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就禁不起考驗;如果我所講的是真實的,不管再怎幺求證,你越求證,就越證明真理就真理、實相就是實相,只怕你不求證而已。
所以,把過去歸零放下,只要我們還沒有解脫,過去的那些知見,講嚴格一點,很多都會變成你的絆腳石,放下!歸零!給自己重新開始,重新認識真理,以單純的心來接觸,以單純的心來求證,放下一切的宗派,放下一切的迷信。
同樣講原始佛法,有人是著重在聞思方面,像學者在講《阿含》,與有實修實證的人在講《阿含》,會相同嗎?如果是實修實證,也一樣會引導大家去體證,因爲真理實相就是如此。如果我本身沒有實修實證,就只能跟你們講一些佛學名相、一些個學問、一些知識、一些知見,這樣你本身再怎幺修,還是沒辦法真正體證到。有關于出入息方面,各位可以先回去溫習書本第23章,以後在課程陸續介紹的法義,要聽懂裏面的深義,最好能夠有呼吸這方面的配合,你的心能夠甯靜,你的體悟就會很深,才不會只是停留在頭腦裏面的知見。
【幻燈片】
幻燈片可以讓大家更具體去認識「無常」,但還不是實證的「無常」。你看在去年10月31日的晚上,象神臺風肆虐,一夜之間52人喪命,10人失蹤。剛好又一夜之間,再發生新航空難。在汐止的一個道場,裏面死了十幾人,但是在死亡之前,他們不會想到說下一分鍾他們會死掉。所以,一方面慢慢去體會「無常」。因爲我當時看報紙也感到奇怪,于是曾經詢問當地汐止的人:「爲什幺有的人可以逃出來,但是死亡的這十幾個人就逃不出來呢?」原因是有的人有恃無恐,認爲「我們是在這裏修行,洪水不會淹到我們,可以消災、可以化除那些災難的……」變成太過于有恃無恐,而沒有警戒心。等到大水淹進來,就已經太慢了!就是太有把握才造成如此的悲劇。這是汐止人的夢恹啊!在兩年內竟然遭逢兩次很大的水災,這些都是一種「無常」的示現。
一個空難,經過一、兩分鍾的燃燒之後,就成爲一堆焦炭。但是在成爲焦炭的前幾分鍾,他們會想到下一秒鍾就變成這樣嗎?要去深深體會「無常」啊!然而都還是很粗淺的體會「無常」,但是要先去了解,這些都是天使在告訴我們,這些都是天使啊!同樣遭遇到這件事情,你看他們的家屬在心碎啊!爲什幺他的家屬會心碎?因爲「這是我的啊!我的啊!我的先生啊!我的父母親啊!我的子女啊!……」所以,如果你那個「我的」,越多、越牢固!當它有所變異的時候,你所遭受的痛苦就越深啊!
這是一條魚在掙紮,是用重複曝光,牠本來在這邊,然後又在這路上掙紮,牠前一分鍾還在水中,很快樂的遊!下一分鍾牠就已經在陸地上奄奄一息。所以,不要以爲說「我現在過得很好啊!我現在好像都地位很高啊!賺錢也都很順利啊!這好像沒什幺苦啊?你跟我講苦,我覺得沒有什幺苦啊!……」這樣就是變得「不知不覺」,不然就是「後知後覺」。你要能夠去體會無常感,你就越早有這一種危機意識,越早能夠建立「無常」觀念,那幺你對生命的抓取,就會漸漸地放下!很多的顛倒夢想,就會漸漸的減少!
這是草嶺,本來是一個觀光風景區,但是在九二一大地震,一夜之間只有幾秒鍾,不只是整座山裂開而已,它是整個爆開呢!本來這是整座山,裏面本來就只是一條小河,沒有這座湖泊,這邊是雲林縣、這邊是嘉義縣,一場九二一大地震,這座山爆開了,從這邊飛彈過來嘉義縣,這裏是風景區,結果住在山腰的那些人,整個都埋在深層底下,一方面要去體會這些「無常」。這些都是獨棟的別墅,結果在一夕之間只有幾分鍾、幾秒鍾之後,就形成爲一堆瓦礫。這本來是一整排的房子,結果就成爲一堆瓦礫,這些已經鏟除掉,剩下一些牆壁而已。
在發生新航空難之時,一位朋友在美國的父母親回來參加雙十國慶,然後在十月叁十號那天要回美國,結果就搭上那班飛機,兩個人雙雙罹難,這也是給他很大的刺激,讓他更深刻去體會「無常」。因爲我這個朋友本身是佛教徒,但是他父母親是基督教徒,他的兄弟姊妹也大部分是基督教徒,他們就是用基督教的儀式進行喪葬事宜。我去參加是一方面去了解,一方面也實際去看看基督教對生死方面,他們怎幺樣來處理?我是覺得如果有機會,可以去參加基督教、天主教的葬禮過程,因爲這裏面有很多也是值得我們參考,他們處理葬禮的方式,很多也是值得我們省思、值得我們參考。
這是土撥鼠,牠兩只手都一直在土中鑽地、撥土,然後在鑿打通道,牠在生的時候,也是一直吃、一直吃,如果我們沒有學佛、沒有開發智慧,我們一般也是這樣,「四種食」就是不斷在吃、吃、吃、吃啊!到最後就是四腳朝天、回歸大地。所以,我們要把生命的意義找尋出來啊!
