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如果你沒有清楚去看到整個法界,「法身」就沒辦法現前的。如果「法身」沒辦法現前,你就繼續封閉在苦海的世界裏面。如果能夠體會到「內身」、「外身」本來就是一體的,當主、客消失與心、境消溶之後,你還會有瞋心去瞋恨其它衆生嗎?當你體悟到我跟其它衆生是平等、一體的,體會到「法身」之後,瞋心才會真的消失,你不會再去瞋恨任何一個人。
真的就是沒有瞋恨的對象,你不會去瞋恨任何一個人,才是真正瞋心的完全消失。因爲你知道去瞋恨任何一個人,就是在瞋恨自己啊!當我們慢慢去體會這個涵義,你也不會去讓別人吃虧,會以愛己之心去愛每一個人,于是貪、瞋會完全的止息。爲什麼一個人的貪、瞋會完全止息?因爲他了悟真理實相,把「無明」轉爲「明」,所以貪、瞋、癡的「癡」也都消失了。整個的過程就是要慢慢去了解我們跟整個法界的關系,像主客、時空、精神物質、自由…必然還有這些種種對立,人們不知道自己身處何處,原本單純的一個世界已經被他搞成一個複雜的多元的世界、對立的世界。
「迷失在一個充滿界線與地圖的虛幻王國裏」(第44頁)「地圖」就是你離開了實相,沒有看到這個實相。「這些虛幻的分界線與所構成而對立的世界,種下戰爭的禍根」我們本來就是活在一個很和諧的淨土世界裏面,但是衆生卻把它搞成這樣沖突不斷、痛苦不斷。《阿含經》裏面有「赤馬天子」一經,赤馬天子一直要向外去找極樂,找他所要的理想國,佛陀就講:那些是找不到的。佛陀講:只要在五蘊身心的世界裏好好淨化下功夫,極樂世界、淨土世界就現前了。
就是把我們矛盾對立的內心世界統合,了悟真理實相是相當重要的。我們的目的不只是爲了法寶流傳,更是希望大家真的能夠受用而解脫自在,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只是一個護法,但是沒有真正體會法,這樣不是真正護持的心態。沒有出錢也都沒關系,認真的去爲法做見證,才是真正最重要的。你體到法喜多少,體會到法寶多少,就做多少的回饋,都完全是無條件、無所求,我們都是爲法而來。
我們整個解脫道從佛教【阿含解脫道次第】到【老子道德經】,相當深入而具體的講述過程,佛教及老子的智慧都有了,再來就是【事事本無礙】,從現代人的心理學以及科學方面來加以印證,讓大家對這條解脫路更清晰、更清楚,這絕對不是迷信、也不是爭辯。學佛不是學一些知見,而是真的就受用、很實用。
「我們便不難了解,爲何世上各宗教或玄學傳統,都視能夠突破相對世界的假相者,爲大徹大悟的覺者」(第44頁)世界上各種宗教裏面所謂真正的解脫者,最主要就是「都能夠視突破相對世界的假相者,爲大徹大悟的覺者」。佛教講的成爲一位覺悟者、大徹大悟者,包括禅宗所講的,包括《心經》或《金剛經》所講的,都是來到這樣的境界、這樣的世界。「就是因爲他已由相對世界中解脫,不再爲荒謬的人生問題所煩惱,更不受人世的敵對紛爭所騷擾」就是他遠離了顛倒夢想的世界,佛陀所講的「大雄」就是征服自己的人,把過去的錯誤知見都一一厘清、過濾,所以他這時候內心的甯靜。
解脫者「內心的甯靜不是用彼岸來壓此岸」他是超越二者之上。涅槃彼岸「不是用彼岸來壓此岸」不是用另一個世界來對抗這個世界,他是超越兩者之上。「不再以善製惡,而是徹底超越善惡」不是沒有是非、善惡,而是一種平等心的接受,所以他是怎麼樣呢?「不再以生製死,而是處于超越生死的大覺之中」是平等心的接受生、死。你要怎麼樣才能夠平等心接受生、死呢?如果沒有了悟真理實相而說要平等,怎麼平等?你只是一種催眠、一種暗示,還是沒用啊!你只是吃一些迷幻藥,當你面對實相世界的時候,還是煩惱、苦、不安啊!要來到「不再以生製死」,也就是說你對生、死能夠真的放在平等立場。
但是,這一定是要來到你真實的很深入那種體悟、體證,把這整個實相了悟之後,你才會大安心、大自在啊!絕對不是用想象、用造作出來的,也絕對不是假的。真的假不了,假的也騙不了。如果你還沒有到彼岸就是還沒有到,不管你多麼會爭辯都沒用。
「要訣即在于他們不再分開二邊而執著善者,而是融合正反兩面,他們能升華至一種境界,不只超越,而且包容兩邊。這就是一體意識」這裏講的就是大徹大悟覺者的內心世界,引述印度經典做爲旁證:「真正的解脫不是逃避負面的人生,而是由相對世界中解脫出來」「真正的解脫不是逃避負面的人生」如果你在否定這個世間、否定這個世界,要另外去找一個世界、另外構築你所要的世界,都是活在一個永遠還沒有到達的境界裏面。
真正的解脫不是逃避負面的人生,只要你覺得還沒有找到,內心的苦、內心的不安就一定存在。所以歸納出來就是「隨遇而安,超越對立,嫉妒不生」這就是真正了悟真理實相之後,來到沒有貪、瞋、癡。爲什麼嫉妒不生?因爲沒有貪、瞋、癡啊!沒有貪、沒有瞋,就能夠來到無得、無失,就是【心經】所講的「無所得,無所失」。
「雖有作爲,不受纏縛」就是能夠「叁輪體空」的做,也就是老子所講的「無爲」,但是又能無不爲。有所爲,但是又沒有我、我是、我能。「多欲無瞋」的「多欲」並不是世間在欲望堆裏面打滾的,「多欲」是說他會做很多事情,一樣會把他的生命意義發揮出來回饋這個世間。佛陀也做了很多事情,一個解脫者絕不會是消極悲觀的,所以會做很多事情,內心裏面就是慈悲善待一切衆生,沒有瞋心,這是大自在人!
