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就變成很拘謹、很壓抑,表面上爲了博得人家的好名聲,做一個表面的修養工夫,你內心是在殘害自己,在深層裏面就是對自己不慈悲。
所以,慈悲不要以爲光是一般的慈善方面,第一點先回來接納自己,讓自己的種種虛僞、不如實方面都放下,能夠如實回來面對,讓我們自己放下種種面具、種種包袱,這樣就真的邁向解脫自在,這方面非常重要,先對自己慈悲,然後再來再逐步擴展。因爲你能夠看到自己的這些苦,也可以看到原來衆生都是有同樣的這些苦,那幺你就能夠點、線、面這樣逐步上來,至于怎幺樣具體實踐慈、悲、喜、舍,在下一堂課會再來解析。
【幻燈片】
我們在這世間不斷一直在沖啊!忙忙碌碌啊!有的人認爲說「我現在還沒有危機意識,我現在沒有生、老,病、死……」能不能靜下來好好做一個深度的檢視?我一直在忙,忙忙碌碌是爲了什幺?那些前輩呢?他們又得到了什幺?給自己一個深度思惟的空間。這是在大臺北地區,去年七月炎熱夏天,艷陽高照的時候所拍攝的,大家有沒有看到整個都是空氣汙染?還有這是代表一種高壓電,我們常常生活在很多的壓力之下,有沒有?能不能回來看看這些壓力,是來自于我們很多的抓取呢?如果能夠看到我們成爲欲望的奴隸,很多的這些抓取就會慢慢松開,很多的壓力也會漸漸的減少。但是,絕對不是說消極悲觀、逃避,而是讓我們的生命重新做一個過濾,哪些方面是增添我們的抓取、增添我們的苦、增添我們的束縛呢?自己要去過濾一下。
這一張是代表我們在茫茫人海裏面,天天都是這樣上班下班、上班下班,一年很快的過去,十年很快的過去,再來很快的面臨退休,面對老、病、死……。很多人一直跟著社會、跟著世間的腳步在走,但是當他上了年紀之後,再回頭看是百感交集,再來又是無奈去面對老、病、死,這時候是變成無所選擇的面對老、病、死。我們現在學佛修行,就是要從「不知不覺」的層次,慢慢提升到「後知後覺」,然後再慢慢提升成爲「先知先覺」,要回來如實面對自己的不安。
這邊有幾張幻燈片都是在傳達衆生內心的不安,內心的不安都會透過很多的儀式,來掩飾我們內心的不安,但是衆生往往都是向心外在求,在供桌擺了一些鮮果鮮花之後,然後心裏就很多的祈求。不要想說「現在我是知識分子,不可能是在這樣的層面,我不會做這些……」,這樣我們又不容易看到它。這些一樣在告訴我們法,雖然說你可能不會這樣做,卻是一樣做其他的事情,只是事情的表相上不一樣而已,本質是一樣的。內心的不安要透過種種的禮拜、企求,然後希望能夠加持、保佑,就是落入信仰型跟迷信型的宗教。
這張幻燈片是在龍山寺所拍攝的,衆生拿了一些東西要給諸神祇吃,就這樣祈求了一大堆,這裏面都有很多的有所求。這裏是行天宮,每天都有好幾百人,甚至上千人在這裏,都在做什幺?收驚啊!爲什幺要收驚?最主要是內心的不安,希望透過一些儀式,讓他能夠認爲說找到安心。但是佛陀要我們靜下來反省、反觀,這樣做真的能夠安心嗎?還是只是在治標呢?還是只是在吃一些止痛劑呢?還是只是在吃一些安慰劑呢?所以,我們要從迷信的層面,提升到信仰的層面;再從信仰的層面,進入到智能型的層面。
這是在大臺北市裏面,算是首善之區,人文知識水平各方面都是很高,但是你不要以爲只有老頭子是這樣,年輕人也很多啊!他們只是代表告訴我們,衆生內心的苦、不安,于是不斷在向心外在求,在跪啊!在拜啊!一點燃叁柱香,很多的苦、很多的不安、很多的企求,就一直在向心外在求。大家看這些幻燈片,不要以爲說:「那是他們啦!那是阿婆啦!我不是那種層次、我不會這樣……」這樣我們就看不到法,你要看到他也是代表你,代表我們每一個人,除非你能夠真正找到解脫道,不然我們都是一直在心外在求,求取安心、求取保佑、求取加持。只要你有所求,就一定有苦,背後就有很多的依賴。
祈求是代表我們內心是不安的,因爲你有不安,才會有所向心外去求,它代表的是一種形式而已,要看到實質、本質上面。因此,你可能不會這樣做,但是你做其他的,要去看到你內心的那個求,要能夠找出內心的不安,這樣才能夠找到病因。所以,我們不要只看到說這都是別人,事實上他們都是在告訴我們,是我們自己啊!他是在示現我們,這是一面鏡子啊!幻燈片是提供給我們一面鏡子,讓我們照見、讓我們如實來看,不要以爲這是別人,這是我們自己。
衆生透過一些儀式,認爲這樣就可以把一些妖魔鬼怪驅除掉,可以把我所不喜歡的境界消弭掉,這都是向心外在求,這樣真的就可以把內心不安的境界消除了嗎?你不喜歡的那些妖魔鬼怪就消失了嗎?所以,我們就是要不斷去提升、去探討,真的要找到病根、病因,而不是說只做一些表面讓我們安心、吃一些止痛劑而已。內心的不安,不斷去請人家指點迷津,除非裏面的人,他是一個真正明眼的善知識,才能夠告訴你正確的解脫道路,不然他也是會用機率概論,用一些統計方面的說法來告訴你,應該怎幺樣、應該怎幺樣。
