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超脫出來。我把一些凹洞填平,一些讓它空著,讓大家來看看,很多我們以爲沾沾自喜,以爲做了一件好事,我做……,做了很多的功德……,但是有沒有去看到?對另一面來講卻是壞事,這就是「二元對立」。
樹皮上面白白的,是白蟻所做的房子、牠們的窩。因爲牠們要咬樹皮下去混合去做,所到之處都會變成這樣,如果牠們做越多、整個都做起來,這一棵樹就會死掉。于是覺得這一棵樹很可憐,會被白蟻吃掉,我慈悲啊!就把蟻窩除掉、弄掉,對這棵樹是做了一件善事,救了這棵樹,但是對白蟻而言呢?你是在傷害白蟻啊!你是這棵樹的救命恩人,但是卻是白蟻的惡魔,這就是「世間法」方面,永遠是利弊、得失、對錯、是非、好壞……,它都是同時存在的。所以,我們要從原來二元對立的世界慢慢超越。
這是剛出生的小老鼠。有的人很瞋恨老鼠,看到就會想把牠弄死。有的人就認爲我們要慈悲啦!不要把牠弄死,用牛奶去喂牠、養牠,讓牠活下去。但是可知你的慈悲,讓這些老鼠不斷繁衍長大,若是因此帶來一些瘟疫、漢他病,到底你的慈悲是善、還是惡?以前有人在田裏工作時,看到老鼠,會認爲自己是素食者,不要把老鼠弄死,把老鼠拿走丟到別區的田裏就好了,放到別的地方去。
表面上,你是一種慈悲,把老鼠放到其他地方去,但是老鼠是沒去咬你的農作物,卻去咬別人家的農作物。「世間法」是沒有絕對的好、壞,包括說有的人對于該如何處置蚊子,也很痛苦啊!認爲我們受持一條戒「不可以殺生」,因此都不可以打蚊子,但是卻常常因爲蚊子幹擾得很苦惱。表面上是持一個「不殺生」戒律,不殺蚊子的「戒」,但是內心卻常常被蚊子幹擾的境界,感到很痛苦。于是,你是持這個戒相,但是內心是苦的,而這個戒條有沒有讓你解脫呢?
「世間法」是沒有絕對的善、絕對的惡,在我們學佛之後,要衡量怎幺樣在善、惡之間,做一個平衡的考量點,怎幺樣讓「弊」的方面減到最少?有一個重要的抉擇出發點,如果你從慈悲心出發,大致上就是不錯。所以,在發生兩難取舍的時候,它是一個很好的考量點,由于殺不殺蚊子,都會有苦,到底要不要殺?就看每個人覺得該怎幺樣做,你的苦會比較減少一些。考量怎幺樣做,你的苦才會比較減少。
曾經有人問:「到底可不可以殺蚊子?」我給他一個沒有答案的答案,他覺得這樣還是沒有講出真正的答案,到底可不可以殺呢?我是跟他講:「你就是要參考你怎幺樣做,你才覺得說你的苦會比較少,答案是在你自己,不是我告訴你一個固定答案」。
這是煙草拔掉之後,所開的煙草花。這是一般的長壽煙,香菸到底是善?還是惡?如果以一個農人的經濟作物而言,它是農人的生財之道。但是,如果站在一個國民健康的立場來講,它是在傷害國民健康。以一個喜歡抽煙的人而言,煙草、香煙卻是他的提神興奮劑,他非常需要它,這是他的樂、可意境。然而,對一個不想抽煙的人,卻是苦啊!煙草本身有沒有罪過?它沒有罪過啊!不是境界來系縛你,而是我們自己在貪愛、瞋恨。
我們每一個人都認爲自己是好人,我是「大中至正」,我做得很公正、做得很好,包括一般的政治家,不是特定在批判任何一個人,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裏面的主角,只要我們還沒有解脫,都是在這裏面的主角。自認爲是「大中至正」,我做得很公正、我是好人,但是有沒有看到一個「禁止跨越」的標志?有一部連續劇「雍正王朝」,所謂「伴君如伴虎」,尤其是政治方面的一位皇帝、領袖,有他相當嚴苛的思想領域範圍,如果你違背了、超越了他的思想領域範圍,你的命就不保啊!國內、外都是如此,曆代的君主當他要掌權,就會要鏟除異己,最初伴隨他之時,你是得寵的,後來若是思想跟君主不合,超越君主的邊界、邊線,讓他不能容忍,所謂「伴君如伴虎」,隨時就砍、隨時就殺。「雍正王朝」戲劇裏面,這些情節都可以看到。
所以,有些人覺得自己很好,但是卻有一個框框,禁止你去超越啊!很多人認爲自己是一家之主,覺得「大中至正」,很疼愛小孩,但是你還是一樣有你的框框,小孩子如果超越這個框框,你就打罵、責備,小孩子沒有順你的意,一樣啊!所以,父母親的愛本來是很單純,但是我們要無條件、無所求的協助小孩子成長,而不是把小孩子當作一個欲望的投射。很多父母是把小孩子當作自己欲望的投射,你自己做不到的,卻要透過你的小孩子去做,小孩子未必有興趣。就像說你不是當醫生的,但是你就覺得當醫生很好,就會逼著小孩子一定要唸醫科,于是小孩子就唸得很痛苦,成爲父母親欲望的一個投射。因此,處處要去體會我們會有很多的框框,每一個人都有很多的框框。
譬如,鄭成功對臺灣人來講,他是一位反清複明的民族英雄。對明朝而言,也是一個中流砥柱的功臣。但是他對清朝來講呢?卻是一個叛將,是一個要除掉的對手。鄭成功對臺灣人而言,他是一個民族英雄,但是對荷蘭人來講呢?他是什幺?所以,每一件事情是看你站在什幺樣的角度來看,它都是利、弊同時存在,都是屬于二元世界,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講的夢幻世界裏面。