真的了悟真理實相,你真正的見法,跟你的工作不會沖突的,工作的當下都是在跟衆生廣結善緣。「不系兩邊,煩惱永息」就是超越所有的二元對立。四個字而已,但是衆生就在二元對立的世界裏面“揮舞”不完!根據【阿含經】記載,佛陀很坦白的講:衆生不是「執有」就是「執無」,不是「執有」就是「執空」,都是在二邊。一個解脫者是來到超越二元對立,來到「中道」。
所以,我們現在講述【事事本無礙】,好像在講述【阿含經】一樣,也是跟【老子道德經】都是可以一體的。這個圓融不是說講話好像很會講、很會“轉”,把什麼事情都扯在一起的,那是世間法的伶牙利嘴、巧言令色,不是那種圓融。不是用頭腦、名相去解析說這跟那個是相同,而事實就是這樣。你如果要跟人家講圓融,要跟人家講超越宗派、宗教,也是要你親證,不是用頭腦知見去解析,而是真的看到文字背後所指的實相真理,看到相同的這些。
「『不系兩邊』,套進西方的宗教術語,即是『天國臨世』」「天堂降臨」就是佛教講的「心淨佛土淨」。「不系兩邊」就是超越所有二元對立,你的苦海就消失,淨土就現前,你會發現涅槃彼岸就在這裏。「可惜一般傳教士已忘失了它的真谛。天國並不像他們所描述的,是一切好事的總合,沒有任何負面」各種不同的宗教都是如此在構築一個世界,都是一直把所不要的去除、去除,然後去投射所要的一個美好的世界,所以這裏把這些繼續再具體的講出來。「天堂是領悟出『無二』的境界」佛教也會講說「不二法門」──「無二」、「無別」,但是希望我們真的是能夠體證到,而不是在頭腦知見上的解析「無二」,而「無二」的意思就是超越所有的二元對立。
「他們問道:『我們變成了小孩子後,就能進入天國了嗎?』耶稣回答他們說:『當你能夠化二爲一;以內爲外,以外爲內;以上爲下,以下爲上;當你能夠視男女爲一性,你便能進入天國」當你「上、下…」這些觀念、界線都消除了,「男女爲一性」就是平等,沒有所謂的「男尊女卑」,亦即沒有「男人就是…?女人就少修多少年…?」的那些觀念,男女平等,以平等心善待一切衆生,你這時候便能進入天國。
天堂在哪裏?就在你的心中啦!淨土在哪裏?就在你的心中啦!當內心的沖突、對立真的消失之後,天堂就馬上現前。「淨土宗」是有智能型的淨土,也有信仰型的淨土,信仰型的可以接引很多的衆生是不錯,但是不要排斥智能型、實修實證的淨土,真正淨土的核心是要實修實證來到「心淨佛土淨」。事實上當慢慢透過實修實證之後,你才會知道此些是真的在弘揚淨土的核心真精神。
「它們都指向一個共同的結論:就是終極實相」其實「終極實相」的實相是沒有所謂終極、不終極,實相本來就存在這裏,應該說是「終極意識」亦即人類的心靈質量提升到最高。一個身、心、靈的淨化提升到最高層次,也就是佛教所講的究竟智、圓滿智、大圓鏡智、大覺悟。終極的意識乃是相對的統一,從衆生相對二元對立的世界來到一個統一和諧。
「由于我們所劃的界線,已將現實分割爲無數的對立,故各宗教宣稱:終極的意識(終極的那種境界)是不受分割對立的現象所染著的」是講說一個人來究竟智、來到圓滿智慧,提升到終極意識的解脫者、真正的解脫者,他是不受分割對立的觀念現象所染著,「等于是說:終極的意識是超越一切界線的。無二的實相,也就是無界線的實相」事實上就是體證到「無二」的智慧,來到無界線的實相、無界線的智慧。這裏把老子與佛教所講的「無二」、「無別」、「中道」都诠述出來了。
「因此,若要解決人間的敵對紛爭,首先應該舍棄一切界線觀念,不再以進步爲理由,彼此競爭對峙。戰爭肇始于人類過分執著于彼此的界線,我們必須根治這虛幻的界線觀念,才能治好人間的痼疾」你的界線越來越少,你的心胸、你的世界就越來越寬廣,因此禅修也都是慢慢帶領大家來體證到「空」、溶入「空」裏面。「空」就是沒有界線、無邊無際,能包容一切。「空」裏面又能生妙有,當你的心真正與「空」相應,就産生真正的般若智慧出來。
「也許我們會問:如果所有的相對都溶爲一體了,…
《心靈成長,事事本無礙(七)》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