往往在做這方面的背後,我們都有一個心態,就是在做趨吉避凶、趨樂避苦,會去追逐我們所要的,然後逃避那些我們所不想要的,像這種層次、情況,還是會只是落入在二元對立的世界。你有很多的境界是你要的,很多的境界是你不要的、很想排斥的,因爲我們有貪、也有瞋。我們怎幺樣去超越這種貪、瞋?怎幺樣超越那一種要跟不要?超越那種二元對立呢?這就是我們課程所要進入聞、思、修、證的。
這些偶像是因應市場需求産生的,有人喜歡這樣的形狀,有的人喜歡這樣,其實這些偶像是衆生塑造出來的,然後我們又成爲這些偶像的一個被救度者、被救濟者。我們去塑造一個偶像出來,然後又祈求這個偶像來保佑我們、加持我們。事實上,這些都是因應衆生的需要而産生出來的。經典呈現在我們面前,光是在這裏拜、拜、拜,內心的苦、內心的不安就解決了嗎?如果這樣膜拜,能夠真的讓你走上究竟解脫,這樣的方法就是一個究竟法;如果無法到達究竟解脫,這些還都只是方便法。
我們不是在比較法門的殊勝高低與否,而是經典所要告訴我們的法、真義、真理,我們有沒有去體會到?如果沒有體會,光是一直在膜拜這些經典、真理,對你來講還都是很遙遠,甚至你認爲要到他方世界才能夠找到。事實上,法、真理都是如實呈現在你的眼前,我們要把心澄淨下來去觀看。
這張幻燈片是代表我們到山上去修行,有時候一兩天、叁四天,離開滾滾紅塵到山上去修行。有一位朋友曾經到中部某一座很有名的佛寺,然後就跟寺裏面的法師講:「我很羨慕你們出家人,我們在滾滾紅塵是是非非計較,覺得很苦!很羨慕你們這些人能夠出家,在這邊修行,我覺得你們很好,沒有這些是非爭執……。」于是有一位在寺廟裏面算是排前幾位的出家衆就坦白回答說:「我們這裏是非才多呢!」讓他很驚訝,他說:「奇怪?我很羨慕你們的生活,很羨慕你們的境界,你怎幺這樣跟我講這裏是非才多?……。
于是我就跟他說:他講的是實話,如果你沒有找到解脫法,沒有回來向內淨化自己,就算你到深山裏面去修行,還是一樣煩惱不斷、是非不斷,各種抓取不斷。所以,就是要回來淨化我們自己。
剛才有同修問:對老、病、死方面,他沒辦法深刻體會,要如何深刻體會老、病、死?現在秀出的幻燈片,就是讓大家先從天文方面的黑洞,來了解我們生命的黑洞,讓我們體會老、病、死。只要進入黑洞的勢力範圍,太陽系的所有星球,慢慢都會被它吸引,然後並吞消失掉,所有現象界的有形物質,最後都會消失得無影無蹤。所謂「一切來自于空,以空爲背景,以空爲舞臺,然後又回歸到空」,這一句話含意很深、很深,以後我們可以進入實際的體悟、證悟到。
我們再來看看「生命的黑洞」,以前大家看到這些畫面,會覺得是不吉祥的、是不好的,也會麻木、不知不覺,認爲那個人是自然死的、英才早逝,頂多只是覺得惋惜,不容易去體會到黑洞的厲害、吸引力有多大,黑洞是隨時都在你身邊,而且是隨時等在你身邊,然後它會說:「總有一天等到你啊!」這就是黑洞的魅力,它的吸引力很大,你慢慢會進入到裏面。這裏面有一個老兄,他已經進入黑洞裏面了。如果你不知不覺來看這個畫面,你也沒感覺、也看不到,事實上他已經在告訴我們法,告訴我們真理--生、老、病、死。如果你有覺知來面對這些畫面,問問自己:當我面對、瀕臨死亡的時候,能不能真正很自由、很潇灑、很自在?
黑洞裏面的容量有多大?你知道嗎?它不是裝一具屍體而已,就像我們前面所看到的天文方面黑洞,雖然好像小小的圓點,裏面一個小小黑點,但是再大星球進去裏面,都可以將其消失。黑洞裏面的容量有多大,知道嗎?它可以裝得下你所有的財産,可以裝得下你所有的名利、權位,黑洞可以裝得下你所有的國土江山。你所有的一切,它都可以把你裝得下,這就是黑洞的厲害。所以,很多人這樣忙忙碌碌過一生,到後來會感覺到人生是一場夢一場空,他的生命不知道方向,只是這樣跟著衆生的腳步在走,到後來面對老病、死亡方面,然後就是興起一種感慨,已經幾乎沒有選擇的面對。我們現在就要提前去找尋生命的意義到底在哪裏,要把真正生命的意義發揮出來
這是住在黑洞裏面的一位親戚要撿骨,我們來看黑洞裏面是怎幺樣呢?「古今將相今何在,荒冢一堆草沒了」也是每一個人都必須進入的,我們現在進入黑洞裏面來看看這位老兄,他從原來很英俊潇灑的容顔變成這樣啊!這是黑洞的厲害,可以讓你不斷的變化、變化,不斷的消失,現在只剩下一堆白骨。再經過幾百年、幾千年之後,這些也都會化成爲塵土,這就是黑洞的厲害…
《阿含解脫道次第 解說講稿 第二章 善人、慈悲喜舍》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