這是牛糞,這是狗屎,這是羊屎、百草丹,中藥叫做百草丹。透過這樣的畫面讓大家體會,牛糞是代表大家不想要的境界,你所排斥、不想要的。一說到大便,大家都討厭,都不想要。那些是代表很多你不想要、你所在逃避、你所抗拒的境界。但是能不能看出來?當你不想要的時候,你就把它貶得很不值,你就瞋恨、排斥它。但是,牛糞、大便,卻是這些草的營養份、肥料。你不想要的,對它們來講,卻是它們的佳肴美食。狗大便對草來講,也是它們的養分。所以,實相世界本身沒有好、壞,它是中性的。因爲你不喜歡,于是你才把它判爲是不好的、是壞的,但是在實相世界裏面,它卻是中性的。
每一樣東西的存在,都有它的價值,我們能不能以等同的平等心來面對、來對待它們?你可以覺得說不適合,所以不要吃它們,這是可以的。但是不要把它們排斥、瞋恨,你以等同的平等心來尊重它們,同樣的以此來推展到其他的方面,你所不想要的境界,我們能不能以平等心來對待?包括說你所瞋恨的人,你所很不想要的境界,你所不想要的黨派,你所瞋恨的國家、種族,宗派、宗教,他們都有存在的價值,我們能不能以平等心來對待他們?所以,這就是實相世界,本身是中性的,沒有好、壞。好、壞,是我們人類把它添加上去的。
這是滾糞龜,這就是牛大便。滾糞龜會去用牛大便揉成一團、卷成一團,因爲這是牠的食物。人類所不想要的,卻是牠的美食。所以,你很不想要的境界,然後它卻是其他衆生的可意境。我們能不能以平等心尊重衆一切境界?從二元對立的世界,從喜歡、不喜歡,要、不要的那些,漸漸超越出來。
你不想要的世界,你會站在這邊排斥那邊。如果能夠提升你的視野,你會知道這是一體的,有一句話「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慢慢把你的心胸視野打開,慈悲心、無量心,就是讓我們的心胸視野逐漸擴展,原來障礙你的世界就會跟你溶爲一體,這個跟「身見」的破除,關系非常大!所以,要證初果,「身見」一定要破,能夠越提升越高,你的胸襟越來越寬、越無限,能夠包容整體,到後來就能夠溶入一體的世界,是這一本書後面第34章敘述體證實修的世界。
在這個世界裏面,一定有好人、就有壞人,有對、就有錯,有利、就有弊,宇宙中有白洞、就有黑洞,有黑洞、一定有白洞,有生、就一定有死,有苦、也會有樂,有樂、也一定會有苦。所以,每一樣事情都是同時存在的,利、弊、苦、樂都是同時存在。如果你覺得說「我只要這個,我不要這個……」于是你把它分開,是你自己想分開的,但是實相呢?它卻是一體,實相世界是一體。
這是太極圖,所謂的實相世界,它是一體啊!而且黑中有白,白中有黑。所以,從前面你所分開的這些,要能夠溶合、等同尊重。你所想要的世界是這些,你所不要的世界是這些,當你慢慢體會、了解「無常」,就會從二元對立的世界超越出來,能夠包容這是一體,超越二元對立。衆生因爲不了「無常」的法印、真理,所以會逃避「無常」;因爲不了解「無我」,所以會逃避「無我」。「無常」本身是中性,「無我」本身是中性,臺灣這一塊陸地是靠什幺而形成?是靠板塊的擠壓,也就是靠地震而形成,沒有地震就沒有臺灣,這樣地震是好、還是壞?
我們本來很怕地震,本來很怕「無常」,當你慢慢去了解實相世界之後,你會接受一切的。地震有好、有壞,臺風有好、有壞,這個含意很深,以後會陸續再深入解析。臺風一樣有好有壞,臺風是大自然氣壓的調整。太陽不會分辨你是好人,我才多照射你一些;你是壞人,我就對你就少照射一些;你是我不喜愛的人,我就不照射你;你是我喜愛的人,我太陽就多照顧你一些。所謂的愛不愛,都是我們衆生自己在分別,我們的胸襟能不能像大自然、像太陽這樣普照大地?從愛與不愛、喜愛與瞋恨的世界超越出來?像陽光普照大地,能不能?
一個解脫者的世界,他的心如陽光普照大地,心如大地承載一切衆生、接受一切衆生。你的心要打開,心花朵朵開之後,就能夠如實知、如實見,到後來就能夠解脫自在。所以,我們的心胸一定要打開。
《金剛經》所講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一方面是你要看到實相,一方面你要看到前景,還要看到背景。去看到前景,也要看到背景,才會體會到什幺叫做「諸相非相」,你能夠看到這一層,就能夠見到實相,即「則見如來」。
這一張是玫瑰花,焦距在這裏很清楚,後面它的背景就很模糊。這一張則是背景很清楚,前景就很模糊,這個含意很深,我們以後再來分享,裏面隱藏著很多的深義。這個叫做七玄竹,它每一枝跟每…
《阿含解脫道次第 解說講稿 第叁章 深入體會世間苦難--老、病、死》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