這是西藏的天葬,把屍體帶到天葬場,天葬師的責任就是把人的屍體解剖開,讓禿鷹來吃,牠們展翅是兩、叁公尺大的禿鷹,你的死亡就是牠們的美食,牠們就把頭骨啄破,牠們的嘴巴都很堅硬,可以把骨頭啄破,然後吃裏面的腦髓。你們不要想說「這是他們,跟我無關啊!」錯了!你要去看看他們代表我們自己啊!當你死亡的時候,不是被這個鳥吃掉,不然就是讓火燒掉,不管你用什幺方式,到後來都是回歸大自然,這就是食物鏈的循環,我們的身體來自地、水、火、風,死後一樣回歸地、水、火、風,讓禿鷹來吃他們的屍體。以後當禿鷹死亡,又是提供牠的屍體出來,成爲別人的食物。
所以,我們學佛,佛陀要我們去體悟:你要在食物鏈裏面一直循環嗎?還是要提高你的視野、提高你的智慧,去跳脫這個循環呢?不然整個衆生就是在四種食裏面,一直在吃、吃……,吃跟被吃啊!學佛就是要能夠有智慧,去看清整個實相,然後跳脫那個循環,絕對不是消極的,是一個非常正面、非常積極的人生觀。
這是黑洞,黑洞可以裝得下你的一切財産,可以裝得下你的一切名利,可以裝得下你的國土江山……。只要認爲是你的一切,全部都可以裝得下,因此「你的」那些,都只是夢幻泡影啊!空啊!所以,真正學佛就一定要去探討那個苦,尤其是老、病、死,不要逃避啊!如果我們逃避這些,修行無法導入核心,一定要去體會到老、病、死,才會真正走在「出世間」的解脫道上。黑洞裏面慢慢讓一個英俊潇灑的人,成爲這一堆白骨。如果我們沒有走上「出世間」的解脫道也是一樣,再多的財産、再多的金銀財寶、再多赫赫的功名,到最後就是「荒冢一堆草沒了」。
學佛,表面上看起來好像負面的,事實上它是非常正面積極,能夠讓我們從衆生的食物鏈之中跳脫出來,契入不生不死。我們要去深度體會生命的意義在哪裏,如何把生命的意義活出來?如何把生命的意義發揮出來?……。要先去看看這些墓冢,然後慢慢經過聞思、再進入實修,就要體會到很細膩的「無常」,當你的心越來越柔軟,就能夠進入「無常」的法流,那個「流」,它是個流動的、流體的。心要柔軟,然後去看這世間的苦,讓我們學佛的聞思動力積極發揮出來,等于說「欲神足」才會出來。
如果你有種種界線,就會被很多界線外的這些壓得很苦,如果還有「我慢」,後面的死神就跟在後面,唯有「自我」消失,你才會跟這整個溶爲一體,苦才會消失。所以,爲什幺真正的解脫就是要把那十個結一一解開?最深層的就是「我慢」跟「無明」,只要還有「我慢」,你的苦就不會消失,死神就是不會消失。
這是朝露、露珠,彩色的,生命如朝露,如果沒有好好珍惜,七、八十年的生命,真的很快就會過啦!很快!所以,好好學佛修行就要趁現在。現在能夠有一個穩定的工作,該做的工作,我們要認真負責、盡心去做,然後把其余時間做一些篩選、過濾,騰出更多的時間探討生命哲學、生命意義,這是最深奧、最重要的一門課程。面對的人生苦海,這就像一個新生代,好像現在的你、我,然後看到前一輩、老一輩這樣,當他們面對茫茫的人生苦海,興起一種茫茫然的無力感。
你現在是否要思考:「我面對茫茫人生大海,該怎幺樣去走呢?」這就是茫茫人生大海啊!衆生就是在苦海之中頭出頭沒啊!浪起浪落啊!所以,生命的意義、生命的方向要找尋出來,這樣生命才會過得很有意義。我們要從狹小的胸襟逐漸拉開,拉開我們的視野,拉開我們的視線,那種「自大」、「我慢」,才會漸漸地降伏。你要把視野拉開,從臺灣拉到整個地球,然後再看到整個太陽系,在整個太陽系裏面,你只是地球裏面的一個小細菌而已,你的存在是有很多、很多的因緣聚合而成,這就是「緣起」!你才會存在!不是「我能」!
佛教所講的「無我」,因爲要有很多因緣聚合而成,你才能夠做,不是我單獨能夠決定什幺,能夠做什幺,我們以後要慢慢去看到背後的因緣。《金剛經》有雲「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也就是你要去看到那個背景,你要去看到很多的因緣,諸相非相。再來,你要把你的視野逐漸拉開,我們整個太陽系,也只是銀河系裏面的一粒沙,在這一粒沙裏面,你又在哪裏呢?所以,如果我們「自我」膨大的時候,就要把心胸拉開,讓那個「自我」縮小。但是,絕對不是那種消極悲觀,而是你慢慢去認清這是事實、實相。
當你慢慢認清事實、實相之後,你的「自我」才會願意放,才會願意放下!才會願意死掉!當「自我」真的死掉之後,你才會溶入不生不死。天地雖大,但在整個空曠的宇宙中,卻只是滄海一粟,你在這一粟上,又是一個很小很小的細菌而已。如果更深入的講,淨土是在哪裏?正確的講,是在你的心中。
假如這是地球,你說西方在哪裏?而且地球是每分每秒都在自轉,現在這一秒鍾,我的西方在這裏,但是下一小時,你的西方是在這裏啊!再來你的西方是在這邊,再來到這邊、再這邊、、再這邊……。事實上,在整個宇宙存在的實相裏面,並…
《阿含解脫道次第 解說講稿 第五章 親近善知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