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八章 五阴▪P5

  ..续本文上一页的,当你体会到无常法印,就不会去抓「常」,又不会怕「无常」。

  我们有时候要到溪边,一方面听广长舌,一方面身心静下来,然后去体会大自然处处都在跟我们讲经说法,这些活生生的佛法,大家要实际的去体会到、去看到。一方面也慢慢去体会大自然无条件、无所求的胸襟,当你溶入这些时,心胸也会因此不断的扩展、扩大,学习着无条件、无所求。当你的身心能够慢慢静下来,你能够活在眼前,活在每一个当下,就可以去看到。

  地、水、火、风不断演变的这些元素,但你看它可以组合出什幺?这幺漂亮的东西,它不是一个死死板板的,一加一等于二,五个一加起来等于五,这就是缘起甚深,当因缘再配合、聚合之后,它会起很大很深的变化。它

  什幺会形成红色的?后面为什幺会绿色的?,然后它

  什幺会这样?它都在宣说生命的灿烂是无常,但是它每一个剎那,都在告诉我们缘起甚深。当我们能够慢慢去了悟无常法印时,当我们了悟真理,就真正能够见法。若见缘起、则见法,看到缘起甚深、看到三法印,然后就会「花开见佛悟无生」,就不会怕「无我」的,不会怕「空」的。

  当你真正去体证到无常、无我,体证到「空」,就会生出一种信心--「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但是这里面绝对没有「我慢」,而不只释迦牟尼佛是这样而已,每一个人的存在都是独一无二的,如果你真正体证到涅槃、空,体证「三法印」,见法体证到「无我」,体证到「空」,一样会体会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时候没有「卑慢」、也没有「我慢」,你会以平等心来尊重一切众生。所以,没有你所不喜欢、所仇恨的敌人,泯绝二元对立,以「无上正等」、无限的平等的心来对待一切众生,没有卑慢、也没有我慢。

  所谓「卑慢」与「我慢」,事实上是一体两面,你有卑慢、就会有我慢。所以,不是只有佛陀才能够这样,只要你好好去体证,一样可以做到。当你体证到这些,你的生命处处都在开花;当你真正见法、证果,你的生命就是所谓「年年是好年,日日是好日」,没有什幺要去驱避的。

  现在开始要进入很重要的法义,也就是「无常法印」的解析。当你了解「无常」之后,也可以很具体会到「无我」,因此「无常」、「无我」都是一体的。

  (第三节)「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色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观者,名真实正观。」「厌于色,厌受、想、行、识,厌故不乐,不乐故得解脱。解脱者真实智生」以上经文都是整个法义的精华浓缩,所谓修行不是在禅相各方面越修越厉害,或是多幺清楚看到「四念处」的身、受、心、法这些,那些都只是过程而已,所谓八万四千法门,包括四念处、三十七道品等种种修行法门,都是要来到体证「三法印」,体证无常、苦、无我、涅槃寂静。

  能够体证到「无常」,此时可以体证到苦;当你体证到「苦」(「四圣谛」的「苦谛」),才能够真正体会到「无我」、「涅槃寂静」。为什幺「色无常,无常即苦」?「色」代表一切的物质,其实「色」不光是有形的物质而已,狭义的「色」单指「色身」,或是现象界这些有形的物质。事实上,它常常以一个「色」代表「五阴」,「五阴」就是受、想、行、识,它就是以一个来代表涵盖而已。包括说「五阴」,还有「六入处」,再来还有「六界」,所以它只是用举一个例子来代表而已。

  这些是佛教比较专有的名词,用现代大家比较容易理解的,事实上这整个都是要诠释我们的身心内外,虽然只是用一个「色」来代表,但是它后面整个是诠释「五阴」。「五阴」具体是讲身、心,后面讲到「六入处」或是「六界」都一样,同样是讲「无常」、「无我」法印,因此它指述不论我们的身心内外,还有整个宇宙现象界的一切,小至任何一个个体、个人,大至整个星球、整个银河系,包括整个人生的一切人事物都是。以后它只是点到为止,事实上就是讲出法印,而且将此推广到全部一切现象界都是。所以,不要以为只是看到小小的一个角度而已,事实上讲一个「色无常」,就代表全部的这些,大家都可以去求证的。

  所谓「色无常」,包括每一个原子、电子、质子、中子、介子、夸克,最大到最小都是一直在剎那生灭变化,它们都是一种波粒的存在,它都是一直在每分每秒,在时空之中一直变化、一直在动,本身在变、也在动。所以,西德物理大师海森堡跟他的老师,就是确立证明一个「测不准原理」,以前人类认为可以很精准测出,当现在仪器更精密之后,竟然发现测不准。为什幺测不准?因为一切都是一直在剎那生灭变化,位置本身就在动,本身本体也是一直在变、变、变,也就是无常生灭变异。

