只是为自己、只是自了汉……。这种观点是真的都不知道什幺叫做解脱者,连证初果都还没有契入到。如果你有真正有证到初果,就不会怕证阿罗汉果;如果一个人还没有证到初果,然后再批评阿罗汉这些,你的眼睛都还是瞎的,但是还去批评眼睛正常的人所看到的光,你头脑里面想象很多的这些光,然后认为说「我这个光才是,我这里面有七彩颜色,我这个光可大可小,这个光是多幺美丽、多幺漂亮,你跟我讲什幺光?!我觉得你这个没有什幺奇特,你那个是假的……」就会这样。

  所以,真正要实修实证、以及闻思具足,再来从初果、二果这样逐步上来,才会体证到何谓「我生已尽」,在你还没有体证到四果阿罗汉以前,我们生命的核心就是不敢放。初果到三果可以体证到「无常」,对「无我」法印也可以理解到,但是还没有真正做到,了解是一回事,「理可顿悟,事必渐修」,真正要做到,一定要经过很多境界的考验。当有一天,你真正体证「无常」、「无我」,最后是要体证「无我」,因为「我」要回到「无我」,一定要经历大死一番。如果没有大死一番,你就是用「我」,再去理解「无我」,用「我」在宣说「无我」。

  所以,有的修行会越高越厉害的,都是在展现「我」的厉害,跟解脱道都是有所背道,真正要从「我」,然后回归到「无我」,必须要大死一番。当你真正大死一番之后,就能够体证到《心经》所讲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远离颠倒梦想的世界。现在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解析「无常法印」,因为这里在座的大家也都可以算是高级知识分子,所以我们从这方面来跟大家讲解一下。

  有关物理、化学方面的观念,物质代表色界,原子核里面,含有质子、中子、电子……,国内一位得诺贝尔奖的丁肇中博士,就是高能物理学家的专家,他以前得诺贝尔奖也是因为这方面他有所体证到,找出介子这方面的粒子。在原子的世界,电子里面是质子跟中子,就是原子核,然后这是电子,电子是以光速在跑,光速一秒钟跑三十万公里,我们地球一圈是四万公里,光速是一秒钟跑地球七圈半,电子就是以这样的速度在跑,从太阳射出来的阳光是有光子,光子就是光速,光子就是用光速在跑的,从太阳射出来的光子,到达、射到地球要多久?应该是八分钟,八分钟就是太阳跟地球的距离,用光速来跑要八分钟,也就是说现在照到你皮肤的这个光,它是八分钟前从太阳那边出发,然后以每秒钟三十万公里的速度跑过来的。

  电子就是以这幺快的速度在跑,但是因为它跑得太快太快了,你没有很精密的仪器,就没办法测出它的速度,一般就是变成大动不动。就像我们看这张桌子,好像没有在动,这个墙壁好像没有在动,但是如果你把它解析、找到那个原子,用精密仪器去看,你就可以知道电子它就是以这样在跑。我们再把里面的质子跟中子打破,本来是打破这个电子所产生出来的,最初是原子弹,把电子这些让它产生那种变化、产生易位,然后它会释放出大量的能源,于是成为原子弹。现在又进入到里面的是…

《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八章 五阴》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