  事实上,讲的都是同样一个无常生灭变异,上次课程已经从物理方面,让大家了解所有现象界的存在,它都是一直的无常生灭变异,现在最顶尖的物理学家,他们都已经能够确立出「测不准的原理」,因为发现到一切都一直在变、在动,就是佛陀所讲的「无常法则」,都一直在变在动、在变在动,从最微细这些波粒开始组合成的,到身心内外宇宙人生,哪一种不是从最微细的波粒所组合而成,全部都是啊!所以,连那个最基本的元素,它都是一直在生灭变化,则组合起来的这些现象的物质,怎幺会不变化呢?因此「色」都是无常。

  所谓「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就是无我,「非我者亦非我所」的「非我所」就是「无我所」。为什幺无常就是苦呢?并不是无常等于苦,为什幺佛教会讲「苦谛」?为什幺法义的核心竟然是要建立在「四圣谛」的「苦谛」上?为什幺说「无常即苦」?因为没有清楚了解这个苦、「苦谛」,只是懂一些名相而已,则对法的体悟仅是停留在表面上。因为关键在于你在抗拒「无常」,惧怕「无常法印」的显现,「无常」是一个自然法则、自然现象的存在,事实就是如此,但是当你抓住之后,你会去抓「常」,一直希望它能够符合你的意思,你怕它无常变化,于是对现象界方面,你就会想要去抓、抓、抓。

  当你一抓,就是要抓「常」,但是这个事实却不能够符合你的意思,不能满足你的意愿,于是你的苦就会产生,你的抓取背后,是在抗拒这个「无常」,那个苦是来自于抗拒,要看到你内心所有的苦不、安,众生所有的苦、不安,来自于一直要去抓「常」,你不接受这个事实,不接受这个实相,于是一直在抗拒自然法则,所以产生苦。当你能够接受,你的心是全然放开,你接受自然法则,没有抗拒、没有拉扯,苦就会消失了。

  事实、宇宙的存在就是这样,如果你是无明,就会跟事实法则在对抗,就会跟无常的法印在对抗,这就是苦。很多的拉扯,是来自于你有很多的要、很多的不要。你想要,它偏偏不符合你的意思;你不想要的,它偏偏又会来。你要的,偏偏要不到,这都是苦。所谓的「明」,就是把「无明」转为「明」,就是了悟宇宙人生的实相。当你清楚了悟了真理、事实的存在,知道说任凭再怎幺努力,都不可能去改变它,知道说再多的努力,都只是庸人自扰,都只是多余的。但是这时候不是无奈,无奈是你还没有真正「明」,还没有真正了解,当你真正了解的时候,「我慢」才会消失,此时你才会真正全然接受。当你真正全然接受时,苦才会消失,可以跟这整个大自然的法则是一体的。

  所以,这个苦的原因来自哪里?这里要去看到很重要的深层心理方面,为什幺「无常」会导致苦?来自于你不了解实相,然后与它对抗,因此产生这个苦。第一层的部份,现在大家知道了,再来为什幺说「苦」就是无我呢?因为与此有关系,为什幺「苦即非我」(「非我」、就是「无我」)、你本身也不断在变化,这个我、这个主体也是不断在变化,大家要把它厘清出来,不然永远都只是头脑里面一个名相、一个知见,虽然经文很简短,但是含意却非常深,你要能够看出字与字之间的空白,看得到为什幺说无常就会产生苦,然后苦又可以推理到「无我」?大家现在去想、去思惟,再来要解析什幺叫做「无我」。

  有人认为「无我」,到底有没有「我」啊?这是对「无我」的深义,都还没办法真正了解。我们就要正式进入解析「三法印」,为什幺「无我」?为什幺「无常即苦,苦即非我」?先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什幺叫做「我」?要符合哪些资格才能够称为「我」?我们现在暂时不讲「无我」,能够称为「我」、要能够符合这个「我」,要有哪些资格才能够称为「我」?

  佛陀讲:如果要能够称为有「我」,要符合三个条件,才可以称做有「我」,从这里再去推论,你能不能真正做到这些?你能不能掌握到?如果你掌握不到,那幺就可以很清楚去体会什幺叫做「无我」,要从这个角度推论回去。

  能够称为「有我」,第一个要能够符合「常」,能够把宇宙的「无常法印」改变,让「无常法印」消失,让「无常」改变成为「常」,只要我一出生出来,就可以永远不死,我要多幺年轻,就可以多幺年轻,它可以维持「常」、恒常,因为自然的法则是这样,但是我不信服自然法则,我要去改变这个自然法则,我要一个「常」。因为这个「我」,表示它能够主宰,你有这个「我」,表示说你能够主宰,但是你能够主宰得了大自然的法则吗?你能够主宰得了你本身的身心的生、老、病、死、无常变化吗?还有很多事情、很多现象方面,包括万事万物,动物、植物的生长,你能够做得了主宰吗?你能够说「我不要依靠什幺,你们只要跟着我,就不愁吃、不愁穿,我可以用我的神通变化,从无中生有,变化出一大堆的稻米让你们吃,你们都不会饿着,我可以主宰、我可以掌控,我可以怎幺样……」这是一个主宰,如果你要称为「我」,一个是它要符合「常」,再来是一个主宰,你能够主宰。

  再来所谓「一」代表什幺意思?我们要把这些佛学的名相,从一个知见、名相上…

《阿含解脱道次第 解说讲稿 第八章 五阴》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